[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和尚不是职业而是责任
 
{返回 印良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587

和尚不是职业而是责任

    图名谋利的叫职业

    弃名舍利的叫责任

    和尚承担着佛陀慈航和社会和谐的责任,所以不是职业而是责任。

    做母亲的把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她为的是什么呢?是为名?还是为利?恐怕什么都不为,那是出自于内心的爱护,这个爱心就叫“母爱”。这种无欲无求无私无己的奉献叫做“慈悲”。这也是我们华夏儿女吧“观世音菩萨”称为“观音老母”的原因吧。佛菩萨就是这样把众生看作是自己的儿女。

    佛对于一切众生,大慈大悲,这种慈爱是平等的,是没有什么条件的,这是一个无比强大的力量永恒的在推动着诸佛菩萨,无有止境的在十方世界教化无量无边的众生。

    富有“教化众生”之责的和尚,足踏法门即刻遁入空门,空无了了,缘起于性空。

    佛教讲“功德”,功德跟福德不一样。功德是修习之化生,福德是化生之实报。

    请注意:诸佛成佛之后,他还用一百劫的时间专门去修福。为什么?因为没有福报不能度众生。

    一个人会说法,大家看他没有福,就不会相信他;他要是说这大福德是我修行得来的,别人见到很羡慕,自然就跟他学了。

    所以有智慧还要有福德才能度众生。所谓“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戒、定、慧三学是属于功德。这是佛法真正要教给我们的——修福,修慧,福慧双修。

    有了福慧双修的福德,和尚才可以去“度众生”,当然也就没有了名利私念,这只是说给一生献给佛教事业的和尚听的话。

    话说,文帝天嘉年间,有一位洪偃法师,才重一时,甚为文帝所敬重。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

帝感其才情,意欲请法师还俗做官,皇帝的本意是爱才,可是这法师是不为名利所能诱惑的法王之子。坚辞不受,绝食以自誓。

    法师临死时对弟子们说“世人为贪心所暗,贪己则惜落一毫,贪他则永无厌足。至于身死之后,还要高其坟,重其椁,要想在九泉之下,交结四邻,以为自己富贵。真是可悲可叹!我死之后,把我的鄙形布施飞走众生即可。”

    这就是和尚!

    僧人的职责不仅是修行自利,还肩负了弘法利生的重任,所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佛法伟大,但如果没有僧人一代代的相续弘传,佛法慧命则无法长存世间,因此即便僧人在世间也担当者非常重要的角色。

    身为和尚当以“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求众生得离苦”为座右铭,时时处处为佛法事业竭尽全力、无我奉献,点点滴滴对众生同体大慈、无缘大悲,不啻是当今时代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时时更须铭刻妙湛老法师选言“勿忘世间苦人多”。要时刻铭记以和为尚的信念,尚者至清的律行。

    改革开放使我国迈入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东西文化交流融汇的格局之中,除了继续贯彻落实宗教政策这一远未完成的重大任务之外,佛教界还面临着新的,更为严峻的挑战,那就是如何做一名以“佛教事业为己任”的,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和尚,以和为尚的人是帮助众生由“生存”过度为“生活”的导航舵手。


{返回 印良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诌议“善智慧”
下一篇:寺与庙
 怀着感恩的心去工作
 禅道与养生 第二章 禅道养生论 第四节 儒释道“三医”养生的辩证关系..
 正信与迷信
 浅议佛学“十二缘起”之爱支
 寺与庙
 “神马”是“太岁”
 修学与修行
 禅道与养生 结束语
 浅议佛学“十二缘起”之生支
 永不颠倒的真理——佛学四谛之集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阿毗达磨俱舍论》研究 第四章 解脱论:修行次第与涅槃之果[栏目:俱舍研究]
 忙碌的喜悦 1993.8.1~1993.8.15[栏目:星云日记]
 念佛胜易 第八章 四种感应 四种救度[栏目:净宗法师]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九章 其他 6 四等无明[栏目:元音老人]
 中观宗“不许诸法有自相”的问题(法尊法师)[栏目:中观宗文集]
 与他人和睦共处 Harmony with Others[栏目:宁静的森林水池 A Still Forest Pool]
 菩萨戒有限制吗?[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应该怎样超度堕胎婴儿?[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唯识史观及其哲学 法舫法师行传[栏目:法舫法师]
 卷一 静思 之 修养[栏目:静思、智慧、爱]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