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大师证道歌诠述(1)
空海(惟传法师)
今天是我们禅修的第三天,我们开始来讲解‘永嘉大师证道歌’。一般的讲经说法,都会在书本上注明是什么经。只要有注明是什么经的话,大家就特别重视它。而‘永嘉大师证道歌’并没有注明是什么经,但是它所透露出的却是非常高证量人所体证的内心世界。永嘉大师把他的体悟、体证透过很优美的文词把它表露出来,真的不容易啊!‘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真的有所体证,而又能把它做语言、文字的叙述,相当不容易。然后又能够把它诠述得那么传神、那么美,这真的需要除了出世间法的证量外,世间法的文学基础也要相当好。所以我们是以看内涵不看表相、重质不重量来看‘永嘉大师证道歌’,分享解脱者的世界、解脱者的那种潇洒自在。
本来,解脱就是要迈向潇洒自在,而不是说修行之后框框越来越多,拘束越来越多,越来越侷限。不是这样啦!但这是一个过程。修行不是要塑造出一个圣人的模范、一个圣人的模样,让别人看、让别人崇拜、让别人景仰,不是这样啦!如果动机是这样的话,背后是有所求的。如果你的修行是为了要修给别人看,让别人觉得你是一位圣者、你是一个圣人。这样的话,你要看到你的修行是为别人在修、是为修给众生看,你背后有名利心在作祟,有看到吗?要成圣成贤,背后有名利心在作祟,知道吗?佛陀不是为了成圣成贤才修行,佛陀是为了解脱而修行;佛陀是为了了悟生死大事,为了大安心、大自在而修行啊!所以你的修行也要成为真实的,成为真正自由自在的解脱者啦!不是成为人家眼光标准中的一个修行者。那是众生制定出一个框框、一个架构,然后让你跳进去;众生钉个十字架,然后把你钉上去啊!
众生都喜欢制定出圣者、伟人的框框,认为伟人、修行人就是要符合这样的框框。然后,你为了成为众生心目中的偶像、心目中的圣贤,你就不断的挤压自己、扭曲自己,就像裹小脚一样,一直的缠裹、一直的缠裹,让自己符合众生所制定的框框,把自己的身心压扁、扭曲,然后套进去。这样,你外表上是装出了一个圣者、修行人的模样,但是你的生命也死掉了大半!你的身心是很僵化的。所以真正的解脱那是为了大自由、大自在啊!而这个大自在,也不是说我要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不是这样啦!那种解脱自在是充满着智慧的。真正的解脱者,他不会是一种任性,他是潇洒自在但不任性。他的所做所为,是不会去伤害众生的;他的所做所为,都是从慈悲心出发啊!解脱者的内心,没有瞋心、没有贪心、没有愚痴。众生的那种放纵、为所欲为里面,是充满着欲贪、充满着瞋心,或只是想表现自我。所以不要把任性跟解脱者所展现出来的那种潇洒混为一谈,那是不一样的。
真正的解脱者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没有持什么固定的戒律,但是他的戒律却都是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他是持戒律的精神,不是持戒律的外相、不是持死的戒条,而是持那种活的戒律的精神。所以对一个解脱者来说,他是不造诸恶,常行诸善;他的内心是充满着慈悲,他不接受世间所给予他的那种框框、架构;他的生命是潇洒自在,但没有瞋心,不会去伤害众生;他有的只是慈悲心,唤醒众生醒过来。这样而已。大家要了解这些基本观念,这样,你才能够看得懂‘永嘉大师证道歌’里面所诠述的意境。因为它里面所讲的,都是四果阿罗汉的世界,那是解脱者无为无学的境界。如果你没有正知正见、没有闻思基础,你不知道什么是出世间法的话,你看这些,你会用你的自我意识来理解。结果你看了之后,你的那个我慢又会长养出来。要知道喔!这里所诠述的都是阿罗汉的世界、解脱者的世界。现在我们就来看看永嘉大师他是怎么描述的。
君不见。
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君不见’,就是说诸君啊!难道你没有看到那些绝学无为的闲道人吗?‘绝学’,讲的是证到四果阿罗汉的那些解脱者,他们都是来到了无为的世界啊!对证到四果阿罗汉的解脱者而言,修行之路,他已经走过,他来到了无为无学的世界,那是很悠闲、很自在啊!你本来一直在寻寻觅觅,直到有一天你真的大彻大悟,了悟实相、了悟生死大事之后,你会来到绝学无为,不必再寻寻觅觅,你成为了一个闲道人啊!像这样的一个人呢?
‘不除妄想不求真’。一个真正来到四果阿罗汉的这种绝学的人,他是超越所有的二元对立,溶入一体的世界。注意喔!这一句话有很深的含意。一般众生在修行的过程,都是一直要除掉妄想、要除掉什么……。你有很多你所不要的,你都一直在排斥它。这样,你会修得很苦,也会绷得很紧。你一直要去除掉那些影子,然后又一直去追求你所要的。所以你一直要求真啊!这个真,我们把它当做白天,而那个妄想就用黑夜来比喻。你本来一直在逃避黑夜,一直在渴求白天、追求白天。当有一天你发现白天、黑夜都一样好。这时候,你会来到‘不除妄想不求真’啊!但这意境很高,你要慢慢去体会。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无明实性’,就是说你过去所展现出来的那些贪、瞋、痴呢?也是法界中的一个现象啊!虽然你展现出贪、瞋、痴,但那也是一个实相。所以牛粪它也是法界里面的一个实相啊!你能不能用平等心来尊重它们呢?庄子曾经讲过:‘道在那里?道在屎尿中。’这含意很深,要慢慢去体会。
‘幻化空身’,就是缘起现象界的这个身心,包括外面你所看到的山河大地,这些都是喔!就好像波浪,它是海洋的一部份,而这个‘幻化空身’就是法身的一部份。你这个身心虽然是缘起,但它也是法界里面很珍贵的缘起。那是因缘具足才能够产生的啦!所以波浪它是海洋的一部份,也是大海的一部份;波浪跟大海是一体的,‘幻化空身即法身’啊!
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当你看到法界的实相,你会体悟到:‘哇!法界这些没有一样是我的,包括这个‘我’也是‘无我’啊!’所以你会看到法界,它是无常、无我、无我所啊!如果要讲的更深入的话,‘空’,它本身是‘无一物’啊!但是‘无一物’里面又会产生妙有。这个妙有就是前面所讲的‘幻化空身’。
‘本源自性天真佛’,就是说每个众生都是来自相同的根源,本是同根生啊!我们的本源都是相同的,就像波浪,不管是大波浪或是小波浪,全部都是法界大海里面的一个实相,大家都是平等的,你跟佛陀完全平等,你跟耶稣也完全平等。这就是‘本源自性天真佛’。
五蕴浮云空去来。三毒水泡虚出没。
‘五蕴’,就是我们这个身心。它会起各种作用,但不管它起什么作用都像浮云一样,是一个缘生缘灭的现象。我们这个五蕴身心,它就像一个波浪,而这个波浪呢?在海洋中,也是不时来不时去,所以叫做‘空去来’。当因缘具足,它就产生;当因缘不足,它就消失。但这个消失并不是断灭,不是断灭空喔!它只是回归法界。这也就是说当现象产生,它是法界的一部份;当现象消失,它就回归法界啊!
‘三毒水泡虚出没’,当你有这个身心,你在历缘对境的时候,曾经展现出贪瞋痴三毒,但是它也如同水泡一样地虚出虚没啊!水泡从水底浮起来,然后‘啵!’它又消失了、没有了。也就是说过去的都已生已灭,已经消失了。所以要知道啊!包括贪瞋痴三毒也都是缘生缘灭。但你不要说,那这样我就可以起贪、起瞋。你起贪、起瞋,当下受苦的是你自己。你在瞋恨的世界,当下受苦的是自己,你就堕入地狱里面啊!地狱,是说你的心境落入苦海里。要知道喔!如果你站在比较高的层次来看的话,你不要再背着过去的那些业力,你要让那些归零,重新来过,重新善待一切,让过去的通通归零。归零,不是说那这样就没有因果。不是啦!过去的已生已灭;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会呈现出什么样的果报,我完全接受,不逃避。我清醒的活在每一个当下,善待每一个因缘。事实上,你所能够活的也就只有现在。所以对五蕴方面,你要知道‘五蕴浮云空去来,三毒水泡虚出没’啊!
证实相,无人法。剎那灭却阿鼻业。
这里是说当一个人看清法界的实相之后,原来有很多的那种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那些,都破除掉、消失掉了啦!因为他看到众生都是平等的,所有众生都是一体世界里面的一份子。所以他是来到无人相、无我相……的境界。‘无人法’,包括过去的那些法门、法执也都消失了啦!
‘剎那灭却阿鼻业’,当你真正看到法界实相,当你开悟、了悟之后,你会剎那之间,‘灭却阿鼻业’啊!你过去是背负着很重的包袱在修,而这个包袱很多是来自众生的相互催眠。所以佛陀就讲:‘一切众生类,悉共相缠缚。’你在缠缚别人,别人也在缠缚你啊!因为缠缚就会被灌输很多错误的观念——他要抓住你,所以他会告诉你,你有很多的罪过、很多的罪孽,然后设法让你背上原罪的十字架。这样,你就会苦苦的向他求秘方、求解药;这样,你才会加入他的宗派、宗教里,或成为他的信徒、成为他的势力范围啊!能不能回到法界来,让大自然、让法界来说法?你真的有那么多的罪业吗?放下那些别人所跟你催眠的语言,回到法界里来,让法界来告诉你!
当你真的看到大自然、看到法界的这些真理实相,你会了悟啊!大自然是如此的博爱、如此的在善待一切众生,不管大的花、小的花,在大自然的眼中都是平等的。小花,不是因为它造业、业障重才成为小的花;小花,也是大自然里很珍贵的缘起啊!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无比的珍贵,你的出生不是你的错,你不要老是背着重重的原罪在修行。如果你真的能够从大自然里去见法、去了悟生死大事,了悟你是怎么来的,了解到你的本来面目之后,这就是‘证实相。无人法。剎那灭却阿鼻业。’这些都是实证的功夫,你要有大丈夫的气魄,敢于放下、敢于归零、敢于承担啦!不要老是当牛、当马习惯了,告诉你可以不要当牛、当马,可以解脱自在,你却不信,还是要习惯性的去拖着牛车、拖着马车。所以真的!修行是要有魄力,你什么时候能够真的有那种大丈夫气势,你要解脱会很快啊!但是如果‘证实相。无人法。剎那灭却阿鼻业。’这一层你没有突破的话,你就要修个三大阿僧衹劫啊!
若将妄语诳众生。自招拔舌尘沙劫。
你看!永嘉大师他要度化众生还要发誓给众生听——因为我如果没有发誓给你们听,你们不相信啊!所以永嘉大师就讲:‘如果我说的是虚妄的话;如果我欺骗众生的话,‘自招拔舌尘沙劫’,我愿意受拔舌尘沙劫这样的折磨。’知道吗?这真的是大慈大悲啊!为了要帮忙大家、帮忙众生,还要发誓给你们听。
顿觉了。如来禅。六度万行体中圆。
当你顿悟、了悟之后,你体会到什么叫做‘如来禅’。‘如来禅’,就是说你真正体会到佛陀的心法、佛陀的禅心。当你真正体证到佛陀的心法之后,也就是说大彻大悟之后,你是‘六度万行体中圆’啊!‘六度’,就是说包括持戒、布施、忍辱、精进……那些;‘万行’,就是各种德行。你的智慧、德行它是自自然然的会展现出来。你那种造作的六度万行,跟由实际体证之后自然展现出来的,那不一样啊!一个是有作为、人工化的;一个是没有造作的、自然的、真实的流露。
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梦里’,就是你还没有解脱之前,从凡夫到证初果、二果、三果,即使你证到三果的时候,还是在梦里喔!‘梦里明明有六趣’,因为你都是用一个自我去界定;你都是从自我出发,所以你那个自我它会不断的去比较——谁大、谁小;谁好、谁坏;谁高、谁低;谁优、谁劣,一直在那里比较。比到那些大的时候,你就产生自卑;比到那些小的,你就起我慢。而且你也在那里划分,什么是好的,然后就一直追那些好的;什么是不好的,就一直逃避那些不好的。这样,你就是在六道里面轮迴啊!
六道讲的是你的心境啦!你的心境每天都处在好与不好之中,遇到顺境、遇到你想要的境界,你就很快乐,你就像升上了天堂。遇到你不想要的境界,你就一直想要逃,偏偏逃不掉。于是你陷入很苦的世界,当下,你就像进入到地狱里面。要知道喔!我们所说的天堂、地狱,不是心外的天堂、地狱啦!而是指你的心境。那‘梦里面’呢?这也就是说当你有自我、有我慢,你从自我出发去界定的时候,你的是非好坏会划分得很严、很清楚,而这就是‘梦里明明有六趣’啊!
‘觉后’呢?‘空空无大千’啊!当你真的了悟、觉醒之后,你会发现原来一切众生,现象界的一切都是法界里面很庄严的存在;每个众生都是法界里面独一无二的存在;每个众生,包括一花、一草、一木都是平等的,都是如此的珍贵。这时候,你原来的那种要、不要;大、小;高、低……二元对立那些,通通都消失了。当你体证到空、体证到涅槃;当你溶入一体的世界,不但二元对立消失,六道也消失了。这就是‘觉后空空无大千’啊!
无罪福。无损益。寂灭性中莫问觅。
你看喔!当你解脱自在之后,那些罪、福,事实上也都是二元对立的观念。你有自我的话,你就会用自我去界定别人的罪、别人的是非;你有自我的话,你也会用自我来界定自己的罪、自己的是非。当你有一天真正了悟之后,你从梦境里醒过来,你就会超越那些二元对立。但不要会错意喔!那不是没有因果、不是没有善恶。‘无罪福。无损益。寂灭性中莫问觅。’这也就是说你再怎么增加大海的水,大海的水都不会增加一分;你再怎么谴责、再怎么排除大海的水,大海的水也不会减少一分。
‘无罪福。无损益。寂灭性中莫问觅。’这是来到了超越二元对立的世界;来到了无为无修无证无所得。像这样的境界,那是契入涅槃无为啊!‘寂灭性中’,那是唯证乃知,‘莫问觅’啊!你不必一直地在那里问:‘涅槃是什么?涅槃是什么?’你真的实证之后,唯证乃知啊!当你亲证之后,你就知道了。你不要在门外,一直地在那里批评涅槃是什么、涅槃不好,然后一直怕入涅槃。因为这些都是属于实证的世界,等你亲证之后,你就会知道啊!等你超越二元对立,来到一体的世界,你就会体证到这里所讲的深义。
此来尘境未曾磨。今日分明须剖析。
这是说因为以前被无明所遮障,现在呢?已经了悟了、已经分明了,所以我要把这个实相跟大家讲清楚、解析清楚啦!
谁无念。谁无生。若实无生无不生。
这含意很深喔!我们常常听到说修行要修到无念,认为能够契入无念,一念不生,那就是很厉害的境界。事实上,那都是在练功夫啊!所以这里说‘谁无念’,谁没有念头呢?只要你活着,你就一定有念头啦!‘谁无生’,谁没有生生灭灭呢?你为什么要谴责那些生、灭呢?你为什么一直要抓常呢?你为什么一直怕无常呢?你为什么会因为怕起贪、起瞋,然后就一直裹住自己不敢入世呢?像这样的话,你的修行都被‘无念’、‘无生’,这些名相把你缠缚住了、把你包裹住了,而你的生命渐渐的也僵化了。
‘谁无念。谁无生。若实无生无不生。’一个真正体证无生的人,那是无不生啊!一个真正体证无为的人,他是无不为啊!这样知道吗?如果你真正落实无生、真正体证到无生的话,那你就是无不生。如果你真正体证到无为的话,你可以无不为,你也可以有所为有所不为。所以这里讲的就是体证无生的人啦!
唤取机关木人问。求佛施功早晚成。
你去问问那些喜欢深定、喜欢打坐,整天到晚常常关在禅堂里面,一直打坐,坐得像机器、像木头的人,他什么时候可以解脱?什么时候可以成就?通常他是没办法给你答案的。因为他还在苦海里面浮沉啊!要不然,他就会告诉你要三大阿僧衹劫啊!再不然,就是告诉你:‘我们罪业深重,要好好的礼佛、求佛、布施、做功德啦!’这样,你就继续吧!反正早晚你会觉悟的,只是不晓得什么时候,那就随因缘吧!也许三大阿僧衹劫后再说囉!所以你不要被那些名相把你困锁住了,被困死在那个死城里面;不要被那个无念、无生把你困死了啦!修行,那是要来到活泼、潇洒、解脱自在,不是那种僵化、僵硬啊!
放四大。莫把捉。寂灭性中随饮啄。
你要放开这个四大。‘莫把捉’,你不要抓这个身体。因为这个身体是法界里面缘起的现象,它是无常——生灭变化的,它是一直在流动的。所以你要随顺法界的缘起,不要去贪爱这个身体。但‘放四大’,也拜託你饶了它吧!不要再一直责备你这个身心,不要再一直折磨你这个身体。你这个身体,它没有罪过啦!你不要一直认为你有这个身体是罪恶;你有这个身体,就是要让你受苦。那是众生的颠倒梦想啊!你这个身体的形成,那是非常殊胜不容易的啦!所以你要好好的珍惜它、善用它,有因缘的时候,就把它的生命意义发挥出来。
‘寂灭性中随饮啄’,就是说一个了悟真理实相的人,他是随顺缘起,内心是非常快乐的。他是‘饥来则饭,倦则眠’,他不会在那里炫耀什么特殊异常功能、什么神通感应,他不会去炫耀那些啦!
诸行无常一切空。即是如来大圆觉。
‘诸行无常’,他真的体悟到:‘哇!万事万物现象界的一切,都是一直在流动、流动。’而这个流动本身,它就在告诉你一切都在变化,都是无常流动。‘一切空’,就是说一切来自于空,以空为舞台,以空为背景,然后又回归到空。这一方面也在告诉你‘诸行’——现象界的一切呢?它是空无自性,不断地在缘生缘灭的变化。如果你能够看到现象界的生生灭灭的变化,又能够体会到不生不灭的这个本体的空,心与空相应,外相随顺缘起。这样,就是‘如来大圆觉’啊!其实‘如来大圆觉’,就是你的心与空相应,你跟虚空溶为一体啦!
决定说。表真乘。有人不肯任情徵。
我这么肯定的跟大家说法,而且我都是直接叙述那无上甚深微妙法,直接协助大家契入那个解脱的核心,跟大家讲的都是直接让大家能够安稳又快速的到达解脱。但是,如果你不相信呢?‘有人不肯’,就是说你不愿意相信、不愿意承担、不愿意去修,不愿意去证,那就‘任情徵’,就随你去吧!随因缘吧!我也没有办法勉强你什么。因缘不足,那就静待因缘吧!但对解脱者来讲,他是‘决定说。表真乘’,这是真的一条解脱之路啊!如果你不肯相信,那就随缘囉!
直截根源佛所印。摘叶寻枝我不能。
我们所讲的这些,包括今天的户外禅修,都是在协助大家直接契入那个解脱的根源、直接截断那个生死轮迴的根源。让你了悟生死大事;让你知道你来自哪里,将来回归哪里;让你知道你跟整个法界因缘的密切关系;让你看清楚法界的实相、特徵。这些都能够很快的破除你的无明,而且很快能够断除你的那些我慢。这样,要解脱那是很快的,这正是‘直截根源佛所印’,也是佛陀所印可的核心啊!
‘摘叶寻枝我不能’,如果你一直要在支流末节上面下功夫,你一直重视一些小细节——这个支流应该怎么样做;这个末节应该怎么样修;这个应该怎么样切入、怎么样对治——你一直在用各种对治法去对治支流末节的话,那这个不是我所能,我不擅长这方面啦!你如果要那些,你就去另请高明。你若要我表演一些特技给你看,对不起!我不是杂技团,我不会耍杂技给你看。你若要看,你就去看杂技团表演。
摩尼珠。人不识。如来藏里亲收得。
‘摩尼珠。人不识’,就是说你是拿着金饭碗去向人家乞讨。知道吗?你本来就没有欠缺什么,但是你不知道,你不认识。不认识你自己、不认识法界,不知道法界就是你的父母;不知道你就在法界、就在上帝的怀抱中。所以是‘摩尼珠。人不识。如来藏里亲收得’。你本来就没有欠缺什么啦!
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颗圆光色非色。
这就是说如果你清醒过来——清醒明觉;你打开了你的智慧眼,你的心光明亮。这样,你就会自然的展现六般神用啊!说‘空’,事实上,它也可以不空;‘空不空’,那不是顽空喔!一个溶入空、体证空的人,他绝不是顽空啊!
‘一颗圆光色非色’,因为你的心跟空相应,你是溶入那个大圆境智里面,所以叫做‘一颗圆光色非色’。你可以进入色界,也可以进入无色界,这是超越喔!也就是你能够展现出妙用无穷啊!
净五根。得五力。唯证乃知难可测。
这就是说当你净化了你的身心之后,你会‘得五力’,因为你见到法开了智慧。你这个力量一出来,那就是见法开智慧,解脱自在啊!然后你会展现出那种妙用无穷、展现出大慈大悲。像这样的境界,‘唯证乃知难可测’啊!那是妙用无穷的啦!你没办法用你平常的那种眼光去臆测啦!
镜里看形见不难。水中捉月争拈得。
‘镜里看形’,是说你用一面镜子来看这个形;也就是说你如实去观察、如实去照见的话,就不会困难。但如果你要在梦幻世界里面,在水中捉月,争拈得?你在那不切实际的世界里面构筑你的梦幻世界,那是没办法,也不可能实现的。今天有学员来独参的时候,提到他以前对‘一实相印’的那种实相智慧,都是从文字上面去解读,或是从禅坐中去解读那个实相智慧。当今天他在户外看到大自然的实相,在大自然中禅修,看到真实的实相之后,他才了解到什么叫做实相。众生常常是在梦幻世界里面构筑天堂,那就是‘水中捉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