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为修解脱生死苦之出离心,为何应先修远离三恶趣苦之出离心?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72
  【第五九则】
  问:为修解脱生死苦之出离心,为何应先修远离三恶趣苦之出离心?
  答:由于对粗重之三恶途苦,若不生怖畏厌离之心,而于不易觉知之善趣轮回生死苦,更不能生怖畏厌离之心。即对于粗分苦,无所动于中,遑论对于细分苦,可生感动。故知厌离三恶趣苦之粗分出离心,为修远离轮回苦之细分出离心之加行也。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皈依清净与否,以何因而定?
下一篇:吾人于三恶趣,常存如隔岸观火之心,其故安在?应如何谛思使此心入道?
 对於我执及无我义,应成、自续两派之差别?
 建立我无自性之理据有三,合因明三法,试言其概?
 菩萨于受用衣食等之意乐,何谓成染犯,非染犯?
 应如何理解二谛数数决定?
 应修何等道,而为减除生死轮迥?
 藏中诸派,如[觉朗派],说真如有自性成就...彼等是否与真正中观应成派..
 四作意之概要?
 依自宗止观双运之法,应是如何?
 何以此论说,依世间量立正世俗?
 若忍、若乐、苦觉、若见、若观.有认为皆『观』之异名,即是观量.是否应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伦理与和谐理念(周贵华)[栏目:佛教与伦理]
 同修对做善事总是持反对态度,请开示[栏目:学佛学经·净空法师问答]
 资粮道的其他方法[栏目:雪漠]
 佛法是打开愚昧的钥匙[栏目:传喜法师]
 高擎人间佛教之法幢──传道法师访谈录(邱敏捷)[栏目:人间佛教]
 人天礼忏愿(学习六度波罗蜜的前方便)[栏目:大寂尼师]
 相应8经 非想非非想处经[栏目:相应部 28.舍利弗相应]
 《入菩萨行》讲解 第八品 静虑(续二)[栏目:久美多杰堪布]
 佛陀的古道 第九章 正语[栏目:毗耶达西法师]
 别怕[栏目:首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