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为修解脱生死苦之出离心,为何应先修远离三恶趣苦之出离心?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98
  【第五九则】
  问:为修解脱生死苦之出离心,为何应先修远离三恶趣苦之出离心?
  答:由于对粗重之三恶途苦,若不生怖畏厌离之心,而于不易觉知之善趣轮回生死苦,更不能生怖畏厌离之心。即对于粗分苦,无所动于中,遑论对于细分苦,可生感动。故知厌离三恶趣苦之粗分出离心,为修远离轮回苦之细分出离心之加行也。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皈依清净与否,以何因而定?
下一篇:吾人于三恶趣,常存如隔岸观火之心,其故安在?应如何谛思使此心入道?
 何者为忍之自性?
 应如何决定了知自性之我与蕴非异之理(即决定破除异品之要)?
 欲断无明,须求通达无我见,以是否唯依显教而说,密宗为迅速成佛之法,或有..
 试略言自宗认识无明烦恼之情况?
 大乘发心功德有何种?每种有何要义?
 试言后得修如幻化之空见修法?
 经中有残害佛法者,不可与慈之文,应如何理解?
 由知何种使心感动,令皈依真切而有力?
 未修间(此以依师法门如例,然可推余法门)应如何作法?
 有认『定境』为证真如者,及有不依所缘而修者,其误点安在?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中国律宗通史》序[栏目:律宗简介]
 一失人身万劫难复[栏目:净空法师]
 读诵法华,是往生极乐之最佳助行。[栏目:张秉全居士]
 心平气和,神色自若[栏目:心念与命运·第3册]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三 (6)[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2011百日共修 不共之五内加行 金刚萨垛除障法(一)[栏目:达真堪布·百日共修开示]
 有人说“藏传佛教宁玛派僧人可以娶妻生子,且有密法的根据”,是这样吗?[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法句经讲记(六)[栏目:传道法师]
 不是为了赚钱[栏目:索达吉堪布·微教言]
 做人的佛法 快乐无非常知足[栏目:做人的佛法]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