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有无之境
 
{返回 心灵对话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89

有无之境
 
  平凡人聚餐之时,推杯把盏,不亦乐乎。纵只有一两酒量,因感情深等问题总是劝过不停,不到酩酊大醉不肯罢休。若公务之时遇“能喝白酒喝啤酒,这样的干部要调走,能喝半斤喝一斤,这样的干部要提升”等时令劝酒法,必喝得会上激动,路上摇动,回家不动。好则贤妻开导,坏则几天都在昏昏然之中,还以宁伤身体,不伤感情自解。

  广法法师在海会堂花果山置素席款待我们,以豆腐、腐竹、野菜、粉冻、茄干等作原料,不乏“凉拌猪耳、螺丝鳝段、清蒸龙虾、粉蒸排骨”等日常菜肴,并置真正的啤酒、白酒供佐餐。餐桌上广法师提出要请我们将花果山的菜名改一改,因为她总觉得菜名也带了一些“杀生”之意。离开海会堂的时候,她还有些遗憾地说:菜名还没有改。其善意可见一斑。

  其实我觉得,若佛教中人用席则完全可以改改菜名,以体现更深意义上的对佛的理解和诚意(广法师说将菜名改为与佛事相关的名字)。对到寺庙就餐的普通人士,改不改菜名倒不很重要,一可体现佛家对俗人饮食习惯的尊重,这也是一种善举;二可提示不杀生依然能作出丰盛的筵席,这是一种劝戒;三可表达“有”、“无”的佛教哲学,用菜肴让俗人加以体会。

  佛家、道家均倡导有则是无、无则是有。佛家所谓“无我,有我”、“空不异色,色不异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道家所谓“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常有,欲以观其妙;常无,欲以观其徼(读jiao,与“窍”通)”等等。就我个人理解,佛家的素席实是“有”、“无”境界的一种体现。而我们在佐餐之中,以空盏或白开水应承文友及当地党政领导的敬酒,被“理麻”时,总是以“有则是无,无则是有”来搪塞,不知算不算罪过。如果不算,对日常相交倒又多了一份“悟”。正是:素荤之席,只在一念,无无有有,善莫大焉。

 


{返回 心灵对话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死如秋叶
下一篇:草木皆佛
 大象升天
 受托养姑
 转身无限
 永泰公主
 了然尼师
 临济义玄
 孤闷与自由
 草木皆佛
 老农救和尚
 拒绝三次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四十一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我的学佛心路历程(叶曼居士)[栏目:其它]
 22.贫穷的财主摩诃男[栏目:阿含经故事选·原始佛教圣典故事选编]
 永恒之依怙:准提佛母(普光)[栏目:准提法门概述]
 宗镜录卷第八十二[栏目:永明延寿大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六一二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七集]
 论“四谛”的“灭苦”方法论[栏目:吕凯文博士]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九(一○八五)[栏目:杂阿含经]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六章 净宗心要 16 镜影喻[栏目:元音老人]
 对《西藏生死书》的回应[栏目:法忍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