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什么是苦 - 一点也不苦
 
{返回 真正的快乐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668
真正的快乐 
圣严法师
什么是苦 - 一点也不苦
 
   一点也不苦
  
  佛教所说的「灭苦」,有两种不同的层次:一种是在自己灭苦以后,再也不到世界上来受苦受难;另一种则是在自己灭苦之后,不但不离开苦,反而继续留在这个娑婆世界,为众生救苦救难,这就是菩萨道的精神。
  
  其实只要我们内心的观念能够转变,苦就不会存在。但因为我们有身体,即使观念上已经很清楚什么是苦,在某些状况下,也会因为突然的不舒服而产生一些情绪、心生后悔,再度感觉到痛苦。就是由于这个原因,有些修行人虽然已经离苦了,还是会因为无法确保永远不再受苦而担心未来,只希望赶快离开这个世界,一旦离开,也不愿再回到人世间来。
  
  但对真正的菩萨而言,没有一个地方是苦的,也没有一个地方不是苦的,他深知世人感到痛苦的原因,是因为不够深入苦,只要深入苦以后,就不会再以为那些是苦了。
  
  例如,我常常告诉跟我学打坐的人,打坐时腿痛是正常的,这是每个学打坐之人的必经过程,腿完全不痛的人实在很例外。如果觉得腿痛得受不了,而马上把腿放开,就永远感受不到腿不痛的快乐。所以我会劝他们,当你还能够感受到痛的时候,就不是真痛,也不是最痛,只要保持盘腿不动,超越了最痛的时刻之后,不但不觉得痛,反而会有一种清凉的感觉产生。如果想体会那种清凉的境界,就必须先超越肉体上最大的痛楚。
  
  除了肉体上的苦之外,生活、物质条件上的苦也一样需要超越。世界上有很多人都能够吃苦耐劳,即使在非常艰苦的生活状态下,还是过得很快乐。例如孔子的弟子颜回,住在很简陋的穷巷里,过着「一箪食、一瓢饮」的生活,人不堪其忧,但他还是不改其乐。他之所以能够感受到快乐的原因,是因为最穷也不过如此而已,他不害怕损失任何东西,所以能保持心灵的富裕。像颜回这样的贤者,能承受一般人不愿承受的苦,但是在受苦的过程中,却不以为苦,这是因为他心甘情愿、乐意过这样的生活。
  
  又如一九四九年时,我随着军队从中国大陆撤退到台湾来,当时军中每个人都只有一套衣服可以穿,没有办法换洗,只能趁着到河边洗澡时,顺便把衣服洗干净;等舒舒服服地洗好澡之后,衣服也晾干了。每当我们把衣服穿起来,轻轻松松地走回营房时,就会感觉精神抖擞、生龙活虎。一般人没有受过这种苦,就会认为我们生活得很辛苦,但当时我们和外人的感受完全不同,丝毫不觉得痛苦。
  
  这些都是深入苦而不以为苦的例子,从苦难中走出来的人,即使自己正在受苦,也不会觉得痛苦,因为对他来说,已经没有苦难这回事了。
  
  因此,消极的出世并不能带来真实的快乐,只有积极的知苦、体会苦,从苦难中成长,才能真正的离苦得乐。当我们渐渐脱离痛苦、得到快乐,能做到身在苦难之中而不以为苦,就是真正的「灭苦」。

{返回 真正的快乐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什么是苦 - 知苦、体验苦、不以为苦
下一篇:什么是苦 - 痛苦的发生与消失
 你快乐吗 - 追求快乐是起点,不是目的
 得到真正的快乐 - 不为任何目的而奉献
 找到幸福的起点 - 知足是幸福的起点
 什么是苦 - 远离「苦」的感受
 什么是苦 - 放下一切负担
 什么是苦 - 痛苦的发生与消失
 转化主观的感受 - 收心的练习
 得到真正的快乐 - 不离烦恼,也不起烦恼
 你快乐吗 - 心胸开朗,就不受环境局限
 得到真正的快乐 - 最快乐的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如何面对修法中的觉受[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格局——观看《法显西行》开示[栏目:传喜法师]
 净土深义 第六讲 问题解答[栏目:法藏法师]
 人去世了要投胎去,是当时死了以后就投胎呢,还是有一段时间呢?[栏目:宽见法师·心灵答疑解惑]
 佛为什么要说净土法门?[栏目:印光法师·问答汇编]
 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续记 第七讲[栏目:般若波罗密多教授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记]
 第二篇 不被自己框住 - 花开花谢,不执着[栏目:找回自己]
 求救--鱼[栏目:哼哈一如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