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初级佛学教本 第三十五课 三十七道品 (二)
方伦居士 著
{返回 初级佛学教本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616

第三十五课 三十七道品 (二)

五根:是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所谓之根者,具有二义:一、能持义,如树有根,然后能持枝叶。二、能生义,如树有根,然后能生花果。此五根能持诸善法,能生诸善法,亦复如是。信根是信性德,因而发成佛愿,信修德,因而生办道心。进根或精进根,是修习性修二德的道法,勤求不退,念根是念性修二德的道法,更无他念。定根是摄心于性修诸道法,相应不散。慧根是于性修诸道法,慧照分明。

五力者:信心、进力、念力、定力、慧力。所谓之力者,指五根增长,具大力用。不为他法所动摇。此中信根增长,能破疑惑及邪外 (1),名信力。精进根增长,能破懈怠,使道业成就,名进力。念根增长,能扫除世念邪念,住于出世正念,名念力。定根增长,能一心不乱,入于禅定,名定力。慧根增长,能破见思及尘沙诸惑 (2),而断凡小诸执 (3),名慧力。

七菩提分者。菩提译为觉,分亦称为支,故又名七觉支。一、择法觉支。谓能选择与无漏智 (4) 相应的二空 (5) 真理,不选择与无漏智不相应的五蕴等法。选择究竟了义 (6) 法,不选择不究竟了义法也。二、精进觉支。谓能向佛道,一心精进,终不为外道无益之苦行而精进也。三、喜觉支。谓于正道,心生欢喜,终不于计断计常,著空著有之颠倒法,而生欢喜也。四、轻安觉支。谓断除粗重 (7),而生轻安也。又名除觉支,谓断除诸见 (8) 烦恼也 (9)。五、定觉支。若发诸禅定,时能觉察四禅四空诸定,皆不究竟,不生爱见味著也。六、舍觉支。谓舍弃虚妄不实的 (10) 所见念著境,永不追亿也。又称行舍 (11),为善心所 (12) 之一,谓内心平等而无执著也。七、念觉支。时时不忘定慧均等名为念,若偏于慧,其心浮动,则当用除、舍、定、三觉支,摄而平之。若偏于定,其心沉没,则当用择、进、喜、三觉支;察而起之。

【注释】

(1) 谓邪魔及外道也。
(2) 惑亦名烦恼,或漏,或垢,或结。迷理之惑名见惑,如五利使是。迷于世间事物而起之惑,名思惑,如贪嗔疑等是。此二惑亦简称见思,是界内之惑,为三乘人所通断,断此二惑,即出三界,参看第一课注四。尘沙惑,为菩萨教化他人之障,谓心性昧,迷于如尘如沙之多的法门,不能通晓也。此外尚有无明惑,为迷于理体之惑,属于根本无明,能障中道实相,断此惑即成佛矣。
(3) 指凡夫执有,小乘执空。
(4) 系三乘人,离烦恼无染的清净智,断惑证理,即此智之用。
(5) 我空,又名人空或生空,为我人空无之真理。凡夫强立能主宰的五蕴,我以造诸业,生烦恼,佛为说五蕴无我之理,二乘因之,悟入无我,谓之我空。法空即诸法空无的真理,二乘虽达我空,犹计五蕴之法为实,佛为说五蕴的自性皆空,菩萨悟之,谓之法空。此我空及法空,常简称为二空。
(6) 显了分明,说示究竟之实义,名为了义,反之则为不了义。
(7) 计我我所,名粗重法。
(8) 诸见即五利使,参看第三十二课注二,及其课文。
(9) 烦恼即五钝使,参看第三十二课烦恼浊。
(10) 所见之境,本来无有,乃识所变,因念著故,似现前境,故曰虚妄不实。
(11) 使心住于平等,离掉举之过者,因非受蕴中的舍受,而属于行蕴所摄,故称行舍。
(12) 百法中的心所有法,简称心所。小乘俱舍,立四十六法,大乘唯识,立五十一法,其中信等十一法,称为善心所。


【习题】

(一) 五根是甚么?五力是甚么?
(二) 所谓之根者,是何意义?
(三) 除觉支,和定觉支,怎么解释?
(四) 修道时,若偏于慧,其心浮动,应如何补救?若偏于定,其心沉没,应如何补救?
(五) 何谓我空?法空?


{返回 初级佛学教本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初级佛学教本 第三十六课 三十七道品 (三)
下一篇:初级佛学教本 第三十四课 三十七道品 (一)
 初级佛学教本 第卅一、卅二、卅三课 综合指要
 初级佛学教本 第十九、二十、廿一课 综合指要
 初级佛学教本 第十一课 六波罗蜜 (一)
 初级佛学教本 第十四课 菩萨十地
 初级佛学教本 第十七 四圣谛
 初级佛学教本 第五课 如来十号
 初级佛学教本 第三十二课 五浊恶世
 初级佛学教本 第二十七课 五蕴皆空
 初级佛学教本 第十五课 四摄法 四无量心 四弘誓愿
 初级佛学教本 第十三、十四、十五课 综合指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永明延寿禅师的唯心净土与指方立相(杨笑天)[栏目:永明延寿大师思想研究]
 天台宗智顗的佛性论思想(王仲尧)[栏目:天台宗文集]
 相应2经 男子经[栏目:相应部 37.妇女相应]
 答朱芾煌问(七则)[栏目:太虚法师]
 Make Up Your Mind[栏目:Others]
 生气的故事[栏目:心灵小品·禅语故事]
 如何回向?[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净空法师谈破相[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八]
 身安道隆[栏目:法音集·佛教典故]
 胜鬘经 解说[栏目:胜鬘经·白话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