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十九讲之:因果同在时,二者非因果,如秤之两头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56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总第十九讲之:因果同在时,二者非因果,如秤之两头

主讲人: 上明下贤法师

主办:北大禅学社

时间:2009年5月30日晚

地点:北京大学理科1号楼1114室

因果同在时,二者非因果,如秤之两头

    犹如现见秤两头,低昂之时非不等,

    所生、能生事亦尔。

去过印度的人就知道,印度吊着的那种大磅秤很大,两头互相都吊着。

坚持他生观点的论师说:“就像称的两头,有时,我们把东西刚一放上去,这个秤一下子一边高一边低,但是一边上升,一边下沉,这两个运动都在同时。我拿这个来形容芽种关系。一个被产生的东西(芽),与产生它的东西(种子),二者就像称的两头,能产生的因沉下去,与此同时,被产生的果升起来。这样,种子和芽就像称的两头,摆在那里,彼此互为他体。它们确确实实就是同时,而表面上看它们有一个生灭的问题。”

    设是同时,此非有。正生趣生、故非有,

    正灭谓有、趣于灭,此二如何与秤同?

此生无作,亦非理。

    中观论师说:“如果种子与芽同时,那么他生是成立的。但是,它们不同时。因为,一个正在生成的东西,如芽,只是趋向于生成,却还不存在。一个正在消失的东西,如种子,只是趋向于消失,但却仍还存在。这二者怎么能和称比呢?所谓生,就是从没有到有的过程,灭,是从有到没有的过程。而秤两头不是一边有一边没有吧?秤两头是两边同时有。所以,这个譬喻不合理,无法表达,芽和种是同一个相续中发生着的生灭过程。所以,这个譬喻跟芽和种间的事实,没有任何关系。当没有能生的因时,说生成,这是没有道理的。”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十九讲之:果显时其因已灭 因在时其果尚无
下一篇:《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十九讲之:眼与境识虽同在,彼此全无“生”价值;故若因果同时,他生依然不成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十讲之:诸地菩萨也各有障碍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十讲之:情想均等是人性
 《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四讲之:菩萨的现象界—处处净土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二十讲之:大毗婆沙论的形成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七讲之:果显因灭,产生世间
 《入中论》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佛教的世界起源论
 《入中论》第六次课程 第十二讲之:魔产生的二十四种原因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十讲之:著魔之后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十九讲之:增上果、等流果
 《入中论》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做点功课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根本与方便——追寻以憨山大师为主流的晚明丛林改革之路[栏目:江灿腾教授]
 我母亲在念佛时,看见佛坐莲花台在空中,几乎天天如此,这种现象表示什么意思?[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素食的真正意义(济群法师)[栏目:学佛与吃素]
 圣水[栏目:明真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十二(二八七)[栏目:杂阿含经]
 由四种扼要,及如我与蕴或一或异,均有过患,应生如何结论?[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四编《论佛学书》覆梅撷芸书(七则)[栏目:欧阳竟无居士]
 第二十八 须万那宾宝哈那品[栏目:譬喻经]
 为何要学习南传佛法?[栏目:法增法师]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二五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