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化生活 1995.6.16~1995.6.30
 
{返回 星云日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97

星云日记
佛化生活 1995.6.16~1995.6.30 
 

  六月 十六日  星期五           
  应电视节目制作人洪美珍小姐邀请,今和《天下》杂志社社长高希均教授、发行人王力行等,一起上“万象新闻追踪”节目,接受访问,主题是“为什么佛教书籍,会从以往的免费赠阅,到现在成为书市新宠?有的还是连登排行榜的畅销书?”

  高希均教授表示,现在社会已进入多元化,且大都是小康生活,很多知识分子都懂得追求心灵生活,故大家对修心养性的书籍较为偏好,就以天下文化公司出版的《传灯》而言,它带动社会的进步且为其表率,可以获得不少精神上的启示,故出版不到半年,就发行了近二十万本,这在台湾出版界四十年来,是属第一次。

  发行人王力行则认为,站在读者立场,她本身很喜欢看传记类的书,因可以从中得知主人翁的精神,对社会大众有很大励志作用。因为《传灯》的出版,可以让大家了解大师为推展人间佛教是如何努力,从中更可以获得很多新观念,自然容易为读者接受。

  早在四十年前,我把自己写的《释迦牟尼佛传》、《玉琳国师》送到书店,不要钱免费请他们卖,书店都嫌没地方放。为推展佛书,其中确有一段非常辛苦的经历。

  不过近几年来,台湾由于经济发展,教育水平也相对提高,一般人的求知欲也相对扩大,尤其佛学包含文学、哲学,对人的修心养性帮助很大,自然选购的人就多。而出版界是跟着读者走,配合大家的需要,佛书的出版自然越来越多。

  佛书近年来如此普及,主要是现代人对生活感到不满足,向往出世的生活,从书籍上找寻出世境界是很自然的,这也是佛书出版越来越多的因素。佛教不管怎么好,都要能随俗,随顺社会大众的需要才有价值。

  为什么社会上有那么多人喜好坐禅?平常我们看传记,是在读一个人;看经典是在读一个道理;到禅堂打坐,是在读自己的心。一般人的习惯,很少感受到“自己”的存在,都是向外攀缘追求,如眼睛要看繁华世界、耳朵要听各种声音、舌头要遍尝各种美味、身体要贪求感触。唯有到了禅堂以后,这些外求的缘都被隔离了,才会感受到自己有一个“心”,才会有一种真实感,所以说禅堂也是一本书,进禅堂主要是读自己的心,自然就有很多人喜欢坐禅。

  一个修道者,尤其是佛门僧众,除了禅坐以外,还有其它很多功课,可以帮助自己修行,最基本的就是苦行,因它是毅力、耐力的训练,生活中的搬柴运水、打扫作务也都是一种禅的生活。参禅不一定要在禅堂里,在起居生活中,只要让心和物集中在一处,专注得不让别的东西来干扰,就能真正的体会出禅味。禅是不立文字,也不靠别人传授,完全是自己心领意会﹗参禅没有什么诀窍,只要下功夫慢慢来,在身心磨练之下,精神自然就会升华,要达到明心见性就比较容易。

  在台湾看宗教信仰,有的人批评宗教徒是迷信,我觉得迷信并不可怕,迷信只是因他不懂;也有人是不信的,这种人很可惜,什么都没有;最可怕的是邪信,信错了,不讲究历史、传统,不根据真伪,就去乱信宗教,与其邪信,最好不要信。当然我们要正信,正信的条件是有根据的、有道德慈悲的、有能力可依靠的、当然还是清净的﹗有正信的信仰,我们社会才会更正常、更光明﹗

  六月 十七日  星期六

  从开始着手教育工作,我就充满着理想,想为佛光山办一所真正的学校。犹记得普门中学刚成立时,只要有机会,我就会集合普中的老师讲话,希望能将普门中学办得很有特色,每一个学生都很有气质,老师们都是佛菩萨的化身;学生住校,希望老师们也能把普中当成是自己的家,每天跟学生生活在一起。除提高薪水外,没有钟点费、加班费等任何补贴,因为在“自己的家里”工作,还需要计较这些吗?

  希望老师们和我有此共识,为一份理想与职志来奉献,更何况培养人才,是一件神圣的工作﹗我把大家当成是自己人,而非雇主关系。没想到我才一讲完,就有很多人反对,甚至抗议﹗

  后来,因为忙于到处讲演,对普中集会也少有出席,不过只要有空,我还是很有心和普中的老师们举行早餐会谈,只是老师们都甚少开口,一份对教育的热心,也只能不了了之。

  虽然如此,我并没有灰心,办出一所有特色的学校,是我毕生心愿,现在我将之寄望在佛光大学。

  日前承名教育家刘真先生送我《教育家的智能》,内有几篇短文,与我颇有共鸣。

  大学是民族的灵魂

  我们国内大学倘能办得达到国际著名大学的水平,相信政府今天在各方面绝不会感到人才的缺乏。因为中国人研究能力的优越,乃是举世公认的事实。所以希望政府当局和社会人士,一定要真正承认高等教育的重要,多用一点力量在高等教育方面。

  要知道“大学是民族的灵魂”,而知识也就是力量。我们必须有第一流大学,才能造就出第一流的人才,建设第一流的国家,今后世界上,科学最进步的国家,便是最具有领导资格的国家,也是在国际战争中最有胜利把握的国家。

  多办好的大学

  多办大学固属好事,但多办好的大学更为重要。要办好的大学必须先有好的教授,美国一位著名的大学校长曾说:“大学的基础在人,不在建筑”,可是目前国内在计画创设一所大学时,很少先考虑如何聘到所需的称职教授。如果没有好的教授,校地再大,设备再多,也不一定能办成第一流的大学。

  在教授水平和学生素质两者皆不理想的情况下,这样的大学如何能形成淳良的学风,培养优秀的人才?所以聘请好的教授和建立好的学校制度,乃是主持大学教育者首应重视的问题。

  如何办好大学使学校安定,应该采取分层负责的方式,因为好的院长和系主任可以领导教授,而好的教授又能领导学生。

  培养第一流人才

  就目前我国的处境而言,单靠政府的财政力量,自然很难在短期内把一般大学的设备,充实到理想的程度,使其能负起培养第一流人才的责任。所以我们一定要发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来帮助政府,共同支持高等教育的发展。

  希望全国同胞都能认识大学是社会资产,今天多投一点资金,明天便可多获一点利润。大家应尽拿出力量,对高等教育有所页献,绝不要以为教育是不急之务,“重要”而不“急要”,今年没有钱办,不妨留待明年。如果人人都存着这种心理,则中国的教育前途,是很难乐观的。

  六月 十八日  星期日

  这次在荣总作了开心手术,原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承蒙各界长官和不少信众的关心,亲自到荣总探望或以电话询问,每天都有人送花篮、慰问卡等。为了感谢大家的关怀,今天特在阳明山中山楼,举行和信众的恳谈会。告知信众我现在已经出院,并在复健中,请大家放心﹗因限于场地关系,只邀请北部地区信徒参加。

  上午的节目除了有非洲出家人表演梵呗外,还有––

  赠书仪式,由《天下》杂志社社长高希均教授,将《传灯》赠予华航,在机上供人阅读,由华航董事长蒋洪彝先生代表接受。

  李自健先生送了两幅他自画的油画。

  章金生教授捐了百幅自画作品,要给佛光大学义卖。

  祁琳瑛小姐赠送万朵自摺莲花。

  下午开始,由与会的大众随缘讲话,其内容摘录如下––

  佛光山信徒总代表,也是今年世界佛学会考荣誉主任委员的监察院院长陈履安:“我第一次接触到佛学会考是在一九九三年,大师请我一起去巡视考场,那年会考人数有四万多人,去年就增加到二十万人,而今年包括青少年组,全球已经超过有一百万人参加佛学会考,光是义工就有两万多人。向各位报告,我从没有看过一种考试,是让人那么欢喜的,参加考试的‘考生’不管是老的、小的都笑咪咪的。我们都考过试,谁不是愁眉苦脸的?唯有参加佛学会考的人是那么快乐,且年纪越轻越快乐,有些孩子十五分钟就答完了,问他们‘紧不紧张?’‘不紧张。’‘好不好玩?’‘很好玩﹗’哪里有考试会好玩的?唯独佛学会考,这代表什么?这就是大师的爱和慈悲。

  大师带领佛光山海内外全体法师,默默用会考方式把佛法的菩提种子,散播到世界每个角落,让孩子从小学起,就对佛学名相及佛法基本观念开始薰习认识,这是多么重要的功课。

  今年有百万人参加考试,每个应考的大人或青少年,都有他的父母、老师、朋友,把这些相关的人都加在一起,这个佛学会考就是几百万人的大活动。大师常开示说,如果一个人对一个活动、一件计画、一个地方关心的话,那你就拥有这个活动、这个计画、这个地方,和它的成长分不开。相信台湾今后会是个佛国,我们年轻的孩子长大之后,他就会是很有慧根的人。这都是大师大愿心、大悲心、关怀心的具体表现。

  佛光大学龚鹏程校长:“佛光大学承各位大德及社会大众的支持,就目前进展情况在此向各位做个报告。佛光大学的筹备工作,在政府机关方面,其行政程序大体已经完成,正准备开始动工;在软件设备上,如图书方面,因社会大众的捐助及大学彼此间的交换,目前已经拥有将近二十万册的图书,这些是佛光大学将来在学术上最大的后盾。

  筹备期间,听到很多学术界朋友表示,对佛光大学的设立并不乐观,因为他们觉得在台湾,已经有那么多大学,尤其有很多好的公立大学。就以台湾大学而言,每年经费大体上要花掉台币八十亿左右,以国家的力量,都办不出国际上一流的好大学,私人团体凭什么可以办出好大学?何况台湾有联考制度,私立大学根本不太可能办得跟公立大学一样,或比公立大学好,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办一所好大学不是很困难吗?

  台湾有天主教和基督教团体所办的大学,但对佛教团体要办大学,却都抱着观望态度。学术界还有很多人怀疑,认为我们不是要办大学,只是藉此名誉,来伸张佛教团体力量,目的是为了弘法。果真如此,我想大师也不会对佛光大学寄予这么大的期望,社会大众也不会如此护持。

  目前台湾的教育界,特别是高等教育,都偏重于知识化、工业化,而忽略对人格的培养、人生的理想及对社会关怀等观念的灌输。再加上有些学校受限于教育经费的投入,及办学人员的理念,不能够真正把教育当成是一种文化事业去做,致使我们的教育受种种因素限制,而不能造就好品格的学生。有监于此,大师要办的佛光大学是一所具有人文精神的大学,来回馈给社会。也正因为我们以此为出发点,所以能够获得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

  也有不少人跟我提到,因为我们校址在宜兰礁溪,地远位偏,将来很难聘请到好的师资。但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来自美国、法国、日本的很多名教授,都表示很愿意到佛光大学来授课,所以在图书资料上、师资上,整个学校的建筑规画上,我们都有信心,奉献给社会一个好的大学。”

  中央党部副秘书长锺荣吉先生:“虽然得知大师在荣总手术,一直不敢到医院打扰,但多次与荣总副院长姜必宁医师通电话,了解手术过程,到第六天实在忍不住,就跑到荣总去。静养中的师父,一见到我就说,从报上得知我即将调职,且对我非常关心的询问。师父一生无时无刻不在‘管’别人的事,连病中也不例外,这种无我的精神叫我感动﹗

  我从出社会工作,就拥有不少头衔,其中最在乎的是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颁给我的‘全勤奖’,及今年佛诞节佛光山颁给我的‘金佛奖’。今后不但要追随师父全心的学习佛法,护持佛教,发扬佛光精神,更要支持师父,办好一个综合性大学,为国家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感谢在今天的恳谈会上,有机会让我表达心声。”

  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副会长、澳洲雪梨协会会长游象卿居士:“今年国际佛光会第四届世界会员代表大会,十月分将在澳洲雪梨召开,由雪梨协会及纽西兰协会共同承办,预计与会人士将会有六千余人,在此竭诚邀请各位,今年十月八日来参加澳洲南天寺开光,十五日到十八日来参加世界代表大会。为纪念此殊胜难得因缘,大会将发行金币,图案是采用《传灯》这本书封面上大师的法相来设计,一共发行四千套,每套有两个,重量是两盎司,如果各位有兴趣,可以向中华总会登记。再次邀请各位一定要组团莅临澳洲,参加佛光会世界代表大会,并给予我们指教。”

  《传灯》作者符芝瑛小姐:“今天能够站在这里,真的感到非常非常荣幸。这两年多来,我因为写《传灯》这本书的因缘,而有机会跟随在大师身边学习,所以这本书出版后,我又多了一个外号叫‘会跟’。不是‘慧根’,是很会跟来跟去的‘会跟’,而我也真的是跟出非常多的法喜。今天又跟到阳明山中山楼,来参加这个殊胜聚会,相信很多人也跟我一样,希望大师法体康健,能够让我们永远永远的跟下去﹗

  《传灯》这本书从今年一月二十五日正式上市以来,目前在金石堂畅销书排行榜,已连续四个月都名列前茅,五月分还是总冠军。所谓总冠军是指,它在文学类跟非文学类全部加起来的统计中都是第一名。同时在新学友书局等也分别排行第三、第四名,在马来西亚是畅销书排行榜的第一名。

  《传灯》在六月十五日,已正式发出再版通知,我们即将发行二十万册,以这个销售状况来讲,在台湾出版界是非常非常辉煌的一个纪录,如果不是大师的魅力,凭我也很难创造这样的成绩。尤其是得到社会各界热烈回响,如:统一企业发言人陈雨鑫先生,台大管理学院徐木兰教授、佛学界叶曼居士、历史学家唐德刚先生、文学界司马中原先生、天主教丁松筠神父,伊斯兰教石永贵先生,还有海外一些素不相识的读者,都撰文肯定《传灯》和推崇大师。

  我在出版界多年,第一次感受到身为文字工作者的一种成就感。有不少读者都会写信告诉我们,哪里一个错字没有校对出来,我非常感动,分别打电话或写信向他们致谢,感谢他们对《传灯》这么仔细阅读,和如此热烈回馈。

  曾接到一封来自中国大陆安徽九华山佛学院一位出家法师的信,表示很仰慕佛光山,也非常景仰大师,但是一直没有机会进一步了解,辗转得知有《传灯》这一本书,但因没有台币可以买……。我非常高兴寄了一本给他,并希望他和其它学生,踊跃的把自己的感想写成文章,来参加台湾的征文比赛。

  另外还有一位祁琳瑛小姐,今天她也在座,有一天在电话中告诉我,以前对佛光山对大师并不很了解,但偶然看到《传灯》这本书,非常感动,很佩服大师一生都没有为自己都在为别人,所以发心要摺一万朵莲花,在大师华诞之前送给大师。大师很慈悲,说这些花要和大家结缘,各位今天所发的资料袋中,有一朵非常庄严的莲花,就是出自祁小姐的巧手,在此也谢谢祁小姐和我们结这个善缘。

  目前《传灯》英文版,西来大学已着手翻译,并接近完成阶段,希望十月分在澳洲开佛光大会时,世界各地代表,都能人手一本。除此之外,法文版、日文版、德文版的翻译工作,也都积极在进行﹗

  写《传灯》是第一阶段工作的完成,如何把大师精神、理想,以及佛光山人间佛教理想传承下去,还要靠在座各位发心菩萨,大家一起来努力,在此由衷感谢各位。”

  现在已成为台北道场义工的祁琳瑛小姐:“很感谢符芝瑛小姐引介,让我有机会表达对大师的敬意,佛门礼数我不太懂,希望今后大家多指教。在此致赠一只清嘉庆年间,皇帝大婚时,御用古瓷器(约三百多年历史)给大师,作为佛光大学义卖或陈列在佛光缘美术馆。”

  中华民国生命线创办人曹仲植先生:“我和内人平常都不做生日,每逢母难日就到寺院种福田。有一次,内人请求大师:‘师父﹗请您劝我先生念经拜佛,他已经六十岁还不懂要念经。’大师回答说:‘你先生可以不用念经拜佛学佛,只要行善做好事行佛就可以了。’我听了好高兴,因为说我可以不用念经,内人再也没有理由逼我了。念经对我而言是很痛苦的,因义理不懂,念了半天也是一知半解。而行善做好事这方面我可以做得到,所以牢记师父的指示,于一九六九年创办了生命线、捐给大陆残障人士一千五百多辆轮椅,只要有需要救助的地方,我都义不容辞的前去援助。所以每天都过得很快乐,真正体会到为善最乐的法喜。”

  前温哥华协会会长赵翠慧小姐:“去年六月得知自己得到肺腺癌以后到现在,这段与病魔对抗的路程里,承蒙大师和在座佛光会会员们,给我很多关爱﹗深感人经过苦难是可以成长的,经过生死是可以超脱的,尤其是佛光会员四句偈中的‘惭愧感恩大愿心’这个悲愿心的鼓励,对我有莫大的助益﹗

  我想要讲的是师父在艺术文化上的远见。记得两、三年前,为筹募佛光大学建校基金,师父把佛光山二十多年来所珍藏的近千幅书画拿来义卖,为了怕把假画卖出去,所以委托章金生教授,邀请几位艺术评审老师来评监。

  当时和师父约好第二天早上十时,在台北道场等评审老师来时,我们只要一张张摊开来给他们评监就好了。没想到师父当天从佛光山赶到台北道场时,连夜带领道场所有法师,将一千多幅书画,一幅一幅的挂起来,其工程是多么浩大﹗第二天我看到那些画的时候,讲不出话来,只知道哭,这是多少人通宵的成果﹗师父只为了几位评监家要来看,就把每一件事情看得那么认真,做得那么完美,不累坏才奇怪。我真想告诉师父:师父你不是人﹗我相信大家绝对同意,师父不是普通的人,师父是灵跟肉分开的,精神与肉体分开的,一定是迥然不同的两个人。

  另外,因西安碑林博物馆馆长曲儒先生的因缘,再加上《心甘情愿》、《皆大欢喜》和《我们的报告》感动了陕西博物馆而送了一座铜车马给佛光山,‘铜车马’本身是世界第八奇迹,可以让我们知道秦代那个时候的工艺,登峰造极到什么程度。日本博物馆花了一亿人民弊买了一对,美国花了一百万美金才买到。

  目前铜车马已在佛光山,将择日公诸于世。

  我受大师的皈依弟子居于重庆的薛长生等五人之托,要供养大师一条刺绣围巾,在此代表薛先生等转呈给师父。”

  潘维刚立法委员:“人生的缘真是奇妙,我很高兴皈依师父并和在座各位结缘,这次到荣总探望师父,我们关心的是师父的健康,可是师父关心的还是我们社会大众﹗

  我做了三届的议员、一届的立委,先后从政十四年,但最高兴的是参加我们佛光会的聚会,跟会员朋友在一起,因为大家都是出钱出力,不要名不要利,只想做事,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目前我们整个政治生态,不仅是金钱暴力横行,甚至是抹黑、中伤、造谣什么都有,我很担心未来的发展。当师父在提倡七诫运动时,我在立法院也推行三诫,就是不骂人、不要打架、不要破坏公物,虽然正式提案通过了,但好像还是没有做到,所以立法院还需要更多佛教徒进去,更多真心想做事的人进去,这样立法院才会太平。我觉得民主政治不单单是大家为了一个权力,其中更重要的是,民主素养是不是同时提升、同时并进?选民是不是能真正做自己主人?而这条路上唯有我们佛教徒,我们佛光人,去影响周遭的人事环境,进而民意单位和社会,有这样的支持力和声音,才能带给我们光明的前途和未来。

  而我个人力量太渺小了,今后还要请大家随时给我更多指导鞭策和鼓励。”

  前中华总会理事,有“赵茶房”之称的赵宁先生:“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四无量慈悲喜舍,千种情万般随缘。在这个美丽的星期天,能够参加这样温馨亲切、法喜充满的聚会,心中真的非常感动。十几年前,我应邀到美国休士顿讲演,在华航机上巧遇大师,大师非常慈悲亲切,请我坐在他座旁,开始讲述佛法,而且是从台北一直到洛杉矶,整整十四个小时。

  大师讲得非常好,我也不停的提出问题,机上旅客也一个一个围上来,大师看人多,就举行了有史以来,‘最高’层次的一次座谈。当我们发现机长也在空中闻法时,就非常紧张,现在谁在驾驶飞机?机长回答道:‘飞机飞到三万英尺高空之上,都是电脑在控制,今天有大师在导航,一定会平安着落,您大可放心。’

  当时我很感动,只有为我一个人,大师也是如此不厌其烦的说法。所以我在休士顿讲演完,又马上飞回洛杉矶,那时西来寺还没有盖好,我要求皈依,大师说,等西来寺落成,让你第一个来皈依。但是我等不及,就在十几年前那个下午,我们兄弟三人,在西来寺工地上,全部皈依大师,成为三宝弟子。到今天我有幸做一个佛光人;我写文章,人家开玩笑说是赵茶房,我说我是一个佛光茶房;我主持节目,是佛光主持人;我教书,是佛光老师,在人生道路上,无论我扮演什么角色,上面都要有‘佛光’两个字。

  今年我有心参加竞选,若有幸能够与潘维刚立委并肩在立法院的话,我第一件想要做的事,就是请所有立法委员都变成佛光人。如果不能如愿的话,也要劝他们一不酗酒、二不打架、三不说谎,如此一来我相信就算他们不立法,我们国家也一样可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我在台北普门寺附近已居住了三十五年,有不少感慨:在一个夏天的晚上,我听见荣星花园挤满了爱的神话,松山机场重复着离别泪光,多少凌云壮志在景行厅默默无语,行天宫诉不尽千千万万叠叠清香。我们看见生命的橱窗,活生生在展览:爱情、离别、希望与死亡。

  在此祝福:愿我们聚多离少,期许人人都健康,梦与泪水都变成力量﹗我们信佛法有多深,路就有多长,只要有一个明天,我们就会有无穷无尽的希望﹗”

  佛光山台北道场信徒代表江硕平居士:“提到学佛,在座中就属我资历最浅了,但我打从心里发愿一定要好好护持佛教。但护持佛教一定要有力量,过去在台北市议员任内,对‘七号公园观音不要走’事件,可以尽到护持责任。去年年底,竞选连任失败,大师告诉我,有得必有失,不要灰心,可以重头再来,故为尽到‘护法’的责任,我愿意再参与立委的选举,以具体行动来护持佛教。”

  佛光山台北道场信徒代表曾梁源居士:“我跟随大师已好几年了,其中的酸甜苦辣都有,尤其师父的开示,对我的事业帮助很大。当初是我的同修(黄丽明)鼓励我多发心为佛教做事,我心想,佛教有什么事好做呢?何况法师那么多,他们自己做就够了。后来亲近大师,才知道佛门真的有很多事情,需要居士们来负责,因此和台北道场结了缘。

  一般人做官是越做越大,我是越做越小。为了护持台北道场,竟然当了大厦管理委员,停水了,法师们就打电话要我处理;冷气坏了,也要我去看一看,为了方便招呼,我只好把自己公司搬到台北道场七楼,就近照顾,帮佛教做事真的很辛苦,但其中也有不少法喜。

  我觉得师父是一个非常‘执着’的人,只要对佛教、对信众、对文教事业有利的事,他都会很积极的去从事。师父曾提及佛光山欠缺一所如同省训团性质的‘信徒训练中心’,以训练的方式来提升信众素质,及提拔人才。所以在三个月前,依师父指示规画了这样的训练中心,目前此中心地址,预定在三峡白鸡山下,风景优美,山势不高,后面是山,中间有一条很漂亮的河流,前面有一个很平坦将近五千坪的土地,可建三层楼,中间有两个大庭院,可连二千多坪的餐厅(可供三千人一起用餐),停车场可容四百部车子、二十部游览车……。将来落成,将会是一个非常标准的‘信徒训练中心’。

  然我个人力量有限,希望大家一起来共襄盛举,完成大师的这个心愿。

  师父一辈子都做不累,我们跟在他后面做,有时累得晚上倒头就睡,第二天起来,心里感到很踏实,也很有成就感,毕竟做的是有意义的事﹗我很高兴有因缘追随大师,并永远护持他﹗”

  教育部常委郑石岩教授:“每次上台讲话,我最喜欢讲故事。五月分到国家剧院,欣赏佛光山丛林学院学生表演的‘梵音乐舞’时,巧遇此次替师父手术的荣总主刀医师张燕大夫,我就跟大夫说,师父平常行程很多太忙太累,希望张大夫以医生的立场,影响师父、改变师父,不要那么忙。张燕医师回答我说:‘是大师在改变我,不是我在改变他。’

  我深信张大夫说的话,我七岁时就进雷音寺,高中就听大师开示佛法,影响我很深,我确实知道,师父的确有一股力量,只要你亲近他,这力量就进驻你心灵。

  有一个问题想请示师父。有一则禅话说,唐时洞山禅师生病时,弟子问道:‘禅师病得如此,有没有一个不病的你,来看你?’

  洞山:‘有,但不是他来看我,是我在看他。’

  弟子:‘禅师,您在看他的时候,是怎么看的?’

  洞山:‘我在看他的时候没有病。’

  师父在荣总住院时,是否也看到不病的他?”

  我回答说:“我看到了大家﹗”

  郑石岩:“我们也看到师父﹗”

  国立编译馆馆长赵丽云小姐:“在佛光山举办的恳谈会中,有幸应邀,觉得非常荣幸。第一次亲近大师是在江硕平议员落选的感恩茶会上,大师将他个人的稿费一百二十万捐给江居士,并鼓励他要心存正念,为护持佛法而继续努力,可以准备参加立委的选举。当时我好讶异,很难看到会有一个大师级人物,用我们认为最愚蠢最执着的一种方式,来示现他的慈悲。当天我也很难过的听江居士说,大师的心脏已到了要手术的时候,但是大师坚持说他有忙不完的行程,没有时间生病,我再次体会到什么叫慈悲。

  又过了几个月,江居士兴高采烈对我说,大师同意到荣总手术,我又再一次体会,什么叫慈悲;我们知道身体虽是四大假合,但是痛起来,这个臭皮囊还是令人非常烦恼,在荣总整个手术和复健过程,大师都没有皱过一个眉头,没有表示过一点痛或一点苦,我再一次体会什么叫慈悲;很多人想了解他复健情况,所以筹备了今天的恳谈会,我知道他心中还是慈悲。

  刚才陈院长谈的佛学会考,他的慈悲泽及了下一代;请龚校长报告佛光大学的筹办,表示他的慈悲非常有远见;甚至我和外子到荣总去探望他时,大师开口谈的不是他的健康、他的复健,而是在大陆要怎样弘法,我再一次体会什么叫慈悲。大师的慈悲不光是告诉我们,而是指点入门的途径,为了佛法示现在现代社会,花了多少心血,用了多大智能﹗

  我相信我体会他所谓的慈悲,就是你要关心别人,做别人的后台、支柱,因为他知道我们愚痴、执着,他就用最简单的话,让我们入门。

  母亲之所以会是慈母,就是因为她有无限的关心,愿意一辈子当我们的后台支柱;观音大慈大悲,闻声救苦,永远是我们后台。所以今天学到这一点,我常自勉,今后要心存关怀,关怀所有家人、社会、国家、世界、以及所有人类,把这种关怀意愿成为别人的后台,以作为我慈悲喜舍的入门﹗”

  郑羽书居士:“每次佛光会有聚会时,大家都看我忙来忙去,其实我是以服务大家来消自己业障,所以当大家的义工是我最开心的时候。不论今天的社会是如何多变,就是因为有佛教在带动,所以我们可以循序渐进地薰习佛法,这三十年来如果不是佛光山,不是因为有一位伟大的人间佛教的导师––星云大师,哪里里有今天佛教的兴盛,佛光山在各个城市设置了现代道场,方便所有信徒来闻法学佛。

  今天,我觉得最荣耀的是当星云大师的徒弟,除了有这么好的正信佛教之外,还有慈悲济世的真正佛法。我跟各位一样以身为佛光山的信徒为荣,佛光山的点点滴滴都是为信众为佛教,我们期待师父能够再继续领导我们,走向最圆满的佛教境界。在这么混乱的时代,让人间佛教永远跟社会大众分享,跟世界有情众生分享。”

  四维高中黄英吉校长:“在此我有两件事希望在座各位大家一起来持续贯彻:

  一、《传灯》一定要持续推销,因这本书可以让大家了解师父、了解佛光山,从了解而接受,接受后自然就会亲近佛教。

  二、佛学会考一定要持续办下去,虽然大师有檀讲师制度,但檀讲师毕竟只是少数,而且也未必可以讲得好,真正让人接近佛教是参加佛学会考,佛学会考题库就是我们的佛法大义、纲要、概论,尤其是今年的漫画题库,真是妙到极点。今年参加会考人数有一百万人,希望明年参加人数能增加到两百万人。”

  中山楼及国父纪念馆馆长高崇云先生:“首先代表国父纪念馆向大师及各位的莅临,表示十二万分的欢迎,大师曾封我是国父庙的住持,我现在也是中山楼的楼主,每次不管在国父纪念馆或中山楼,只要大师来,我都觉得很光荣。

  我第一个愿望是希望大师常保健康,能继续领导我们将人间建设为净土,尤其大师所提倡的人间佛教,在台湾不但要成为佛国,更要成为世界佛教中心。

  第二个愿望是希望大家一起来成就佛光大学,我愿意捐出个人的藏书,并且义务担任佛光大学的讲座,让佛光大学将来成为世界学术的重镇。

  记得有一次我带团,到海外各地去展览‘国父史迹书画’,每到一处或一个据点,都有佛光会会员来参加,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佛光会真的是名副其实具有世界性,有一天说不定会成为联合国特别组织﹗希望在大师领导之下,我们能真正迈向人间净土。”

  从上午十时到下午五时,一天下来的恳谈会,终于圆满,最后带领与会全体信众诵经回向,祝祷着:

  “伟大的佛陀,今天我们聚集在阳明山中山楼,站在佛陀您的面前,向您祈求我们的社会,能更有秩序,国家风调雨顺,今天在座大众,见者闻者都能接受您慈悲的摄受,给我们增长信心,增加慧解,让我们过着慈悲欢喜的生活,能一切都感觉到吉祥美满,祈求伟大佛陀,您能如我所求﹗”

  六月 十九日  星期一

  今天以自助餐方式,邀请北部地区别分院的徒众,到小山兰若来聚餐,并举行师徒时间。

  平日忙,连报纸或电视新闻都没时间看,这段静养时间,应可以好好的看报,却不耐烦也没心情看,人一旦病了,连讲话都不得滋味,有种“无事可做”的无奈感,可见健康与否,对一个人心理影响很大﹗色身的正确保健常识,实在不可忽略,毕竟我们还是要藉假修真﹗

  当我关心徒众日常作息情况时,各别分院住持的回答是––

  他胃肠不好,在房间休息,甚少出来。(此人很懒惰)

  他法务很好,但身体不好,不能早起。(此人晚睡,早上起不来)

  他不喜吃饭,故不常到斋堂。(此人三餐不正常)

  住持们爱护住众,在我跟前,总是讲好的一面,但我一听就知道个中缘由,愿每一个别分院的住众,都能体会住持们的包容心,努力去除懈怠及不正常的劣习。

  期勉大家弘法度众之余,要加强培养对常住的忠诚与认识,且在工作上和主管、组员、相关单位要懂得沟通。

  想要成功,第一个要懂得自我要求,并能安住在工作岗位上好好学习,且能接受挑战,自能练出工作的成效。

  晚,张燕医师利用下班时间,到小山兰若来看我,徒众免不了请示些医疗上的问题。

  张大夫说:常云“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所以每个人的心脏也不会一样,就生理上说心脏在胸腔的位置有点偏,所以心正是不正常的,“歪心”才正常。

  心脏的温度比手的温度高,约摄氏三十七度,开心时摸心脏比手温度高。做手术时,心脏温度要下降至摄氏二十八度,全身体温也要降低,如冬眠状态,等手术完后,再恢复原来温度。

  手术前最重要的工作是对病人的了解,手术最怕的是病人逃避,或将所有病痛都丢给医生,故要与病人沟通,病人若没有勇气面对自己的病,或是没有求生欲念,是不宜开刀的。因不接受就易放弃,不会想去治疗。类似这方面的卫教工作与心理建设,在手术前是不可少的功课。

  在饮食方面,素食是一种“偏食”,一个人每天三道素食就可以满足人体基本上的需要,但若对这三道素食又偏食的话,那就“偏中又偏”了,对身体伤害很大,故素食要多样化,以杂食方式偏中求全,不要老是吃自己喜欢的一、两道素食,长期下来虽不见得生病但会减弱身体的抵抗力。在饮食方面能调适好,身体自然会健康,精神也会很好﹗

  张大夫的意见很宝贵,食疗胜于药疗,希望徒众在饮食上要注意调配。

  六月 二十日  星期二

  这一次在荣总住院期间,知道有很多信众来探望我,遵照医师的指示,为免感染,还是没有会客。不过自许,只要出院后,一定主动送给大家看,前天在阳明山中山楼举行的恳谈会,北部地区的信徒都“看”过我了,而中、南部地区信众仍在等待,故利用这两天的时间,兑现自己的承诺,到各别分院去给信徒看。今天经过的地方有:桃园讲堂、新竹法宝寺、头份禅净中心、丰原禅净中心、台中东海道场等,和信众座谈时提到––

  一个人吃了五榖,怎会无病?主要是自己要懂得看护自己的病,民间有不少人相信江湖医师,而不喜欢到正统医院看病。不是说绝对不可,因江湖郎中也有其存在价值,如整骨师,但必须注意其是否有执照?治疗方法要适合自己的病况,物理治疗、气功治疗、心理治疗、饮食治疗等很多种方式,自己要知道自己的需要,不可一味任由郎中摆布。

  我这一生的阅历,苦与难不知有多少,练就我对人生不畏惧,该来的总会来,要勇敢面对,遇到危险困苦、委屈不平时,要懂得去承受,凡事接受下来就没事了﹗不轻易为一件事、为一句话而起烦恼。人生不应知道者,不要去听、去知道。年轻时,凡事都很好奇,但阅历一多,“不知道”的境界也很好。人感到苦,往往是由“知道”而来。

  人生对宇宙,要抱持一种欣赏态度,当别人遭受苦难时,一个笑容、一个音声、一个鼓励、甚至在万般无助时拉人一把,都很需要。期望佛光山信众,佛光会会员随时伸出关怀、慈悲、主动的手,做大众的护理人,让世间的众生都有一个依靠。

  因这一次的手术,内心有几点感想––

  平常就要美化身边的人事物,并时时提起正念。

  生命不能等待,要及时行善做事,好好尽心。

  人间很可爱,生命很宝贵,对拥有的东西要好好珍惜。

  人间佛教以家庭为主,一个人若没有家,就没有归宿,但要彼此友爱、关怀、赞美、互助的家,才可爱。

  晚,安单于东海道场。

  六月 二十一日  星期三

  上午七时,离开台中东海道场,南下往彰化讲堂、员林讲堂、圆福寺、台南讲堂等,和信众座谈时提及––

  佛光会员是真正布施佛心的人,到处提倡人间佛教,把教化的责任承担起来,而非推给大殿的佛像;佛光会员从事的活动虽然很辛苦,但是成就很大,如佛学会考,赢得大家欢喜,对社会净化有具体成效。

  人生有苦有烦恼是共同现象,但也有其不苦不烦恼的方法,即:凡事不要太计较,放下自可自在;与人共事保持彼此尊严,有时要难得胡涂;与人相处,不执着过去缺失,不为过去一句话、一件事执着。能如此就可以减少很多痛苦烦恼。人生不管怎么样都会有快乐的,只要将佛法融入生活中,自然就会有法喜。

  下午四时三十分抵台南讲堂,和台南地区六个别分院的徒众进行“师徒时间”。

  我最近最想做的一件事,便是多一点时间给徒众,让徒众都有跟我接心的机会。希望徒众和我合作,一件得意的作品,有材料也要有雕塑的人。不是徒弟多我记不起各位,而是徒众没有“特色”,太沉默,难以加深我对他的印象。

  寺院道场要懂得广结众缘,要知道信徒需要什么,而非我想要什么,一切不可以自己为标准,要体贴别人的感受,多为别人想一想,错误自然会少一点。

  佛法主要在认识心,要有勇气表达对事情的看法,对人际关系不会处理,易招惹不必要的误会,要从中学习忍耐调适,珍惜人间善缘,不以情绪做事。

  晚七时三十分,主持佛光会台南成功分会和台南青年第五分会的成立大会。会中分别授证给:

  台南成功分会会长史鸿尧、副会长邱炳南、刘荣泰、秘书李丽珠;青年第五分会会长林芳梅、副会长唐佛道、马培容、秘书曾秀芬。

  一个人要有办法,除内在慈悲、道德、智能外,对外在事业也必须要有成就。《大智度论》中记载,佛曾为保全五百名工商界人士性命,而杀死一个坏人;佛在世时,不仅常与当代国王来往,也很重视工商界人士,如须达长者、毘舍佉夫人等,都是佛陀弘法事业中的贡献者。

  而佛教的发展,也是靠工商界人士的推广,如:胡瓜、胡桃、胡萝卜皆出产在西域,工商界人士将其种子带回内地移植,因为没有名字,故都冠以一“胡”字,除普及工商业之外,也把佛法普及了,所以真正弘扬佛法除僧众外,工商界人士功不可没。

  青年与佛教的关系就更密切了,佛陀成道在青年时,玄奘大师二十六岁就到印度留学,善财童子未弱冠,佛菩萨像都没有胡子(表示年轻),可见佛教是属于年轻人的。

  今天成立的成功分会成员,都是工商界人士,再加上青年分会的青年,必定可以带动国家进步,也可以想象佛教为日后台南地区带来的朝气。

  晚十一时回到佛光山。

  六月 二十二日  星期四

  我在未出家以前读了两年私塾,从《大学》、《中庸》、《论语》到《孟子》,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出家后又阅读了《庄子》、《老子》,使我对中国诸子百家的传统文化思想有深刻的体验,尤其《四书》,我几乎能背诵。

  民国五十三年,创办东方佛教学院,曾邀请成功大学哲学系的唐亦男教授为佛学院学生讲《老子》,请韦政通教授讲《四书》,其目的无非就是要提倡传统的思想文化。

  自古以来儒释道三家思想即与中国文化水乳交融,如:唐朝玄奘大师西行印度求法十八年,曾将中国老子《道德经》传译于印度,这是中国佛教徒把中国思想文化,传播于世界的第一人;东晋慧远大师、明朝憨山德清禅师等历代大德对中国思想文化都有专书论述,都是中国文化举足轻重的宝典。

  过去常有人说“三教一家”,意思并不是要同时供奉孔子、老子和释迦牟尼佛,主要的是从其学术思想来观其对中国文化、社会的影响。佛教的因果报应、五戒十善涵摄了儒家的入世思想;佛法中的般若本性、不垢不净的空慧更超越了道家清净无为的出世境界,佛教是以“出世的精神,作入世的事业。”为中道的行持。正如梁启超先生说:“佛法是上智人不得不修,下智人不得不行的法门。”

  今天大家体谅我的养病生活,没有人来相谈,趁着空档,我从书架上拿了一本《孔子》,是日本人井上靖先生的著作,由刘慕沙翻译成中文。孔子令人敬仰的地方很多,如––

  能够体会他人的悲苦。

  无时无刻皆如春风般慈和。

  不让人感其年岁,且拥有与年岁无关的生机与朝气。

  具有举世无双的明智心思与博大修养。

  保有任何时刻都无懈可击的生之姿。

  毫无苟且的堂堂正正。

  一个自强不息的君子。

  古今无双的德之圣者。

  从不重蹈覆辙的智能。

  宽以待人,严以律己。

  包容心胸如大海(宽以恕人)。

  一生一世普爱世人。

  威而不猛。

  绝不言不由衷、心口不一。

  以救世救人为伟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夫子嘉言者有––

  巧言令色,鲜矣仁。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刚毅木讷,近仁。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生以成仁。

  子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孔子:“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六月 二十三日  星期五

  上午,心定陪同马来西亚佛光协会秘书陈瑞兰、执行秘书韩亚娇到法堂来,提出明年四月将在马来西亚举办的“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第二届第一次理事会议”的筹备企画案。

  此次会议计画以“佛光船”在海上一面开会、一面旅游的方式进行,将租借一艘可容纳一千五百人的豪华游轮––宝瓶号,内有大小会议室、餐厅、交谊厅、卧房等设备,让参与理事会议的干部能一边荡漾在汪洋大海中,一边开会,同时又能畅游东马的名胜。游轮将从新加坡出发,经槟城、印尼及棉兰等名胜地区,预计四天三夜的时间,再回到新加坡。我请世界总会秘书长依空法师协助企画执行。

  他们又提到––

  1.《传灯》一书在马来西亚华文出版市场大型连锁书店连续创下全国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他们将举办《传灯》一书征文比赛,第一名者给予奖金马币一万元(新台币十万元)。

  2.马来西亚佛光协会最近为了明年四月的理事会议,在慧海法师的指导之下,推出全球首创的佛曲卡拉OK。这套“曲传佛音”的卡拉OK伴唱录音,搜集了十首佛曲,大部分是我所作的词。

  慧海法师出身于东马沙巴斗湖,他发现大马人民喜欢唱歌,为了顺应这特殊的民情,更响应我提倡的人间佛教,于是运用现代科技,把佛教歌曲卡拉化,使得佛教的弘传更大众化、普遍化,同时净化社会大众的音乐生活。

  中午,大家在谈论最近演艺人员邓丽君小姐猝逝一事,她的甜美歌声,令人怀念不已,街坊上的录音带、录像带更是被抢购一空。虽是一介女子,虽是短暂的生命,却能以唱歌,为人间、为社会谱出一条令人赞歎的人生道路。

  有人看到一向个性拘谨,不好言笑的满果,就请他唱一首“何日君再来”。

  满果不假思索地回答:“我不知‘君’在哪里里?”

  那人再说:“不然,你唱一首‘小城故事’好了。”

  满果竟幽默地说:“只可惜,‘小城’已经倒塌了。”

  六月 二十四日  星期六

  下午三时,在如来殿大会堂召开“国际佛光会中华总会第五次理事联席会议”。我迟到了十五分钟。首先向大家道歉––

  以前我是很守时的,而且从来不迟到,但是经过了这次“开心”大手术,人真的变了,实在很对不起。

  我变的地方有很多:过去喜欢吃面,现在不喜欢吃;以前从来不吃水果,现在却喜欢偶尔吃根香蕉。

  “变”是无常,是佛教的真理,有的人越变越好,有的人越变越坏。佛光会就是在无常的真理里越变越好,越变越有成绩。例如:我们举办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世界佛学会考”;考试,原本是令人生畏紧张的,但是我们有百万名考生都是带着欢喜主动的心情来参加的。此外,我们举办梁皇法会、行脚托钵、园游会、书画义卖会等活动来筹办佛光大学,甚至在大陆办弘道大学,这些都是佛光会的干部会员,所创下的辉煌成绩。

  以前我们建讲堂、设禅净中心,现在我们以办大学,提倡教育、文化为职志,我们把佛教教化的层面提升了,我们真正作到“佛光普照”、“法水长流”。

  执政党中央社工会主任洪德旋先生也给予我们指导。洪主任说:“星云大师、理事长、各位理事、督导、阿弥陀佛﹗今天有此因缘,在这庄严宁静的会场,与诸位法师、居士大德共结法缘,见到各位行坐自然、和谐有序,彷佛进入孔圣时代的伦理世界,这是现今社会很难看到的。今天各位来自不同地区,拥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参与佛光会,沐浴在佛光里。我有幸参与此项盛会,想必是过去生中曾礼敬三宝的功德,心中真是充满法喜。

  学佛的师兄师姊都知道这一句偈‘佛法在人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寻兔角’,佛光人以及关心佛光会的社会人士也都了解,四年多以来国际佛光会中华总会由于大师高瞻远瞩,接引十方善信,浇灌佛法在现代生活中,所成就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佛光净土,诸如去(八十三)年八一二水灾,今(八十四)年一月日本神户大地震,以及国内各项文化教育医疗济助等等的公益活动,它的活水源头都是来自早年的雷音寺、佛光山寺,是胼手胝足,一步一脚印的大乘精神。

  今天我们的社会在经济奇迹之后,固然改善多数人的生活条件,但是物质建设的社会,到处是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这些物欲横流的假相,正在加速往下侵蚀我们的下一代,‘我的未来不是梦’,梦已远了,颠倒梦想,失去了自我,以致形成飙车的少年族。

  一个人只有一个一生,生活在五色五音五味齐步飞扬的社会,如何做真正的自己?我曾服务于台湾省社会处及行政院退辅会,亦多次来到佛光山寺,拜访慈悲社会福利基金会、大慈育幼院、万寿园等,并向法师请益。因为身为一个社会工作者,我们希望结合十方的心力,使我们社会中鳏寡孤独废疾者皆能有所养,使我们的社会在富裕中提升精神文明,人人都能致知格物正心修身修道,做真正的自己。因此长久以来我一直感受到每位佛光人在佛法的滋润下,开展般若自性,从心中发出菩提心,行住坐卧行菩萨道,相由心生,而自然彰显圆融无碍、欢喜自在的佛性,所以佛光人是日日是好日、快乐的现代人。

  各位都是我的善知识,感谢您们几年来一直支持中央社会工作会,尔后希望各位能继续时加鞭策指教,大家一起来努力把心找回来,把我们社会已腐烂的根重新修剪灌溉,播洒觉的种子,让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长流五大洲。敬祝各位,福慧增长,阿弥陀佛。”

  会议进行到六时圆满,一共表决了十五项议案。在一楼餐厅,佛光山文教基金会特以精致的“飞机餐”款待佛学会考少年组工作人员,感谢他们近日来为“世界佛学会考”的辛劳与创下百万人应考的辉煌成绩。

  依法在美国耶鲁大学的博士论文指导教授外因斯坦(Stanley-weinstein)等一行十一位学者在台北道场参加学术会议。

  慈惠代表我设宴为他们洗尘。据闻席间致辞请慧群翻译,外因斯坦教授用英文讲了一大段。慧群翻译到一半就接不下去了,侧过头问教授:“刚才的后半段,您讲了些什么?”

  教授说:“我今年六十五岁,刚才讲了些什么话,自己也不记得了。”

  唉﹗真有意思,我今年六十八岁,说实在的,我也有这种体验啊﹗

  六月 二十五日  星期日

  在檀信楼与国际佛光会会员干部座谈,佛光会不像一般的人民团体,只是为了利益;也不是专门的教育、文化、慈善等协会。

  什么是佛光会?佛光会是集合所有社会的功能,所谓“佛光普照”,如太阳一样地普照孕育万物;又象是吸铁石一般,要能发挥广大的影响力。

  佛光人是优秀的,普遍的;是要能为众生服务担当的。因此,佛光会的会员眼光要远,思想要深入,要有前瞻性。

  一、要有宗教未来化的观念:古老的宗教建立在雷电风雨、山神、地神、树神……等自然界的信仰,再从自然界进化为英雄的宗教,如信仰孔子、岳飞、关云长、文天祥、王爷、将军……等地区性有丰功伟业的英雄。但这些都不能成为我们永久的信仰,我们要的是一个真理的宗教,一个能开显般若自性的宗教。虽然西方极乐世界很好,东方琉璃世界很美,但眼前重要的是先往“生”人间的佛光净土。

  二、要有经济未来化的观念:人类从古早的畜牧时代进入到农业社会,经过社会结构的变迁而成为工商业社会,在享受科技文明、信息发达的经济生活之后,人们的精神反而匮乏。因此,我们需要佛化的经济生活,虽然没有土地洋房,但我拥有慈悲包容的心,一样能拥有三千大千世界;虽然没有珍馐美味,我却能以禅悦为食,以法味资养色身;我不一定要穿着绫罗绸缎,道德、威仪、气质即是我庄严的衣履。

  三、要有个人未来化的观念:不论过去是务农还是经商,是个人还是家庭,都需要未来化,拥有二度的人生。即是以大众、公共为我,以服务、无求来升华自己。

  四、要有一期生命未来化的观念:生命如种子,是不会断绝不会死的。因此,不能只重视现世,更要重视未来,并且广结善缘,培养未来的福德因缘。

  下午三时,还有一堂问题座谈会,我希望会员干部们能提出一些与切身有关的问题如––

  1.要怎样才能做檀讲师?

  2.如何办活动?

  3.分会与分会之间如何交流?

  4.如何才能到佛光山别分院、海外道场去参观、度假,享用这些设施?

  5.要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往生佛光山?往生到佛光山做什么?

  6.佛光会要如何发展?如何成立分会?

  希望大家不客气地把这些问题提出来讨论,甚至随时写成文字,请总会以书信回答也可以。

  六月 二十六日  星期一

  上午九时与中国佛教研究院研究生座谈。

  “研究院”是佛光山培养优秀基本干部的摇篮,但是我们研究院的学生,一年、两年、三年地过去了,真的培养出能担当重责大任的干部人才了吗?

  常有职事跟我说:“研究部的学生好忙哦﹗”

  究竟在忙些什么呢?忙着每学期写一篇论文吗?忙着眼前的几本书吗?我们进入研究院,心胸开拓了吗?思想见解深入了吗?还是把心越学越小,眼光越学越短,越学越自私了呢?心中有佛教、常住、大众吗?

  我对本山研究院的学生有几点希望––

  1.要有常住观念:认定我是常住的一分子,对常住的一切,虽不直接参与,却要能了然于心。

  2.解行并重、知行合一:每学年至少要能主动争取参与常住活动三至四次。

  3.多方请教师长、同学:与人交谈,要事先预备,想好主题,深入探讨。

  4.交一份普遍的成绩单:读研究部的目的,不是为了那篇论文,“我宁可做一个出家人,也不做一个学者。”

  中午十二时,与丛林学院专二班的同学座谈,综合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回答如下––

  1.师生之间该如何相处?

  答:老师教书教得好不好,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我是被不会教书的老师教会的。因为老师在台上讲,我就在台下研究:如果是我,我怎么教?

  2.读佛学院四年了,每学年的学习内容,几乎都有重复的部分,感到自己的学习很有限。

  答:要向院方提出改革的建议,同时可以拒绝重复的学分,我主张学生可向学院老师“革命”。我虽爱学院,但我更爱真理。

  3.佛教学院毕业后的在家众,前途在哪里里?

  答:一等的前途:出家。

  二等的前途:作个称职的师姑,或投入佛教教育、文化、养老育幼等慈善工作,或加入佛光会作檀讲师推动会务等。

  三等的前途:走入社会,组织佛化家庭。

  4.有心升学,但考不取,怎么办?

  答:升学不是唯一的前途,若能出来做事一段时间,有了做事的经验,再回到学院就学,效果会更好。

  5.怎样出家,出一个“好家”?

  答:出家是一生一世的,因此选择师承道场很重要。人,是闭着眼睛投生到人间来的,而出家是张着眼睛选择再生父母与法身慧命之所,因此,必须自己具正觉慧。

  6.出家了,自己就是常住物,如何爱护自己?

  答:对自己的爱护,就是勤劳、忠诚、牺牲、奉献,才能受到大众的肯定爱护。

  7.我今年三十五岁,曾得到两个硕士学位,但个性内向,也不曾作过家务事,到佛学院念书之后,才感到自己什么都不会,佛法也不懂,很苦恼。

  答:社会上学习电脑、打字、开车、插花……,三个月就会了。学佛,是“心”法。心,看不到,摸不着,更要历经一番内心的煎熬与磨练。目前,你已经觉悟到自己的不足与苦恼,这还是有进步的。

  8.如何克服信徒或朋友,对我有感情上的执着?

  答:将自己投入到大众里,避免一对一的相处。

  9.西方人参加禅修的兴趣,胜于诵经,原因是西方人不懂经文的内容,建议英文班是否可增加禅修课程及改用英文诵经。

  答:这个建议很好,请老师们安排。

  10.没有信心,而且常起疑惑。如何断疑生信?

  答:在这样的学习环境里,有什么资格可以怀疑?正如慈航法师说:“假若现在太虚大师叫我往火坑里去,我是头也不回地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11.如何培养道念?

  12.如何加速成长?(指心智上的成熟)

  13.如何在佛光山入道成为师姑?

  14.在家众可以进禅学院吗?

  15.如何人忙,心不忙?

  16.香港九七问题非常迫切,香港的佛教徒应如何推动佛教事业?

  17.九七后,香港的佛学院是否继续开办?师资有困难吗?

  18.在海外传教弘法,需具备什么条件?

  19.不知能为大师做些什么?

  20.希望大师能回佛学院当院长。

  三个小时的座谈,意犹未尽。开拓学生的心胸、思想,是我办教育的理念。希望在佛学院的职事徒众,都能自我鞭策,不断进步,才能接受学生种种问题的挑战,为其解惑、传道。

  晚上九时,耶鲁大学外因斯坦教授(Stanley  Weinstein)夫妇等十余人从台北抵达佛光山。虽然时间已经不早了,但想到依法修博士学位全仗教授指导及学长协助,我也应以家长身分见面道谢,并延请他们到法堂茶叙后,才知道同行的学者有来自维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Virginia)的葛鲁挪教授(Daul  Groner)、康乃尔大学(University  of  Cornell)的马克瑞教授(John  Mc  Rae)、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的巴的弗教授(William  Bodiford)、布雷德里大学(University  of  Bradly)的葛慈教授(Dam  Getz)、纽西兰大学(University  Newzealand)的徐德教授(Morten  Schlutter)、耶鲁大学(University  of  Yale)的山部冈能教授(Nobuyoshi  Yamabe)、北卡罗州立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Carolina)的杰夫教授(Richard  Jaffe)。

  外因斯坦教授就好像中国的孔子带领着学生门人周游列国,又如佛教中的释迦牟尼佛以及基督教的耶稣带领着弟子们到各处参学、传教。他们是应佛光山文教基金会所举办的“东亚戒律的研究”学术讨论会而来台的。

  教育院交代明天安排外因斯坦教授等为佛学院的师生讲话。

  外因斯坦教授对我说:“我是一个热爱中国文化的人,尤其是中国的佛教,更是令我向往。能到中华民国台湾佛教最兴盛的佛光山,感到非常兴奋、欢喜,看到佛光山充满了活力,朝气蓬勃,非常地惊讶﹗大师说佛光山比耶鲁、康乃尔大学小。但是‘热诚和慈悲’耶鲁与康乃尔大学是不能跟佛光山相比的。我十分期待明后两天的参观活动,并且要提早起床作早课。”

  “依法是一个很用功的学生,他的博士论文,已经在完稿的阶段,预定明年可以取得学位。”这一席话,让我对依法放心不少。

  六月 二十七日  星期二

  上午八时,在如来殿会议室召开宗务委员会。

  一大早,心定就到开山寮请我出席指导。

  我说:“你是宗长,由你主持即可。”

  他说:“因为这个月宗务委员会的值月委员是慈惠法师,我想请他来主持,但是我们仍然希望师父能出席指导。”

  自我退位以来,佛光山的徒众也遵照我的理念,一切寺务行政推展都按照佛光山的法制来运作,至今也都上了轨道。例如:会议主席的轮流,可看出佛光山制度的运作,人事彼此的尊重。在重要的会议,他们请我出席是为了表达对我的尊重,而我作为他们的师父也只是不吝啬地给予一些意见罢了。

  此次会议主题有––

  一、佛光山今后的发展重点在文化与教育。

  1.文化方面:成立“佛学教科书编辑小组”。

  三年前,我集合了近百人,着手策画编撰一套《佛教》。此书内容分为十类:教理、经典、佛陀、弟子、教史、宗派、仪制、教用、艺文、人间佛教。它的价值在哪里里呢?即以将于七月付梓印刷的“教理”来说,过去我们要找一些佛学资料,都是这里一点,那里一些,通常看了十几本书,尚不能得到完整的说明,现在有了这一本《佛教––教理》,是所有佛学概要书类当中,最完整的一本教科书。

  2.教育方面:分为社会教育与僧伽教育两方面––

   (1)社会教育:提出当今教育最重要的理念––“做善事,要做救心的善事”、“与其救穷,不如救心”,把寺院教化与学校功能结合在一起,以宗教的力量来净化社会人心。例如:将为社会大众成立的信徒大学,可提供社会大众持续的教育。

   (2)僧伽教育:我们要开拓学生的思想,培养能与时代脉搏同跳动的学生。为因应大时代的需要,本山的僧伽教育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式,对于课程的安排必须重新规画,规范行政作业,同时做师资评监。

  二、提案规画开山三十周年活动:后年(八十六年)为佛光山开山三十周年,本山各单位将扩大举办一连串的庆祝活动,同时建“万佛三坛罗汉戒会”、编辑“佛光山开山三十周年纪念特刊”、举办三十周年展。其它活动正策画中。

  三、佛光大学自筹备以来,进行得非常顺利。而目前发起的图书劝募亦得到各界的响应,例如:王云五图书馆全部搬进我们的大学,正显示各界对佛光大学的关爱与支持。

  四、“传灯会”将为本山徒众制定一套更完整、更适应现代僧团的规约。此次在会中征询大众的意见。一个规约的制定,是需要时间与大众智能的凝聚,必须经过一次次的修改与检讨。我当年指示在佛光山各种行政组织外,还要成立“传灯会”,意在使佛光山的徒众能长期受到制度的保障,平均享受到佛光山的福利。凡是徒众就能在制度的保护之下,得到良好妥善的照顾。

  五、本山将为来山朝拜的信徒与社会大众另外新建朝山会馆“云居楼”。此工程非常浩大,而它的特色即在一千坪的建地上,内部不设任何一根柱子,来增加使用空间。第一期的工程费数目庞大,让负责筹款的人伤透脑筋,但想到未来能提供信徒更多的方便,也就心甘情愿地承担起来。

  会议于晚上十时左右结束。

  两个月前,我在荣总做开心手术后,对人生有了另一种新的体验,再加上信徒、各界长官及社会大众的关怀,书信、电话、鲜花不断,为了报答大众对我的关爱,今天也特地写了一篇“荣总开心记”,向大家报告我在开刀前后的心理过程与适应情况。将投稿于《讲义》杂志,承蒙社长不弃,已答应将于八月分刊出,另一篇我的文章“把爱带回家”已先在七月分该的杂志上刊登。

  六月 二十八日  星期三

  因为停电的关系,偷得浮生半日闲,与书记们在开山寮的荔枝树下小参座谈。

  开山寮的书记,平均年龄很轻,大部分都刚从佛学院毕业,在待人处事上,难免碰到许多困难,我给予一些指导––

  一个人,不管是出家修行或待人处事,都必须要耐烦,把自我放下,学习低姿态,自然能消除烦恼。

  任劳容易任怨难,一个人在不了解自己的人面前,往往还受得了指责;但是在自己最亲近的人面前,就常常承担不了冤枉。

  如何过快乐的生活?有时候住哪里里、吃什么,都不是很重要,人与人的尊重、心意的交流,有包容、伦理才是最重要的。

  人与人之间,一切都是因缘际会,因此要培养善缘、珍惜因缘。

  学习跟缘分不够的人结缘,以改善因缘;若不能建立私人的交情,至少要能建立公事上的关系。

  妙合,未出家前是国际佛光会台南东区分会的会长。逢甲大学经济研究所毕业,是台中岭东商专的讲师,也是学校心理辅导室的辅导老师。他的父亲黄春来,母亲陈靖月学佛近五十年,为佛光山功德主、台南区佛光会的顾问;大哥黄国雄在金融界服务,二哥黄国芳就读于佛光山北海男众佛学院专修部二年级,目前在台南监狱明德治戒分监从事宗教心理辅导工作;表姊满悦,是本山弟子。可说是标准的佛化家庭、佛光人家。

  中午特地约见他们一家人在开山寮谈话。

  国芳向我表示,佛学院二年级即将结业,有心留下来加入佛光山的弘法行列。未来佛光山在人事等级列序中将增设“净士”行列,比照在家女众入道为“师姑”,使得有志的在家男众也可以入道为“净士”。

  佛光山是四众弟子所共有,在家男众在佛门里仍然有其广大的发展天地。但一般说来,男众普遍缺乏恒心毅力,总是急于出头,不能耐烦地养深积厚。因此,想要在团体里安住,至少要能有十年、二十年不退心,具备正知正见,若能与大众相处融和,将来必定前途无量。

  在家男众在佛门出路很多––

  1.可从事社会教化工作:如监狱教诲师、心理辅导医生。

  2.可从事文化传播工作:如编辑佛教日报、杂志、视听传播等。

  3.可从事公关社教工作:如接待海内外宾客、传递本山思想宗风,与社会、政府机关团体接洽,促进良好公共关系。

  4.可从事弘法布教工作:投考国际佛光会檀讲师,至各地弘法传教。

  5.可从事慈善福利工作:养老育幼,扶弱济贫等慈善义举。

  总之,事在人为,想要什么收获,就要怎么去栽种。

  六月 二十九日  星期四

  上午和总统府秘书长吴伯雄先生、高雄县长余政宪先生、内政部次长杨宝发先生、凤山市长林龙瑞先生等八人,共同主持“凤山老人公寓––崧鹤楼”落成剪彩仪式。

  很荣幸在三年前,主持“凤山老人公寓”的动土仪式,今天又主持落成典礼,除了要感谢很多成就此公寓的助缘外,更要感谢两位部长和两位县长。两位部长是许水德先生和吴秘书长,他们在内政部长任内,通过了预算,两位都是具有慈善心、行好事的长官。而余陈月瑛县长,为争取凤山境内筹建老人公寓,到处奔走;现任余政宪县长年轻有为,对此公寓的落成,都有很大贡献﹗

  “凤山老人公寓”是一座十二层楼高的建筑,建地有三千六百多坪,内有二百个套房,可容一千三百五十人居住。这是在内政部支持下,全国第一家采公办民营方式,委托佛光山慈悲基金会经营的老人公寓。

  吴秘书长在致辞时表示,老人公寓的硬件设备容易建筑,但的服务态度、生活品质、和谐共处等因素才是最重要的。高雄县之所以优于其它县市,是因为有佛光山的关系,相信佛光山会本着慈悲为怀的理念来管理此公寓,能在此安住者,都是有福的人。希望在管理方面,日后能推展出一些模式,作为老人公寓典范,让老人享有应有的尊敬与尊重。

  日后代表佛光山管理“凤山老人公寓”的是来自洛杉矶的秦惜今小姐。秦小姐是成大外文系毕业,美国华盛顿大学社会工作系硕士,专攻“老人学”、“老人社会政策”、“社区发展”。取得学位后,即留在美国从事与老人有关的社会福利工作。

  秦小姐因曾数次到西来寺的因缘,得知她在老人福利方面的专业知识,故邀请她回国为凤山老人公寓尽一份心力。她的理想是:“老人公寓非仁爱之家,也非安养中心,而是着重于银发族身心机能的再创造,充分运用退休长者人力资源,在老人公寓中,找到人生的第二春,可以悠闲享受退休生活的乐趣。”

  除秦小姐外,数字毕业于本山丛林学院对慈善事业有心的同学,也一起加入服务行列。日后将有佛光山法师协助心理辅导工作,期望“凤山老人公寓”,日后可以成为台湾老人公寓的典范﹗

  六月 三十日  星期五

  今到台北道场的信众很多,随缘和几位信徒见面。《传灯》作者符芝瑛小姐,今专程来向我辞行,明天她们全家将前往上海定居。对《传灯续集》的进行工作,表示会如期完成。

  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和陈履安院长谈话,今和他约在小山兰若长谈。陈院长一度想要出家,我劝他不要,因我看得出他对功名富贵视若浮云,主要是因找到心中宝藏,所以我对他说:“自己未度先度他人,是菩萨发心。更何况是自度度人。”

  我一直鼓励陈院长,要在社会上做一股清流,以宰官身度人入佛门。有人说,唐玄奘三藏法师取经,步步维艰,玄奘大师姓陈,院长也姓陈,名履安,可以安然走出佛教道路来,何乐而不为?

  前不久,林宏宗先生多次和我提到陈院长,说院长的心都在寂静的禅定中,曾一度很热心到处讲演,现已一一推辞掉。我认为学佛的人,不只是要自我安静,能动能静,能静能动,动静一如者才是真功夫。

  陈院长现在一直在讲“心地法门”,到处劝人安心、静心、定心、开心,甚至到达无心境界,其实现在一般社会大众,并不容易做到,只要有“菩提心”就好了。

  院长的三公子陈宇铭,是哈佛大学的博士、有执照的律师,在北海道场研修佛法,一度想出家。我认为现今社会度众也是非常重要,他接受了我的意见,最近做了一次南非之行,前几天才刚回来。院长告诉我说,宇铭在南非时,有天在海边,有四个当地的人,持刀要抢劫他。

  院长问宇铭:“当时你怕不怕?”

  宇铭:“我并不怕,倒是那四个人很紧张、恐惧。”

  院长:“当时你恨他们吗?”

  宇铭:“不会,倒觉得他们很可怜,挂念身上没有钱,所以不能跟他们结缘。”

  院长:“不愧在北海道场学了佛法,你也有菩提心了﹗”

  和院长谈到近十时,临行还相约,只要彼此行程可以配合,想再做一次环岛布教。


 


{返回 星云日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菁华语录
下一篇:不知道 1995.6.1~1995.6.15
 自在人生 1994.3.1~1994.3.15
 片叶片金 1990.1.1~1990.1.15
 安住自在 1994.11.16~1994.11.30
 全力以赴 1990.3.16~1990.3.31
 法无定法 1991.9.1~1991.9.15
 菁华语录
 六根作道场 1991.7.16~1991.7.31
 领众之道 1995.3.16~1995.3.31
 不变随缘 1995.3.1~1995.3.15
 随缘随份 1992.1.1~1992.1.15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六十课[栏目: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龙舒净土文卷第三(王日休)[栏目:宋元居士名家文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五0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菩萨游戏人间[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颇瓦转识法(第十世贡噶仁波切)[栏目:参考]
 一句话的力量[栏目:慧语禅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