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三讲之: 缘起:空性正见切入世间正理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45

《入中论》第七次课程总第十三讲之: 缘起:空性正见切入世间正理

主讲人: 上明下贤法师

主办:北大禅学社

时间:2009年5月2日晚

地点:北京大学二教407室

缘起:空性正见切入世间正理

生成因果关系就是说因和果之间彼此是生成的关系;逻辑因果关系就是因和果之间是逻辑的、必然的这种发展关系。逻辑的因果关系包含的范畴类别多一点,生成因果关系包含的范畴稍微少一点。

龙树菩萨直接用我们世间人能理解的正理来诠释什么是佛亲证的缘起法,这是一个十分关键的智慧。如果不是上升到第六地,那么我们用凡夫的语言还很难理解到佛的所有智慧,所以到了这个位置是一个比较核心的章节。在整个《入中论》当中,前面五地加上后面三地菩萨和佛果,这些所有的内容都加起来只占全论三分之一;而讲我们世间正理的缘起切入占全论的三分之二,整个《入中论》的自释是六卷,讲这个章节总共用了四卷。

可想而知,龙树菩萨是进行了一个非常伟大的实践,他把菩萨内心所证悟的这些正理完完全全地用世间人所能理解的方式告诉了大家。这是佛教出现于世的一个创举,他没有说这只有上帝能证到的,我们就不要去揣测了,不是那么说的。

那么龙树菩萨用的是什么方式呢?即使他在讲生成因果和逻辑因果,他用的方式还是破。我们自己的理解不要指望龙树菩萨给我们多少确认,学到此时有很多知见我们是要清理掉的,龙树菩萨用清理邪知邪见的方式让我们树立起一个正确的缘起观。缘起观不是一件事物,是可以应用在任何事物的当中的。当缘起观确立时,我们就可以通过缘起观这种思维方式由思维修进入观察修,进入实际的觉受或者是果位,这就是修行路径。前面我们所学的从初地到五地都是在加油,都是在作准备,六地就要用逻辑思维的步骤来进入我们实际的证悟了,至少是这样的。过去的论师都是这样一代代地往下传承,龙树菩萨这部论典的总结目的亦是为此。

月称论师他自己谦虚一些,“因为我还没达到像龙树菩萨所说的菩萨的果位,那我用什么方式讲述这部分内容呢?我就用教证和理证的办法”,“依于经教及正理”,“经教”是佛在经典中的言论、在经典当中的讲述;“教”也指祖师们或者龙树菩萨这些大菩萨们在他们论典当中的讲述;“正理”是正规的理性、合理的推论。月称论师是这样的,我们也采取这个方式,依于经教及正理来向下推动。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三讲之:概论缘起(其中的生成与逻辑因果)
下一篇:《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三讲之: 生成因果关系之一:原因与成果的关系
 《入中论》第四次课程 第七讲之:忍的好处不忍的坏处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十讲之:根力与菩提,正道为第一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十讲之:情想均等是人性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五讲之:教习顺世论,为犯突吉罗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七讲之:破自生译文与自释
 《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三讲之:复习四谛与二谛
 《入中论》第六次课程 第十一讲之:般若玄谈第三种:六家七宗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六讲之:八阶段之二、观察思维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五讲之:教法之东来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九讲之:精进将福转成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金刚经》是提到的,应灭度一切众生是指什么?[栏目:明证法师·开示问答]
 印光大师说故事 71、在军十年 未带一伤[栏目:灵岩故事]
 修行中需要注意的三个问题(张冬云)[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修行人为什么讲话要注意?[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论显密二宗不相违[栏目:陈士东居士]
 普贤菩萨行愿赞讲记「持法修行」赞[栏目:普贤菩萨行愿赞讲记]
 玖叁 奉经如佛水[栏目:老和尚的禅机之饮水思源]
 修学密宗首先要知道密宗的殊胜之处[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藏传之密宗的修行,要以显教为基础。我想知道的是,显教的修学与密宗是什么关系?密宗与显教有什么不同?[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学习《四十八愿》摘记[栏目:张秉全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