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梅花香自苦寒来
 
{返回 传喜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575

梅花香自苦寒来  

  我们现在这个生命,要学会沉淀下来,所以学教就是开发我们的智慧,修定再把祂收摄起来,一个是放,一个是收,放收放收,处在如法的状态里,生命不断壮大。我们现在基本的都缺乏,所以我们通过这次来,要明白要想修行要想学佛,就要打好扎实的基础,平时我们学习的任务又重。明天就没有课了,有的人想到快要解放了,心里面就窃喜啊,有的人就开始有点悲伤,所以各个都不一样,我们在座大多数都是非常非常好的。

  好的里面很好,又有善根又听话,但是里面也会有烦恼,也是会有习气,自己要好好对治,这样我们的生命真的就有希望了,不仅仅佛菩萨已经功德圆满在救我们,我们自己也去跟佛菩萨配合。即此一生就能够成为圣人,现在我们剃了头,穿着这个衣服,这个叫形同,形同圣人,因为十方一切诸佛都现出家的形象而成佛的,十方佛都是以出家的形象成佛。而且十方诸佛也说了女身也要有惭愧心,十方诸佛都是大丈夫身成佛的,就是《法华经》里的龙女,她又是畜生,又是女孩,又是小孩子,八岁的龙女,但是她要成佛前都一下子要变成大丈夫身,然后才示现成佛。

  佛是怎么样的,纯阳的,所以女的有没有自性是女的,固定的。不是的,虚妄的,就是那个虚妄卡住。所以男的我们现在没好好修,我们身上有没有女的?有啊,那个阴的部分就是女的,他不是纯阳的,女的能不能修纯阳,也可以修到纯阳的。所以大家一学佛了之后有没有什么师姐师妹,有没有?没有了,学佛的人都喊师兄弟,这个不是性别歧视,这个是代表一种法,代表一种纯阳的,光明的。

  这里面这个“兄”,已经不是男女性别那个意思了,作为凡夫,如果我们停留在女相上,不管是男的也是凡夫,女的也是凡夫。如果修行了,大家都从凡夫里走出来了,所以过去我们中国近代就有,女的修养非常好,道德非常好别人就会称她“先生”,对不对?女的被称“先生”那还了得。中国有几个女的是被称为“先生”的,过去,比现在再远一点,先生这个词来自哪里,外国的一种称呼。中国再更古一点称什么?“君”,某某“君”,女的如果修好了,被大家称为“君”,本来“君”是称男的,但是那个时候,我们叫王昭君对不对,所以称为“君”。

  过去书信上都有一些,还有一位近代女作家——冰心,冰心是不是也被称为“先生”,冰心先生,很少的,所以你看,我们一皈依三宝,就被喊为师兄,就是这个意思,通过修行也可以达到,当今世界就有,我都看到有这样的报道了,她通过修行之后,即身女转男身,不是靠变性手术做的,她就是靠修行。

  所以自古以来佛教界很多,你就看《地藏经》也好,《药师经》也好,感应录里都有,很多女的即身通过这个修法,转为男身。除了我们这个粗大的,四大的根身,这个身的话,昨天讲到微细上,那你观想出来的所有这些都是一种色法,祂都是一种业。这种善的业聚集到一定的量的时候,我们就发生转变,量变本身是有微细的质变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有根本的质变。

  人要往高处走,像我们这样天天就因循度日啊,然后消费自己的生命,现在消费生命太多方法了,所以佛陀就悲悯我们。五浊恶世的时候,末法时代,五蕴昌盛,什么叫五蕴昌盛?我们的眼睛对色,是不是现在的色很漂亮,耳朵听到的声,现在的音乐是不是很好听啊,各式各样的诱惑就像贼一样来抢劫你的精神财富。

  你逛街去逛一趟是不是回来累得筋疲力尽,就一分钱的东西不买好了,那也不得了。跟过去农业社会的这种形式大大的不同,过去淳朴、宁静、少欲、知足,那种生活现在已经很少了。现在这种虚华,浮躁,到处都是打劫你生命的,太多了。

  所以我们现在能够看清这些,能够做一个大智若愚的人,能够做内守的人,决定自己生命方向的人,那十方诸佛都赞叹啊。  

  ——摘自2010.07.31 传喜法师《梅花香自苦寒来》开示


{返回 传喜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拥有真正快乐充实的生命
下一篇:善知识普永恒的甘露润心
 佛法的利益来自于僧宝
 高高山顶立 深深海底行——冬至蒙山法会开示
 祖父之死度儿孙
 文殊心咒开智慧
 生命很奇妙——新斋堂与附体者对话、开示
 弘扬观音菩萨慈悲救度众生的精神——观音菩萨法会开示
 佛示涅槃警世人
 幽幽乡情 人鬼难了
 开启新的生命境界
 施与圣地的加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291.问曰:佛何故赞须菩提?[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扬弃身心之苦迫 以智慧之法净化内心[栏目:花开花落·妙语禅机]
 为什么说「禅悦为食」呢?[栏目:禅名词FAQ]
 捌 饭桶一名[栏目:老和尚的禅机之饮水思源]
 22.求一个发财梦[栏目:海涛法师说故事]
 明上座本来面目[栏目:六祖坛经说什么]
 学菩萨胜过拜菩萨[栏目:济群法师]
 福德日记10月22日─学习菩萨的发心(上)[栏目:福德日记]
 念佛人临命终时佛来接引的误区[栏目:开愿法师]
 藏族面具文化的基本特点(赵心愚、杨嘉铭)[栏目:西藏佛教·观察与研究]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