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一课(十四)人身难得之数与难得之喻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34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一课(十四)人身难得之数与难得之喻

  【庚二、数

  思维数量:地狱众生犹如大地微尘,饿鬼众生如恒河之沙,旁生犹如酒糟,阿修罗如同漫天大雪,而人与天人仅如指甲中尘土,犹如店少客多而无法容纳般,故仅思维数量,即知所依人身极为难得。】

  从数量的角度当中来理解人身难得。地狱众生的数量犹如大地的尘土,饿鬼道众生犹如恒河之沙,旁生犹如酒糟,阿修罗就像漫天飘舞的大雪,而人和天人,就像佛陀指甲中的灰尘一般,非常稀少。我相信每个人仔细观察一下自己的身边就能知道,一个城市里真正信仰佛教的人有多少?真正具备十八种珍宝人身的又有多少?非常非常少。这就告诫我们,获得十八种珍宝人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今我们具备这样的人身,内心应该充满法喜,更加精进修法。

  【庚三、喻

  思维譬喻说明难得之理:如龙树菩萨云:“海面漂浮具孔轭,遇入龟颈极难得,旁生转人较此难,故王修法具实义。”如是所言,此即大海木轭之喻。譬如广遍三千大千世界之海底,有一盲龟百年浮出海面一次,浮出之时,龟颈极难穿入海风吹荡的木轭独孔内般。轮回恶趣众生,不明善恶取舍,不具福德,获得善趣人身较此比喻更为艰难。】

  下面用比喻阐述获得十八种珍宝人身的难得。如龙树菩萨曰:“海面漂浮具孔轭,遇入龟颈极难得,旁生转人较此难,故王修法具实义。”这里用大海木轭的比喻,说明人身难得。就像广遍三千大千世界的海底,有一只没有眼睛的乌龟,一百年浮出海面一次,浮出时乌龟的头颈极难穿入海风吹荡的木轭独孔内。细致想想,别说是整个三千大千世界这么大的海,即便是亚青寺这么大的海,盲眼乌龟一百年浮上来一次,别说头颈穿入木轭孔中,就是碰到这个木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轮回恶趣众生不明善恶取舍,不具福德,要获得善趣人身,较此比喻更为难得。这些在我们学前行教言的时候都知道。

  【具深广二法,如广遍三千大千世界之海底;轮回恶趣犹如大海无有边际;海底之众生海龟,欲求浮出海面,喻同恶趣中一位众生欲证解脱善趣;海龟目盲,喻同无有分别善恶取舍之智慧;海龟百年浮上海面一次,喻同善法意乐极难生起;风吹木轭漂荡四方,喻同业力牵引投生他趣;木轭唯有一孔,喻同人身数量之稀少;龟颈穿入轭孔到达岸上,喻同恶趣众生获得人身而成办解脱。】

  具深广二法如广遍三千大千世界之海底,轮回恶趣犹如大海无有边际,海底众生海龟欲求浮出海面,比喻恶趣中的众生欲证解脱善趣。海龟目盲,比喻众生没有分别善恶取舍之智慧,完全不懂什么善,什么是恶。海龟百年浮出海面一次,比喻在烦恼炽盛的环境中生起一个善念都是非常难的。风吹木轭漂荡四方,比喻在业力牵引下,众生投生他趣。木轭只有一孔,比喻人身数量的稀少。龟颈穿入轭孔到达岸上,比喻恶趣众生获得人身而成办解脱。想想以上这些比喻,就知道在这样的环境中获得珍宝人身,是多么难得。

  通过思维难得之因、难得之喻和难得之数三方面不难理解,在人身之中,具足修行正法之闲暇,成办解脱,是多么稀有难得。在获得这么宝贵的人身之时,当生起修法之欢喜心而精进修行。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二十一课(十三)真正的修行者应清净持戒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二十一课(十五)应通过实修将前行教言纳入心相续
 圣者言教 第六课(十)禅定与菩提心
 圣者言教 第十三课(十二)真实禅定并非没有妄念的无分别状态
 圣者言教 第六课(十一)讲解显密差异并非讲解显宗之过失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六课(十一)不善业之意业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一课(四)传法要符合历代传承祖师的教言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一课(九)五他圆满之时间圆满、善知识圆满和增上意乐圆满..
 圣者言教 第十课(十八)不要轻视仪轨的念诵
 圣者言教 第九课(三)什么是真正的功德
 圣者言教 第二十四课(十)赤裸见解前要知道如何修法
 圣者言教 第三课(二十三)进入佛门修行佛法的功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善灭嫉 福无量[栏目:禅林衲子心]
 1997年 修习正念的重要[栏目:葛荣·三摩罗罗顿居士]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解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栏目:慧律法师]
 007 大乘北宗论(唐 慧光 释)[栏目:02 论]
 年龄相差悬殊的婚姻会幸福吗[栏目:好婚姻·靠修行]
 憨山老人梦游集第46-50卷[栏目:憨山大师]
 禅宗“五家七宗”的形成与传播(慧日)[栏目:禅宗文集]
 相信[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述说唯识二十颂 第三颂[栏目:刚晓法师]
 在帐篷绳子所栓处的雀石上天然形成了六字真言[栏目:观音心咒感应录]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