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轻松学 卷八(之四)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当何名是经?我及众生云何奉持?
“这时,文殊师利法王子,在大众当中,从座位上起身,顶礼佛陀双足,恭敬地对佛说:应当如何称呼这部经典呢?我与一切众生应当如何奉持呢?”
《首楞严经》全经尚未结束,文殊菩萨就来请问经名,这在佛经当中并不多见。究其原因,乃是全经大意已经开显,“五十五位真菩提路”已经阐述完毕。后面的“七趣众生”与“五阴魔境”,则可以看做是对于“五十五位真菩提路”的重要补充。
全经大义已经明了,故文殊菩萨请问经名,以便大家能够总体把握首楞严妙法,依名奉持,才会不失宗旨。
佛告文殊师利:是经名大佛顶悉怛多般怛啰无上宝印,十方如来清净海眼。
“佛陀告诉文殊师利菩萨:这部经叫做《大佛顶悉怛多般怛啰无上宝印,十方如来清净海眼》。”
【无上宝印】无上法宝之心印。
【清净海眼】清净觉性大海之智慧眼。
这第一个名字,前半句重点在于“楞严神咒”,阐明其乃无上法宝之心印;后半句重点在于“五十五位真菩提路”,乃至于“二十五圆通”、“七处征心”等等,无不尽在其中,皆是十方如来清净觉性大海之智慧眼。
亦名救护亲因,度脱阿难及此会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遍知海。
“还叫做《救护亲因,度脱阿难及此会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遍知海》。”
【性比丘尼】真性比丘尼,指出家后的摩登伽女。她虽曾流落风尘,其真如本性却不曾遗失,如今更是已经得证阿罗汉果。
【遍知海】如来无上正遍知之大海。
这第二个名字,前半句重点在于阐明当机众,即阿难尊者和摩登伽女;后半句重点在于阐明本经救护众生之功效,即可以引领大众发起真实菩提心,开悟并证入如来无上正遍知之大海。
亦名如来密因修证了义。
“还叫做《如来密因修证了义》。”
【如来密因】如来的秘密因地心。
即一切众生本有的不生不灭之性,如卷四所说“得元明觉无生灭性,为因地心,然后圆成果地修证。”此秘密因地心,一切众生本来具有,但必须明了它,才能够发起真实菩提心,进而修证如来无上菩提。
明了它,就叫做“明心见性”,亦名开悟无生法忍,这才只是修证无上正觉的基础和起步。大乘佛法入门之要点就在于此,把这个要点直接宣明的经典并不多,《首楞严经》是其中阐述最明确的。这与传佛心印的禅宗一脉遥相呼应,故本经历来被宗门大德所竭力推崇。
本经的诸多内容独一无二,为其它大乘经典之有益补充,故本经历来也被教下大德所推崇。
这第三个名字,重点在于阐明本经之内容,那就是从觉悟如来“秘密因地心”,而发起真实菩提心,进而一步步修证成佛的最究竟了义之大法。
亦名大方广妙莲华王,十方佛母陀罗尼咒。
“还叫做《大方广妙莲华王,十方佛母陀罗尼咒》。”
【大方广】体大、相方、用广。
体大者,如如性体无边无际;相方者,性体显相遍满十方;用广者,性含妙用无穷无尽。
总之,“大方广”就是如如法性之别名,也是毗卢遮那之真体。名字冠有“大方广”之经典,以《大方广佛华严经》为首,而本经第四个名字的前半句《大方广妙莲华王》,与《大方广佛华严经》类同。
【妙莲华王】比喻如来藏心微妙不可思议,犹如清净莲花扎根于污泥,因心果觉本来一体,清净污染皆是一真如,本无彼此差别。
这第四个名字,前半句重点在于阐述如来藏性之不思议功德;后半句重点在于标明“楞严神咒”乃是十方诸佛之母,能够出生一切如来。
亦名灌顶章句,诸菩萨万行首楞严。
“还叫做《灌顶章句,诸菩萨万行首楞严》。”
【灌顶章句】本经在古印度那烂陀寺道场当中,原属于“灌顶部”秘密经典,全经皆是如来广大慈悲之秘密加持,修行人诵经、持咒,依教奉行,都能够获得广大究竟之利益。
【首楞严】译为“一切事究竟坚固”,直指如来藏性非生非灭,不动不坏而遍及一切法无不包含。
这第五个名字,前半句重点在于阐述本经的秘密加持之功用;后半句重点在于显发“首楞严”妙法乃是一切六度万行之集大成者。
汝当奉持。
“以这五个名字,你们应当信受奉行这部经典。”
所谓“奉持”,就是指信受奉行,一方面自己信受修行,另一方面用它来利益一切众生。“持”就是运用,既指自己修行,也指弘扬本经,利益众生。
本经有如此殊胜的五个名字,但究竟应当使用哪一个呢?无论哪一个都不够全面,因此,古代高僧们把其中三个名字的重点部分取出来,放在一起,称之为:《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简称《首楞严经》,也简称《楞严经》。
听世尊讲说经名之后,阿难尊者与在座大众对于本经有了更明确的体会,因而深获法益:
说是语已,即时阿难及诸大众,得蒙如来开示密印般怛啰义,兼闻此经了义名目。顿悟禅那修进圣位增上妙理,心虑虚凝。
“世尊这样解说之后,当时阿难尊者及在座大众,承蒙如来开示秘密心印及大白伞盖之密义,同时听闻了本经的究竟了义之经名。”
“阿难尊者顿时觉悟了,通过禅修而逐步进修圣位的位位增上之妙义,其内心的思虑妄想顿时变得虚融淡泊而寂静。”
断除三界修心,六品微细烦恼。
“于是,阿难尊者在初果断见惑的基础上,又断除了欲界的前六品思惑之微细烦恼,得证二果斯陀含。”
【六品微细烦恼】欲界的前六品思惑。
依据诸经论开示:修行人断除三界见惑,则证初果须陀洹;而后修行,逐渐断除三界九地当中的八十一品思惑,方才得证阿罗汉果。其中,断除欲界(五趣杂居地)的前六品思惑之后,则证得二果斯陀含;再断除欲界的后三品思惑,则证得三果阿那含。此后,再断除色界四禅天与无色界四空天,共八地七十二品思惑,则证得四果阿罗汉,超出三界分段生死。
阿难尊者自获法益,得证二果斯陀含之后,仍不忘替大众,尤其是末法大众来继续向佛请法:
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慈音无遮,善开众生微细沉惑,令我今日身心快然,得大饶益。
“阿难尊者当即从座位上起身,顶礼佛陀双足,双手合掌,恭敬地对佛说:具有广大威德的世尊啊!您慈悲的法音没有任何局限,能够平等而善巧地开导一切众生,令除去种种微细烦恼,让我今天身心轻快,获得了极大利益。”
【微细沉惑】指“思惑”。
相对于“见惑”来说,“思惑”更加微细,且深深潜藏在“根结”当中,不易除去,故名“微细沉惑”。
世尊,若此妙明真净妙心,本来遍圆。如是乃至大地草木蠕动含灵,本元真如,即是如来成佛真体。
“世尊,如果像您开示的那样,这个微妙光明真如清净之妙心,它本来就圆满周遍于法界。”
“乃至于,大地上的一切草木和包括虫类在内的一切含灵众生,其本来的妙真如性,就是如来成佛之法身真体。”
【含灵】蕴含灵性,即一切有情众生。
佛体真实,云何复有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天等道?
“佛陀法体如此真实而无虚妄,可为什么又有了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等虚妄的六道众生呢?”
一切六道众生,一切生死轮回等等,都是虚妄不实的。正如《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六道众生与生死轮回当中的一切,都属于有为法,也都如同梦幻泡影一般,没有真实可言。
既然没有真实可言,六道众生又从何而来呢?阿难尊者继续请问:
世尊,此道为复本来自有?为是众生妄习生起?
“世尊,这六道众生,到底是真如佛体当中本来就自然而有的?还是随着一切众生的虚妄习气而产生的呢?”
假如说六道众生,乃是真如佛体当中本来就自然而有的,那就说明真如佛体有不够周遍圆满之处;假如说六道轮回是随着一切众生的虚妄习气而“产生”的,既然“产生”了,那就不是虚妄不实的了。因此,这两个假设都不能够成立。
关于这个问题,世尊在后文如此解答:“阿难,此等皆是彼诸众生自业所感。造十习因,受六交报。”世尊的意思是,这六道轮回,或者后文所说的“七趣众生”,都是随着众生自己的虚妄业力,所招感出的“幻境”。一切众生幻造十种习因之“幻因”,妄受六种交报之“幻报”,那就是地狱的来历。
到底是什么来历?幻因、幻报之“虚幻境界”而已,在其中枉受种种“幻苦”而已。只因认幻为实,所以苦痛之感受便无比真切。如果有人修行,亲证诸法如幻,即便他因宿世业力而落入地狱当中,也不会有任何“苦痛”,对他来说,一切感受都已如幻不实的缘故。
在究竟了义的无上佛乘来说,所谓的解脱,并不是逃到某个清净的地方,如净土之类,而是指“充分觉悟诸法如幻”。所有的一切,无非是妙真如性当中的幻因幻果,幻业幻报之如幻显现而已。幻就是梦,梦境好坏本无关紧要,只要当处看得破,当处觉悟则当处解脱。
看破什么?看破对于梦幻境界的执着。觉悟什么?觉悟妙性如如,非生非灭。解脱什么?解脱种种如幻感受。如何解脱?六根不染六尘。
总之,六道众生也罢,七趣众生也罢,既不是真如佛体当中本来自有的,也不是随着一切众生的虚妄习气而产生的,而纯粹是“虚幻”的。首先明了此大致含义,下文才比较容易把握。
阿难尊者继续发问:
世尊,如宝莲香比丘尼,持菩萨戒,私行淫欲,妄言行淫非杀非偷,无有业报。发是语已,先于女根生大猛火,后于节节,猛火烧然,堕无间狱。
“世尊,例如宝莲香比丘尼,已经受持比丘尼戒和出家菩萨戒,却还偷偷地发生男女淫欲行为,还狂妄地说:男欢女爱既不杀生也不偷盗,不损害别人,所以没有罪业和业报。”
“当她说这些话以后,首先从其女根(生殖器)发生了大猛火,然后在她全身的各个关节都有猛火燃烧了起来。命终之后,直接堕入无间地狱。”
有人问:难道出家人破戒,发生男女关系,就一定会堕入无间地狱吗?
答:这要看其破戒等等罪业的程度了。宝莲香比丘尼不仅破戒,偷偷发生淫欲行为;更重要的是,她竟然公开宣说诽谤戒律和因果的言论,这属于极为严重的“诽谤正法”,会误导很多人。她本身又是出家人,又逢释迦牟尼佛出世之时,所以罪业极为严重,才会业报现前,被业火烧死,直接堕入无间地狱。
这个地狱不是谁造出来的,也不是特意惩罚她的,而恰恰是宝莲香比丘尼自己的“虚妄罪业”所招感的“虚妄境界”。以“虚妄心”造业,也以“虚妄心”受报,所谓“业力”与“地狱”等等,同属虚妄。然而可怕的是,当事者遭受业报之时的那个“感受”却似乎很真实,因而痛苦万分,无处可逃。
琉璃大王、善星比丘,琉璃为诛瞿昙族姓,善星妄说一切法空,生身陷入阿鼻地狱。
“还有琉璃大王和善星比丘,琉璃大王因为诛杀释迦族,善星比丘因为狂妄宣说一切法皆空,无因无果,两人都是生身陷入阿鼻地狱。”
【琉璃大王】波斯匿王的太子。最初波斯匿王向释迦族求婚,释迦族不情愿,又不敢拒绝,怕波斯匿王来讨伐,便让一个婢女冒充释迦女嫁给了他。所生的太子,就是后来的琉璃大王。
琉璃大王年少之时,在释迦族的一个省居住过一段时间。期间,释迦族为佛陀新造了一座讲堂,中间的法座极为庄严,佛陀还没坐过,琉璃大王比较淘气,就坐了上去,因此被释迦族的人们所辱骂,骂他是婢女所生的贱子,并驱逐出来。琉璃大王气恼不已,因此记恨于心,发愿将来继位之后,一定发兵讨伐释迦族。
后来,琉璃大王坐上王位之后,经过侍臣提醒,记起了这段往事,便发兵讨伐释迦族。由于释迦族人普遍持戒,不杀生,所以未作抵抗,多数遭琉璃大王所屠杀。对于此事,佛陀只是随缘地在琉璃大王行军途中阻拦了三次,而琉璃大王杀心不改,世尊便不再干预,并告诉大目犍连等人,此乃定业不可转。
屠杀释迦族之后,佛陀授记琉璃大王七天后将会堕入阿鼻地狱。琉璃大王非常恐惧,急忙率领军队乘船入海,试图躲避。到了那天,海水中自然发出大火,烧没了琉璃大王和他的军队。据说,琉璃大王曾经也想害佛,只是见到佛陀之后,不禁全身毛骨悚然,恐惧而出。
【瞿昙】释迦族的姓,也称“乔达摩”,译为“纯淑”、“最胜”等义。
【善星比丘】据《阿含经》记载,善星比丘是佛陀的堂侄,出家后得到四禅定,并未证果。后因亲近邪见恶友,退失四禅,因而对佛教嗔恨不满而产生邪见,说了类似的话:“无佛也无涅槃,如来虽复为我说法,而我真实,无因无果。”其总体意思,就是指一切法空,尤其是因果业报空。此乃拔无因果之断灭见,属于严重的诽谤正法。
此诸地狱,为有定处?为复自然,彼彼发业,各各私受?
“这些地狱,到底是有固定的处所,凡是造下恶业的人都到那里一同受报呢?还是自然出现的,随着各人所造的罪业不同,而各各自己承受呢?”
其实,这些地狱既没有固定处所,也不是自然出现的,而纯属“幻业”所感应的“幻境界”。但在地狱当中的罪人们看来,也有其特定处所。
惟垂大慈,开发童蒙。令诸一切持戒众生,闻决定义,欢喜顶戴,谨洁无犯。
“但愿您赐予大慈悲,开导我们这些初学者。让一切持戒修行的众生,听到您确定无疑的法义后,能够充满欢喜地恭敬受持,对于戒律严谨净洁地守持不犯。”
佛告阿难:快哉此问!令诸众生不入邪见。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佛陀对阿难说:你问得太好了!真是畅快人心。这将能够帮助一切众生,让他们不落入邪见分别。”
“请大家仔细聆听,如来将为你们解说。”
阿难,一切众生实本真净,因彼妄见有妄习生。因此分开,内分、外分。
“阿难,一切众生之本来确实是真如清净,只因为它们从无明发生了‘妄见’,因‘妄见’而有虚妄习气随之发生。因此,就把本来的一真如心,分开为内分和外分,这两种妄习。”
【内分】众生自己身分之内。
【外分】众生自己身分之外。
阿难,内分即是众生分内,因诸爱染,发起妄情。情积不休,能生爱水。
“阿难,所谓‘内分’妄习,就是指众生身分之内,因为各种爱染习气,而发起了虚妄感情。感情不断累积,就能产生与情相应的爱水。”
【妄情】虚妄情绪,虚妄感情。
古人说人有“七情”,所谓:喜、怒、哀、乐、爱、恶、欲。其根本则在于“爱”,即“爱染”。
具体说来:得到所爱,便会“喜”,喜悦;所爱被伤害,便会“怒”,愤怒;失去所爱,便会“哀”,哀伤;享受所爱,便会“乐”,欢乐;贪恋难舍,便是“爱”,爱染;背离所爱,便会“恶”,厌恶;尚未得到所爱,便会“欲”,追求。
因此,只要看破了这一个“爱”字,七情六欲都会随之冰消瓦解。
【爱水】体内因爱、恨等等感情所分泌的各种液体。
是故众生,心忆珍羞,口中水出;心忆前人,或怜或恨,目中泪盈;贪求财宝,心发爱涎,举体光润;心着行淫,男女二根,自然流液。
“因此,当众生在心里回忆珍馐美味的时候,口水就会流出;在回忆已故爱人的时候,要么怜惜不已,要么怨恨于心,眼里就会充满泪水;在贪求财宝的时候,心里便会垂涎三尺,于是两眼放光,全身精神饱满;在心里想着淫欲之事的时候,无论男女,其生殖器自然就会分泌出液体。”
【前人】这里指已故的爱人。
其中“贪求财宝,心发爱涎,举体光润”,如今的许多生意人,在发财的时候,或者即将发财的时候,就会出现类似情形。乃至于“人逢喜事精神爽”,等等,这都源于“心发爱涎”,即随着贪爱和满足而从身心当中发生的一种滋润力量,因此才会精神饱满。
“心发爱涎”的直接含义,就是指随着贪爱而在身心当中发生的滋润分泌物,例如各类有益的激素,等等。通过本段经文,可以看出世尊对于众生身心的了解之透彻,在这方面,尤其是身心关联的研究,现代科学其实做得还很少。
阿难,诸爱虽别,流结是同。润湿不升,自然从坠。此名内分。
“阿难,各种爱染的内容虽有差别,但随着爱染能分泌并集结液体是一致的。”
“在三界当中,润湿和液体属于‘水大’,它无法飞升,自然会往低处下沉。”
“这叫做‘内分’妄习,其内容就是‘感情’。”
【流结】分泌流出并集结液体。
总而言之,所谓众生“内分”妄习,就是指感情;其根源,则源于爱染。
下面是众生的“外分”妄习:
阿难,外分即是众生分外,因诸渴仰,发明虚想,想积不休,能生胜气。
“阿难,所谓‘外分’妄习,就是指在众生身分之外,因为对于各种胜妙境界的渴望与敬仰,而发生了虚妄理想。理想不断累积,就能产生与理想相应的殊胜之气。”
这个虚妄的“理想”殊胜在哪里?就殊胜在其境界宽广,远远超越色身的范畴。在这个殊胜之气的推动下,便会出现以下情形:
是故众生,心持禁戒,举身轻清;心持咒印,顾盼雄毅;心欲生天,梦想飞举;心存佛国,圣境冥现;事善知识,自轻身命。
“因此,当众生用心持戒的时候,便会全身都感到轻松而清净;在用心持咒结印的时候,便会在日常行为当中,显得雄赳赳气昂昂;在心中向往生天的时候,梦境当中就会飞升起来;在心里向往佛国净土的时候,净土圣境便会隐隐呈现;在全身心承事善知识的时候,甚至会不惜身命。”
【冥现】隐隐呈现。或在睡梦当中,或在禅修当中,或在格外专注之时,或在不经意之间偶然显现,等等。
正所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人一旦有了高尚的精神追求,便会看轻身体和感情。更何况修行人,一旦有了坚定的出离生死轮回之志向,自然会少欲知足,奉持净戒。其身心气质便会显得超凡脱俗,这就是源于“理想”的殊胜之气在发挥作用。
“理想”也是妄想,虽然是妄想,却不同于一般的粗俗妄想,其中蕴含着“超脱”和“向上”的力量,在这个浑浑噩噩的人世间,可谓弥足珍贵。
阿难,诸想虽别,轻举是同。飞动不沉,自然超越。此名外分。
“阿难,各种理想的内容虽有差别,但能够随着殊胜之气而轻快上升是一致的。”
“在三界当中,殊胜之气属于‘风大’,它自然会飞升并超越,而不会往低处下沉。”
“这叫做‘外分’妄习,其内容就是‘理想’。”
于是,随着众生“内分”妄习和“外分”妄习的共同作用,即“感情”和“理想”交互作用,在生死轮回当中,众生便会不停升降于六道与七趣。
所谓“七趣”,就是在“六道”之外增加一个“仙道”,与“六道”合称为“七趣”众生。这样的分类更加合理,因为历来都把“仙道”众生划归“修罗道”,而实际上它们并不相同,差别还是比较大的。
以下,世尊便来具体解答阿难尊者的提问,一一开示“七趣”众生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