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唯物观阻断人心之依怙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23

唯物观阻断人心之依怙

梁乃崇教授

做为一个宗教家,常被问道:在一个唯物观念为主导的社会中,如何在教育或心理辅导的过程里,讲述关于心灵的问题?

这确实是很大的困难。因为生活在科技时代,我们心里被唯物的观念架构起一套价值体系;可是身边所发生的许多现象,却没有办法完全用这套观念来解释。像牛顿的运动定律,虽然建构了一套古典力学的宇宙观,可是这套观念并不能解释某些物理现象。

正如「客观的宇宙究竟存不存在?」这个问题一再被辩论,而我的看法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根本是错误的!什么是「客观」?必须连一个观察者都没有了,而被观察的对象仍然存在,如此才能说那个对象是客观的存在。从「十二因缘」来看,因为有「知觉者」在观察,所以,才会有一个被观察的对象存在;如果没有了观察者,怎么知道那个对象到底存不存在?谈到这里,一定会有人接着提出一个问题:即使我不观察某个对象了,还是会有别人看到它啊!答案很简单,因为还有别人在看呀!若要问宇宙是否「客观」存在,那就必有一个前提:所有的人通通不在了,也就是没有任何一个「观察者」存在,才能check这个问题的答案。然而,当真的一个人都没有时,这个宇宙到底存不存在,又有谁会知道呢?又有谁能check呢?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根本是没有意义的!

量子力学,就是筑基于这个观点──因为有观察者,所以测量才有意义。这就是佛法的「唯心」观点。然而,现今的物理学界,还是坚持「唯物论」,不理会这个量子力学的关键前提。

当初,爱因斯坦与量子力学的创始者波尔曾有一番激辩,波尔拿爱因斯坦最得意的广义相对论,将爱因斯坦打败了。爱因斯坦输了之后,垂头丧气地走在大学的校园里,抬头看见天上的月亮,无奈地问了一个问题:难道我们不看它,它就不存在了吗?尽管被打败了,他还是无法接受量子力学的论点,因为他还是没有弄清楚这个关键前提:必须是「所有的人」都不存在,而不是只有「他」一个人不参与观察。

从以上的论述过程来看,原创的量子力学与佛法的观点是一致的;而佛法却比物理学还要先进、还要更早清楚这些状况。(摘录整理自20050905共修)(莉华、满妹整理)

关键字:唯物观 心灵 宗教家 爱因斯坦 量子力学 波尔 牛顿 古典力学 宇宙观 客观 十二因缘 知觉者 佛法 唯心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宗教与神话抚定心灵的不安
下一篇:细胞是有心灵的
 佛法是通达宇宙真理的实践导引
 要懂「众生相」就要懂权力
 认识细烦恼──五利使
 生死大事之2:从「能知与被知」看生死
 修菩萨大乘要懂得「领导」
 思考的纪律2
 四无量心之5:舍离虚假当求真
 用观想做到「是名舍」
 运用SOP让修行快又有效(中)
 交易原理之1:认识间接贡献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晚上忏悔或超度修法好吗?[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心情愉快法[栏目:索达吉堪布·微教言]
 四届:开营式上的讲话(学诚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VI. The Buddhist Statues and Pictures in a Zen Mon..[栏目:Manual of Zen Buddhism]
 中国佛教界出版时间最长的《海潮音》[栏目:黄夏年教授]
 觉囊“梵音古乐”的千年传奇[栏目:西藏佛教·观察与研究]
 从牟子到惠能(圆成)[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三六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三集]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九[栏目:中阿含经新译·悟慈法师]
 狗咬人[栏目:觉世论丛]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