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唯物观阻断人心之依怙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63

唯物观阻断人心之依怙

梁乃崇教授

做为一个宗教家,常被问道:在一个唯物观念为主导的社会中,如何在教育或心理辅导的过程里,讲述关于心灵的问题?

这确实是很大的困难。因为生活在科技时代,我们心里被唯物的观念架构起一套价值体系;可是身边所发生的许多现象,却没有办法完全用这套观念来解释。像牛顿的运动定律,虽然建构了一套古典力学的宇宙观,可是这套观念并不能解释某些物理现象。

正如「客观的宇宙究竟存不存在?」这个问题一再被辩论,而我的看法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根本是错误的!什么是「客观」?必须连一个观察者都没有了,而被观察的对象仍然存在,如此才能说那个对象是客观的存在。从「十二因缘」来看,因为有「知觉者」在观察,所以,才会有一个被观察的对象存在;如果没有了观察者,怎么知道那个对象到底存不存在?谈到这里,一定会有人接着提出一个问题:即使我不观察某个对象了,还是会有别人看到它啊!答案很简单,因为还有别人在看呀!若要问宇宙是否「客观」存在,那就必有一个前提:所有的人通通不在了,也就是没有任何一个「观察者」存在,才能check这个问题的答案。然而,当真的一个人都没有时,这个宇宙到底存不存在,又有谁会知道呢?又有谁能check呢?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根本是没有意义的!

量子力学,就是筑基于这个观点──因为有观察者,所以测量才有意义。这就是佛法的「唯心」观点。然而,现今的物理学界,还是坚持「唯物论」,不理会这个量子力学的关键前提。

当初,爱因斯坦与量子力学的创始者波尔曾有一番激辩,波尔拿爱因斯坦最得意的广义相对论,将爱因斯坦打败了。爱因斯坦输了之后,垂头丧气地走在大学的校园里,抬头看见天上的月亮,无奈地问了一个问题:难道我们不看它,它就不存在了吗?尽管被打败了,他还是无法接受量子力学的论点,因为他还是没有弄清楚这个关键前提:必须是「所有的人」都不存在,而不是只有「他」一个人不参与观察。

从以上的论述过程来看,原创的量子力学与佛法的观点是一致的;而佛法却比物理学还要先进、还要更早清楚这些状况。(摘录整理自20050905共修)(莉华、满妹整理)

关键字:唯物观 心灵 宗教家 爱因斯坦 量子力学 波尔 牛顿 古典力学 宇宙观 客观 十二因缘 知觉者 佛法 唯心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宗教与神话抚定心灵的不安
下一篇:细胞是有心灵的
 「无为法」才不会疲厌
 feeling之3:推广feeling,让社会更美好
 谈「行十善、戒十恶」的重要性
 民主时代,每个人都要具备「领导」的素质
 忍耐,也要找出解决的办法
 化空善念恶念的实修方法
 连结之3:组织生死之关键在「连结」的好坏
 真平等是有差异但没高低
 善恶化空不生业
 无住生心的剖析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以爱造福筑希望[栏目:静思法语·释证严]
 优婆塞戒经略讲[栏目:界诠法师]
 第十五回 显神通替古佛装金 解冤结遇死人走路[栏目:济公活佛传奇录]
 第八册 佛教与世学 第十五课 佛教与文学[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八册]
 大迦叶(头陀第一) 树下生伟人[栏目:佛陀十大弟子传·星云大师著]
 关于供养的问答[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四]
 很多的习气要先放下[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禅者的初心 第二部 在修行的道路上 5 不留一丝痕迹[栏目:铃木俊隆]
 相应175-184经 再一个暴流等经[栏目:相应部 46.觉支相应]
 当前的时光[栏目:超然法师·岁月枯思]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