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菩提心的受持(隆理)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22

菩提心的受持

隆理

  稍懂佛法的人都听说过“菩提心”,各部大乘经论中也都提到关于菩提心的内容。如《华严经》中言: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在<<华严经》第七十八品中,弥勒菩萨又赞叹菩提心云: “因菩提心出生一切诸菩萨行,三世如来从菩提心而出生故。”由这两段经文看来,菩提心是成佛之本,是修行上最必要和最重要的条件。然而当今不少佛弟子也沾染了急功近利的习气,菩提心的修行正是对治这一通病的良方。故弘扬菩提心教法是极为必要的,也是当务之急。虽对菩提心修证不足,但我们可以感念父母恩、感念众生恩甚深难报,而以之作为学习、增长菩提心的入门方便,从而来了解菩提心,受持菩提心。

  “菩提”在汉语系中有新译与旧译的不同,唐朝以前为旧译,翻译为道,唐朝以后属于新译,翻之为觉。 “菩提心”全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即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在《菩萨地持经》讲到四缘、四因、四力宋助发菩提心, 《佛说庄严菩提心经》中提到菩萨发菩提心有十法, 《华严经·离世间品》中发菩提心之缘亦有十种,最有代表性的是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中有十种因缘。由于发菩提心的因缘甚多,省庵大师在其所著的《劝发菩提心文》中特简略的提示了十种发菩提心的因缘:念佛重恩、念父母恩、念师长恩、念施主恩、念众生恩、念生死恩、尊重自灵、忏悔业障、求生净土、念正法得久住。此十种因缘中,前五种是外缘,后五种属内缘,对修菩提心都很有现实意义。

  了解了发菩提心的种种因缘,从中也窥出其特性。但不能只把菩提心留于表层,为了去实践,也应有如受三归五戒等相应的庄严仪规,才能获得其体。有大德也讲过,应该有一个心愿,就是一心……意地修持菩提心,应想到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唯一就是修持菩提心。因而《菩提道次第略论》中特别建构了其受持仪规:

  行者于阿遮黎耶大师前想,礼拜献供,右膝著地,恭敬合掌而请白云:

  “昔诸如来应正等觉,及入大地诸大菩萨如何发心。我名某甲,今亦如是,请阿遮黎耶,令于无上正等菩提而发其心。”

  然后如前所说之威仪而作皈依:

  “阿遮黎耶存念,我某甲,从今时乃至菩提,于其中间,皈依诸佛两足中尊;阿遮黎耶存念,我某甲,从今时乃至菩提,于其中间,皈依寂静离欲之诸法中尊;阿遮黎耶存念,我某甲,从今时乃至菩提,于其中间,皈依不退菩萨圣僧众中之尊。”

  如是三说。

  从此以后,受发心之仪规的行者,于十方——切现住佛陀及一切菩萨前念云:

  “阿遮黎耶存念,我某甲,于此生及余生,施性、戒性、修性等所有善根, 自作教作, 见作随喜,以彼善根,如昔诸如来应正等觉,及住地诸大菩萨,千其无上正等菩提如何发心,我某甲,亦从今时,乃至菩提,于其中间,于无上正等广大菩提而为发心,诸未遍入涅槃,为令遍入涅槃。”

  如是三反念之。

  当然,通过仪规所获得的,只是世俗菩提心之体,而非胜义菩提心。除了成子根机极利,戒师修证极深,也可能在受持的当下契入胜义菩提心。受菩提心后,应时常忆念,以此指导心行。菩萨道的修行特点在于起心动念间都想着利益众生。 《菩提道次第略论》云:

  “故大悲心者,非仅发一次。宜加修习,渐令增长。不顾自之苦乐,不厌利他,则速能圆满一切资粮。”

  既然通过仪规获得了菩提心之体,就以发心为基础,然后应如受戒后守护戒体一样,使菩提心之体不断巩固。时常忆念菩提心的殊胜功德及舍弃菩提心的过患,力量便会随之增长,久而久之,不用着意努力,便可安住于菩提心中,最终任运自如。 《涅槃经》中说: “何人一刹那,观修菩提心,彼之诸福德,佛陀不能量。”是故应每日六次忆念发心偈颂:

  诸佛正法贤圣僧,直至菩提永皈依。

  我以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如此不断观修,使菩提心成为生命中善的根本力量。菩提心体现着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价值,它具有无限之爱心,具有无量之威力,散发着无量光明。成就菩提心,不仅可以解决我们自身的问题,也可帮助无量众生解除痛苦和烦恼,使我们实现终极的,最高尚的品质。不管是利根还是钝根众生,不管是登地菩萨还是薄地凡夫,菩提心是平等无二的。笔者最后切切祈盼见闻者皆发坚固永恒的菩提心。

  (作者系闽南佛学院女众部学僧)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读《济公活佛圣训》有感(陆忠培)
下一篇:正依佛经,念佛引证(净光)
 凡夫分别于住上 菩萨分别也不住(释普慧)
 我爱(慧律)
 法不可得 归毕竟空(心净)
 我们需要的土地有多大(唐汶)
 抱怨可能是无能的表现(关伯伦)
 宁玛派的故事
 人间佛教的现代性(邓子美)
 珍惜此身(正果)
 懂得低头才能出头
 吃饭就是修行(圆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入中论》第六次课程 第十二讲之:着魔后的二十五种现象[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福德日记10月27日─读诵《大乘庄严宝王经》[栏目:福德日记]
 心佛俱忘[栏目: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生命字典[栏目:佛网文摘]
 逆来顺受,唾面自乾[栏目:心念与命运·第4册]
 自己有数位上师,座上是否应逐一观想?初学者应如何观想皈依境?[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印祖故事 41、为挽劫运弘因果,缩小排印安士书[栏目:常惭愧僧印光法师的故事]
 应该让佛法的传播有声有色——依空法师访谈[栏目:佛教人物访谈]
 七十世 惟静道安禅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修正,“修”的是什么?“正”的是什么?[栏目:开愿法师答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