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见善恶境界如何对待
 
{返回 佛法修行止偏法要·印光大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90

见善恶境界如何对待

  念佛所见之境,恶境不可怖畏,但摄心正念,其境即消。善境不可欢喜,但摄心正念,必有所得。谓业消智朗,然有浅有深,不可即生满足想。摄心正念,善境或愈显,或即泯,切勿以为念。但使念不离佛,佛不离念即已。见善境,心地清凉,了无躁妄取著之心,亦不必定是入定。此是了知唯心所现,不是对境无心。

  圣境若现,知属唯心,取著则非唯心矣。以初心一见圣境,多多不知唯心,故生取著。一生取著,则不是得少为足,便是著魔发狂。故经云:“不作圣心,谓己已证,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著魔发狂。”汝是一不洞(通晓)事之痴汉,何可将平日用功,与临终地狱相现之著力哀恳相比喻。如孝子平日思亲,虽极恳切,断不可如亲已死之哀痛,不顾身命也。汝且按事相,志诚恳切修。若说理而心实不通,则无益而有损矣。境现而勘,汝谓是分别。汝既能见境,勘又何碍?勘者非特起别种法,乃摄心于佛,不令起二念耳。由汝不识勘之事,意谓另有勘之一法,反成分别。念佛人并不是一笼统,无分晓。乃于一切境,如镜照相,相来即现,相去即无。汝所说者,通是未著魔而欲著魔之话,非防著魔之话。以汝躁妄心,急欲得此境,故反成障碍也。(复温光熹居士书三)


{返回 佛法修行止偏法要·印光大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心地光明魔自远离
下一篇:不可著外境相
 舍邪皈正无祸有功
 印光大师舍利记
 大妄语决堕地狱
 修行切忌好高骛远
 佛菩萨示现以凡夫自居
 勿欲急得一心不乱
 学佛当具择法眼
 机锋转语认作实法其害甚大
 净土未明勿学通家
 怨天尤人易著魔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认识细烦恼──五利使[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律仪之研究[栏目:太虚法师]
 佛学基础 第一章 佛法僧三宝 第四节 何谓僧[栏目:佛学基础]
 08-025《大乘庄严经论》法语辑要[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8年]
 支那内学院对中国佛学心性论的批判[栏目:周贵华博士]
 佛教教育系统各级课程表[栏目:太虚法师]
 如是因果[栏目:噶玛天津仁波切]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舍利品 下 1[栏目: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妙境法师]
 经典颂古 第一章 公案颂古与本原心性 二、本心的迷失[栏目:吴言生教授]
 菩萨行道[栏目:白云禅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