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执理废事罪岂有极
 
{返回 佛法修行止偏法要·印光大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564

执理废事罪岂有极

  世有一班掠虚汉,闻得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理,或由阅教参宗,悟及此理。遂谓我与佛同,而了无所用其若修若证。遂放心恣意于一切境缘之中。误谓六尘即觉,贪嗔痴即戒定慧[1],何须制心摄身,无绳自缚?此种见解,最为下劣。谓之执理废事,拨无因果。如以画饼充饥,陵空[2]作屋。自误误人,罪岂有极?(复永嘉某居士书八)

  [1] 贪嗔痴即戒定慧:出自《圆觉经》,原经文为“善男子,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无明真如,无异境界。诸戒定慧及淫怒痴,具是梵行。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此名如来随顺觉性”。结合“ 诸戒定慧及淫怒痴,具是梵行”的前后经文来看,显然这些都是从“法性”即真如理体上来说的,一切诸法皆由自性而生,法性同一,不是从事相上来说的。并非表示“淫怒痴行”,即是“戒定慧行”,所以佛在《圆觉经》中对弥勒菩萨说“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另外,许多人还喜欢举《维摩诘经》中的经文“若无增上慢者,佛說淫怒痴性即是解脫”,但是注意“淫怒痴”后面有一个“性”字。《楞严经》云:“若得妙发,三摩提者,则妙常寂,有无二无,无二亦灭,尚无不杀、不偷、不淫,云何更随杀、盗、淫事?”

  [2] 陵空:同凌空,高入天际。

  狂妄者,谓我本是佛,何须念佛?心净则土净,何须求生净土?此系执理而废事。其弊至拨无因果,坏乱佛法,疑误众生。此人必堕阿鼻地狱,永无出期。以善因而招恶果,诚可怜悯。(复智正居士书三)

  今之聪明人,虽学佛法,以未亲近具眼[1]善知识,率皆专重理性,拨弃事修及与因果。既拨事修因果,并理性而失之。所以每有才高等辈,词惊鬼神,究其行为,与市井无知无识者无异。其病根皆由拨事修因果之所致也。俾(bǐ使)上智者徒生怜愍(同悯),下愚者依样妄为。所谓以身谤法,罪过无量。《法苑珠林》一书(一百卷,常州天宁寺订作三十本,苏州玛瑙经房订作廿四本,玛瑙经房板残伤模糊,天宁寺板系新刻),详谈因果,理事并进。事迹报应,历历分明。阅之令人不寒而栗。纵在暗室屋漏[2],常如面对佛天,不敢稍萌恶念。上中下根,皆蒙利益。断不至错认路头,执理废事,归于偏邪狂妄之弊。梦东[3]所谓“善谈心性者,必不弃离于因果。深信因果者,终必大明乎心性”此理势所必然也。梦东此语,乃千古不刊(修改)之至论,亦徒逞狂慧者之顶门针也。(复邓伯诚居士书一)

  [1] 具眼:具有慧眼。

  [2] 屋漏:屋,小帐也。漏,隐也。泛指屋之深暗处。

  [3] 梦东:净土宗第十二代祖师彻悟大师号梦东。


{返回 佛法修行止偏法要·印光大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以身谤法罪过无量
下一篇:拨无因果为魔说
 附录二:《印光大师永思集》选编 印光大师小史
 受阴十魔
 印光大师示寂记
 狂禅误人,说食不饱
 舍邪皈正无祸有功
 以唯心则无土是魔外知见
 因果一错,则堕落有分,超升无由
 附录一:《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种阴魔境 色阴十魔
 恭述本师德惠
 缘境若宽或起魔事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沉重的医生手记[栏目:远离堕胎]
 密乘成就之法的要义[栏目:泽仁扎西堪布]
 过度追求完美,是我执的表现[栏目:月悟法师]
 一念相应 念念相应──西方寺八关斋戒暨精进念佛法会过堂开示[栏目:宽运法师]
 解心——心要法门讲记 六、生命是总体的存在[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止观的实践[栏目:佛学研究论集]
 怎样看待物质的发展[栏目:达真堪布]
 觉·教导的智慧 第二章 教导的新猷[栏目:郑石岩教授]
 禅修开示 心念处 二、观察十六种心[栏目:禅修开示·性空法师]
 二、修五加行前应该先作什么准备?[栏目:密宗五加行十七种疑难汇解]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