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印光大师十念记数法
 
{返回 大安法师·微教言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61

印光大师十念记数法,也是让我们的注意力注意这句佛号,当妄念很多的时候,你就记数,南无阿弥陀佛,心里默记一,南无阿弥陀佛,二,南无阿弥陀佛,三……记到十,再从一记到十,循环往复。这样你就自然就不注意妄念,你一注意妄念,你连佛号数字肯定记不下来,甚至念佛的声音都听不清楚。当你念佛的声音听得清清楚楚的时候,甚至给第六识派个任务,你计数,不要去管妄念,自然心就清净下来。

玄奘大师翻译的《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他不是翻译一心不乱,他翻译成一心系念。一心系念在我们业力凡夫层面还能做到,就是一心一意地系念弥陀名号,心不离佛,佛不离心,但是可能还有妄念达不到清净心。但在妄念的背景当中,这句佛号还紧紧地抓住,这就是散乱心当中具足信愿称名也能感通佛力往生净土。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里谈到上品上生的条件,是读诵大乘方等经典,解第一义。解第一义就是宗门下的大彻大悟,这是上品上生的条件。净业行人先解决信愿,得到底线的往生保证,在此基础上争取上品上生。

《周易》,五十五个不同的排列组合,有无量无边的变化,任何一种数表现在象上,能够测定人的吉凶祸福等等情况。《周易》的神妙出于不可思议的易的理,易之体是无私的,是无为的,但是它又一感就会显现它的象。它行世法,都是从有感而通来说的。所以《周易》的体用也是天下的至圣所达到的状况。

宋代一位律宗的祖师叫灵芝元照律师,他早年也是不愿求生极乐世界,愿在这个世间生生世世行菩萨道。结果在三十几岁得了场重病,在重病当中,他才感觉到自己完全不能主宰自己。通过读智者大师《十疑论》,才感觉到自己发的心愿虽然宏大,实际上力量跟不上。所以后来他也就一心一意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只要信愿庄严这一声“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就能转五浊为五清。转劫浊为清净海会,西方极乐世界的这个时间态,是所有清净之法聚会的时候,叫清净海会。转见浊为无量光,为什么我们会有种种颠倒的知见,就是没有智慧,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光明叫无量光,也就是无量的般若智慧,所以转见浊为无量光。转烦恼浊为常寂光,涅槃的三徳。转众生浊为莲华化生,我们的色身都是陋劣,就是由于投胎,十月投胎在污秽的地方,带着自己的业力来的。到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正觉的莲华,清净之处转凡成圣,所以莲华化生就能解决众生浊。转命浊为无量寿,西方极乐世界寿命无量无边阿僧祇劫,不再是七十岁、一百岁的问题了。

净土法门是佛的法界的事情,我们人法界梦都梦不到,不是我们的认知范围,他就自然就会怀疑。一听那些神秘的现象他都会自然地用他的常识来加以解析,在他的常识的范围当中,他认为才是真理,对于常识之外的东西,他就很难相信,但是这个世间的这个不可思议的东西太多了。


{返回 大安法师·微教言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我们的善恶行为都是记录在案的
下一篇:厌离娑婆
 怎么样才算有智慧?
 我们为什么要劝进行者?
 我们自性本具的无量万德
 心地上用功夫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分别心
 为什么会不讲道德?
 戒律不是对人的约束,戒律是一种解脱
 人为什么会瞋恨?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浅谈中观思想与净土的修学(范正风)[栏目:戒幢佛学研究所2000级学员文集]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八四0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九集]
 议印度之佛教[栏目:太虚法师]
 遣兴[栏目:鸡足山随缘诗话生活禅]
 还重吗[栏目:这世界无处不美]
 第二篇:心法要义 贰、辨类析微 一、持咒住心[栏目:智敏慧华上师开示录·圆觉心法指归]
 慧思大师与《金字摩诃衍般若波罗蜜》(黄夏年)[栏目:慧思大师思想研究]
 五识身相应地[栏目:佛学名相杂集]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三[栏目:杂阿含经白话译解·张西镇]
 理路清楚[栏目:人生加油站·迷悟之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