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自尊自重
 
{返回 觉世论丛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85
我们佛教对社会的责任,是使社会受佛教的影响,趋向光明与善良的化境,所谓移风易俗,这该是教育家与宗教家最主要的使命。
 
不幸的是今日佛教,不但不能改造社会,化导人心,有些地方,反而为社会所化,把佛教真正精神和教义反而隐没了。
 
譬如说,求签问卜之事,破地狱血湖之举,在现在仍有所闻;焚烧金银纸,画符咒避邪,也时常见到。一般尚未正信的人士,对佛教这么要求,出家人为了生活,为了不给人失望,也不管合乎佛法与否,一律应付包容,因此,佛教非但不能感化社会,反而给社会同化了。
 
本来,寺院不是商店,不应投信徒所好,我们的原则是用佛法改善人生,变换气质,今不幸,反而助长迷信,向名利屈服,只要某一信徒有钱有势,我们就不敢化导他,任他为所欲为,甚至在佛殿上吃烟吃酒,在寺院里论僧长短,也要跟在后面说好,像这样下去,寺院失去化导的力量,僧众跟着信徒团团转,佛法其不衰微者几稀矣!
 
寺院僧众,应该明白自己的使命是什么,不可随俗浮沉;社会大众应该知道宗教的尊严,不可任意胡为。彼此自尊自重,佛教能有所为,也就是社会光明与善良有日了。

{返回 觉世论丛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新年新希望
下一篇:礼仪
 泰王访华
 宗教之争
 废老尚青
 扫邪力士
 读「佛陀颂」
 东西文化
 法眼会
 烧戒疤
 越南教难
 悼式建法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四宗要义讲记 第七章 总结和告诫[栏目:法尊法师]
 佛教生态哲学的现代启示[栏目:方立天教授]
 去除我执、忏悔消业是一切幸福的开始之3[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附录二 菩提道次第探玄捷径念诵初阶易修便读有缘项严论[栏目:昂旺朗吉堪布]
 成人之美的智慧[栏目:蔡礼旭老师]
 十六届:生活在结缘的世界里(素全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中国佛教史话 后秦大译师鸠摩罗什[栏目:中国佛教史话]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一集[栏目:金刚般若研习报告·净空法师]
 试论藏传佛教的“宗派无偏向”与宗教对话[栏目:班班多杰教授文集]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三十五集[栏目:金刚般若研习报告·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