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不可藐视净土以禅破净
 
{返回 佛法修行止偏法要·印光大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10

不可藐视净土以禅破净

  《西方路》书中,权、实、顿、渐辨疑之文,须先明权、实、顿、渐四字,然后再论念佛、参禅之为权、为实、为顿、为渐,则可了无疑义矣。权者,如来俯顺众生之机,曲垂方便之谓也。实者,按佛自心所证之义而说之谓也。顿者,不假渐次,直捷疾速,一超直入之谓也。渐者,渐次进修,渐次证入,必假多劫多生,方可亲证实相之谓也。彼参禅者,谓参禅一法,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法,固为实为顿。不知参禅,纵能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但见即心本具之理性佛。若是大菩萨根性,则即悟即证,自可永出轮回,高超三界,从兹上求下化,用作福慧二严之基。此种根性,就大彻大悟人中论之,亦百千中之一二人耳。其或根器稍劣,则纵能妙悟,而见、思烦恼未能断除,仍须在三界中,受生受死。既受生死,从悟入迷者多,从悟入悟者少。是则其法虽为实为顿,苟非其人,亦不得实与顿之真益,仍成权、渐之法而已。何以故?以其仗自力故。自力若十分具足,则何幸如之?稍一欠缺,则只能悟理性,而不能亲证理性。今时则大彻大悟者,尚难其人,况证其所悟者哉?念佛一法,彻上彻下,即权即实,即渐即顿,不可以寻常教理批判。上至等觉菩萨,下至阿鼻种性,皆须修习(此彻上彻下之谓也)。如来为众生说法,唯欲令众生了生脱死耳。其余法门,上根则即生可了,下根则累劫尚难得了。唯此一法,不论何种根性,皆于现生往生西方,则生死即了。如此直捷,何可名之为渐?虽有其机,不如寻常圆顿之机,有似乎渐。而其法门威力,如来誓愿,令此等劣机,顿获大益。其利益全在仗佛慈力处。凡禅(宗门)、讲(教下)之人,若未深研净宗,未有不以为浅近而藐视者。若深研净宗,则当竭尽心力,而为宏扬。岂复执此权、实、顿、渐之谬论,而自误误人哉?(下略)

  言取舍者,此约究竟实义为难(难者,反诘问也)。不知究竟无取无舍,乃成佛已(同以)后事。若未成佛,其间断惑证真,皆属取舍边事。既许断惑证真之取舍,何不许舍东取西、离垢取净之取舍?若参禅一法,则取舍皆非。念佛一法,则取舍皆是。以一属专究自心,一属兼仗佛力。彼不究法门之所以然,而妄以参禅之法破念佛,则是误用其意。彼无取舍,原是醍醐,而欲念佛者,亦不取舍,则便成毒药矣。夏葛(穿葛麻衣)而冬裘,渴饮而饥食,不可相非,亦不可固执。唯取其适宜,则有利无弊矣。(复马契西居士书二)


{返回 佛法修行止偏法要·印光大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修行切忌好高骛远
下一篇:不可约教而遗机
 缘境若宽或起魔事
 拨无因果为魔说
 宜先学本有之佛法
 修禅不可错认消息
 杂行杂修难得实益
 越分欲得为堕落魔外之本
 境界现前莫失正念
 怨天尤人易著魔
 不可错会《四料简》中的禅净之意
 以身谤法罪过无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圆觉经白话解[栏目:观辉居士]
 玄奘对因明的运用、推广及启示(关兴丽)[栏目:因明学参考资料]
 师父您有童心的一面吗?[栏目:宽见法师·心灵答疑解惑]
 《前行笔记》:缘起[栏目:希阿荣博堪布]
 从婚变谈起[栏目:净空法师·微教言]
 三二七 座席本生谭[栏目:第四篇]
 “仙佛合宗”的文化内涵与思想价值(詹石窗)[栏目:佛教与文化]
 隋唐儒佛道三教关系及其学术影响(洪修平)[栏目:佛教历史文化研究]
 万里灵泉寺八十四年度夏季僧众精进禅七 84.6.16─84.6.23[栏目:惟觉法语]
 受戒[栏目:律宗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