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追逐不到的东西
 
{返回 达真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78
追逐不到的东西
 
  快乐的感受和痛苦的感受,都不是实有,都是虚妄的。若为了获得快乐或摆脱痛苦而辛苦劳累,筋疲力尽,何必呢?放下吧!放下就是快乐,放下就有真正的快乐。
 
  我们执着痛苦,想摆脱痛苦,这个执着本身就是痛苦。一旦你不执着痛苦,不去逃避痛苦的时候,痛苦就烟消云散了,就解脱痛苦了。这叫放下。
 
  我们执着快乐,追求快乐,就不会有快乐。这种患得患失的心本身就是一种苦——求不得苦。有一天我们不执着快乐,不去追求快乐的时候,放下了,这个时候快乐自然显现,当下就是快乐。
 
  所以,大家别太在意这些感受。若在意这些快乐的感受并想获得,在意这些痛苦的感受并想摆脱,有这样的分别取舍,内心就不会平静,不会快乐。
 
  无论是乐受还是苦受,都是无自性的,都是刹那变化的。观待痛苦的这个快乐是不会永恒的,很快就会变。暂时感到痛苦了,遇到一些不太愉快的事情了,也不要太执着。它也是无常法,很快就会变。人要做到在一切境当中稳重、淡定。所谓的快乐也不会永久,所谓的痛苦也不会永久,都是暂时的,都会过去的。内心平静下来,没有这些分别,大乐就显现了,那才是永恒的、真正的快乐。
 
  一切显现都是如梦如幻的。即使暂时不太顺利,内心也应当保持愉悦;当比较顺利如意的时候,也不能得意忘形。这都是暂时的。
 
  所以,人要稳重,要淡定,不能总是飘忽不定。像被风刮的草一样,往东面刮就往东面摇,往西面刮就往西面摇。人要有自己的人生目标,有自己的做人标准。飘忽不定的心态是成就最大的障碍,也是一切灾祸的根源。

{返回 达真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我们也能做到
下一篇:令佛欢喜的方法
 佛教为什么要辩论?
 解读汉藏两地处理供品方式的差异
 居士五戒 • 菩萨戒 • 密乘戒
 偷盗(不予取)的三种情况略说
 依止善知识的九种方式
 懈怠懒惰的三个原因
 自在了自心,就自在了一切
 念佛的问题
 修行人如何睡眠
 暂时留下一个“执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待机说佛慧[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莫舍己道 勿扰他心[栏目:慧语禅心]
 请上师开示,什么是禅定?[栏目:阿宗白洛仁波切·学修释疑]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十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八一八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九集]
 大贤不贤[栏目:持戒]
 文殊师利发愿经[栏目:所依经典·显]
 茗山大师联集[栏目:佛教楹联集]
 谈感应与神通(黄国达)[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第十册 宗教概说 第八课 天主教概说[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十册]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