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如何正确认识佛教
学诚法师开示
{返回 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02

如何正确认识佛教  

    同学们好!原定今晚举行开幕式,因为下雨的缘故,换成讲座的形式,由我给大家讲第一课。
    社会上有许多人对佛教很陌生,同时又很感兴趣,常常会问:“出家人可不可以用电话?能不能用汽车?寺院里有没有电脑?”来寺院的次数多了,常常看到大家在跪拜、烧香、供花果、吃素斋,便觉得自己已经了解了佛教。其实,他们只是注意到佛教一小部分的表象,仅仅接触到佛教某一侧面的内容,并没能正确认识佛教。为减少大家的误解和曲解,以下略举四点对佛教的概况作一介绍。
    一、佛教的起源
    佛教创立于2500多年前的古印度。教主释迦牟尼佛出家前是迦毗罗卫国的王子。释迦牟尼放弃了世间的五欲,为寻求宇宙人生的真谛出家修行,并于菩提树下觉悟真理而成为众人所尊敬的佛。释迦牟尼佛有很多弟子,其中象舍利弗、目犍连等经常跟随在佛身边的出家弟子就有1250人。另外,还有很多出家、在家的弟子们遍布在恒河两岸。佛和佛弟子们视一切众生如同自己的父母,用慈悲和智慧帮助了许许多多生活在苦难中的人们,带给他们无比的温暖和无限的光明。
    二、佛教的传播
    公元67年汉明帝派人从印度请来佛像、经典及高僧二人,并于洛阳兴建了中土第一个寺院——白马寺。在古代,因为交通不便,西行取经必经九死一生。由于翻译、印刷不发达,取来的佛经往往不能普遍流通。因此,学习佛经需要有相当的福报。译经工作大多由皇帝护持,第一个有福报看到汉译经典的人往往是当时的皇帝。经过历代高僧大德的艰辛努力和无数佛弟子的默默付出,饱含着佛陀无量悲智的佛教种子不仅在中华大地开花、结果,更承载着中国人民的友好和善良,播撒向日本、韩国、朝鲜、菲律宾、新加坡等世界各国。佛教成为了世界性的、普及型的、平民化的宗教,真正融入了人们的生活。
    三、佛教的文化   
    佛教文化包括佛教哲理、佛教文学、佛教音乐、佛教诗歌、佛教建筑、佛教雕塑,以及寺院里的庄严器具、坛场布置、佛事仪轨、丛林规制等等。佛教是中国化的宗教,佛教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与中国人的民族特征息息相关。可惜的是,很多同学对西洋文化的了解远远超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对基督教文化的了解远远超过对佛教文化的了解。希望大家对佛教文化有更加清楚的了解,对自己的文化根源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四、佛教的信仰
    信仰是宗教本质的部分、核心的内容,相当于我们常讲的“思想”、“精神”。信仰与迷信不同,不仅一般老百姓不知道,文化层次高的人也不容易了解。佛教的信仰指的是坚信佛陀具有圆满的慈悲和智慧;坚信僧团能够住持佛陀的教法,作为我们修行的指导和依靠;坚信我们的生命有着无限的希望,只要锲而不舍地努力实践佛法的真理,一定能够帮助自己同时也帮助别人完善生命。对佛、法、僧的信仰是佛教的核心部分。从信仰推及到生命的形态、身心之间的关系、三世的关联、人与人的相处等等,就成为佛教的哲理部份,并进一步演化出文学、音乐、诗歌、建筑、雕塑等种种文化现象。在这一系列佛教文化的深层,蕴涵着信仰的力量。
    佛教是世界五大宗教之一,佛教信仰对全球的稳定和和谐起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在亚洲,佛教信仰已经成为人们信仰的主体。据统计,整个亚洲有一半以上的人信仰观世音菩萨。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伴随着物质文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心灵的充实更加渴求,佛教的信仰必将更加普遍,佛教必将帮助更多的人们走出生活的误区、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走出人生的失败、迈向人生真正的成功,走出生命的迷茫、找到正确的生命方向。
    大家都是社会上最优秀的中青年,很有佛缘,很有善根,好好珍惜现有的因缘,积极创造将来的因缘,一定能够拥有福慧圆满的人生。


{返回 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学诚大和尚接受有关媒体的访谈
下一篇:信仰佛陀 跟随佛陀―佛诞日传授三皈五戒上的开示
 如何来认识行相
 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随缘与攀缘
 略论中国佛教的文化建设
 体悟世间无常 珍惜出家暇满身
 省思物欲过患获得佛法真谛
 感悟人生 第三讲 佛教是一种系统完整的生命教育 三、无常是苦
 感悟人生 第十讲 阿底峡尊者的启示 三、善观缘起 深信业果
 皈依的意义,是要让生命觉悟起来
 感悟人生 第八讲 如何扫除自心的尘垢 一、次第修学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印顺法师对大乘起源的思考[栏目:温金柯博士]
 念念不空过,念念向道上 In thought after thought, do not pass ..[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The Last Convert[栏目:The Buddha, His Life and Teaching]
 绿化大地,净化人间[栏目:圣严法师·心灵环保]
 知足则幸福常存[栏目:找回内心的平静]
 大架构篇 二、五根、五力 2-1-4 定根[栏目:类品述说·三十七道品]
 兴慈法师和法藏寺[栏目:蔡惠明居士]
 延续的辉煌:五代十国时期的律宗(王建光)[栏目:律宗文集]
 闭关的法地[栏目:首愚法师]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记 参 解经玄义 四、明力用[栏目: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