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十三课(十五)口耳传承不可或缺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476

  圣者言教 第十三课(十五)口耳传承不可或缺

  闻法的“闻”字,既可以指用耳朵听闻,也可以指用心感受,还可以指当下悟证见解执受感受。但要记住,后两者不是人人都能做得到的。

  比如我把杯盖举在上面,它可能表示一种含义;把杯盖直接放在地上,又可能表示另一种含义。我可以从不同角度描述它的含义,但所有弟子都能了解吗?很难很难。这充分说明我们没法接受表示传承,心印传承就更不用谈了。禅宗达摩祖师在为汉传佛教的僧众用心印传承印证见解的时候,坐在法座上一言不发,最终这些僧众不是没得到什么功德吗?这些充分地告诫我们,即便是印证见解,导师也要用语言文字来诠释见解,我们也要靠口耳传承去理解,所以听闻的过程是不可缺少的。

  往昔有一个出家人,原来在汉地一个禅宗道场修行,后来到高原地方请我印证他的见解。我一边念经,一边等他汇报自己的见解,结果他什么都不说,直直地坐在一边打坐。等了好长一段时间,因为外面还有很多弟子在等待,所以我说:“你能不能说一下你的见解到底是什么境界?”他说:“不能说,说了就不是真正的见解了。”我说:“也不是这样的吧。虽然实相般若超越言语,如同禅宗所说‘言者不知,知者不言’,但也不是说不能用口说啊!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后,并未成为一言不发的缄语者,而是讲经说法四十九年;禅宗历代传承祖师也并未排斥语言文字,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教言。站在禅宗实相般若的立场上,不是体用一如吗?在执受本体当中,妙用起现一切之相都是本体的庄严。口说也包括在妙用之中,为什么不能说呢?”这些都是没有真正理解真实见解导致的过失。

  以后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要记住,除非你是惠能大师,只要导师做一些表示和心印传承就能开悟,否则,依靠口耳传承闻法、印证见解是必不可少的。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三课(十四)宣讲闻慧的重要性并非排斥思慧与修慧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三课(十六)应珍惜闻法因缘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三课(十三)生不起无常观是业力沉重的表现
 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二十二)回向的方式与内容
 圣者言教 第二课(十)莫为自己寻找懈怠修行的借口
 圣者言教 第四课(九)三清净法 善巧对治烦恼的殊胜方便
 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一)诸佛菩萨形象不同功德事业无异
 圣者言教 第七课(七)何谓隐蔽秘密
 圣者言教 第十一课(六)修行中的善巧运用
 圣者言教 第九课(六)修行不能走极端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四)善巧运用与依教奉行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五课(十三)三乘教法寂灭轮回之因的方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法王称号与密法传承[栏目:桑吉银登仁波切]
 漫说《杂阿含》(卷五十)~E 1330经:本经叙述并赞叹舍利弗的堪忍之行。[栏目:界定法师]
 缘起性空看人生(宽谦法师)[栏目:其它法师]
 本质自私的言行却让对方感到善意,和内心善良但对方却不认可你的言行,如何取舍?[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念住呼吸与禅定开示 使呼吸更精细[栏目:阿姜李·达摩达罗]
 维摩诘所说经白话解 弟子品第三 第七章 维摩诘跟舍利弗说宴坐[栏目:维摩诘所说经白话解]
 西藏生死学《六中有自解脱导引》26受生中有03[栏目:久美多杰堪布]
 《瑜伽菩萨戒本》讲记 第二七卷[栏目:瑜伽菩萨戒本讲记]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一 (7)[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赞怙主观世音 赐安慰——甘露释[栏目:益西彭措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