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万缘放下,唯念弥陀
 
{返回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534

  万缘放下,唯念弥陀

  本一班:妙利

  求法一年来,依俗世之见解“不求甚解”。若以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思想,实在难以求得真经;若以孔孟之学,老庄之道学习佛陀的言教,临终之时,业障现前,堕三恶道必定无疑。

  学习《沙弥律仪》后,发现作为一个合格的小沙弥,不可以沉溺于世间学术中,无法自拔。以此反观自身,二十一岁前没有与佛结缘,四书五经、算命、堪舆(地理)、风水等等书籍“一览无余”。经过几年生活阅历、感触稍有增长。发现:世事无常,一切世间学问,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生死。古人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是指“生”,延续香火。古人又说:“死者为大,入土为安。”这是“死”!难道真的“人死如灯灭”吗?否也!倘若人死之后化为灰烬,那么所谓的“灵魂、神识、意识”,又去向何方?佛陀,圆满的觉音,自利又利他,自度且度他。经过无始劫的修行,悟出了真理。他发现了“因果六道轮回,因果丝毫不爽,轮回的确存在”。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俗话说:人生如梦,倘若到晚年之时,还仅停留于享受“天伦之乐”和“五欲横流”中,那么到时就“悔时晚矣”了!佛陀的慈悲为娑婆世界五浊恶世之众生,不问自说了《阿弥陀经》宣说极乐国土之清净、庄严。亦说法藏比丘(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之广大。但众生因无量劫来的习气所致,刚强难化、难调难伏。

  经古大德之修行、实证:一句弥陀最方便,倘若能做到,一心系念,心无杂念,心中唯有“南(na)无(mo)阿弥陀佛”,一日乃至七日,临终之时对西方净土,对阿弥陀佛生起信心,对娑婆世间的的万事万物不起一念贪心,往生是十拿九稳之事。

  世间万般皆无耐,唯有弥陀最实在!


{返回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开启慧眼见真相
下一篇:小黄
 立身行道,行道在心
 时如流水 当勤精进
 食与忍的感悟
 看破放下消违缘
 初发心,你还在吗?
 谁在主宰命运?
 出家不可轻
 万缘放下
 觉悟四大苦空
 我的生活观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入行论讲记》第七册 第八品 静虑 第一百二十八节课[栏目:入行论学习]
 出三藏记集 14 大小品对比要抄序[栏目:出三藏记集·白话文]
 《佛子行》短信讲法 第三十六颂[栏目:阿宗白洛仁波切]
 普贤行愿品讲记 第十二卷[栏目:净空法师]
 第八章 密教的法器 (阏伽桶)[栏目:佛教的法器]
 冈波巴四法 1[栏目:创古仁波切]
 您讲显宗、密宗对“心净国土净”的理解,有极为甚深的含义,可否请您简要地开示?[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佛教是超时空的[栏目:传喜法师]
 十二门论释义 甲二、正明论体 乙三 观缘门[栏目:刘常净·三论宗文集]
 《中论》“空”义的主要逻辑解析(圣玄)[栏目:中观宗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