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如何理解“无常本无情”、“不俗即仙骨”和“多情乃佛心”?
 
{返回 昂江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85

问:顶礼上师,刚看到您的开示:无常。弟子就是那迷惘的人,愚昧的人。我也知道无常常在,我也明了执空执幻都是缘木求鱼,可我现在还没修行到那个境界,还达不到对任何人及事都能做到心静如水,不起涟漪,弟子斗胆请您开示,当您看到仓央嘉措的不相见时,是感动还是无动于衷?还是其它?您也想把他押在历史的审判台处以极刑?当我看到您父亲节母亲节写的诗歌时,我感动的泪流满面,我想这才是我伟大的上师!是我终生依止的慈父!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上师,您一直谆谆教诲我们要孝敬父母,难道父母远行子女能不送吗?您如同慈父,难道我们就不能真情流露吗?

答:你恐怕是错解了"任何因缘的聚散本无常,无常本无情"中的"无常本无情","无情"并不是无情无义的意思,而是指无常具备无情面、毫不留情的属性。

学修佛法并不是把我们变得冷漠无情,对万物无动于衷,正相反由于深刻了知无常毫不留情的性质,我们愈发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份缘分,更加珍爱当下的所缘、善待每一次相遇、珍守每一份真挚的感情。

佛法中所提倡"心静如水、不起涟漪"的境界,并非是让你在静中愚痴、漠然。而是让你的心在浮躁中沉淀,使心恢复静谧如水的纯净,让心的当下更明朗、亮洁。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进入自心的修行,不会因自心的浮躁而失去窥探真理、实相的机会。

所谓"不俗即仙骨",在佛教的境界意指不受轮回束缚,全然了凡脱俗的行者风范。这必须经由四个转心法的修持,完全具备了坚定出离心之后而形成的自在“道风”。否则,那具有贪执的"仙骨",必将会化作无尽轮回中的无量白骨。

而"多情乃佛心"在佛教中意指平等的大悲情怀。所以多情的佛心必须是在修持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之上所生起的,即发誓成佛、平等救度无量众生的菩提心。否则,那份多情无非就是欲望的网,让你再度深陷轮回、万劫不得解脱的贪欲而已。

圣者仓央嘉措是超凡脱俗的觉悟者,其诗词中所体现出来的大自在,以他独特的艺术风范隐释了他的出世情怀及内在广大的大悲精神境界。凡夫若以世俗心释解他的诗文,就应了苏轼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罢了。我们凡夫的心岂能全然参透呢?

心爱的弟子啊,请千万不要再以"迷惘、愚昧"作为自己继续逃避和沉沦的借口了!难道无始以来的轮回之苦还没有尝够?面对苦难我们有什么资格舍弃如母的众生而不顾?难道我们要成为那“无情”的“仙骨”?倘若还不能以千劫难遇的正知、正见对治自心,那谁又能替你吃下这执迷不悔的苦果?谁来代替你再度轮回?
觉醒吧,就在当下。


{返回 昂江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无常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
 如何供护法?
 昂江扎西仁波切问答录(三)——金刚结
 “加持”的意义
 该如何打破自身现实生活中怀疑一切的习气,不参杂丝毫怀疑地修持佛法?..
 宁断千江水 不动道人心
 寂止的功德与过患
 在家居士能否讲法?
 改造命运的好法门——火施
 如何发心受菩萨戒简述
 莲花生大士到底是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稀释痛苦[栏目:佛网文摘]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十二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百喻经 5 渴见水喻[栏目:百喻经·白话文]
 冤亲债主[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二]
 花落人双亡 禅风犹不同[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五十世 应庵昙华禅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散称为佛种,执持登不退[栏目:张秉全居士]
 如果动物放生以后,活不了很久,要不要放?[栏目:希阿荣博堪布问答]
 恢复感性直觉[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圣者言教 第十三课(四)闻思修不可偏堕[栏目:圣者言教]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