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二)~J 第46经(三世阴世食经)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06

  第四十六经(三世阴世食经):

  本经亦名“三世阴世食经”。“三世阴世食经”这句话乍看起来有点茫然,其落点在于“阴世食”三字。这里的“食”,应该理解为“侵害”、“束缚”。我们在前面的相关经典中,佛陀一般只谈到现在五阴,而在四十六经中,则谈到了三世五阴,可以说又深入了一步。

  首先,佛陀谈到了什么叫“五受阴”,而且谈到了我们今世所受的种种果报,并非完全由我们今世所作之因的结果,而是由于种种宿命的原因。亦即说,现世之五阴,其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前世五受阴的影响。从认知上说,我们当然要把五阴视为无我、苦空与无常,它们都是因缘所生的有为法。但是我们却并不能因为它们是苦空无常,却无视它们的现实存在。因此佛教里便时常说“万法皆空,因果不空”,这是从有为法的角度来看待世间万物的。

  实际上,我们不仅受到现世五阴的诱惑与侵害,在往昔累劫世中,我们竟受到了数不清道不尽的五阴的折磨。如果我们今世认识不到这个问题,那么在无穷尽的未来世中,我们仍将为五阴所蚕食。因此,我们对于五阴(色、受、想、行、识),要明白它们的种种过患,切不可贪恋于它们,受到它们的诱惑与驱使,而要对它们“生厌、离欲、来患、向灭”,做到“灭而不增,寂灭而住;退而不进,寂退而住;灭而不起,寂灭而住;舍而不取,不生系著”,这样才是惟一正确的英明抉择。只要这样,我们最终做到“自觉涅槃”。

  第四十七经、四十八经(信经):

  本经叙述有信心的善男子会随顺于法,会于五受阴修习厌离,如此方能离生老病死与忧悲恼苦。“信心善男子应作是念:我应随顺法,我当于色多修厌离住,于受、想、行、识多修厌离住。”“我说是等,悉离一切生、老、病、死、忧、悲、恼苦。”(09.12.02)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二)~K 第49经(阿难经)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二)~I 第45经(觉经)
 漫说《杂阿含》(卷五十)~S 1354经:本经叙述一女子欲投河自尽,被..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二)~I 915经是刀师氏诘问于佛:“若欲安慰一..
 漫说《中阿含》(卷三)~E 五、思经
 漫说《杂阿含》(卷十)~K 第270经(树经):本经重点是教导我们修习..
 漫说《长阿含》(卷二)~F 难题
 漫说《长阿含》(卷十九)~B 对堆压地狱的解释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六)~K 1006经、1007经和1008经皆是..
 漫说《杂阿含》(卷八)~M 第221经(趣经):本经中佛陀向弟子们介绍..
 漫说《杂阿含》(卷四)~I 第97经(乞食经)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九)~A 一、柔软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人间佛教的生活[栏目:佛光法师]
 相应18经 向道者经[栏目:相应部 48.根相应]
 常善法师文集[栏目:般舟三昧念佛法门]
 生死的幻觉 第24章 无常的死亡之路[栏目:白玛格桑法王]
 猕猴王与采花人[栏目:佛本生故事]
 净土眼藏[栏目:徐恒志居士]
 智慧的能量 第六章 为众生受苦 自他相换[栏目:智慧的能量]
 佛学讲座 闻、思、修[栏目:刚晓法师]
 法句经要义 第三品 心品 在家弟子玛提加玛它 驯服的心带来安乐[栏目:法句经要义]
 宗教对话与世界和平[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