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二)~J 第46经(三世阴世食经)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29

  第四十六经(三世阴世食经):

  本经亦名“三世阴世食经”。“三世阴世食经”这句话乍看起来有点茫然,其落点在于“阴世食”三字。这里的“食”,应该理解为“侵害”、“束缚”。我们在前面的相关经典中,佛陀一般只谈到现在五阴,而在四十六经中,则谈到了三世五阴,可以说又深入了一步。

  首先,佛陀谈到了什么叫“五受阴”,而且谈到了我们今世所受的种种果报,并非完全由我们今世所作之因的结果,而是由于种种宿命的原因。亦即说,现世之五阴,其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前世五受阴的影响。从认知上说,我们当然要把五阴视为无我、苦空与无常,它们都是因缘所生的有为法。但是我们却并不能因为它们是苦空无常,却无视它们的现实存在。因此佛教里便时常说“万法皆空,因果不空”,这是从有为法的角度来看待世间万物的。

  实际上,我们不仅受到现世五阴的诱惑与侵害,在往昔累劫世中,我们竟受到了数不清道不尽的五阴的折磨。如果我们今世认识不到这个问题,那么在无穷尽的未来世中,我们仍将为五阴所蚕食。因此,我们对于五阴(色、受、想、行、识),要明白它们的种种过患,切不可贪恋于它们,受到它们的诱惑与驱使,而要对它们“生厌、离欲、来患、向灭”,做到“灭而不增,寂灭而住;退而不进,寂退而住;灭而不起,寂灭而住;舍而不取,不生系著”,这样才是惟一正确的英明抉择。只要这样,我们最终做到“自觉涅槃”。

  第四十七经、四十八经(信经):

  本经叙述有信心的善男子会随顺于法,会于五受阴修习厌离,如此方能离生老病死与忧悲恼苦。“信心善男子应作是念:我应随顺法,我当于色多修厌离住,于受、想、行、识多修厌离住。”“我说是等,悉离一切生、老、病、死、忧、悲、恼苦。”(09.12.02)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二)~K 第49经(阿难经)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二)~I 第45经(觉经)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七)~M 1052经、1053经讲述“恶法”与“..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四)~A 围绕着“四念处”法门而反复重申四念处的..
 漫说《中阿含》(卷十八)~B 二、八念经
 漫说《杂阿含》(卷九)~M 第250经(拘絺罗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三)~L 1175经(紧兽喻经):本经以紧兽为喻..
 漫说《中阿含》(卷三十九)~C 三、梵波罗延经
 漫说《杂阿含》(卷十六)~B 第409经~415经
 漫说《长阿含》(卷三)~E 梵志供养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五)~A 第640经(法灭尽相经):本经是佛陀对..
 漫说《杂阿含》(卷二)~A 第33经(非我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七讲之:果显因灭,产生世间[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永明延寿及其著作[栏目:杨曾文教授]
 二禅定生喜乐地[栏目:宣化上人]
 圆顿止观[栏目:佛教词汇小百科]
 中国藏密吉祥经院至尊上师香根拉马交活佛的放生发愿文[栏目:显密放生仪轨汇集大全]
 空性不离缘起之智慧[栏目:传喜法师]
 饮一口法乳——快乐的生活3[栏目:佛法生活·嘎玛仁波切]
 正分4 道前基础(4)[栏目:佛子行三十七颂·菩提行法摄要集萃]
 意外死亡者助念能往生极乐世界吗?[栏目:助念往生·净空法师问答]
 缘起与实相(上)[栏目:吕澄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