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七讲之:果显因灭,产生世间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42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总第十七讲之:果显因灭,产生世间

主讲人: 上明下贤法师

主办:北大禅学社

时间:2009年5月24日晚

地点:北京大学二教407室 

    果显因灭,产生世间
 
拥有五种特性的神我,如何推动自性,让自性产生了我们的庸俗世界呢?

神我的办法就是动念头,它就动了一个“我要享受世间美好事物”的念头,念头一动就推动了自性。这与霍金的黑洞的宇宙产生学说大为不同,而是强调了念头的“生世间”作用,故列为“外道”,因为他的所说,多少还有点“道”的“理”。

自性平时是无情的,任何有情的东西都不会从它产生,它也没有思维。但它常有,是个常法,它永恒存在于世界。当它平静时,它的三种德不会发生任何变化,喜、忧、暗都是它们本质的状况,停留在这个地方,处于像波浪一样平和的状态,不会有任何起伏,不会产生新事物出来。

但当神我推动时,就像给它一个信号,自性就开始运动起来了。一接受了神我要受用某一事物的指令,自性马上就三德失衡,喜、忧、暗就失衡了,它们就开始相互波动,喜就越来越喜,忧越来越忧,暗的地方也就开始产生明显的暗钝。这样一来,三者波动下,很快就形成了世间的很多事物。

这些事物的产生是有一规律的,叫“果显因灭”:任何一个事物的结果出现时,它的因就看不见了。比如,当地、火、水、风、空产生时,再去找先前的自性,怎么找都找不到了;等眼、耳、鼻、舌、身这五知根产生时,再寻找自性,自性就没有了,躲到后面去了。也即,当世间这些根、物质产生时,果一出现,原来的因就没有了,原来的自性就没有了。

总共产生了多少事物呢?总共产生了二十三种:五唯和五大,共十种;十一种根有五知根、五作根,还有意根,共十一种;再加上我慢和觉的能力,总共二十三种。《金七十论》把这二十三种称为“二十三谛”,就是世间上的二十三种真理。千真万确,我们这个世间就是这二十三种事物相互重合产生的。

    这二十三谛几乎可与我们常用的佛学概念并列。比如,佛教里所说的眼、耳、鼻、舌、身,二十三谛中都包括;色、声、香、味、触也包括;地、火、水、风,之外还加一个空,也都包括。这是五大、十一种根,二十三谛还包括慢、觉等等。

    这二十三谛,实际就形成了构建我们现前世界的一切元素。

等这一切元素完全形成时,出了一个问题。

神我受用这二十三谛时,一开始是满意的。等受用时间长了以后,觉得再使用二十三谛,已经没多少意思了,于是产生厌离心,厌离这二十三种享受。它离开这二十三种享受,自己开始修禅定,——神我具有非常人格化的生命状态,——它居然修成禅定,得了天眼,见到二十三谛原来都是自性创造的,就觉得不妙了:我所用的世间事物,原来都是自性变出的。它并不是特别愿意一直享受由自性变幻的这些虚假的世间物质,它开始觉悟了。

    自性也发现,神我知道自己变出世间这一梦幻世界,蒙不了神我了。自性也觉得羞怯,就收起这些变化。收起二十三谛后,自性又恢复了,又出现了,这二十三谛都消失了。也就是果灭时,因就重新出现了。它们没有同时存在:自性还在时,二十三谛没出来;二十三谛收起时,自性就出来了。等最后回归涅槃境界时,还就是两个:一个是神我,一个是自性。它们恢复了以前平静的涅槃境界。在涅槃境界中,喜、忧、暗仍是三德平衡,再没有波动。

这基本就是数论派所说,我们这个世界如何出现,通过修行,我们的世界又如何回归涅槃境界。他们没有说,这个庸俗世界永恒。庸俗世界不永恒,永恒的是神我和自性。

神我和自性永恒,这种概念在过去的印度,不仅数论派,还有好多家这么说。我们前几天还在讨论,包括希腊的一些思想家到印度去学习,仍把这个思想延续了下来。为自圆其说,我们以前所讨论过的本无宗,包括如来藏等思想,他们都揉合进去。但根本的区别是什么呢?区别就在空和不空:在外道(包括数论派)看来,神我和自性不空,是永恒的,即使二十三谛没有了,已经返流还源了,但神我和自性仍然永恒;而佛教所说的如来藏和佛的功德等等,都是自性本来空的。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七讲之:内外道根本区别:胜义空与不空
下一篇:《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七讲之:从不显现到显现的自生过程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六讲之:幻化宗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八讲之:止观缺一不可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十九讲之:有别于外道知识而独立存在—从思想根源..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十讲之:看颜色必生烦恼,用颜色你是画家..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七讲之:止观并修列表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九讲之:怎样的努力能算精进
 《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四讲之:三重境界、无一真实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八讲之:进入“观”的前提条件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十讲之:概念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七讲之:破自生的思路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法空恩师讲《广论》70讲[栏目:广论·法空法师]
 帮助社会,教化众生[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五]
 绝处逢生[栏目:上师讲故事]
 佛之知见[栏目:衍慈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