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经(漏尽经):
此为一位比丘(异比丘,即外地比丘)向佛陀所请教的问题:“世尊!云何知、云何见次第疾得漏尽?”——这句话的意思是:要怎样做,才能快速而便捷地证得涅槃道果呢(“漏尽”即是将烦恼断除干净)?
佛陀回答说:“当正观无常。”
在这里我们需要留意一件事,即对于“无常”这个词,一般人或许都会认识到这一点。比如说每当我们遇到不顺心或伤心的事情时,往往会用“人生无常”来排解自己心中的郁结。但是,一般人的这种认识,却往往与“消极”、“无奈”紧密相连。而佛陀的无常观,与我们世俗中的无常观点肯定有着根本的不同。对于“无常”无字,我们需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即佛陀所说的“正观无常”。什么叫做“正观无常”呢?佛陀对此解释道:
“何等法无常?谓眼无常,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当观无常;耳、鼻、舌、身、意当观无常,若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无常。比丘!如是知、如是见次第尽有漏。”
关于这段经文的意思,主要体现在六根、六境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六识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即了解了我们的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究竟是怎么形成的,以及它们的因果关系是怎样的。从这个角度去认识无常,则为“正观”。而这些道理对于普通佛教信众而言,一是平时不大容易接触得到;二是即使接触了,若没有老师指点,也未必能够搞明白;三是即是搞明白了,也未必能真正接受这些观点。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或许只要知道念一句“阿弥陀佛”或“观音菩萨”就可以了。
第202经(我见断经):
此经与201经比较类似,即若观三受为无我,则生无我之见。
比丘请教佛陀道:“世尊!云何知、云何见次第我见断,无我见生?”
佛陀回答:
“于眼正观无常,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若苦、苦乐、不苦不乐,彼亦正观无我;如是乃至意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正观无我。比丘,如是知、如是见次第我见断,无我见生。”
经中的“我见断”,从而“无我见生”,这就是对于无常的“正观”。这种正观,并非仅仅停留在知见的层面,而是需要深入禅定,从定中作深层次的观察与思惟,才能获得成效。否则就会像罗睺罗那样,落入“心解脱智未熟”。
第203经(断一切法经):
我们常说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同样适用于佛教义理的思惟。本经即是叙述如断无明一法,即能尽生死,超凡入圣。
佛陀有一次居住于毗舍离国的庵罗园。这座园林据说被誉为古印度的医圣——神医耆婆所献。关于耆婆这个人,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有所涉及,他不仅医术高明,与佛陀关系甚好,是一位虔诚的佛弟子;还身居要位,为阿阇世王、波斯匿王的私人保健顾问。
佛陀有一次在即席开示中,对弟子们说:“若有比丘能断一法者,则得正智,能自记说: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如何理解“能断一法者,不受后有”?这里是针对十二因缘中的各支而言。佛陀在这里举出一个例子:“所谓无明,离欲明生,得正智,能自记说: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至于如何才能知见无明,继而“离欲明生”,佛陀提到了对于三受的无常观。
其实,按照我个人的理解,佛陀在这里只是列举了无明一支而已。我们知道,对于十二因缘而言,“无明”算是造成生老病死的根本原因。如果我们断“无明”而生“有明”,生死之流自然可以截断。而相对于其他十一支而言,只要是断除其中任何一支,也同样可以达到截断生死洪流的目标。比如说“生”,如果我们无有“生”,则“老死”便无从谈起;无老死,乃至无老死尽,则哪有“无明”可言(即无明自然消解)?这种相依相待的关系,我们往往将其概括为“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当然,在十二因缘中,无明乃为生死之本源,相对于其他各支而言,则更为关键,更为突出。因此世尊在成道之时第一句话就是“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唯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这个“妄想执着”的本源,就是“无明”在中间作怪。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说:无明不断,生死无着。(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