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七)~C 715经(食经):本经叙述五盖与七觉分皆依食而住,如同人身依食而住一般。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18

  715经(食经):本经叙述五盖与七觉分皆依食而住,如同人身依食而住一般。

  本经思辨思彩比较浓厚。所谓“食”,似乎可以理解为“滋养物”;因为人依滋养物而活命,无法摆脱,因此也可以进一步理解为“染著”。正如本经所说:“譬如身依食而立,非不食”,五盖如此,七觉分也是如此,都是“依于食而立,非不食”。根据经文所述,现一一略录如下:

  一、五盖而食

  1、贪欲盖:依触相而食,由触而生受,由受而生爱,于彼不正思惟,未起令起,已起令增广,故名欲爱盖之食;

  2、嗔恚盖:依障碍相而食,于彼不正思惟,未起令起,已起令增广,是名嗔恚盖食;

  3、睡眠盖:依五法而食(微弱、不乐、欠呿、多食、懈怠),于彼不正思惟,未起令起,已起令增广,是名睡眠盖食;

  4、掉悔盖:食四法而食(亲属觉、人众觉、天觉、本所经娱乐觉(本来所经过的娱乐觉)——“自忆念、他人令忆念而生觉”),于彼起不正思惟,未起令起,已起令其增广,是名掉悔盖食。

  5、疑盖:依三世而食(过去世、未来世、现在世),于三世犹豫,于彼不正思惟,未起令起,忆起令其增广,是名疑盖食。

  二、七觉分而不食

  1、念觉分不食:谓四念处不思惟,未起令不起,已起令退,是名念觉分不食;

  2、择法觉分不食:谓于善法撰择,于不善法撰择,于彼不思惟,未起令不起,已起令退,是名择法觉分不食;

  3、精进觉分不食:谓四正断,于彼不思惟,未起令不起,已起令退失,是名;

  4、喜觉分不食:有喜,有喜处法,于彼不思惟,未起使不起,已起令退,故名;

  5、猗觉分不食:有身猗息及心猗息,于彼不思惟,未生令不起,已生令退失,故名;

  6、定觉分不食:有四禅,于彼不思惟,未起不起,已起令退失,故名;

  7、舍觉分不食:有三界,谓断界、无欲界、灭界,于彼不思惟,未起不起,已起令退失,故名。

  上文中所列的两种情况,无论是五盖食还是七觉分不食,都是一种颠倒邪知邪见。如果通俗地讲,就是对于坏的,我们却很喜欢,以恶不善法为食,这本身就是一种坏习气;而远离诸善法,甚至对善法持有排斥心、厌恶心,所谓亲近恶法而远离善法,这也是一种恶习。比如说,贪婪、嗔恚等五盖是恶法,可是我们却以之为“食”,“未起令起,已起令其增广”,而且还自以为活得有滋有味,其结果必然是与菩提大道越来越远;而诸如念觉分、舍觉分等七觉分是通向菩提的大善法,我们却对之丝毫“不食”,“未起令不起,已起令退”,连与生俱来的那点儿善根都被自己折腾得一干二净——根本就没把它们当回事儿,这些都是十分错误的思想观念。

  那么什么才是正确的思惟方式呢(正思惟)?简单地说,说是对于五盖而不食,对于七觉分却倍加珍惜,六时食之。对于恶法,要未起令其不起,已起令其逐渐退失;对于善法,要未生令起生起,已生令其增广。如此一来,我们必然是善法与日俱增,而恶法如日薄西山,渐行渐远。与善法为伴侣,与善法隔永生,如此这般,岂有圣道不成之理?(3月5日)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七)~D 716经叙述比丘若不正思惟,则四正勤不会生起,七觉支也不会生起,反而会生起五盖。倘若正思惟,则上述相反。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七)~B 第714经(火经):本经将欲喻为“火”,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N 1307经:本经赞誉修习八正道所成就的..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F 第550经(离经):经中叙述若圣弟子念于..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U 1315经:此二经记述栴檀天子向佛请教..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八)~Q 1291经~1293经:此三经阐述福、..
 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四)~A 一、阿梨吒经(200)
 漫说《长阿含》(卷四)~C 佛陀灭度
 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七)~B 二、箭毛经(下,208)
 《长阿含经》内容综述(D)(表四)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G 1300经:本经为释提桓因向佛请教人类..
 漫说《中阿含》(卷五十)~B 二、牟犁破群那经(193)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Seeking a method to avoid death.[栏目:The Chan Hand book]
 那么平时不念佛、等到临终再念佛,可以吗?[栏目:念佛实用问答·净宗法师]
 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解题[栏目:佛书解题]
 树神能变成老公公[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一]
 初级佛学教本 第九课 中国四大名山 (一)[栏目:初级佛学教本]
 《四念处修行法要》:行、住、坐、卧、吃饭的修行[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谛闲大师遗集 第一编 大佛顶首楞严经序指味疏[栏目:谛闲法师]
 论地藏经是 佛对在家弟子的遗教[栏目:其它]
 生活在禅中 五、觉察[栏目:夏绿蒂·净香·贝克]
 石梁古道闻蛙鸣偶得[栏目:超然法师诗偈·旧体诗小集 ]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