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中阿含》(卷十九)~C 三、迦絺那经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226

三、迦絺那经

  说法地点:舍卫国

  主讲人员:佛陀、阿那律

  参加人员:阿难、目犍连等八百比丘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佛陀由于知道尊者阿那律的道业殊胜,就自动的和八百比丘共为阿那律陀作三衣,并令尊者说迦絺那(功德衣)法。阿那律陀依次而说明自己发心出家、离十恶、修十善,乃至解脱,而得六神通之经过,佛陀闻后对阿那律赞叹有加。

  在这部经典中,我们首先要搞明白“迦絺那”到底是什么意思。按照一般的说法,迦絺那就被意译为功德衣,旧译为“赏善罚恶衣”。其主要是指比丘众于夏安居结束之后,或于一定期限内所穿着的便服。据《四分律》卷四十三《迦絺那衣犍度》记载,佛陀在舍卫城时,有众多比丘在拘萨罗国安居,十五日自恣竟,十六日往见世尊,途中值遇天雨,衣服湿重。世尊以此因缘,遂制比丘于安居竟,受此功德衣。因此,我们便可推算出,所谓功德衣者,原来是由于夏安居期间所修得的各种功德的代称。佛陀为了表彰弟子们的精进修行,于是就允许大家制作一种除了正规服饰以外的便衣。这种便衣在原始佛教早期,一般都由比丘们自己动手制作。到后来,由于工作量较大,加之居士们的虔诚,此衣遂逐渐由施主制作供养。若比丘们亲自动手,则众僧集于一处一齐制作,但必须在当日完成。如果是五条衣,则每条二分为一长一短,通计十隔;若七条衣则割裁为二十一隔,四周附缘。关于其使用期限,据《五分律》所述,受迦絺那衣有三十日,舍亦有三十日,若是前安居,则于七月十六日受,至十一月十五日舍;若七月十七日乃至八月十五日受,则至十一月十六日乃至十二月十四日舍;若系后安居,则于八月十六日受,至十二月十五日舍。如此前后加起来,共累计四个月计一百二十天。

  此衣依安居之功,而有五种德,故名功德衣。据《四分律》卷四十三所述,此五功德实即出家人在食衣住等生活细节上,由僧团所特别开许的五种豁免权。受此衣可得五种利益,分别是:。(二)。(三)。(四)。(五)。

  (1)得蓄长衣,受此功德衣上不行作法,蓄余分之衣亦无罪。

  (2)得离衣宿,三衣之中不携一衣,经一宿亦无罪。

  (3)得别众食,应坛主别请亦无罪。

  (4)得展转食,至午时受数度施主之斋亦无罪。

   (5)食前食后,不嘱比丘,得入聚落至午时,不告知同住之人,而至施主之家亦无罪。

  这部经典其实很有可读性,因为我们再次见到了佛陀的慈悲情怀与众僧齐制功德衣的场景。当时佛陀居止于祇园精舍,而阿那律尊者则住于不远处的娑罗逻岩的山中。有一天,阿那律到舍卫城去乞食,佛陀的侍者阿难也到舍卫城内去乞食。阿那律见到了阿难,便向他“诉苦”——“贤者阿难,我的三衣(内衣、上衣、大衣)都破到无法再穿的地步了,烦恼您老人家能不能发动一下大家,帮我制几件衣服啊?”

  阿难一见阿那律的那身衣服穿着,也着实让人看不下去。于是他就答应了。当回到祇园精舍后,阿难就到每个比丘寮房去敲门,并大声吆喝着:“各位尊者,请大家现在到娑罗逻岩山中,一起为阿那律尊者缝制衣服去吧!”

  那时候比丘们的思想觉悟都很高,也没有什么私心杂念。可以说,在这样一个大家庭里,大家都过着一种近似共产主义的生活,基本上没有什么私有财产,甚至连私有财产的念头都不存在,可以说是一种有饭大家吃、有衣大家穿的原始公社般的大同社会,在这个社会里,其指导思想是六和共住: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以及利和同均。说实话,无论是父系社会还是母系社会,都无法做到真正的公平与合和,所谓无私有财产观念也有相对而言。因为那时不同的氏族之间往往会发生野蛮的战争,战争会产生大量的俘虏,而这些战争俘虏,就是早期奴隶阶级最主要的来源之一。而在真正的六和精神,却在早期的佛教僧伽里得以近乎完美的实现,这种现象是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和思索的。

  阿难挨门挨户地去敲门动作,引起了佛陀的注意。他走过来问阿难这是怎么一回事,阿难便如实相告。佛陀说:“阿难,你真是太不够意思了吧?你请这么多比丘们去为阿那律比丘制衣,为什么唯独不请我去帮忙呢?”

  其实阿难不是不想请世尊去帮忙,一是怕打搅佛陀的禅定静坐,二是佛陀贵为世尊,哪有师父亲自为弟子作衣服的道理呢?但是现在见到佛陀亲口要求参加了,阿难便高兴地说:

  “唯愿世尊往诣娑罗逻岩山中,为阿那律尊者作衣!”

  佛陀一听,也很高兴,于是就带着阿难及众多弟子,一起朝阿那律的居所而来。

  正如我上面所说,那时的比丘觉悟都很高,“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加之佛陀亲自前来参加制衣,因此在极短的时间里,就有八百多位比丘集于娑罗逻岩山中,共同为阿那律尊者制作三衣。

  当我看到有八百多位比丘一起在为阿那律制作衣服,着实感到有些难以思议。一是声势浩大,大家热情空前高涨;二是如此众多的人共同来制衣,那将一下子制作多少衣服啊?这么多衣服,阿那律能穿得了吗?实际上整个制衣程序,也就是仅仅制作三衣而已,需要这么多人吗?如果大家一起动手,这活又怎么干呢?所以我对此理解有些不得要领。但是转念一想,终于搞明白了。事实上真正动手制衣的,就只是佛陀、阿难、目犍连等少数一些人而已,而大多数前来参加的比丘,都是坐在一旁观看,或者来随喜参加,并不是真正来动手制衣的。

  那么阿那律这三衣的主要制作者是谁呢?当然是佛陀,因为在整个制衣活动中,世尊当然是主角,这个次序可不能颠倒。其实佛陀一开始时对目犍连说,整个制衣工作由他一个人来完成,“我能为阿那律陀舒张衣裁,割截连缀而缝合之”,意思是说佛陀先将布料一段一段裁好,然后再一线一线地穿起来,所有的工作都由佛陀一个人来做。

  阿那律一佛陀这么说,他连忙说:“世尊,您老可别这样。如果连裁带缝这些工作都由您一个人来完成,那么我们就只剩下在一旁观看的份了,那哪成呢?”

  佛陀一想,对呀,所有功劳我不能一个人独占啊?于是他就对目犍连说:“那就这样吧,我负责把布料一截截裁好,然后大家负责将这些布块缝合起来,你们看好不好?”

  大家一听,都欢喜雀跃,纷纷摩拳擦掌,都想在缝衣上一展身手。

  转眼之间,两三个时辰过去了,太阳也已经偏西。当然,阿那律的三衣也已制好,那三衣看上去,有着说不尽的精巧,可谓庄严无比!

  接连截了三件衣的布料,佛陀显然有点劳累。他对阿那律说:“阿那律,你看看我们这么多人都来为你制作三衣,你看看有多大的福报啊!你总该拿点东西慰劳一下比丘们吧?”

  见到阿那律有些窘迫,佛陀接着说:“阿那律,我现在腰有点痛,我要休息一会儿。这样吧,你就替我给大家讲讲迦絺那法吧!”

  阿那律听后,就向佛陀合掌问讯:“好的,世尊。”

  阿那律给大家所讲的“迦絺那法”,主要是结合自己出家以来的一些经历与所取得的成就而言,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内容:

  1、阿那律为追寻断生死法,辞亲出家学道,是十分难得的大丈夫行为。比丘出家后,当以持戒为根本,并要“善摄威仪礼节,见纤芥罪,常怀畏怖,受持学戒”。

  2、阿那律本人已远离杀业、盗业、淫业、妄语、两舌、饮酒等十恶,而勤修十善。

  3、比丘当看淡一切,常怀圣戒,视衣钵为自己的双翼,以四海为家,行无顾恋,常怀知足,摄护诸根,勿使放逸。

  4、比丘当常怀正知,无论行住坐卧,皆以“正知”出入;当学独住远离,至安静处思虑真理,不起贪伺,于诸法中无有犹豫,于疑惑净除其心。

  5、阿那律通过自己的精进修持,已达到“定心清净,无秽无烦,柔软善住,得不动心”,证得六如意足(六种神通)。

  在这些内容中,我们便可以得出结论,第一,修行最根本的也是最基础的,就是持守戒律。如果比丘不持守戒律却想得到修行的阶位,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因此,那种所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说法,纯粹是胡扯!第二,修行是讲次序的,一步一步脚印,别指望有什么“终南捷径”的奇迹出现。我们现在都有一个毛病,就是喜欢讲六祖慧能大师的“顿悟”,所谓“不立文字,见性成佛”,而漠视了神秀大师的“渐修”法门。事实上这是一种比较糟糕的现象,它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我们急功近利、浮躁不实的短视心态。从修行次第来讲,就算你见了“性”,也未必就能够“成佛”,甚至离成佛还遥遥无期,最多也就是证得个斯陀洹之类的初果、二果罢了。比如说习禅,有的人很不耐烦,坐不下去了,就出怪招,搞什么“狂禅”,连佛菩萨像都敢劈了当柴烧,连起码的因果戒律都抛得一干二净了,哪里还谈得上什么“见性成佛”?因此,在修行的过程中,来不得半点浮躁心理,那种想一蹴而就、一口吃个胖子的心态,是要不得的。正如在经中阿那律告诫诸比丘说:“若有比丘犯戒、破戒、缺戒、穿戒、秽戒、黑戒者,欲依戒立戒,以戒为梯,升无上慧堂正法阁者,终于是处”。如若相反,那么就是“必有是处”。

  当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佛陀经过自身的调理,也把腰痛病治好了。此时,阿那律也将迦絺那法讲述完毕。佛陀“即时便起,结跏趺坐”,大声赞叹阿那律:“善哉善哉!阿那律啊,你今天为大家宣讲了殊胜的迦絺那法,今后要把这种法经常跟大家讲,反复跟大家讲,让大家都知晓迦絺那法的殊胜性,并按照迦絺那法去修去行。”

  佛陀面对着大众,郑重其事地说:“比丘们!你们要受持迦絺那法,诵习迦絺那法,善持迦絺那法。因为迦絺那法乃与法相应,为梵行之本,修习它们,通向涅槃的大道将会变会坦途!大家若要早日证得涅槃妙境,那么就请你们精勤修持迦絺那法吧!”

世尊的法语,久久回荡在群峰万岭之间……(界定,2009.04.01.南海普陀山)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中阿含》(卷二十)~A1 一、念身经
下一篇:漫说《中阿含》(卷十九)~B 二、有胜天经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一)~I 572经:讲述的是诸比丘为根、境之间谁..
 漫说《杂阿含》(卷十六)~G 第438经(众生界经):本经叙述众生界虽..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二)~I 915经是刀师氏诘问于佛:“若欲安慰一..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二)~K 917经、918经:此二经所述三种调马..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二)~D 908经与907经,有位“战斗活聚落主..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六)~J 1236经、1237经:此二经叙述波斯..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五)~H 979经:本经叙述须跋陀罗尊者在佛陀将..
 漫说《中阿含》(卷一)~D 四、水喻经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七)~B 1024经述说尊者阿湿波誓比丘身染重病..
 漫说《长阿含》(卷五)~C 梵天与佛法的对比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勇猛精进心如海[栏目:达真堪布]
 作为佛弟子如何将佛法融入现实生活?[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法然上人文钞 法语篇 三○、示赖纲之法语[栏目:日本净土宗·法然上人文钞]
 风过无痕(张抗抗)[栏目:佛教与教育]
 解脱心 A Heart Released 十一、做为一个禅思者的自我训练,必须保持其特质[栏目:解脱心 A Heart Released]
 相应79经 被食经[栏目:相应部 22.蕴相应]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空义隐覆真实章第九[栏目:白话佛经]
 你可以不生气 第六章 你的“心经”[栏目:一行禅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0五三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一集]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一(一一三六)[栏目:杂阿含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