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九)~H 八、八难经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97

八、八难经

  说法地点:祇园精舍

  参加人物:众比丘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佛陀告诉诸比丘们说:人们行梵行时,有八难、八非时;又说一不难,与一是时。

  我们时常将“三涂八难”一语挂在嘴边。“三涂”又作三途,是指火涂、刀涂、血涂。此处的“涂”,分别指地狱、饿鬼、畜生三趣。火涂是指地狱道,谓地狱中的众生,常为镬汤炉炭等热苦所逼之故;刀涂即饿鬼道,其众生常受刀杖驱逼;血涂即畜生道,谓其众生强者伏弱,相互吞啖,饮血食肉。

  而所谓“八难”,就是指不得遇佛、无法听闻教法的八种障难,分别是指地狱、畜生、饿鬼、长寿天、边地、盲聋喑哑、世智辩聪(邪见)以及佛前佛后。此八种障难虽有苦乐不同的果报,然都不能见佛遇佛,不闻正法,故称为难。其中,地狱、畜生、饿鬼三涂报障深重,不得会圣,众苦逼恼,不能修梵行,故称为难;长寿天(指色界、无色界诸天)命报长远,寂静安隐,其中有情多以之为涅槃,不求佛法,故称之为难;边地(指北俱卢洲)乐报殊胜,无诸苦事,不识佛法,不求出离,故称之为难;盲聋喑哑诸根不具,纵生在有佛法之国亦不能睹圣闻法,故称之为难;世智辩聪者(邪见)虽生在有佛法之国,却深陷邪见,妄执深厚,故称之为难;佛前佛后者,不得遇佛,不知出离之道,无求圣之心,故称之为难。另据《大乘义章》所述,三涂、盲聋喑哑是苦障,长寿天、北俱卢是乐障,世智辩聪是恶增,佛前佛后是善微,故皆称为“难”。

  佛陀在本经中对弟子们说:“人行梵行而有八难、八非时也。”就是说八难又名八非时,即八种不合时宜的生存方式。我们常常讲有三难:谓“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中国难生”。这里的“中国”,并非指华夏中国,而是指古印度以摩揭陀国为代表的、文化底蕴高度繁荣的中部地区。当然,后来佛教的重镇(或中心)东移中土,也可以将“中国”视为华夏文明。所以很多人在教导大家用功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佛机会时,时常会用此三难以作比喻,称“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中国难生今已生”,若再不信奉持守佛法,那么一失人身,必将万动难回,任凭你怎么后悔都来不及。其实这些讲的都是大实话,没有半点虚情假意。但是我们人类总有个毛病,叫未曾拥有的,或已经失去的东西,才叫好东西,才知道珍惜。未曾拥有的自然是好东西;但当我们正在拥有的时候,为什么不知道珍惜呢?正如生病,现今生活条件好了,物质供应水平很高,只要肯花钱,再贵的东西、再稀罕的东西,基本上都可以买到。时下物欲充足,我们却反而丧失了自我,吃、喝、玩、乐一样也不少,美其名曰“潇洒走一回”。长期以往,身体开始出现严重透支与亏空,原本好端端的身体,从此一蹶不振,开始走下坡路了。当我们躺在病床上的时候,看到孩子们灿烂的笑容与活泼的身姿,我们将是多么地羡慕——我们曾经也像孩子们一样,拥有茁壮成长的、健健康康的身体。此时此刻,“追悔莫及”一词成了大多数病膏肓者的心情写照。

  其实学佛也是这样。我觉得我们完全可以抛弃门户之见,无论是大乘小乘,无论是修禅修净,只要你抓住一门,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地修习下去,总会取得预期的效果。说“人身难得”,其实大多数人并没有觉得人身真的有那么难得,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婴儿出生,怎么能说“难得”呢?然而,即便如此,谁能保证百年以后,你能再次回到人间?从轮回的角度上讲,欲界有六道,此身一失,想来此世间,以最快的速度,大约也是数十、上百年以后的事情了。纵然再来此世间,也是物是人非、时过境迁;退一万步讲,倘若人生无有轮回,仅此一世,反而凸现了人身的的难能可贵,我们更应该珍惜人身了?

  至于“佛法难闻”,更是需要诸多因缘的配合。其实生在中国,接近佛教、听闻佛法的机会还是很多的。但是纵然你亲近了,也未必能生起信仰;纵然你听闻了佛法,纵然产生了信仰,也未必能获得殊胜的利益。时值末法时期,僧团比丘也是良莠不齐,一些原本信而复失的信徒,也时而可见。因此,纵然我们“已得人身、已闻佛法、已生中国”,便能保证我们从此皆能步入解脱之途么?我看未必。

  有时候,过于自信,未必是好事;而杞人忧天,也未必是坏事。因为,在繁盛的外衣下,是否会滋生衰朽的隐忧?(2009.06.21)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九)~I 九、贫穷经
下一篇: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九)~G 七、沙门二十亿经
 漫说《杂阿含》(卷九)~E 第235经(近住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L 1305经:本经叙述修行不分场合,纵然..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五)~M 987经:佛陀对弟子们说,“我于二法依..
 漫说《中阿含》(卷十六)~A 蜱肆经
 漫说《中阿含》(卷三十四)~A 一、大品商人求财经
 漫说《杂阿含》(卷十六)~A 第407经、408经(思惟经):此二经教..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六)~B 二、优昙婆逻经
 漫说《中阿含》(卷一)~D 四、水喻经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七)~A 713经(转趣经)
 漫说《长阿含》(卷八)~A 一、散陀那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雪公师训集锦[栏目:李炳南居士]
 大乘、小乘、生活禅[栏目:净慧法师]
 一半一半 无用与无明[栏目:往事百语]
 十八届:行脚赵州桥(明影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大乘无量寿经简注易解 序[栏目:净空法师]
 中观总义 第十课 破斥不合理的诤辩 能破正理[栏目:中观总义讲解·圆春法师]
 有善根和福德才能见性[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对己节俭 对人大方[栏目:净慧禅语]
 药师佛法门小常识[栏目:药师佛·文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四九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