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生死涅盘自缚自脱说
 
{返回 明真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28

生死涅槃自缚自脱说

明真法师

嗟呼!生死之迁流,涅槃之常住,何因而差别耶。诸佛之解脱,众生之缠缚,又何其苦苦乐乐,不平等之甚耶。岂有物以司之耶?抑有神以命之耶?皆非也。盖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自造其因,自受其果。非天降,非地出,无不由自也。岂他神物所能致哉?实以人之心行定之耳。心行善且正焉,斯涅槃自证;涅槃既证,则三明六通,无碍自在,不期脱而自脱矣。心行恶且邪焉,斯生死自随。生死既随,则五住十使,有漏牵缠,不期缚而自缚矣。此因果循环之理,丝毫不可易者也。其迷昧之者,不信此理。邪见居心,偏执成性。妄闻人生脱缚,槛操于天,以为天能脱我缚我也。使其盲然,则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富。何也?以天之所定耳。虽修亦无益也。自此说行,于是善者以息,恶者以肆。坐待天赐之幸福,不尚人力之修持,而终于不悟定分之业。一出于自,良可痛也。殊不知因果二道,如形之与影,声之与响也。形之正,不求影之直,而影自直;声之和,不求响之顺,而响引顷;因之善,不求果之美,而果自美。所谓如是因,如是果。果必从因,因必克果。佛祖之言,不我欺也。是以佛之成,不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凡之作,必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来源,以各有其因。故成果千差万别之不同也。今人不修因而忘果,是犹塞其源而欲流之长,斧其根而欲叶之茂也。天下宁有是理耶?然则种生死因,得涅槃果;种涅槃因,得解脱果。自然公口,夫何异哉?古德云:  “假使百干劫,所作业不忘,因缘会遇时,果报还白受。”岂非因果之识证耶?此修道之士,广增福慧,普利人群。书观经藏,夜习禅那。定慧兼修,解行同进。而将来之美果,下操券而得也。故吾人不忧良果之不获,而忧善因之不造,以有因未有无果者也。若不然,则释伽之说,皆妄作也。思之思之。

(原载《弘法社刊》一九二九年第三期)


{返回 明真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僧青年的信仰与生活问题
下一篇:什么是“烦恼”?
 致巨赞法师函
 对于端阳节之感言
 佛陀的日常生活
 释迦牟尼佛与神造论者辩论的故事
 论宗与教相辅而不可相离
 《相宗络索》管窥
 什么是佛法
 致灵根法师涵
 致太虚大师函
 从佛陀抨击“种姓制度”的精神来看主张“泯除阶级观念”、的荒谬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生日三自问[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本尊阿弥陀佛 第四章 极乐世界[栏目:清净法师]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六十三[栏目: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佛母摩耶夫人 二、释迦世尊的诞生[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学佛入门]
 心的体态[栏目: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又名根道果]
 弥多的口业[栏目:持戒]
 初地以上的菩萨怎样才能成佛?[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陈景富[栏目:当代佛教学者]
 8、居士可以弘扬佛法吗?[栏目:居士学佛100问]
 难逃一死[栏目:佛教故事选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