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有人骂你打你都能忍才是入道(宣化上人)
 
{返回 忍辱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118

有人骂你打你都能忍才是入道

宣化上人讲述

  汝等比丘。若有人来。节节支解。当自摄心。无令嗔恨。亦当护口。勿出恶言。若纵恚心。则自妨道。失功德利。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
  嗔,是嗔恨。恚就是生怒气、发脾气。这都是烦恼障道的因缘,所以必须要有对治的方法。对治嗔恚的方法是甚么呢?就是要用“忍辱”。以忍辱度嗔恚,你若是不能忍辱,就是嗔恚;你若是能忍辱,嗔恚就没有了。这是对治嗔恚的烦恼障,用忍辱来治它。

  佛说,“汝等比丘”:你们这些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若有人来”:假使有这样一个人来,来到这儿干甚么呢?“节节支解”:他想要把你四肢都给断了,令你节节支解。释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时候,做忍辱仙人,歌利王来割截他的身体,就是把他手脚节节支解,忍辱仙人还是不嗔恨。但歌利王不相信,忍辱仙人说:“我若是没有嗔恨心,我的手脚还会再重新长出来,恢复如故。”说完这话,果然这手脚也不需要请接骨的医生,也不需要像现在的医生用针把它缝上,甚么也都不需要,这手脚又都完好如初,又都长好了。于是乎,歌利王心服口服,佩服这位忍辱仙人是真正行忍辱。由于这个缘故,忍辱仙人又发愿说:“你虽然割截我的四肢,对我这么不好,但若是我成佛的时候,我就要先度你开悟,先得道。”所以在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后,先到鹿野苑去度五比丘。五比丘头一个就是憍陈如,这憍陈如尊者在往昔就是歌利王,他割截过释迦牟尼佛的身体。

  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道的时候,为甚么能够忍辱而不生嗔恨心?就因为他没有我执了。没有我的执著,所以他被割截身体时,就有如割截虚空一样。他与虚空法界同体,因此割而未割,别人割截他的身体就像没有割一样,也好像是割到虚空里一样,因为这种关系,所以他不生嗔恨。不生嗔恨的时候,就是“当自摄心”:那时候他能将他这个心摄持住,不动念,有一种如如不动的定力,了了常明的智慧,这就是当自摄心。“无令嗔恨”:他不令心里生出嗔恨来。“亦当护口”:不单要摄心,而且要护口,护持口业,不犯绮语、妄言、恶口、两舌这种的罪业。“勿出恶言”:因为他护持自己的口业,所以也就不出恶言,不会用恶劣的言词来骂詈这个割截他的人。

  “若纵恚心”:假使你不摄心,放纵你这个嗔恚的心,“则自妨道”:这样就对修道有所妨碍了。退“失功德利”:把你所做的功德都退失去了,所谓:“千日打柴一火焚”,你做了一千天的功德,但发一次脾气,就把这些功德都烧没有了。所谓:“星星之火,烧去功德之林。”因为这个,所以不可以发脾气。“忍之为德,持戒苦行”:能有忍辱这种的德行,这种的功德,比起持戒的苦行功德“所不能及”:你能忍辱,能持戒、修苦行,这种的功德,没有甚么功德可以能比得了的。“能行忍者”:你能修行这个“忍”,忍人所不能忍,让人所不能让,吃人所不能吃,受人所不能受,行人所不能行,做人所不能做,你能这样子,这才是一个真正的修行人。“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这样才是一个真正的大英雄、大豪杰、大圣人、大贤人,一个伟大的大丈夫。

  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所以者何。嗔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当知嗔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嗔恚。白衣受欲非行道人。无法自制。嗔犹可恕。出家行道无欲之人。而怀嗔恚。甚不可也。譬如清冷云中。霹雳起火。非所应也。

  “若其不能欢喜忍受”:假设这个修行人,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人家骂你,或者打你,这种恶骂之毒。“如饮甘露”:骂你,应该当作在听唱歌的;打你,自己应该想这是撞到门框上。他骂你、打你,就好像喝蜜糖水那么甜。“不名入道”:若是不能这样子的话,那你就是没有得道,没有真正进入道的门径。“智慧人也”:“观恶言,是功德,此即成吾善知识,不因讪谤起怨亲,何表无生慈忍力?”所以,有人骂你、打你,你都能忍,那就是入道了,那就是有真正的智慧,与一般的人不同了。“所以者何”:为甚么要这样子愚痴呢?“嗔恚之害”:你若知道嗔恚对人的害处,“则破诸善法”:你有嗔恚就会把一切的善法都障碍住,修行也不得利益了,越修越退步。为什么你越修越退步呢?就因为你有嗔恚心。“坏好名闻”:你有了嗔恚,脾气大,譬如你做一个法师,若是有很大脾气,人家一提起来:“得了!那个法师没有旁的本事,只有脾气,那是他的本事。”这样一说,你说这多倒架子?所以你们每一个人,不要各处宣传说:“我的师父脾气真大,和我们一个样子。”不要这么宣传,这么宣传,那正是倒师父的架子。人家一听,会说你的师父一定不是一个善知识,一定是个恶知识。你看—坏好名闻,甚么名誉都没有了。“今世后世,人不喜见”:一般的人,不但今生不愿意看见一个发脾气的出家人,就是等到来生,人家也不愿意见。说:“好了!我们来生也不要遇在一起,不要拜这么个有脾气的师父。”啊!这真是恶知识。不要这样子。人不喜见,你看!人都不欢喜见你了。“当知嗔心”:你应该知道嗔恨心,“甚于猛火”:这比猛火还厉害。“常当防护”:应该常常防护这个嗔恨心。“无令得入”:不要令嗔恨心常常在自己的心里边。“劫功德贼”:打劫功德的这种贼,就是嗔恚。“无过嗔恚”:没有再比这嗔恚的贼更厉害的了。

  “白衣受欲”:白衣,就是在家人,“非行道人”:他不是个修行人,“无法自制”:没有方法自己控制自己的嗔恨。“嗔犹可恕”:那么在家人脾气大一点,自己管不了自己,这个嗔犹可恕,还可原谅的。而“出家行道”:出家修道的人,应为“无欲之人”:应该是小欲知足的人啊!“而怀嗔恚”:可是再有这个嗔恚,放不下,不能忍辱。“甚不可也”,这是很不对的一件事情。譬如甚么呢?“譬如清冷”的“云中”,“霹雳起火”:打一个霹雳,就有闪电的火光。“非所应也”:在这下大雨,狂风暴雨的时候,打雷这是正常的;但在清冷的云中不可以有霹雳,起大火,这是不对的。所以若是不修行,你有脾气不要紧的;但你若是个修道的人,为甚么还要有那么大的脾气呢?还要那么放不下呢?这是不对的。
 


{返回 忍辱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我们面对诽谤、侮辱时的态度(宣化上人)
下一篇:上师亲友受伤害 该不该起嗔恨心(索达吉堪布)
 怜惜众生苦 敞心向轮回(达真堪布 )
 不能忍辱,能够往生吗?(李炳南)
 逆境中如何坚持菩提心(达真堪布)
 佛弟子须修忍辱
 用慈悲、智慧和禅定的功夫来修持忍辱(慈成加参仁波切)
 忍辱波罗密证入无为
 富楼那尊者善学忍辱
 修忍辱有没有更容易的途径方法?(传喜法师)
 对治顺理嗔、非理嗔及争论嗔的妙法——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文珠法师)..
 忍辱是快乐的源泉(然教法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山河大地是如来[栏目:境明·千里皆明]
 第四品 华品[栏目:南传法句经故事集]
 所谓的气动跟身体内部的调整如何分辨?[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栏目:卡卢仁波切]
 序: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栏目:包容的智慧]
 董群[栏目:当代佛教学者]
 佛教丛林观 第四章 僧人服饰 第三节 僧人日常服饰 四、僧鞋与僧袜[栏目:佛教丛林观]
 三八 奔尼伽(圆满)[栏目:长老尼之譬喻]
 贫穷的原因[栏目:仁焕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二九五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三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