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答李汝清问(八则)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25

 答李汝清问(八则)

  答一:非谓念一日或至七日即可得一心不乱,谓念至一心不乱,可住于定中一日或至七日,若身心俱定,当然饮食、便利皆绝,此由定法持身之故也。

  答二:一心不乱,即三昧──三摩地──别名。然念佛古有事一心、理一心之义。唯有一念佛心相继无间,更无其他想念,为事一心。此念佛心亦绝,而又不落于无知,无分别智亲证真如,为理一心。非可言状,更非催眠状态。

  答三:得理一心,可断见惑,或断无明。然未断思惑,亦或顿断。事一心则暂伏耳。

  答四:得理一心,则无生不生,若事一心,则尚须常念常发愿乃生。

  答五:属于横死,且死由嗔痴故尔。

  答六:不定能往生,如念愿真切。亦或往生。

  答七:不能往生,并须随其一生行业善恶及死时心念善恶而定其升沉。然念佛之善根,终在后生遇缘可发。

  答八:照师授,或照本乡所通用之音,念之便可。(见海刊十三卷六期)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答九莲寺学生问(三则)
下一篇:答罗普悟问(五则)
 实用佛学辞典序
 访问团南来之意义及其成就
 答王远孝问
 为国家与佛教著想应努力实行菩萨行
 上参众两院请愿书
 法界论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 妙法莲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 合刊序
 从沟通汉藏文化说到融合汉藏民族
 评郭沫若论文化
 维摩诘经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坛经》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吴言生)[栏目:六祖坛经思想研究]
 其义深远 其语巧妙[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宗教教育为今世所必须[栏目:净空法师]
 印祖故事 58、应邀请无锡说法,住苏州亲自汲水[栏目:常惭愧僧印光法师的故事]
 蛋是素的吗?[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法句经要义 第一品 双品 盲僧迦丘帕拉 邪念带来苦果[栏目:法句经要义]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