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思惟断烦恼
我们学佛,必定要从内心,用最虔诚的心接受佛所教法。虔诚,就是要一心无杂念,如此才是真虔诚。所以,《无量义经》这段(经)文又说:[有闻莫不心意开,无量生死众结断,有闻或得须陀洹,斯陀阿那阿罗汉]。
⊙[有闻莫不心意开,无量生死众结断,有闻或得须陀洹,斯陀阿那阿罗汉。]《无量义经德行品第一》
我们听经的态度,若用最虔诚的心,真心受法,法入心就意开解,尤其是[无量生死众结断]。我们人生,在人间忙忙碌碌、纷纷扰扰,到底如何来,如何去,都不知道。只是在这一生中,人我是非,都是这样连结着。人我是非,不断在结仇连怨,互相牵连,生死哪会断呢?我们的心如何能静呢?
所说的生死,意思就是生灭的意思。一方面是从我们心,心的生住异灭来说;另外一方面,就是儿时、长大到往生,这个生、老、病、死。
光是心灵的生灭,一天就不知有几次的生灭。听法,现在听,听完之后,待会儿一个境界来,这个心的生灭又是起落不定,真的是由不得自己。何况,身体无常什么时候来,我们不知道。出生、长大,能到老吗?也不知道。更麻烦的是,去世时要去哪里呢?也不知道。这就是无量生死的苦啊!
我们学佛,就是希望断除这种不知不觉。所以我们现在有幸了,得人身、闻佛法,听佛法之后,我们必定要用很虔诚的心,听了法入心,自然就是[有闻莫不心意开]。
⊙[心意]:心为集起之义,意为思量之义。
这个[心意],[心]就是集起的意思,[意]就是思量的意思。只要你用虔诚的心真正听进去,这个法了解了,本来内心充满烦恼,闻法之后,我们心结解开,所以叫做[心意开],自然[无量生死众结断]。
[众]就是很多很多。不知几生几世,我们就已经牵扯来了,牵扯来如此连连不断,恩怨不休,这就是累积很久的[众结]。那么[结],结集的意思。结集是集起什么呢?结集烦恼,也就是烦恼的异名;结就是烦恼。意思就是说,烦恼的因就是从结集而来,结集了无量数的烦恼,所以在这个生死中无法断除,所以这叫做[结]。
⊙[结]:集之义,烦恼之异名,烦恼为因,而结集生死,故谓之结。
[结]就是不会断的东西,连连结结。昨天的事情拖到今天,过去生的恩怨也是牵引到现在生,像是这样连连结结在这个生死中,所以叫做烦恼。烦恼生死,就是这个[结]字。所以在《大乘义章》中说:[结集生死,目之谓结。]还是同样[结]。
⊙[结集生死,目之谓结。]《大乘义章》
[断结则解脱],你若懂得断除那个[结],就是烦恼的开头,你懂得断除,如此生死就能了断。
烦恼去除,我们的心清净,自然听法就能[或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须陀洹是初果,斯陀含是二果,阿那含是三果,阿罗汉是四果。所以,能证四果位,这是小乘去除烦恼的阶段。
学佛,我们要学的是大乘。大含小,这个小乘的烦恼若未去除,大乘行菩萨道的人,心还挂着烦恼,如何行菩萨道呢?所以,断烦恼是我们发心立愿要修行的人,一定要经过的路。这是我们要用心去体会。
《法华经》又说——
⊙[又见诸菩萨,行施忍辱等,其数如恒沙,斯由佛光照。]《法华经序品第一》
佛的光明能照耀。修行者,他在修行的生态,修行的过程,同样因为行大乘法,菩萨道必定第一个条件就是布施。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就是受大乘法的人不得欠缺。所以[行施忍辱],行布施就要忍辱,这样的人很多,发心立愿譬如恒沙。
有的人就是已经在身体力行,有的人心灵的智慧尚未开启,不过,他还是本具佛性,所以[如恒沙]。这[斯由佛光照],还有很多人还未得到这种智慧光明,所以佛光是永恒,永远如太阳,永恒照耀。就是众生自己的心业,心这样在转。心若有烦恼,哪怕是太阳当空,就如背对太阳,那就是黑暗。只要我们众生好好将心转动一下,就面对光明,所以佛光是永恒。
现在又说——
⊙[又见诸菩萨,深入诸禅定,身心寂不动,以求无上道。]《法华经序品第一》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接着就是禅定了。我们要精进,精进,除了入人群去布施、去精进,布施中会遇到困难,我们要进而不退,这也练就我们的定心。若要定心必定要禅,[深入诸禅定]。
⊙[禅]:译曰思惟修习之义,或译静虑,谓心体寂静。
[禅]的意思就是叫做思惟,这个思惟就是省思,反省、思惟。我们要给自己一个空间,在人与人之间事情发生,到底是要让我们生气,让我们烦恼等等,我们要有这个思惟,好好思惟如何处理。这就是我们要反省、思惟的空间,这叫做修——修养。
常告诉大家,我们的习性就是要修,我们要学习将习气涤净。人家瞪我们一下,我们用怒目相对,这就是习气。修,就是人家的怒目,我们就是用慈容、慈眼视众生。若能如此,这必定要我们的习气修好,自然对待的境界就能缓和,所以叫做[修习]的意思。
或译做[静虑],就是[心体寂静]。我们的心看任何人的境界,我们全都是用宽容,能够容忍的心,这就已经到达[静虑],我们的心已经很宁静,什么样的境界都不会动我们的心,所以叫做[心体寂静]。心的本体回归到我们原来的本质,那就是接近佛性,就是心体寂静了。
⊙[定]:心定止一境而离散乱妄动之义。
所以说,[定者,心定止一境而离散乱妄动之义]。我们的心就是定在一个境界,不动摇,静寂清澄,这些散乱妄动就不会在我们的心境鼓动起来,不论周围的环境是如何散乱,都不会让我们的心起妄念,我们的心还是如此宁静,定在一境里,这就是定的境界。
⊙即一心正思为[禅],是心境静念为[定]。
也就是说,一心正思叫做[禅],心境静念就是[定]。不论外面境界如何,我们的心境总不会受外面的境界动摇。我们就要有这样的境界,我们这个心的结才不会再连连一直结下去。
再接着说——
⊙[又见诸菩萨,知法寂灭相,各于其国土,说法求佛道。]《法华经序品第一》
这个佛光照耀,我们又看到了,诸菩萨[知法寂灭相],已经了解法是寂灭的。真正的法无生无灭,才是真法,[真空]中有[妙有],[妙有]中有[真空]。所以,这些人已经心灵的垢秽去除,习气已降伏,才[各于其国土,说法求佛道]。还能在每一个境界说法。这个[国土]就是我们面对的人群,我们的心境所面对的世界,有器世间、人世间等等,我们都有办法面对人,事理清楚,能说法。除了说法,我们还是不断求佛道,[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此说因成就中,所见之菩萨行六波罗密也。
这些已经发心的人,在各人的境界、周围,都能[说法求佛道]。这意思就是说,[说因成就中],这个因还在成就的过程,[所见之菩萨行六波罗密也],这个行六波罗密就是还在修行的过程。
这段(经)文就是已经发心,真真正正心境还是很了解法的意义。虽然我们还是在修行,进行中,不过,法很清楚。所以说,[知法寂灭相],这一定就是[非证根本智不能知之]。
⊙知法寂灭相,非证根本智不能知之。故[知法寂灭相]即为般若,[说法求佛道]即后得智也。
我们要了解寂灭法,一定要内心对[根本智]很了解,若不了解[根本智],就无法知道[寂灭法]。光是[知道,知道。]到底知是如何寂灭呢?[我不太了解。]这就是还未证。我们只是知道,自己心若没有体悟,怎能知法寂灭相呢?所以,我们还有很多要下功夫。所以,[知法寂灭相]即为般若,般若就是智慧。
[说法求佛道]即后得智也。我们了解这个法之后,能够入人群,在人群中真正平等。
⊙境智无异,不起分别,名根本智。分别一切差别之相,慧照分明,即名后得智。
常说[慈悲等观]。智是分别智,慧是平等慧,我们应该要了解这二种。
[境智无异,不起分别,名根本智]。这个境,我们若能到达[智]与[慧]合并起来,境界就是同样,不起分别。
何种境界有何分别呢?人就是同一样寂灭清净佛性,大家都平平等等,只是后来的环境使我们起分别。识,我们现在就是要将识转为智,转识成智,这个慧才能完成。光是智识不够,我们必定要智慧。
[分别一切差别之相],这是在前境,那就是智,到最后就是[慧照分明],这就是[后得智]。
所以说来,智有二种,一种是根本智,一种到最后就是后得智。这就是我们所要追求的。那就是[说法求佛道],我们必定智慧合和,才能自己自觉、觉他,才能觉行圆满。
所以大家要用心,佛道还很远,菩萨道还是要不断精进。不能排除了,以为断烦恼是小乘法,不是。它也是大乘法进行中,我们必定要断除的烦恼,解除我们的习气,我们才能在这二智合一,分明境界。所以希望大家时时要多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