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宽容别人
 
{返回 洛桑陀美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04

宽容别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事物的认识程度,对待人与物的方式,独特的做事能力等,这其中有其先天的因素,出生时所带来的习气,这些是前世的积累。又有今世的影响,如个人的种种条件:生长环境、经历、智力、年龄等限制。同时又受外在的形势、所处的环境约束,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囊括——因缘。

人生在世,难免不犯错误,只要我们能在错误中有所认识,能够反省,有所领悟,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认清并避免,错误本身就成了难得的人生经历、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所做的事情,不论大小,都是众人的力量、集体的努力,不是靠个人力量能够实现的。有些事看起来好像一个人就能完成,如一个人读书、一个人修法、一个人收拾家务、一个人做出一件精美的工艺品,但细细想来,看书需要地点、书籍、桌椅等,这些从哪里来?是多人的劳动成果,虽然我们不一定认识他们。修法需要法脉传承、场所、食物等,法脉如何延续?场所谁提供的?食物谁供养的?也是很多人的帮助。细细剖析起来,没有一件事不是依靠他人的帮助而完成的,更多的时候,是大家一起共事。当然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意见,可以共同商议,但不可彼此产生隔阂。在共同做事中,每个人会有各自能力的大小,个人所展现的特长的不同,就需要每个人都在自己适合的位置上,做好自己能做及该做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大家齐心合力,团结一致,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切不可因彼此观点相佐而矛盾,不能去妒忌他人的才能,也不可去指责他人的失误,应该赞叹他人的才华和做出的贡献,包容他人的错误并进行适当的提醒。对待他人提出的意见,要乐于去接受,可以进行思考是否合理,是否有价值、能否实现?不能认为他人提意见是对自己进行责问和挑剔,不能坚守自己的顽固而一意孤行,要感激有人给自己提意见,只有听取他人的意见才能有进步,当我们去给别人提意见时,首先应对事物有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并有自己的理由和依据,不能进行主观的臆断和猜测,对于自己不懂的地方要多听、多看、多学少发表评论,最重要的是心要摆正,不能出于私心或是其他各种杂染的心。

任何一个组织,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都需要团结和谐,这样才能很好的发展,如果不团结、不和谐,不论外面看起来多么强大,也不堪一击,内部的分裂、斗争是导致一个组织瓦解、溃散的根本原因。

大家都是怀着愉悦及渴望的心情,为寺院、为佛教发展做事情、做贡献,不论各自的力量是大是小、只要尽心尽力就好,不要去计较谁说的算、谁贡献的大小、谁付出的多少。大家要在共同做事的过程中,体验相互帮助之情,并要宽容、包容他人。


{返回 洛桑陀美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学佛的精神
下一篇:做到真正的皈依
 修密的弟子是宝器
 学佛人是以后比现在好,后世比今生好
 化逆缘为道用,转烦恼为菩提
 暇满人身错过了,再得到就很难!
 亲见宗大师的办法
 修学佛法要持之以恒、坚定不移
 固执 束缚
 最精彩的人生是——用生命实践佛法
 佛说生死
 学密的人必须守持戒律和誓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遗教经讲记 一[栏目:净界法师]
 师父,我想对你说[栏目:觉真法师]
 般舟行法总结及点评(释演捷)[栏目:般舟三昧念佛法门]
 佛教各宗大意—禅宗大意[栏目:黄忏华居士]
 憨山老人自序年谱实录[栏目:憨山大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三四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四集]
 身心如何安住[栏目:妙境法师]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二、玉桐居士 往生纪实[栏目:信愿法师]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四章 修道 10 保任证道要诀[栏目:元音老人]
 三个残人[栏目:佛教故事选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