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居住适宜处
 
{返回 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48
224、居住适宜处
  “居住适宜处”:居住在社会风气好,人心仁厚的处所。
  安居乐业是民众的基本心愿,房屋居住也就成为社会最关切的问题。《论语》:“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意思是说:“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才是好的。选择住处,不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怎么能说是聪明智慧呢?”在这里,孔子强调了选择居住环境的重要性。因为家庭具有经济生活、老人赡养、子女教育等功能,选择房屋要理性,面积大小要符合自己的收入水平,楼层、采光要考虑老人方便,位置要考虑适宜子女成长和教育。
  《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子年幼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带着幼小的孟子靠织布为生。孟子小时候,家离墓地很近,常常玩办理丧事的游戏。母亲说:“这不是我用来安顿儿子的地方。”于是搬迁到集市旁边。孟子又做学商人卖东西的游戏。母亲说:“这也不是我用来安顿儿子的地方。”又搬家到学堂旁边。于是,孟子就又模仿学生们做读书、礼仪的游戏。母亲说:“这里可以用来安顿我的儿子。”他们就在那里住了下来。等孟子长大成人后,学成六艺,获得大儒的名望。孟子认为这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结果。
  “孟母三迁”故事为历代所称颂。东汉赵岐《孟子题辞》:“孟子生有淑质,风丧其父,幼被慈母三迁之教。”宋代苏拭作《崔文学甲携文见过》:“自言总角岁,慈母为择邻”。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孟母三迁”的故事成为后世母亲重视子女教育的典型,影响至今。
  而对于发起出离心精进修行的僧侣,佛陀则强调了应安住在“阿兰若处”。“阿兰若”原意是森林、树林,也指旷野、荒凉之地。《慧苑音义》:“阿兰若有三种:诸法本来湛寂;坟场;沙碛处。”《俱舍论光记》:“‘阿’言无,‘兰若’名喧杂。”指佛教修行人禅修的寂静处,也用作寺院的别称。
  《阿奴波经》云:
  “汝等当复自作,至无事处,山林树下,空安静处,宴坐思惟,勿得放逸,勤加精进,莫令后悔,此是我之教敕,是我训诲。”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
  出家乐住阿兰若昼夜应作如是观:
  阿兰若处真道场,一切如来成正觉;
  阿兰若处妙法空,出世正法之所生;
  阿兰若处圣所尊,能生三乘圣道故;
  阿兰若处圣所宅,一切圣贤常住故;
  阿兰若处如来宫,十方诸佛所依故;
  阿兰若处金刚座,三世诸佛得道故;
  阿兰若处涅槃宫,三世如来圆寂故;
  阿兰若处大慈室,菩萨住此修慈故;
  阿兰若处是悲田,三世诸佛修悲故;
  阿兰若处六通室,菩萨于此游戏故;
  阿兰若处大无畏,能断一切恐怖故;
  阿兰若处三摩地,诸求道者得定故;
  阿兰若处陀罗尼,诸持咒人神力故;
  阿兰若处善法堂,增长一切善法故;
  阿兰若处菩提室,菩萨修道得忍故;
  若欲永超三界苦,菩提涅槃当修证;
  遍周法界利群生,应居兰若菩提室;
  所修六度四摄法,回施三有及四恩;
  自他俱入甘露城,同证一如真法界。
  一只小鸟的启示:
  一只小鸟飞往南方过冬,中途停在一棵很美丽的树上休息。慢慢的小鸟开始留恋这颗树,决定在这棵树上安家。天越来越冷,小鸟冻僵了,跌落到地上。一头牛经过,拉了一堆牛粪在小鸟的身上,冻僵的小鸟觉得很温暖,渐渐苏醒过来。当它发现竟然是被埋在粪堆中,就叽喳地谩骂这头牛的粗俗,但却不想离开,因为躺在里面又温暖又舒服。一只路过的野猫听到叫声,走过去对小鸟说:“走,我带你到河里洗一洗。”等小鸟洗干净了,野猫就把它吃掉了。
  小鸟的遭遇,启示我们:
  1、在通往涅槃的路上不要停止前进。
  2、不要留恋身外之物。
  3、往你身上敛大粪的人,可能是你的贵人。
  4、不要贪图暂时的安乐。
  5、要学会忍辱和感恩,善护口业。
  6、警惕拉你下水的人。

{返回 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往昔有德行
下一篇:尊敬有德者
 菩萨转世
 我还能吃吗
 向大众沉痛忏悔
 参学
 严持诸禁戒
 下水的理由
 真相
 人杰地灵的舍卫国
 师父还俗
 找好处,认不是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亡者在一周年之内,六月初六是过桥,这个环节是否还要办?怎样办才如理如法?[栏目:临终助念问答·净空法师]
 体光老和尚 开示四十五[栏目:体光法师]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十四[栏目: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谈弘一大师之出家(李木源)[栏目:弘一法师思想研究]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二七七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三集]
 观照的奇迹 前言[栏目:一行禅师]
 故道白云 63.一直到海里[栏目:故道白云]
 怎样修证悟空性的智慧?[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解脱之门 一、道次第、修心类[栏目:解脱之门]
 极乐之光 佛法的修行方法 ~ 四念住[栏目:极乐之光]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