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金刚经》讲解第四讲
 
{返回 慧祥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73

主讲:释慧祥
日期:2005年06月19日
讲别:第四讲

  请大家合掌。
  三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并称念:“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并发愿:佛弟子(您们的名字)愿以今天听经功德,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愿令一切众生:未种善根者,得种善根;已种善根者,善根增长;善根增长者,发菩提心;已发菩提心者,于菩提心不退转;菩提心不退转者,速成佛道;成佛道者,广度一切众生无有障碍。
  并愿以此誓愿之福回向给佛弟子(自己的名字),愿弟子业障消除,福慧增长,身体健康,家庭和乐,事业顺利,生生世世不堕三途八难,生生世世见佛闻法,随佛修行,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成熟众生,庄严净土,早登正觉,广度众生。
  三称:“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
  三称:“皈依十方三世一切法!”
  三称:“皈依十方三世一切僧!”

  好!请放掌。

  上次跟大家约略解说了我对“如是我闻”一词的心得,现在接着经文来说明。但是有关学习“如是我闻”的三个法门,所谓“昆勒门”、“空门”、“阿毗昙门”则要专章讨论,不宜在讲经时讲,否则会说远了,现在接着来说明经文。

  【经文】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释经】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说明】
  一、“舍卫国”是什么意思呢?
  答:舍卫国,为中印度古王国名,以城名而做国名。舍卫,梵名Cravasti,巴利名Savatthi。又作舍婆提国、室罗伐国、尸罗跋提国、舍啰婆悉帝国。意译闻物、闻者、无物不有、多有、丰德、好道。又以此城多出名人,多产胜物,故称闻物国。为北憍萨罗国(梵Uttara-Kocala)之都城名,为别于南憍萨罗国(梵Daksina-Kocala),故以都城代称。(请参考《佛光大辞典》舍卫国条)。

  二、“舍卫国”是现在的哪里呢?
  答:有关此国之位置,根据英国考古学家康林罕(A.Cunningham)推定,近于尼泊尔之奥都(Oudh,古称沙只,巴aketa),北方约九十多公里处,即拉布提河(Rapti)左岸之沙赫玛赫(SahetMahet)地方。因近年在该处发掘铭刻有记载,及巨大佛像,大唐西域记卷六所说周长约五公里之城壁,及记述布施祇园精舍田地之铜板等,足资证明此处即舍卫国故址之地。
  三、“祇树给孤独园”是什么意思?
  答:“祇树给孤独园”梵名Jetavana-anathapindasyarama,位于中印度憍萨罗国舍卫城之南,略称祇园或祇树、祇园精舍、祇洹精舍、祇陀林、逝多林,意为松林、胜林。“祇树”乃祇陀太子所捐树林之略称。“给孤独”即舍卫城长者须达(梵Sudatta)之异称,因长者夙怜孤独,好布施,故得此名。此园乃须达长者以黄金铺地而买下地,而祇陀太子因感动而捐出树林,共同为佛陀及其教团所建之僧坊、精舍,故称祇树给孤独园。

  四、“祇树给孤独园”在当时是何建筑规模呢?
  答:“祇树给孤独园”与王舍城之竹林精舍并称为佛教最早之两大精舍。园林之地平正,约有八十顷,内有经行处、讲堂、温室、食堂、厨房、浴舍、病室、莲池、诸房舍。园林中央为香室(梵gandha-kuti,相当于今之佛殿),周围有八十小房。精舍之左右池流清净,树林茂盛,众花异色,蔚然成观。围绕精舍之外,另有十八僧伽蓝。又精舍本为七层之建筑,然玄奘于七世纪参访此地时,该精舍业已荒废。

  五、“祇树给孤独园”是现在的哪里呢?
  答:“祇树给孤独园”位置约当于现今拉布提河(Rapti)南岸所存塞赫特马赫特(Sahet-mahet)之遗迹。

  【经文】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释经】与大比丘们共约一千二百五十位住在一起。

  【说明】
  一、为什么常常看到经典的开始大都是“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俱”呢?
  答:在佛弟子中,虽然有很多弟子都已经是成就解脱的阿罗汉圣果,但是其中有很多,是发愿“常随佛学”的,所以佛陀不论走到哪里弘法,一般地,这“常随众”就是这一千二百五十人。

  二、这一千二百五十人中,都是哪些人呢?
  答:指耶舍长者子朋党五十人、优楼频螺迦叶师徒五百人、那提迦叶师徒二百五十人、伽耶迦叶师徒二百五十人、舍利弗师徒一百人、大目犍连师徒一百人,共一千二百五十人。此千二百五十人先事外道,勤苦累劫而无所证,后承佛化导,即得证果。于是感佛之恩,遂于一一法会常随不舍,称为常随众,故诸经之首列众皆称千二百五十人。见《过去现在因果经》卷四、《普曜经》卷八,佛光大辞典p732。

  三、“比丘”有分大小的吗?
  答:有。如《四分律》:“小比丘应礼大比丘。”(CBETA,T22,no.1428,p.940,b12)。

  四、“比丘”是什么意思呢?
  答:比丘,梵语bhiksu,巴利语bhikkhu之音译,又作苾刍、备刍、比呼,意为乞士、乞士男、除士、熏士、破烦恼、除馑、怖魔。

  五、这“比丘”的大小,是依什么标准来分的呢?
  答:有关“比丘”的大小的分类。如《十诵律》载:
  「尔时王舍城,多年少比丘,一岁、二岁、三岁、四岁、五岁,少大比丘。……佛以是因缘集僧。集僧已。佛种种因缘赞戒赞持戒。赞戒赞持戒已语诸比丘:『从今听比丘有五法成就满五岁不受依止。何等五?一知犯。二知不犯。三知轻。四知重。五诵波罗提木叉利广说。虽复受戒岁多,不知五法,应尽寿依止他住。』长老优波离问佛:『大比丘应从小比丘受依止住不?』
  佛言:『应受。』
  优波离复问:『大比丘应承事供养小比丘不?』
  佛言:『除礼足余尽应作。』」(CBETA, T23, no. 1435, p. 151, a13~29)
  从这律典的数据,可以得到下列的结论:
  出家受戒才一岁、二岁、三岁、四岁、五岁者,为「小比丘」,或称为「年少比丘」。
  出家受戒满五岁,而且对五法都已成就的人,是不可以再依止其它的比丘。
  出家受戒岁多(多于五岁),而还不知五法的人,则要依止成就五法的人,乃至如果尽寿都还不能成就五法,就要尽寿依止已经成就五法的比丘。
  如果大比丘(满五岁,也就是第六岁开始),而还未成就五法,则可以依止已成就五法而受戒未满五岁的小比丘。
  当大比丘依止小比丘时,应承事供养小比丘,除礼足,余尽应作。
  又如《法华义疏》载:“凡夫三果名小比丘,罗汉之人名大比丘。”(CBETA,T34,no.1721,p.457,c7~8)。此种说法,不合律典。
  因为「大比丘」如果一定是要证阿罗汉,才能称为大比丘。则当优波离问佛:『大比丘应从小比丘受依止住不?』佛陀就不应说:『应受。』。为什么呢?哪有阿罗汉应依止凡夫或三果以下的比丘的道理呢?更哪有凡夫比丘应接受阿难汉承事供养的呢?
  可见,「大小比丘」是依受戒年资来分,而不是依修行成就来分的。所以《法华义疏》的说法,是作者个人之见,非依经律,故不采用。

  【经文】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
  【释经】这时,世尊到了用餐时间,就穿上托钵时应当穿的袈裟,拿着钵,进入舍卫大城乞食。
  【说明】
  一、“食时”是指什么时候呢?
  答: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译本而了解这“食时”的含意。
  如《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尔时,世尊于日前分,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国而行乞食。”(CBETA,T08,no.236b,p.757,a27~28)。
  《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尔时,世尊前分时,上裙着已,器上给衣持,闻者大城搏为入。”(CBETA,T08,no.238,p.766,c19~21)。
  《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尔时,世尊于日初分时,着衣持钵,入城乞食。”(CBETA,T08,no.239,p.771,c26~27)。
  说明:佛陀时代,他们的一天二十四小时是分为“六时”。昼三时: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夜三时:初夜分、中夜分、后夜分。因此,可以常在经中看到“昼夜六时”,也就是等同我们现在所说的“一天二十四小时”。
  我们从《金刚经》本身的经文中,就可以知道,是如此分类的。如《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CBETA,T08,no.235,p.750,c7~9)
  又,这昼夜六时,如果换算成现在的时间,是如何分的呢?
  答:初日分:06am~10am;中日分:10am~02pm;后日分:02pm~06pm。
  初夜分:06pm~10pm;中夜分:10pm~02am;后夜分:02am~06am。(注:am-早上,pm-下午)
  因此,我们就知道,这《金刚经》中所说的“食时”,是指“日初分”,也就是“初日分”,也就是“早上六点到十点”这个时段去托钵乞食的。

  二、“着衣”是着什么衣呢?
  答:衣,在佛陀时代分为“三衣”。
  三衣,梵语trinicivarani,巴利语tinicivarani,乃指僧人三种袈裟。
  (一)僧伽梨(梵Samghati,巴同),即大衣、重衣、杂碎衣、高胜衣,为正装衣,上街托钵时,或奉召入王宫时所穿之衣,由九至二十五条布片缝制而成。又称九条衣,或九衣。
  (二)郁多罗僧(梵uttarasavga,巴同),即上衣、中价衣,又称入众衣。为礼拜、听讲、布萨时所穿用,由七条布片缝制而成,故又称七条衣,或称七衣。
  (三)安陀会(梵antarvasa,巴antaravasaka),即中衣、中宿衣、内衣、五条衣,为日常工作时或就寝时所穿着之贴身衣,或称为五衣。
  从这里我们就知道,佛陀要出去托钵了,就穿上“九衣”,也就是“僧伽梨”。

  三、“持钵”是持什么钵呢?
  答:我让大家看看佛陀第一次乞食的经文,大家就知道佛陀持什么钵了。
  《方广大庄严经》:“尔时,世尊告四天王言:‘出家之法不合受汝如是金钵’,乃至展转奉七宝钵皆悉不受。是时,北方毗沙门天王告余天王言:‘我念昔者有青身天,将四石钵来与我等。复有一天,名曰遍光,来白我言:慎勿用此石钵,宜应供养而作塔想,何以故?未来有佛出兴于世,名释迦牟尼,当以此钵奉上彼佛。’尔时毗沙门天王语余天王言:‘欲施石钵,今正是时’。四天王各还自宫,与诸眷属持彼石钵,盛满天花以香涂之,奏诸天乐供养石钵,来诣佛所,各各以钵奉上如来,而白佛言:‘世尊,惟愿如来哀受我等所献石钵,受商人食,令我长夜获大安乐,得成法器,怜愍我故。’尔时,世尊作是念言:‘四大天王以净信心而施我钵,然我不合受持四钵,若惟受一,不受余三,而彼三王必生嫌恨。是故我今总受四王所献之钵。’……尔时,世尊受四天王钵已,如是次第相重安置,右手按之,合成一器,四际分明。’”
  从这经文中,我们就很清楚地知道,佛陀是持“有四际分明的石钵”。所以,当一个人要画佛像,画到佛陀持钵时,如果懂得画“佛陀持四际分明的石钵”,则表示他是有考究的,非是自己想象而画的。
  因此,这句经文,我们总地来说就是:“这时,释迦牟尼佛世尊,到了早上六点到十点该乞食的时候,就穿上僧伽梨大衣,拿着四际分明的石钵,到舍卫大城去乞食。”
  好了!今天上课到此,下课。

  (注:已经慧祥法师初次校正。)


{返回 慧祥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金刚经》讲解第五讲
下一篇:《金刚经》讲解第三讲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解说第十一讲
 《金刚经》讲解第一讲
 《首楞严经》讲解第十九讲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解说第十讲
 《首楞严经》讲解第五讲
 《首楞严经》讲解第十四讲
 学佛的次第
 《首楞严经》讲解第二讲
 《金刚经》讲解第二十讲
 《金刚经》讲解第二十九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入行论释·善说海 第九品 智慧[栏目:入行论释·善说海]
 欲海回狂白话解第三卷 决疑论 如来应化类(七问七答)[栏目:欲海回狂白话解]
 西藏行[栏目:蔡惠明居士]
 戒行精严 佛来授记 (唐 释昙荣)[栏目:释门法戒录]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四)~M 1197经:本经是佛陀涅槃时的一些情景描述。[栏目:界定法师]
 190.云盖继鹏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坐船过海喻:是佛力,非自力[栏目:净宗譬喻·净宗法师开示集]
 放下修行中的虚荣[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明确宗旨 建立目标 不忘发心》课堂笔记(十二)[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Only One Breath[栏目:Ajahn Sumedho]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