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生活中的七觉支
 
{返回 杨郁文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06

生活中的七觉支

杨郁文

中华佛学研究所 研究员

一、序言

“第四屈中华国际佛学会议”针对迈入二十一世纪之初,提出“佛教与二十一世纪”为主题。观察到当今人类因为物质文明的发达,相对于精神文化的落后,当代人格修养大不如前,然而色、声、香、味、触等五欲分的剌激远胜古人,二十一世纪的“佛教与修行”需要检讨;社会制度由原始的采撷、渔猎进步到农牧、手工业、轻工业、重工业乃至现在的有机化学、生物科技,社会环境剧变,“佛教与社会”的妇女、环保、社会关怀、宗教对话等问题急待谋求对策;电脑工业引发资讯管理及网路交际,改变了个人生活以及社会互动的状态,“佛教与资讯”有许多问题要发掘,有许多问题等待解决。佛教与修行、社会、资讯,成为本次会议的子题。

人类与生俱来禀赋的个性体质,加上后天的生活环境与学习经验,左右个人生命乃至团体生活。佛教的修行要求随顺因果并重视效果,时代在更替,环境在改变,但是人类能善、能恶的本性并无更改。佛法的第一义谛及“实法”,有其永恒性与普遍性,不因时空的变动而有所变易;佛法的世俗谛及“权法”,确是相应于地域民俗、国情、当代法律、社会变迁而权宜说法,方便善巧地调整。本论文的提出,以实法为主,说明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人,有慧根者仍然可以应用早期佛法所提示的朴素、简要、实用的方法来修行。

二、佛法以有情的人类为中心

佛法以有情[1] 为中心、为根本的,释迦牟尼佛陀的教化众生,主要对象是人,我们总得认清,佛法是以人为中心的。[2]有漏的有情的生命流转或五趣或六道,随业升降、因业受报。诸天、畜生、饿鬼及地狱趣众生,处于但受报而少有作业;可是人类一生尽在起惑、造业、受报中度过,惑、业、苦三障轮转,有漏的善业、恶业、不动业大部分是以人身造作出来的,五趣、六道轮回的枢纽即是人趣。《增壹阿含经》开示:“三十三天着于五欲,彼以人间为善趣,于如来得出家为善利,而得三达。所以然者,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3] 指明人间也是解脱有漏的轮回,改过迁善、修道成佛的最佳环境。

三、佛教的重心在于完人的教育

人乘、天乘──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的十善业道,不是佛法的宗要,佛法的重心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作证究竟涅槃的八支正道──佛乘、辟支佛乘、声闻乘。[4]  印顺导师提到:“人间佛教,是整个佛法的重心,关涉到一切圣教。”又说:“如从佛陀施教的重心来说,最深彻而圆满的佛教,应该是‘觉’的教育。佛的意义是觉者,是圆满彻悟宇宙人生的真意义,而到达究极无上者的尊称。佛的教育,不外乎本着自己圆满的觉悟内容,适应众生的根机,来教育大家,引导大家来修学,同登正觉成佛的地步。所以佛教是先觉觉后觉的觉的教育。如随俗而用一般的术语来说,那可说,佛教是最圆满的完人教育。”[5]  独觉者寻觅成佛之道,由见道、修道而证道成佛,佛陀十号之一“如来”,即指“修行完成者”、“人格完成者”[6] ;声闻者接受完人的教育,从闻法、如理作意思惟法义而入道,如法随顺次第修道、行道,要于无佛世界完成佛道,成为完人。

四、佛道的修行在于生活中

从无始的过去来到现世,从今世将往未来际,三世流转,有情一期一期的生死、死生,生死变易无常,死生相续不断,形成无常相续的生命之流。每一生的生活状态决定生命的尊严及鉴定生命的品质。生活中充满惑、业、苦,则生命并无尊严、生命品质低劣;生活中充实正见、正志、正行,自在、安稳、快乐,则生命极其高贵。《杂阿含937经》说:“众生无始生死,无明所盖,爱系其颈,长夜生死轮转,不知苦之本际。”[7]  指出世俗凡夫“无始无明”覆盖心智,“三渴爱”牵引心意,起惑造业,长久于有漏的“三界”生死流转,不知“四圣谛”,不能究竟离苦。可是,《杂阿含23经》如是说:“于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无有我、我所见、我慢使系着者,比丘!是名断爱欲,转去诸结,正 无间等,究竟苦边。”[8]  于此“六识身”依“六内入处”缘“六外入处”,即于生活中,根、境、识三合之“六触入处”,随缘生起生理反应、心理作用[9] ;世俗凡夫于六触入处掉入无明、渴爱、取着,作业受苦的旋涡中;贤圣能于此六触入处舍离无明而生明 [10] ,不生“我、我所”的见、爱、慢,断除三爱,解脱一切烦恼结,现观我慢使断知,作证涅槃,究竟离苦。

“三无漏学”透过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的学习次第,达到无漏的成果。其实即于“日常生活”──食、衣、住、行、育、乐──之中,持戒修身;于“宗教生活”──礼佛、念佛、持咒、诵经、禅定、止观乃至种种宗教活动──之中,入定修心;目的在于独处、待人、接物、处事时,具备正念、正知,修慧生正觉,以“正觉的生活”充足福慧,充实戒、定、慧、解脱、解脱智见等五分法身;以正觉净化贪、嗔、痴,解脱惑、业、苦,过着自在“解脱的生活”。《游行经》就如是说:

修戒获定,得大果报;修定获智,得大果报;修智心净,得等解脱,尽于三漏──欲漏、有漏、无明漏。[11] 

五、“修行”的意义

“灭恶增善”为佛法修行的主旨要义。如《长阿含散陀那经》说:“汝但于善法聚、清白聚中精勤修行,吾自为汝说善净法灭不善行,增益善法。”[12]  我们可以说:在生命开展当中、生活过程当下,认真、努力、有效地实践,修习多所作,改正错误的行为、改善有缺失的反应,乃至补养、充实完善的品格;目的在于解脱一切惑、业、苦,具足五分法身,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他逮得究竟涅槃。须菩提尊者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询问:“菩萨大乘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修行?云何降伏其心?” [13]  释尊指示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修行之目的在:“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14]  方法即是:“应如是住、如是修行、如是降伏其心!……应如是生清净心而无所住,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15] “应如是住”指 有心修习并维持善行,而心不住我、我所,不住人相、法相、六境;“(应)如是降伏其心”指 思择制止为非作歹,舍断我见、我所见,消灭常见、断见。

精勤于灭恶增善,其术语为“四正勤”如《杂阿含878经》所云:

世尊告:“诸比丘有四正*勤[16] 。何等为四?一者、断*勤,二者、律仪*勤,三者、随护*勤,四者、修*勤。云何为断*勤?谓比丘已起恶不善法 断,生欲、方便、精勤、心摄受,是为断*勤。云何律仪*勤?未起恶不善法 不起,生欲、方便、精勤、摄受,是名律仪*勤。云何随护*勤?未起善法 令起,生欲、方便、精勤、摄受。是名随护*勤。云何修*勤?已起善法 增益修习,生欲、方便、精勤、摄受,是名修*勤。”[17]

随时检点身、语、意三行,分辨行为是恶、是善,存心恶毒或善良;立即发动善法欲,思择种种方案中最善巧可行的方法,进行改过迁善,专精勤勉,收摄身、心,务必完成舍断恶行、不起恶念,产生善心、增益善行。“四正勤”可谓精勤修行的四原则。复次,《杂阿含879经》又开示:

有四正*勤。何等为四?一者、断*勤,二者、律仪*勤,三者、随护*勤,四者、修*勤。

云何为断*勤?若比丘已起恶不善法 断,生欲、方便、精勤、摄受;未起恶不善法 不起,生欲、方便、精勤、摄受;未生善法 令起,生欲、方便、精勤、摄受;已生善法 增益修习,生欲、方便、精勤、摄受;是名断*勤。

云何律仪*勤?若比丘善护眼根,隐密、调伏、进向;如是,耳、鼻、舌、身、意根善护,隐密、调伏、进向;是名律仪*勤。

云何随护*勤?若比丘于彼彼真实三昧相,善守护持,所谓青瘀相、胀相、脓相、坏相、食不尽相,修习守护,不令退没;是名随护*勤。

云何修*勤?若比丘修四念处等,是名修*勤。……

如四念处,如是 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道支、四道、四法句、正观修习,亦如是说。 [18]

根据本经法、义,我们可以推演出整个佛道修行的精髓;首先,依止“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的八正道”学习“增上善学”[19] 、“增上信学”,需要“断勤(pahana-ppadhana)”;也就是精勤于消减恶根、邪信,努力增长善根及信根。其次,以“圣、出世间、无漏、无取、正尽苦、转向苦边的八支正道”[20] ,随顺“三无漏学”的次第修行:“增上戒学”注重六根防护,而到达不违犯戒条的“律仪勤(samvara-ppadhana防护勤)”;“增上定学”注意守护入定的三昧相,而使五盖不动的“随护勤(anurakkhana-ppadhana)”;“增上慧学”用心于见道、修道、证道──三十七菩提分法的“修勤(bhavana-ppadhana修习勤)”。

六、生活即是修行(修行不离生活)

生物的主要本能表现在生活中有二:一在谋求个体生存,另一为遂行物种繁衍。人类生而然者,所谓“食色性也”;从古及今,一般人以盲目求生意志为其潜能,呈现于生活即以觅食维生及寻机繁殖为主。庸庸碌碌的人生不离食、色而生我见、我所见,起我爱、我所爱,造作恶业、承受苦报而过活。于生活当中,播种有漏的恶因,灌溉恶缘,收获恶果;然而,要收获无漏的善果──正觉、解脱、涅槃,也就在生活当下,播种无漏的善因,灌溉无漏善缘,才有无漏的心解脱、慧解脱善果的收成。

“烦恼结”在生活中打造,也唯有在生活当下 反其道才能够拆开它;具有无明、渴爱的有情,天赋烦恼结缚,造作有漏生死,轮回流转六趣。如《杂阿含133经》指明:“色有故色事起、色系着、色见我,令众生无明所盖,爱系其首,长道驱驰,生死轮回,生死流转;受、想、行、识,亦复如是。”[21]

但是,要解开八万四千烦恼结,不能依靠本能,必须次第修习“三无漏学”,经由见道、修道逮得“三明、正觉”,自作证道果才完成。如《S.46,6 Kundali经》开示:由六根律仪→ 三善业→ 四念处→ 七觉支→ 圆满明、解脱;[22] 《杂阿含810经》指出:安那般那念→ 四念处→ 七觉支→ 明、解脱满足。[23]  以持戒清净,随念息安定内心,修习四念处法门为基础,操作七觉支可以完成三明及心解脱、慧解脱。《杂阿含1027经》说明心解脱、慧解脱为:“于欲离欲 心解脱,离无明故 慧解脱。若比丘于欲离欲,心解脱身作证;离无明故慧解脱,是名比丘断诸爱欲、转结缚、正慢无间等,究竟苦边。” [24]

印顺导师提到:“佛法的中道行,即为了要扭转迷情的生活为正觉的生活,扭转困迫的生活为自在的生活。”[25]  也就是说,能够现观生命的染、净因果──“四圣谛”,才能够相应于“道谛”行中道,过着正觉的生活、解脱自在的生活。修行三十七菩提分法是佛法的中道行。如释尊在《A.3,151(Patipada(1),152(Patipada(2))道迹经》说︰

诸比丘!有此等三道。何等为三?谓 深固道、剧苦道、中道。

……

诸比丘!复次,何谓 中道?

诸比丘!世有比丘,于身随观身而住,热勤、具念、正知,得除世贪、忧。于受…于心…于法随观法而住,热勤、具念、正知,得除世贪、忧。诸比丘!此被称谓 中道也。

诸比丘!在世有比丘修习 正勤…… 神足…… 根…… 力…… 觉支……修习正见、修习正志、修习正语、修习正业、修习正命、修习正方便、修习正念、修习正定。诸比丘!此被称谓 中道也。[26] 

释尊为太子时,二十九年间极端地享受宫中五欲乐;出家后连续六年于“大畏山”[27] 苦行林极端地修习苦行。 发现极端地追求享受欲乐──深固道──是边行;正相反,极端地自作自受苦──剧苦道──亦是边行。舍离苦、乐两边,于菩提树下行中道,不久即成就佛眼、完成佛智,自知、自觉成等正觉,逮得诸漏尽的心解脱、慧解脱──究竟般涅槃。[28] 

修学声闻者的菩提道、成佛者的佛道,首先,需要认识、亲近能授与三十七菩提分法的善士;其次,听闻正法、内正思惟、法次法向,开法眼见道;接着,才能够实际地修道──修习三十七菩提分法(三十七道品)的次第开展及整体运用。

三十七菩提分法的修习要点如下:(一)以修习“四念处”为首。(二)以修习“八支圣道”为究竟圆满。(三)依“七觉支”的修习 才能完成菩提。(四)以发育“五根”、成长“五力”,依“三无漏学”次第开展;依出世“五根”次第增上成长五分法身,“五力”确立五分法身相续不断、不灭。(五)以修习“四正勤”贯彻始终。[29] 

开法眼、清净圣慧眼之后,才有“正见”、“正志”,如是正念正知之下以“正行”修身、修心、修慧;“正行”的发动及运用即是“七觉支”的修习,以七觉支操作,七类三十七品之修行才构成菩提的成分,有离漏的功能。否则,缺乏“七觉支”,以另外六类来修行,只是“有漏的善行”而已。如《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指出︰

彼契经中唯说无漏菩提分法,唯七觉支一向无漏,故偏说之;余通有漏 故彼不说。[30] 

(一)具有菩提成分的修行

外道异学与内凡的佛教徒发心修善,只是具有转向善趣的“向上心”“上进心”而已;所发“世俗菩提心”,尚未具备“胜义菩提心及出离心”的实义。具足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的“正见、正志、正行”即是“具有菩提成分的生活与修行”;圣者出世间的正见就是“菩提心”,圣者出世间的正志即是“出离心”,圣者出世间的正行才能与“道谛”“灭谛”相应的“出世行”就是“出到菩提[31] ”,最后完成现观道谛──“三菩提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自作证灭谛──究竟漏尽般涅槃。换句话说:以“现观四圣谛”说具足胜义的“菩提心”,依菩提心生起善法欲──圣、出世间正志──厌、离欲、灭尽向[32] ,是为胜义的“出离心”,两心合作之下,修习正行“菩提道、出离道”[33] ,才能够完成“佛道、涅槃道”[34] 。

依止七觉支的修行,成就“三十七品道”。“七觉支”之每一觉支的修习,皆须要“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35] ;“三十七菩提分法”之每一菩提分的修习,悉皆须要“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36] 。

“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大正2,196上19) 相当于‘viveka-nissitam viraga-nissitam nirodha-nissitam vossagga-parinamim(依止远离、依止离贪、依止灭尽,回向于最舍。)’(《SN》v.p.87 )的意译。对照经句,《瑜伽师地论》“摄事分”如是择摄︰“修习觉分,未得断界,于其断界正希求时,名 依远离;未得无欲界,于无欲界正希求时,名 依离欲;未得灭界,于其灭界正希求时,名 依于灭;弃舍下劣修觉分故,回向胜妙修觉分故,名 弃舍回向。”[37]  “断界”相当于三结断乃至贪、嗔、痴薄──须陀洹果至阿那含向所证境界,“无欲界”相当于无欲爱之五下分结断──阿那含果及阿罗汉向所证境界,“灭界”相当于灭尽色爱、无色爱之五上分结断──阿罗汉果所证境界;“弃舍回向”指 ‘vossaggaparinamim(回向于最舍)’, ‘vossagga(最舍) ’《注释书》指‘kilesa-paricaga nibbana-pakkhandana(永舍诸烦恼、跃入涅槃)’。[38]  发菩提心,修习菩提道次第,从初发心到究竟成等正觉,不离“觉支相应”提供“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的正见、正志、正行,佛道的修行如是贯彻始终。

(二) 修习七觉支的资粮

1. 亲近能授与七觉支法门的善知识

声闻时代的弟子们,有福报者得以亲近能授与七觉支法门的善知识,才能够听到七觉支法门的法说。如《杂阿含717经》所说“外法”善知识为增上缘,恶知识为修道的障碍:

世尊告:“诸比丘!于外法中,我不见一法──未生恶不善法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未生善法令不生,已生者令退──如恶知识、恶伴党。恶知识、恶伴党者,未生贪欲盖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未生嗔恚、睡眠、掉悔、疑盖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未生念觉分令不生,已生者令退;未生择法、精进、喜、猗、定、舍觉分令不生,已生者令退。

诸比丘!我不见一法──未生恶不善法令不生,已生者令断;未生善法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所谓善知识、善伴党、善随从者。若善知识、善伴党、善随从者,未生贪欲盖令不生,已生者令断;未生嗔恚、睡眠、掉悔、疑盖令不生,已生者令断;未生念觉分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未生择法、精进、喜、猗、定、舍觉分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39] 

2.自己能够如理作意、如法抉择方便修习七觉支

“四入流分”的前两支──亲近善士、听闻正法;犹如得到食物并且吃下肚子,如不消化及吸收,仍然得不到营养。消化及吸收需要依仗自己体内的消化系统正常运转;犹如“四入流分”的后两支──内正思惟、法次法向的思惟修习。所以然者,《杂阿含716经》提到修习七觉支的“内法”,顺缘为个人自己的“正思惟”、“如理作意”;“不思惟”、“不正思惟(非理作意)”为逆缘:

世尊告:“诸比丘!于内法中,我不见一法──未生恶不善法令生,已生恶不善法重生令增广;未生善法不生,已生则退──所谓不正思惟。诸比丘!不正思惟者,未生贪欲盖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未生嗔恚、睡眠、掉悔、疑盖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未生念觉分不生,已生者令退;未生择法、精进、喜、猗、定、舍觉分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

我不见一法── 能令未生恶不善法不生,已生者令断;未生善法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正思惟,比丘!正思惟者,未生贪欲盖令不生,已生者令断;未生嗔恚、睡眠、掉悔、疑盖令不生,已生者令断;未生念觉分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未生择法、精进、喜、猗、定、舍觉分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40] 

3.善巧分辨七觉支的养素与毒素

《中阿含50恭敬经》指出:“具五盖已,便具无明;具无明已,便具有爱。如是,此有爱展转具成。……具七觉支已,便具明、解脱。如是,此明、解脱展转具成。”[41] 《中阿含52食经》开示:“何谓有爱食?答曰:无明为食,无明亦有食非无食;何谓无明食?答曰:五盖为食。……明、解脱亦有食非无食;何谓明、解脱食。答曰:七觉支为食。” [42]  “七觉支”提供三明、心解脱慧解脱的食粮,“五盖”供给无明、有爱源源不绝的养料。“五盖”与“七觉支”各有其食与不食(供食与绝食)。如《杂阿含715经》所说:

世尊告:“诸比丘!有五盖、七觉分,有食、无食。……

譬如身依食而立非不食,如是,五盖依于食而立非不食。……

譬如身依于食而得长养非不食,如是,七觉分依食而住、依食长养,非不食。”[43] 

于生活中时时刻刻如理作意、内正思惟,则给“七觉支”食物、营养,对“五盖”断食;生活当下忘念不正知、非理作意、不能内正思惟,即给“五盖”食粮,对“七觉支”绝食。表列如下[44] :

五   盖

不食

贪欲盖食

触相(净相、欲相) ,于彼不正思惟

贪欲盖不食

不净观,于彼正思惟

嗔恚盖食

障碍相,于彼不正思惟

嗔恚盖不食

慈心思惟

昏沉、睡眠盖食

微弱、不乐、欠呿、多食、懈怠,于彼不正思惟

昏沉、睡眠盖不食

明照思惟

掉、悔盖食

亲属觉、人众觉、天觉、本所经娱乐觉。自忆念、他人令忆念而生觉,于彼不正思惟

掉、悔盖不食

寂止思惟

疑盖食

于过去世犹豫、未来世犹豫、现在世犹豫,于彼不正思惟

疑盖不食

缘起法思惟

七觉分

不食

念觉分不食

四念处不思惟

念觉分食

四念处思惟

择法觉分不食

于善法撰择,于不善法撰择,于彼不思惟

择法觉分食

有择善法、有择不善法,于彼思惟

精进觉分不食

四正勤于彼不思惟

精进觉分食

彼四正勤思惟

喜觉分不食

有喜、有喜处法,于彼不思惟

喜觉分食

有喜、有喜处,于彼思惟

猗觉分不食

有身猗息及心猗息,于彼不思惟

猗觉分食

有身猗息、心猗息,于彼思惟

定觉分不食

有四禅,于彼不思惟

定觉分食

有四禅思惟

舍觉分不食

有三界──谓断界、无欲界、灭界──于彼不思惟

舍觉分食

有三界──断界、无欲界、灭界──于彼思惟

4.具足正见持戒清净维持良心平安

七觉支的修习并非凭空无因而发生,有其先行的一连串因缘;如《中阿含52食经》所示:

七觉支亦有食非无食,何谓七觉支食?答曰:四念处为食。四念处亦有食非无食,何谓四念处食?答曰:三妙行为食。三妙行亦有食非无食,何谓三妙行食?答曰:护诸根为食。护诸根亦有食非无食;何谓护诸根食?答曰:正念、正智为食。正念、正智亦有食非无食;何谓正念、正智食?答曰:正思惟为食。正思惟亦有食非无食;何谓正思惟食?答曰:信为食。信亦有食非无食,何谓信食?答曰:闻善法为食。闻善法亦有食非无食;何谓闻善法食?答曰:亲近善知识为食。亲近善知识亦有食非无食;何谓亲近善知识食?答曰:善人为食。[45] 

由“四预流支”具足正信、正见,防护六根,持戒使身、口、意三业清净,正行无悔,心平气和,方便修习“四念处法门”。《杂阿含624经》佛陀所以告诉尊者郁低迦:“汝当先净其戒,直其见,具足三业,然后修四念处。” [46] 

(三)七觉支渐次修习满足

释尊详细说明初学者,如何正式次第修习七觉支:

佛告:“诸比丘、比丘尼!七觉分者,谓七道品法。诸比丘!此七觉分渐次起,渐次起已,修习满足。”诸比丘白佛:“云何七觉分渐次起,渐次起已,修习满足?”

“[1.(1)a.]若比丘(内)身身观念住,彼(内)身身观念住已,专心系念不忘;当于尔时,方便修念觉分。方便修念觉分已,(念觉分)修习满足。

[2.(1)a.]谓修念觉分已,于法选择;当于尔时,修择法觉分方便。修择法觉分方便已,(择法觉分)修习满足。

如是[3.(1)a.]精进…[4.(1)a.]喜…[5.(1)a.]猗(轻安)…[6.(1)a.]定…[7.(1)a.]舍觉分亦如是说。

如[1.(1)a.]内身,如是[1.(1)b.]外身、[1.(1)c.]内外身。

(如内身、外身、内外身,如是) [1.(2)a.b.c.]受…[1.(3)a.b.c.]心…[1.(4)a.b.c.]法法观念住,专心系念不忘;当于尔时,方便修念觉分。方便修念觉分已,(念觉分)修习满足。

……乃至[7.(1)a.b.c.;7(2)a.b.c.; 7.(3)a.b.c.; 7.(4)a.b.c.]舍觉分亦如是说。

是名,比丘!七觉分渐次起,渐次起已,修习满足。”[47] 

上引经文,附加下标[1.(1)a.] ……乃至[7.(4)c.]等等:1.~7.指 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乃至舍觉支等“七觉支”;(1)~(4) 指 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等“四念处”;a.~c.指‘内’──个人自己、‘外’──自己之外一切境界、‘内外’──内识身外境界的互动等“三行”。如此,1.~7.、(1)~(4)、a.~c.,如是“三行”,依止“四念处”修习“七觉支”,包含一切生命的开展及包容一切生活的过程。

1.如法修习四念处法门

四念处为“一乘道(ekayana-magga 一行道)”,能够净化有情身、心,消灭忧、悲、苦、恼,得到如实法──成就正觉、涅槃。[48]  四念处法门的修行,要求于身、心的动、静维持敏锐的觉察力,独处、待人、接物、处事,根、境、识互动中一直保持正念、正知;明白作业与受报辗转次第“相生”,明了七觉支与五盖随时、随地“相克”。

四念处的初学者,需要次第修习 [49] :(1)身念住──注意外显的身体动、静的整个过程,(2)受念住──专注身、心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的生、住、异、灭一连串的变化,(3)心念住──心有贪、嗔、痴或心无贪、嗔、痴,心分散或合一,心下劣或上胜,心解脱或束缚,念念清楚,(4)法念住──如实知五阴法、六内入处法、缘起法、五盖法与七觉支法。目标在于生活中有“三毒”“三结”“五盖”“五下分结”“五上分结”活动时,随即动用“七觉支”来排除惑、业、苦。如此,从外表的言谈举止到内心的感受、反应,从身、心互动到‘世法’、‘出世法’的如实知见;正念、正知身→受→心→法,于法随法念住,狭义的“法”指以“七觉支法”修治“五盖法”,广义的“法”指以“一切善法──三十七菩提分法”对治“一切恶法──惑、业、苦”。“四念处”以具有“法念处”,“一乘道”才能够名副其实。

具念正知(sata sampajana)的四念住,“正知”要求知觉与身体的任何动静一起反应,“具念”注意到身、心、身心的生、住、异、灭的反应。如《杂阿含622经》所说:

云何名比丘正智(sampajana 正知)?若比丘去来威仪 常随正智,回顾、视瞻,屈、伸、俯、仰,执持衣、,行、住、坐、卧,眠、觉、语、默,皆随正智住,是正智。

云何正念(sata 具念)?若比丘内身身观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贪忧;如是,受、心、法法观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贪忧;是名比丘正念。[50] 

有关自己个人的身体、感受、心所、染法、净法,须要维持正念、正知;不但如此,尚且须要注意自己以外,其他有情的感受、心所的反应、其他众生的染、净法。因此,《杂阿含610经》指示:

云何修四念处?谓(1a.)内身身观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忧悲;(1b.)外身[身观念住]……(1c.)内外身 观 住,精勤方便,正念正知,调伏世间忧悲。

如是,(2a.b.c.)受……(3a.b.c.)心……(4a.)内法……(4b.)外法……(4c.)内外法 观念住,精勤方便,正念正知,调伏世间忧悲。

是名比丘修四念处。[51] 

四念处(cattaro sati-patthana 四念住)的修习,可以确立七觉支法的基础──z“念觉支”,念觉支提供正念、正知,现念分明,才能够发动其他六个觉支,其他觉支有否在反应,也需要念觉支分辨。‘sati-patthana=sati(念)-pa-(明了、先行)tthana(住立)’词义含有(1)念住、念现前、现念分明,(2)能忆念清楚,(3)能发趣、发动、调节七觉支乃至三十七菩提分法。

“念觉支”在生活当下,在独处、待人、接物、处事时,第一步,提供具念、正知,无忘念、无不正知;第二步,要求择法觉支鉴别如此身、心的动作属善、属恶;第三步,发起惭愧心,追求存正念、去除妄念,作三妙行、不作三恶行;第四步,回忆种种去恶行善的方案;第五步,选择正确有效的方法改过、行善;第六步,发动精进觉支有效地操作四正勤;第七步,知道验收成果;第八步能察觉到成就感──喜行;第九步,能感受到轻安、乐受,第十步,觉察五盖、镇伏五盖──能知心处于近行定或刚才在安止定;第十一步,(五盖消失)没有定及慧的障碍,正好现观生命的缘起,生活中能与苦、集、灭、道四谛相应;第十二步自作证“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舍苦、断集,完成道谛、圆满灭谛。

2.如法拣别、抉择善恶,精进于改过行善

不知道言谈、举止、存心是善是恶,不能改过迁善,对身、语、意三行修持正念、正知,亦属徒然。修习“七觉支”所以能成就“明、解脱”的福利,其主体在于“择法觉支”分别善、恶,抉择去恶行善的有效方法;然后,交给“精进觉支”实际操作,直到完成三明、心解脱慧解脱。

由于见解的不同,对善、恶的看法也有所差异。世俗正见以五戒、十善业得享受人、天福报为善行、善果;犯五戒,行十恶业,得承受三恶趣的苦报为恶。圣、出世间的正见以有漏、有取的善行在天上人间受苦受乐,不得解脱有漏的轮回为非究竟的善;究竟的善行为圣、出世间、无漏、无取、正尽苦、转向苦边的“八支圣道”乃至“三十七品道”,成就诸漏尽的心解脱、慧解脱,究竟涅槃为善果。[52] 

释尊教训我们分辨正法与非法、善法与恶法等等,如《杂阿含782经》所示:

世尊告:“诸比丘!有非法、是法,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何等为非法?是法?谓邪见非法,正见是法……乃至邪定非法,正定是法。……

如非法、是法,如是非律、正律,非圣、是圣,不善法、善法,非习法、习法,非善哉法、善哉法,黑法、白法,非义、正义,卑法、胜法,有罪法、无罪法,应去法、不去法,一一经皆如上说。[53] 

一切善法所以生成,皆因正见抉择善、恶,去恶行善导致;《杂阿含750经》即说:

若诸善法生,一切皆明为根本,明集、明生、明起。明于善、不善法如实知者;罪、无罪,亲近、不亲近,卑法、胜法,秽污、白净,有分别、无分别,缘起、非缘起悉如实知。

如实知者,是则正见;正见者能起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正定起已,圣弟子得正解脱贪、恚、痴;贪、恚、痴解脱已,是圣弟子得正智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 不受后有。 [54]

(1)   在善根的培植阶段,在理智上要求建立道德观念,能“分别善、恶”;在感情上发挥“惭愧”心,不堪忍有恶无善;在意志上坚持“不放逸”于去一切恶、行一切善。

(2)   在信根的培养阶段,对佛、法、僧的功德,在理智上要求成就“信忍”,在情感上发挥“信乐”,在意志上推动“信求”。

(3)   在增上戒学的阶段,以正见(知)持“资具依止戒”,以正信(情)持“波罗提木叉戒”,以正勤(意)持“活命遍净戒”,以知、情、意三合平衡维持正念、正知持“根律仪戒”。

(4)   在增上定学的阶段,以理智为主导,用“寂止随念、死念、四界差别观”修心;以纯情为主导,用佛、法、僧、戒、舍、天等“六随念”修心;以意志力为主导,用“十遍处、十不净、安般念、(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四无色定”修心。

(5)   在增上慧学的阶段,以正信主导亲近善士、多闻正法,充实“闻所成慧”的资粮;以正见主导内正思惟,充实“思所成慧”的资粮;以正定主导法次法向,充实“修所成慧”的资粮。

人性善、恶随缘,知、情、意或健康或病态,而修行的目的在于人格完善,人性的健全。由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等“前三觉支”互动合作之下,带动“三十七菩提分法的整体运作”[55] ,成就“究竟的善根”──信、进、念、定、慧五出世根,完满“究竟的善学”──戒、定、慧三无漏学,才能够止于至善。

3. 但法自然 得喜、轻安、定及舍觉支

去恶、行善有所成就者,法性使然,随顺因缘内心具有“不悔(avippatisara不追悔、无后悔、无恶作)”,并且一连串的善法次第随生。如《中阿含43不思经》所示:

世尊告曰:“阿难!持戒者不应思:令我不悔。阿难!但法自然,持戒者便得不悔。阿难!有不悔者不应思:令我欢悦。阿难!但法自然,有不悔者便得欢悦。阿难!有欢悦者不应思:令我喜。阿难!但法自然,有欢悦者便得喜。阿难!有喜者不应思。令我止(轻安)。阿难!但法自然,有喜者便得止身。阿难!有止者不应思:令我乐。阿难!但法自然,有止者便得觉乐。阿难!有乐者不应思:令我定。阿难!但法自然,有乐者便得定心。……阿难!有无欲者不应思:令我解脱。阿难!但法自然,有无欲者便得解脱一切淫、怒、痴。

阿难!是为因持戒便得不悔,因不悔便得欢悦,因欢悦便得喜,因喜便得止,因止便得乐,因乐便得定心。阿难!多闻圣弟子有定心者便见如实、知如真,因见如实、知如真便得厌,因厌便得无欲,因无欲便得解脱,因解脱便知解脱──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阿难!是为法法相益,法法相因,如是此戒趣至第一,谓度此岸,得至彼岸。”[56]

前三觉支的修行有成,“但 法自然”相当于“dhammata esa(直译︰此法性;意译︰只要顺乎缘起法性)”《Cetana》AN v.p.2 的意译;合乎正道的修行,如七觉支、三无漏学,随顺道次第,通过一系列“法法相益,法法相因”的清净道、解脱道、灭苦道迹,从持戒清净乃至逮得第一义成正觉,从有漏的惑、业、苦此岸,得度至涅槃彼岸。

(四)生活中适时调整七觉支,随所欲觉支等至

每一有情的一生,有其特殊的个性倾向──性格、性行(carita);《清净道论》分析为六种性行:ragacarita(贪行者) dosacarita(嗔行者) mohacarita(痴行者) saddhacarita(信行者)buddhicarita(觉行者) vitakkacarita(寻行者)[57] 。专心从事修心时,透过念觉支与择法觉支的操作,贪行者宜修习十不净观、身至念等;嗔行者宜修习青、黄、赤、白遍及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痴行者宜修习安那般那念;觉行者宜修习死念、寂止随念、食厌想及四界差别观;信行者宜修习佛、法、僧、戒、舍、天等六随念。也有性格复杂者(vomissacarita 混杂行者),或者某一性行者,在一天当中心情改变频繁、变化多端;如此,则需要适时调整业处,由七觉支善巧安排,有效的修习得以进行。

1. 有五盖时

日常生活乃至宗教修持时,以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等前三觉支,发现有盖,何种盖?如何掀盖?抉择业处!交给精进觉支对治修正。凡夫的生命活动、生活当中,不离五盖过日:“贪欲盖”及“嗔恚盖”属于病态的“情感”反应,可爱境、可意触、乐受必生起贪欲盖;反之,不可爱境、不可意触、苦受则生嗔恚盖。“意志力”不够时,容易“昏沉、睡眠”;意思活泼时,容易“掉举”、胡思乱想,若不然者则后悔不已、“恶作”不停。大部分的时间里,处于“疑盖”所覆,无明、怀疑,犹豫不决的状态,不能明辨善、恶,是、非,对、错,适当与否。因此,有“五盖”时,须要善知方便修七觉支;《杂阿含719经》如是开示:

(尊者阿提目多)复问:“云何比丘善知方便修七觉分?”

优波摩答言:“比丘方便修念觉分时,知思惟:彼心不善解脱[贪欲、嗔恚],不害睡、眠(昏沉、睡眠),不善调伏掉、悔,不害疑(“疑”原文作︰“睡眠”);如我念觉处法思惟,精进方便,不得平等。[如是不乐住正受]

如是择法…精进…喜…猗(轻安)…定…舍觉分,亦如是说。

若比丘念觉分方便时,先思惟:心善解脱[贪欲、嗔恚],正害睡、眠,调伏掉、悔, ;如我于此念觉处法思惟已,不勤方便而得平等。如是,阿提目多!比丘知方便修七觉分如是乐住正受。[58]

有贪欲盖时,动用七觉支对“不净相”如理作意、正思惟,则可除去贪欲盖。有嗔恚盖时,动用七觉支对“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如理作意、正思惟,则可除去嗔恚盖。有昏沉、睡眠盖时,动用七觉支对“光明相”如理作意、正思惟,则可除去昏沉、睡眠盖。有掉、悔盖时,动用七觉支对“寂止随念”如理作意、正思惟,则可除去掉、悔盖。有疑盖时,动用七觉支对“善、恶业报以及十二支缘起法”如理作意、正思惟,则可除去疑盖。[59] 

2. 止观等持

宗教生活中,主要在锻炼止观等持──集中精神的力量与观察事物的力量相当。因为,过分集中精神时,会减弱观察事物的能力;过度广泛观察事物时,会减弱对目标专注的能力。所以要求止观等持,于止力和观力相等时,则平等舍,放任不加干涉;但也不能过分专注于舍。如《杂阿含1247经》所说:

应当专心方便 随时思惟三相!云何为三?随时思惟止相,随时思惟举相,随时思惟舍相。若比丘一向思惟止相,则于是处,其心下劣;若复一向思惟举相,则于是处,掉乱心起;若复一向思惟舍相,则于是处不得正定,尽诸有漏。[60]

3. 安止善巧

修习增上心学难得入定者,《清净道论》建议修习十种安止善巧(dasavidha appana-kosalla):(1)依清洁事物;(2)依(五)根平等的行道;(3)依(取)相的善巧;(4)于宜策励心时,即于此时策励心;(5)于宜抑制心时,即于此时抑制心;(6)于宜使心喜悦时,即于此时使心喜悦;(7)于宜舍置心时,即于此时舍置心;(8)依回避不等持之人;(9)依亲近等持之人;(10)成为等持的胜解者。[61]  此中,第(4)(5)(6)(7)等四种操作,属于七觉支法门;其所根据的经典出处为《增支部 第六集第85得清凉经》:

于宜抑制心时,即于此时对心抑制之;于宜策励心时,即于此时对心策励之;于宜使心喜悦时,即于此时使心喜悦之;于宜舍置心时,即于此时对心舍置之。[62] 

七觉支可分为三类:念觉支为其一,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为其二,猗觉支、定觉支、舍觉支为其三。以念觉支维持正念、正知以及安止善巧的开发;其他两类为随心情的变化,应时对治之或适时相顺修习之。表列如下:

所修觉支

念觉支

择法、精进、喜觉支

猗、定、舍觉支

心微劣犹豫时

宜行

宜行此等三觉支对心策励

不宜行此等三觉支

掉心犹豫时

宜行

不宜行此等三觉支

宜行此等三觉支对心抑制

“掉心生、掉心犹豫”指 精神激动,胡思乱想而犹豫不决,如此属于“宜抑制心时”;“其心微劣、其心犹豫”指 精神活动力衰弱,判断力犹豫不决,如此属于“宜策励心时”。适合“对心抑制”的方法为动用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适合“对心策励”的方法为动用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杂阿含714经》原文如此开示︰

“诸比丘!若尔时其心微劣,其心犹豫者,不应修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所以者何?微劣心生、微劣犹豫,以此诸(觉分)法增其微劣故;譬如小火欲令其燃,增以燋炭。云何,比丘!非为增(燋)炭令火灭耶?”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如是,比丘!微劣犹豫,若修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者,此则非时,增懈怠故。若掉心起,若掉心犹豫,尔时不应修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所以者何?掉心起,掉心犹豫,以此诸(觉分)法能令其增。譬如炽火,欲令其灭,足其干薪。于意云何?岂不令火增炽燃耶!”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如是掉心生,掉心犹豫,修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增其掉心。诸比丘!若微劣心生,微劣犹豫,是时应修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所以者何?微劣心生,微劣犹豫,以此诸(觉分)法示、教、照、喜。譬如小火,欲令其燃,足其干薪。云何,比丘!此火宁炽燃不?”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如是微劣心生,微劣犹豫,当于尔时修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示、教、照、喜;若掉心生,掉心犹豫,修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所以者何?掉心生,掉心犹豫,此等诸(觉分)法,能令内住一心摄持。譬如燃火,欲令其灭,足其燋炭,彼火则灭。如是,比丘!掉心犹豫,修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则非时;修猗、定、舍觉分,自此则是时。此等诸(觉分)法,内住一心。

摄持念觉分者,一切兼助。”[63]

修习七觉支最为善巧者,尊者舍利弗是首屈一指,对七觉支的操作非常熟练,不必特别用心,能在生活中恰到好处地,适时随所欲而施行该觉支。他说:

譬如,王大臣有种种衣服,置箱簏中;随其(晨朝)所须、日中所须、日暮所须,随欲自在。如是,比丘!此七觉分决定而得,不勤而得,随意正受。我此念觉分,清净纯白,起时知起,灭时知灭,没时知没;已起知已起,已灭知已灭。

如是,择法、精进、喜、猗、定、舍觉分,亦如是说。[64]

如此,随时、随地,采用适当的觉支过活,为圣弟子所向往。

(五)生活中修习七觉支的例子

南传长部《Savgiti-suttanta(等诵经)》§46 指“三眼”为:mamsa-cakkhu(肉眼), dibba-cakkhu(天眼), pabba-cakkhu(慧眼)。§47 指“三学”为:adhisila-sikkha(增上戒学),adhicitta-sikkha(增上心学),adhipabba-sikkha(增上慧学)。§48 指“三修”为:kaya-bhavana(身修),citta-bhavana(心修),pabba-bhavana(慧修)。[65] 审度编辑《长部》大德们的用心,(1)在“日常生活”中,以肉眼(肉耳)配合增上戒学,仔细检点言谈举止,贯彻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语、不绮语等七善业,如此“修身”。(2)在“宗教生活、宗教修持”时,以天眼(超凡的眼力──精神力)配合增上心学,用心集中注意于假想作意的似相(patibhaga-nimitta),有效地镇伏五盖,如此“修心”。(3)修身、修心提供信、进、念、定四根四力[66] 为增上缘,慧地播种慧种子成长慧根、慧力,构成慧眼;在此后“明、解脱的生活”当下,以慧眼配合增上慧学,以七觉支操作三十七菩提分法,在“慧地”成长“慧根”,慧地加入慧根于是“慧体”[67] 成材;如此“修慧”,并且完成菩提道、解脱道,圆满佛果。

1. 有关饮食

(1) 依食断秽食

《增壹阿含护心品第5经》指出:“一切众生皆由食而存其命,有食便存,无食便丧。”[68]  众生不得不食,然为求食或于食时有漏、有取,而造业受苦不断。如《杂阿含374经》所说:

若比丘于此四食有喜、有贪,则识住、增长;识住、增长故,入于名色;入名色故,诸行增长;行增长故,当来有增长;当来有增长故,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如是纯大苦聚集。[69]

因此,佛教要求依秽食当舍断食之秽;此时,须要动用念觉支,求食、得食、食时正念正知现前,整个过程无任何过失而具有功德、营养。如《杂阿含564经》开示:

云何名依于秽食当断秽食?谓圣弟子于食计数思惟而食:(1)无着乐想,(2)无憍慢想,(3)无摩拭想,(4)无庄严想;(5)为持身故,(6)为养活故,(7)治饥渴病故,(8)摄受梵行故,(9)宿诸受令灭、新诸受不生,(10)崇习长养若力、若乐、若(无罪)触;当如是住!

譬如商客以酥油膏以膏其车:无染着想、无憍慢想、无摩拭想、无庄严想,为运载故。如病疮者涂以酥油:无着乐想、无憍慢想、无摩拭想、无庄严想,为疮愈故。如是,圣弟子计数而食:无染着想、无憍慢想、无摩拭想、无庄严想,为养活故、治饥渴故、摄受梵行故、宿诸受离 新诸受不起,若力、若乐、若无罪触安隐住。姊妹!是名依食断食。[70] 

如是,有关于食之观想,《杂阿含1034经》指“观食想[71] ”为“修习六明分想”之一(明分即 菩提分)。

(2) 观食不净

若有暴饮暴食、饕餮、食欲过度,追求山珍海错满足口味,食欲冲动难以控制者,于饮食当时,宜行“观食不净”藉以对治之;倘若不能矫正,则需专门修习“恶食想[72] ”。相当于《清净道论》四十业处之食厌想(ahare patikula-sabba于食厌恶想)的修习:

于食时、饮时、哺时、尝时,当以十行相观察厌逆:(1)gamanato(从行乞),(2)pariyesanto(从遍求),(3)paribhogato(从受用),(4)asayato(从分泌),(5)nidhanato(从贮藏),(6)aparipakkato(从不消化),(7)paripakkato(从消化),(8)phalato(从果),(9)nissandato(从排泄),(10) sammakkha nato(从涂布)。[73] 

如此以念觉支及择法觉支有关饮食之如理作意、正思惟,可以对治意识上的嘴馋,矫正下意识的食欲冲动;甚至可以导引到镇伏五盖的“近分定”[74] ,可谓一举两得。

(3) 厌食患者

倘若食欲不振,甚至是厌食症者,则不必、不可进行恶食想;此时宜动用念觉支、择法觉支,记起前举佛说︰

“身依食而立,非不食。”

“为养活故、治饥渴故、摄受梵行故、宿诸受离 新诸受不起,若力、若乐、若无罪触安隐住。”

“若檀越施主惠施之日,得五事功德。云何为五?一者、施命,二者、施色,三者、施安,四者、施力,五者、施辩;是谓为五。” [75] 

如此教示,为求健康、长命、适合修道,动用精进觉支提起食欲,采行“节量食”[76]  或者“日一食”[77] 

2. 其他民生有关事项──穿着、居住、营养等等

资生活命必须使用民生必需品,凡夫因此 起惑、造业、受苦;然而圣人于使用民生必需品时,操作七觉支以舍断诸漏。

《中阿含10漏尽经》所示:

云何有漏从用断耶?比丘!若用衣服──非为利故,非以贡高故,非为严饰故;但为(预防)蚊虻、风雨、寒热故,以惭愧故也。若用饮食──非为利故,非以贡高故,非为肥悦故;但为令身久住,除烦恼、忧戚故,以行梵行故,欲令故病断、新病不生故,久住安隐无病故也。若用居止房舍、床褥、卧具,非为利故,非以贡高故,非为严饰故;但为疲惓得止息故。[78]

如前面“1. 有关饮食”章节所说,比照之,也可以七觉支法门,应用于“其他民生有关事项──穿着、居住、营养等等”问题的处理。头陀行者对于衣、食、住的严谨维持少欲、知足的态度过活,可以从头陀支反应出来:衣──粪扫衣、三衣;食──常乞食、次第乞食、一坐食、一食、时后不食;住──阿练若住、树下住、露地住、冢间住、随处住。[79]  头陀行法虽然并非释尊所施设,可是佛陀允许为少欲、知足严谨过活者修持;可为奢华、不惜福者警惕,无所借口。佛陀要求四众弟子远离资具欲,但衣食住处,都不过分的菲薄。[80] 

3. 有关性欲

性行为可分为业与报二种。禽兽的性行为纯属应报,为繁殖后代的行为,不能判断为善或恶,是为无记;人类及六欲天神的性行为小部分属无记的报应,大部分是有漏、有取的恶业行为。“世尊无数方便说:淫欲是障道法,若犯淫欲即是障道。”[81]  所以对出家二众施设不淫戒,绝对禁止行淫;对在家二众只要求不邪淫,禁止非婚配行淫,对结婚生子的性行为并无制止。

性欲冲动时宜使用觉支对治。如下:

(1) 重视伦常者

宜依《杂阿含1164经》所说:“若见(老)宿人,当作母想;见中间者,作姊妹想;见幼稚者,当作女想。” [82]  如此观想,随即消除性欲;可是对乱伦者,则失效。

(2) 洁癖者

洁癖者宜作“观身不净”,可以立即消除性欲冲动;然无忌恶露者则无效观身不净 如《中阿含81念身经》所示:

比丘修习念身。比丘者,此身随住,随其好恶从头至足,观见种种不净充满:谓此身中有发、毛、爪、齿、粗细薄肤、皮、肉、筋、骨,心、肾、肝、肺、大肠、小肠、脾、胃、抟粪、脑及脑根,泪、汗、涕、唾、脓、血、肪、髓、涎、胆、小便。”[83]

(3) 怕死尸者

宜提起“十不净观”[84] ,或将对方当作尸体看待,观想出:膨胀相、青瘀相、脓烂相、断坏相、食残相、散乱相、斩斫离散相、血涂相、虫聚相、骸骨相等等;如此消除淫念,对绝大部分的人相当有效。或有变态性格者作出尸奸者除外。

(4) 重视戒律者

重视戒律者又擅长于身念住者,或者上述伦常观、不净观、观死尸失效者,可采用“六根律仪”守护根门,对付性欲冲动。如《杂阿含1165经》所示:

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告诸比丘:“汝等应当守护根门,善摄其心。若眼见色时,莫取色相,莫取随形好增上执持;若于眼根不摄敛住,则世间贪、爱、恶不善法则漏其心。是故此等当受持眼律仪,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亦复如是,乃至受持意律仪。”[85]

(5) 慧根利者

对身体作“六界(或四界)分别观”或作“观身三十六物[86] ”,体悟身体为缘生缘灭,俗谛说六界、三十六物,其实第一义谛为空,无我、无我所,有谁、有何可贪、可淫!能现观空无我、无人、无众生相,当下消除欲贪、淫欲。所以《中阿含98念处经》如是说:

比丘者观身诸界:我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犹如屠儿杀牛,剥皮布地于上分作六段。如是,比丘观身诸界;我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87]

《增壹阿含五王品第3经》又说:

观此身中三十六物恶秽不净。谁着此者?由何起欲?此欲为止何所?为从头(出)耶?形体出耶?  观此诸物了无所有;从头至足亦复如是。五藏所属,无有想像,亦无来处,彼观缘本,不知所从来处。

彼复作是念:我观此欲从因缘生。

彼比丘观此已,欲漏心得解脱,有漏心得解脱,无明漏心得解脱。[88]

4. 有关生气

面对不可爱、不可乐、不可意、不可念的人、事、物,凡夫难免起嗔恚、忿恨、恼害等等秽心。贪欲、嗔恚、愚痴,经中说为“三毒、三秽、三垢、三腻、三刺、三恋、三缚、三种结、三不善根”[89]  可见其等为恶、不善心所,会毒害、刺伤身心,使心性污秽、垢腻,恋栈、结缚于三界,为一切恶不善业的根源。

“嗔恚”(大正1,50上9)之原文为‘dosa(嗔恚、憎恶)’(DN iii .214-5;在《阿含》里,汉译为“嗔恚”其相当的《尼柯耶》原文不一,如:“嗔恚”(大正1,444下3)为‘byapada-padosa(嗔害-怨恨)’MN  i. 274-1的意译,“嗔恚”(大正1,464下-13)为rosenti(激怒) vihesenti(使焦急)‘MN i.185-3的意译,“嗔恚”(大正1,542中10) 为‘vyapada(嗔害)’MN ii.2624的意译,“嗔恚”(大正1,617中23)为kodhana(愤怒、不适意)’AN iv.945的意译,“嗔恚心”(大正2,277中23)为‘kujjhi(生气)’SN ii.282-13的意译。生活中遭遇到任何不适意的对象、境界,凡夫所生反应都属于“嗔恚”。《长阿含阇尼沙经》说:“众生多于嗔恚,不舍身、口、意恶业。” [90] 《大方广佛华严如来随好光明功德品经》说:

佛子!我不见一法为大过失,如诸菩萨于他菩萨 起嗔心者。何以故?佛子!若诸菩萨于余菩萨 起嗔恚心,即成就百万障门故。何等为百万障?所谓不见菩提障、不闻正法障、生不净世界障、生诸恶趣障、生诸难处障、多诸疾病障……于菩萨无失坏道不能修习障、随顺二乘正位障、远离三世诸佛菩萨种性障。佛子!若菩萨于诸菩萨 起一嗔心,则成就如是等百万障门。[91]

可见嗔恚心为害甚深且广。因此,印顺导师说:

菩萨以慈悲心为本,若以嗔心对众生,缺乏慈悲,即失大乘与菩萨的意义。声闻法的大患是贪心,心起贪染,就难于出离世间。大乘法的大患是嗔心,心起嗔恚,就不能摄受众生。[92]

如针对厌离情深的声闻,应重视大悲的无嗔。对于不善根的根治,也认为贪欲是不善的,但不是最严重的。贪欲不一定厌弃有情,障碍有情,世间多少善事,也依贪爱而作成;惟有嗔恚,对有情缺乏同情,才是最违反和乐善生的德行。所以说:“一念嗔心起,八万障门开”。恶心中,没有比嗔恚更恶劣的。菩萨的重视慈悲,也有对治性。论理,应该使无痴的智慧,无贪的净定,无嗔的慈悲,和谐均衡的扩展到完成。[93]

修学佛道者,生活中减少嗔恚的发作,镇伏乃至消灭嗔恚的随眠是非常切要:

(1) 忆念嗔恚的过失及离嗔的功德

印顺导师曾经指出嗔恚的五种过失:一、坏色(面目丑恶),二、失辩(失去理智),三、善士远离(朋友疏远),四、毁戒(气头上无恶不作),五、堕落(造恶业堕落三恶趣);一念的嗔心不忍,产生这样的恶果,怎可不加以制伏?[94]  《杂阿含1158经》提到破坏嗔恚的功德如下:

杀于嗔恨者,而得安隐眠;杀于嗔恚者,而心得无忧。

嗔恚为毒本,能害甘种子;能害于彼者,贤圣所称叹;

若能害彼者,其心得无忧。[95]

(2) 重视持戒者

面对怨敌,提起正念,以惭愧心、慈悲心对待一切有情,思不害、不杀、不恶口等教诫,忆念具戒的功德、破戒的过患等教训,可以慈忍、护戒等善行使嗔恚心减弱乃至不发生。如《杂阿含1039经》教示:

有人不杀生、离杀生、舍刀杖,惭愧、悲念一切众生;不偷盗、远离偷盗;与者取、不与不取,净心不贪;离于邪淫,若父母护……乃至授一花鬘者,悉不强干,起于邪淫;离于妄语,审谛实说;远离两舌,不传此向彼、传彼向此,共相破坏,离者令和,和者随喜;远离恶口,不刚强,多人乐其所说;离于坏语,谛说、时说、实说、义说、法说、见说;离于贪欲,不于他财、他众具作己有想,而生贪着;离于嗔恚,不作是念:挝、打、缚、杀,为作众难;正见成就,不颠倒见。[96]

(3) 重视修定者

嗔恚为“五盖”之一,“嗔行者(dosa-carita)”宜采用四十业处的慈、悲、喜、舍──“四梵住(四无量心)”及青、黄、赤、白──“四色遍”,此等八业处容易对治嗔心而导入安止定。慈无量心乃至悲、喜、舍无量心,由健康的感情冲淡嗔恨心,青遍一切处乃至黄、赤、白遍一切处,容易使激情稳住;而且四无量心与“八解脱”中的第三、四、五、六解脱,殊途同归;如《杂阿含743经》所说:“心与慈俱多修习,于净最胜;悲心修习多修习,空入处最胜;喜心修习多修习,识入处最胜;舍心修习多修习,无所有入处最胜。”[97]  四无量心的修习可作为慈心解脱乃至悲、喜、舍心解脱的增上缘;如《中阿含15思经》所示:“彼心与慈俱,遍满一方成就游;如是二、三、四方,四维、上、下,普周一切。心与慈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若有如是行(慈、悲、喜、)舍心解脱无量善修者,必得阿那含,或复上得。”[98]

(4) 重视修慧者

印度婆罗门教的与梵共住的慈、悲、喜、舍“四梵住”,注重戒行及良心的扩大,目的在于往生初禅的梵天。佛教修习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可以成就四禅那的安止定,命终可以随业力,意行生初禅天乃至第四禅天;往生色界、无色界并非贤圣弟子的终极目的,逮得正觉、涅槃,究竟解脱惑、业、苦,止于至善,才是贤圣弟子的终极目的地。因此,由四梵住、四无量心的修习,提升到戒、定、慧及知、情、意的统合地修行,方便修习慈、悲、喜、舍“四等心”,才能够成就慈、悲、喜、舍的“心解脱”。

所谓“等心”,指平等看待怨怼者与亲爱者(此等两,为因缘密切者),平等看待因缘密切者与疏远者(此等两,属他们,并非自己),看待一切有情等同自己,才算真正的等心。单靠一般良心及坚强的意志力,还可以平等看待怨者、亲者、无关系者;若无般若慧洞察无我、无我所,打破我爱、我所爱,并不能使怨者、亲者、无关系者与自己平等看待。为了成就四等心乃至人格圆满,《杂阿含经》“觉支相应”提示修习种种正确的观想,如下:

若比丘修无常想 多修习已,得大果、大福利。云何比丘修无常想 多修习已,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心与无常想俱 修念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乃至得舍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

如无常想,如是 无常苦想、苦无我想、观食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尽想、断想、无欲想、灭想、患想、不净想、青瘀想、脓溃想、胀想、坏想、食不尽想、血想、分离想、骨想、空想;一一经,如上说。[99]  

七、结论

(一)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人,有慧根者仍然可以应用《阿含》《尼柯耶》所提示的朴素、简要、实用的方法修行。佛法是以人为中心的,人间是解脱有漏的轮回,改过迁善、修道成佛的最佳环境;我们现在所处的地球,资讯交流的发达,佛教正法传播遍布全世界,佛教所说的“八难”范围更为缩小,比起古人,今人并非更加不幸。

(二)现代接触佛教,见、闻佛法者,是接受“成佛”的教育,从闻法、如理作意思惟法义而入道,如法随顺次第修道、行道,要于无佛世界完成佛道,成为“完人(Tathagata如来)”。

(三)佛道的修行就在生活中进行,有意义的修习以“三无漏学”为标准。于“日常生活”中,持戒修身;于“宗教生活”中,入定修心;目的在于独处、待人、接物、处事时,具备正念、正知,修慧生正觉,以“正觉的生活”充足福慧,充实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智见身;以正觉净化贪、嗔、痴,解脱惑、业、苦,过着自在“解脱的生活”。

(四)“灭恶增善”为佛法修行的主旨要义,“四正勤”为修行的原则,以“七觉支”实践“三十七道品”为正法。在生命开展当中、生活过程当下,认真、努力、有效地实践,修习多所作,改正错误的行为、改善有缺失的反应,乃至补养、充实完善的人格;目的在于解脱三障,具足五分法身,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他逮得究竟涅槃。

(五)凡夫为生存于生活中起无明惑、造恶业、受苦果,惑、业、苦三轮转;圣人就在生活中,离无明生正觉,造作无漏的善业,亨受菩提、涅槃乐。生活即是修行,修行不离生活。修行不只在大雄宝殿、念佛堂、禅堂、法会、闭关的道场里;独处、待人、接物、处事的场合,都可以成为修行的道场。礼佛、供佛、诵经、持咒、念佛、参禅、修观都是修行;在生活中起无明、三渴爱、四取,造作三有,受三界生死苦的当下,具备四念处,操作七觉支,成就三明、心解脱慧解脱,是名副其实的修行,能够确实地证成道果。

(六)由“四预流支”──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内正思惟、法次法向,得以“见道”──现观四圣谛;见道已,具足正见、正志的发心,才能够“修道”── 具有菩提成分的修行;以“七觉支”带动修习三十七菩提分法,次第分证已,完成菩提、涅槃──“证道”。有关七觉支的修习,条列如下:

1.修习七觉支的资粮:(1)亲近能授与七觉支法门的善知识;(2)自己能够如理作意、如法抉择方便修习七觉支;(3)善巧分辨七觉支的养素与毒素吸收营养防止中毒;(4)具足正见持戒清净维持良心平安。

2.七觉支渐次修习满足:(1)如法修习四念处法门;(2)如法拣别、抉择善恶,精进于改过行善;(3)已改过迁善则但法自然 得喜、轻安、定及舍觉支顺序开展。

3.生活中适时调整七觉支,随所欲觉支等至:(1)舍断五盖;(2)止观等持;(3)安止善巧。

4.生活中修习七觉支:生存、生活中时常碰到的食欲、性欲、嗔恨的处理,分别说明如本文,不再重复叙述。

--------------------------------------------------------------------------------

[1]  《瑜伽师地论》:“诸佛语言九事所摄。云何九事?一、有情事,二、受用事,三、生起事,四、安住事,五、染净事,六、差别事,七、说者事,八、所说事,九、众会事。有情事者,谓五取蕴。受用事者,谓十二处。生起事者,谓十二分事缘起及缘生。安住事者,谓四食。染净事者,谓四圣谛。差别事者,谓无量界。说者事者,谓佛及彼弟子。所说事者,谓四念住等菩提分法。众会事者,所谓八众。” 大正30,294上21~28(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三十册,294页上栏第21行到第28行,以后,同例。) “五阴法门”──有情事的教说,占《杂阿含经》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五分量(参阅印顺导师《杂阿含经论会编上、中 、下》,可见佛法以“有情事”为中心、重心。

[2]  参阅印顺导师《佛法概论》p.43《药师经讲记》p.36

[3]  大正2,694上2~5

[4]  《杂阿含785经》大正2,203上20~204上14 ;参阅印顺导师《佛在人间》p.34;《增壹阿含经序品》:“如是阿含增一法,三乘教化无差别。”大正2,550中29 ;《杂阿含393经》:“三结尽,得须陀洹……若得无上等正觉,彼一切知四圣谛故。”大正2,106上17~中22

[5]  《佛在人间》p.99及.p.324

[6]   现代学术界多采用。参见 中村元〈佛教语大辞典〉p.1063下

[7]   大正2,240中20~21

[8]   大正2,5上29~中3

[9]  《杂阿含273经》:“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大正2,72下9~28

[10]  《杂阿含45经》说:“多闻圣弟子于此六触入处舍离无明而生明,不生 有觉、无觉、有无觉,胜觉、等觉、卑觉,我知、我见觉;如是知、如是见已,先所起无明触灭,后明触觉起。”大正2,11中15~19

[11]  大正1,12上20~23

[12]  大正1,49中14~16

[13]  大正8,752下24~25

[14]  大正8,749上6~9

[15]  大正8,752下29~754上4

[16]  “*勤”附加 * 号之勤字,高丽本、大正本均作“断”字,原文为‘padhana(勤)’。

[17]  大正2,221中4~12

[18]  大正2, 221,中17~下8

[19]  “增上善学”“增上信学”“增上戒学”“增上定学”“增上慧学”“正解脱学”参阅《阿含要略》pp.20~22

[20]  成佛之道为“一乘道”,分为二阶段修行;前段为“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的八正道”,后段为“圣、出世间、无漏、无取、正尽苦、转向苦边的八支正道”。“圣”指 见道、修道、证道的圣者、“俗”指 外凡及内凡,“出世间”指 超越有漏、有取的有情世间、“世”指 有漏、有取的有情世间。参阅《杂阿含785经》大正2, 203上1~204上14

[21]  大正2,41下21~23

[22]  P.T.S.《Samyutta-nikaya》v.72~75

[23]  大正2,208上10~下8

[24]  大正2,268中20~24“正慢无间等”相当于“samm manabhisamaya(慢现观)”的意译。大正本作︰“止慢无间等”。

[25]  《佛法概论》p.174

[26]  〈A〉i.295~297

[27]  大正2,670下4

[28]  参阅《中.169 拘楼瘦无诤经》大正1,701, 中28~701下2;《杂阿含287经》大正2,80 下27~81上4;《增壹阿含劝请品第2经》大正2,593中25~下2

[29]  参阅拙着〈三十七菩提分法及其次第开展与整体运用〉见《印顺思想──印顺导师九秩晋五寿庆论文集──》84~104

[30]  大正27,496上9~11

[31]  《金刚经》五种菩提:世、俗的(1)“发心菩提”、(2)“伏心菩提”;圣、出世的(3)“明心菩提”──圣人的真实发心、(4)“出到菩提”──出离苦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分证菩提、次第断烦恼,(5)“究竟菩提”──诸漏尽、究竟般涅槃。参阅印顺导师《般若经讲记》pp.16~18

[32]  《杂阿含345经》:“彼比丘厌、离欲、灭尽向,是名为学。”大正2,95中20~21《杂阿含27经》“于色向厌、离欲、灭尽,是名法次法向;如是,受、想、行、识,于识向厌、离欲、灭尽,是名法次法向。”大正2,5下25~27 “出离心”可谓:正志于厌恶三结而断三结,厌恶欲界而断五下分结,厌恶三界而灭尽贪、嗔、痴乃至五上分结。也可以说:欲求达成舍觉支所食三界──断界、无欲界、灭界。参阅《杂阿含715经》大正2,193上3~4

[33]  参阅《别译杂阿含207经》《杂阿含1028经》。

[34]  参阅《增一阿含苦乐品第1经》《杂阿含1218经》。

[35] 《杂阿含727经》:“尊者阿难即白佛言:‘世尊!所谓念觉分,世尊自觉成等正觉说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择法、精进、喜、猗、定、舍觉分,世尊自觉成等正觉说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 大正2,195下8~12 参阅《杂阿含728~730经》大正2,195下9~196上26;《S.46,27》

[36]  参阅《杂阿含741~747经》大正2,197中1~198上24;《S.46,57~76》《S.45,77; S.46,77; S.48,71; S.50,1》参考《S.47,51; S.49,1; S.51,3》

[37]  见《瑜伽师地论》大正30,823上6~10

[38]  《SA(相应部注释书)》i.159

[39]  大正2,193上27~中12

[40]  大正2,193上9~24

[41]  大正1,487中28~29;487下20~21

[42]  大正1,488中5~8;中27~28

[43]  大正2,192上26~27;上28~29;中15~17

[44] 《杂阿含715经》大正2,192上29~193上6

[45]  大正1,488中28~下11

[46]  大正2,175上7~8

[47]  《杂阿含737经》大正2, 196下24~197上8

[48]  《杂阿含607经》“有一乘道,净诸众生,令越忧悲灭恼苦,得如实法,所谓四念处。” 大正2,171上10~12

[49]  读者最好研习北传《中阿含98念处经》大正1,582中8~584中28;南传《D.22 Mahasatipatthana-suttanta》DN ii 290~315;《杂阿含733经》大正2, 196中12~28;《S.46,3Sila》SN v 67~70

[50]  大正2,174上14~20

[51]  大正2,171中16~21

[52]  参阅拙着《阿含要略》pp.37~38【分别善、恶】

[53]  大正2,202下4~11

[54]  大正2,198下4~12

[55]  同注 29。

[56]  大正1, 485中22~下18

[57]  VM 104 参阅《阿含要略》p.206

[58]  大正2,193下6~16

[59]  参阅注 44。

[60]  大正2,342上4~10 参阅《A3,100 金匠经》AN i. 256~257

[61]  VM p.128

[62]  AN iii.p.435

[63]  大正2, 191下25~192上23

[64]  《杂阿含718经》大正2,193中20~26

[65]  参阅 DN iii p.219

[66]  信根、信力为“四不坏净”,进根、进力为“四正勤”,念根、念力为“四念处”,定根、定力为“四神足、四禅那”。参阅《杂阿含646经》大正2,182中;《杂阿含675经》大正2,185下。

[67]  慧根──五阴法门、六内外入处法门、六界法门、四谛法门、十二支缘起法门;慧地──戒净、心净;慧体──见净、疑盖净、道非道知见净、道迹知见净、道迹断智净。参阅拙着《阿含要略》pp.265~266【慧应当如何修习】;pp.362~365【慧体】

[68]  大正2,565上18~19

[69]  大正2,103上2~6

[70]  大正2,148上a27~中11

[71]  大正2,270中1

[72] 《中阿含113诸法本经》大正1,602下18~19

[73]   VM pp.341~347

[74]  同上,p.347

[75]  《增壹阿含善聚品第11经》大正2,681中1~4

[76] 《广义法门经》大正1,920中19

[77]  《中阿含阿湿贝经》:“(佛)告:‘诸比丘!我日一食;日一食已,无为无求,无有病痛,身体轻便,气力康强,安隐快乐。汝等亦应日一食;日一食已,无为无求,无有病痛,身体轻便,气力康强,安隐快乐。’ 大正1,749下4~8

[78]  大正1, 432中21~29

[79] 《增壹阿含壹入道品第4经》大正2,569下c14~570上15;《增壹阿含放牛品第2经》大正2,795上26~中1;拙着《阿含要略》p.194

[80]  参阅印顺导师《以佛法研究佛法》p.378

[81]  《四分律》大正22,682中28~29 印顺导师《宝积经讲记》:“贪淫是障道法,而凡人都为他惑乱。或贪姿色;或贪音声;或贪体臭;或贪体态,如曲线等;或贪他的温柔供事……。”P.158

[82]  大正2,311上15~16

[83]  大正1,556上12~16

[84]  参阅《清净道论》第六品 十不净业处的解释 VM. pp.178~190

[85]  大2,311上8~中24

[86]  《杂阿含1165经》‘发、毛、爪、齿、尘垢、流唌、皮、肉、白骨、筋、脉、心、肝、肺、脾、肾、肠、肚、生藏、熟藏、眵(原文作:“胞”)、泪、汗、涕、沫、肪、脂、髓、痰、、脓、血、脑、汁、屎、溺。’大正2,311上28~中2

[87]  大正1,5833中17~23

[88]  大正2,687中9~16

[89]  “三毒”见《杂阿含252经》、“三秽”见《中阿含苦阴经》、“三垢、三腻、三刺、三恋、三缚”见《杂阿含490经》、“三种结”见《杂阿含566经》、“三不善根”见《长阿含众集经》

[90]  大正1,36中3~4

[91]  大正10,257下15~258中3

[92]  《胜鬘经讲记》pp.56~57

[93]  《佛法概论》pp.243~244

[94]  《成佛之道(增注本)》pp.298~299

[95]  大正2,308下16~20

[96]  大正2,271下22~272上4

[97]  大正2,197下11~13

[98]  大正1,438上8~中10

[99]  《杂.747经》大正2,198上13~24;参阅《S.46,71~75经》。


{返回 杨郁文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分别与无分别
下一篇:阿含学与阿含道(问答篇)
 阿含学与阿含道(问答篇)
 佛法的人间性与现实性
 阿含经上的“道”
 分别与无分别
 阿含道性(下)
 阿含道性(上)
 生活中的七觉支
 戒从心生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五十三参与人间佛教(下)(游祥洲)[栏目:人间佛教]
 护生行为[栏目:海涛法师·菩提心语]
 佛的本愿是什么[栏目:仁焕法师]
 45.南京礼懒祖塔 Bowing to the stupa of Patriarch Lan at ..[栏目:虚云老和尚传]
 “美东佛教总会”成立二十周年志喜[栏目:真禅法师]
 须菩提与阿难尊者[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怎么叫信邪?[栏目:宣化上人]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二七五集[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三集]
 密教“四归依”渊源初探[栏目:达照法师]
 过一种不执着的生活[栏目:佛网文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