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念佛以持名为宗(孙欲言)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14

念佛以持名为宗 

孙欲言

  弘一大师在佛门内外均有着相当的威望及知名度,却丝毫没有大师的架子,学法问道虚怀若谷,为人非常谦下低调。因景慕同样低调的印光大师,他曾数度虔恭请求,礼拜印祖为自己的依止师,与其共住一段时间,切身体会印诅的言传身教:嗣后有疑问时,总是致书咨决请益,于净土法门颇有功夫及见地。
  受印祖的教示,弘一大师平日的念佛修行亦以持名为主,并一直劝人老实念佛,时常书写“南无阿弥陀佛”短笺赠人以方便接引;而且还结合自己的实践,向初学者推荐过一套切实可行的听钟念佛法;凡座钟、挂钟行动之时,若细听之,作“丁当丁当”之响( “丁”字响重,“当”字响轻)。即依此“丁当丁当”四字,设想作“阿弥陀佛”四字:或念六字佛者,以第一“丁”字为“南无”,第一“当”字为”阿弥”,第二”丁”字为“陀”, 第二“当”字为“佛”,如此随着钟表的运转发声而自然念诵佛号,久而久之,即能功夫纯熟,一心不乱,契入念佛三昧境界。大师说:“初学念佛者,若不持念珠记数,最易懈怠间断。若以此钟时常随身,倘有间断,一闻钟响,即可警觉也。又在家念佛者,居室附近不免喧闹,若摄心念佛,殊为不易。今以此钟置于身旁,用耳专听钟响,其他喧闹之声自可不至扰乱其耳也。又听钟工夫能纯熟者,则‘丁当丁当’之响,即是‘阿弥陀佛’之声。钟响、佛声无二无别,钟响则佛声常现矣。”此种念佛方法颇为适用,即使在当今也不过时,值得净土行者借鉴。
  据林子青编《弘一大师年谱》记载,为了深入净土法门,弘一大师曾于1923年( 44岁)发愿刻期掩关,誓证念佛三昧,并请印光大师作“最后训言”。可谓诚信、切愿、笃行三资粮悉皆具足,为净土法门的忠实践行者。
  多年的勤苦修行,使弘一大师的功德证悟因缘果满,临命终时预知时至, “悲欣交集”,肋吉祥卧往生。此为大师一生念佛成就、莲品增上的确证。诚如后人赞云: “大师音容虽杳,而重振律宗之悲愿,严净毗尼之梵行,示范度生之慈心,诚足以续如来之慧命,挽末法之颓风;嘉言懿行,劫石永留!谓非大菩萨乘愿再来,其谁信乎?”

摘自《报恩》2012年01期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中道——符合真理的方法(济群)
下一篇:念佛不碍参禅(莲池大师)
 如何处贫居富(星云)
 安详与快乐(心宗)
 鲁迅与佛教(胡文炜)
 无用的石头(释见介)
 真谛的译经事业(肖太国)
 出家 出世(刘先和)
 救人与放生
 手机短信善护念(华莲)
 佛教从寺院走向世间(曾琦云)
 出世法(广化)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圆觉经白话解九 远离四有为相[栏目:圆觉经白话解]
 佛教的现代价值(下)[栏目:肖永明居士]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 第十三章 以称佛名号为正行[栏目:竺摩法师]
 忍耐就是力量[栏目:命运靠自己2·说好做好]
 相应55经 如理作意具足经[栏目:相应部 45.道相应]
 月灯·圆融之了解·第三十二章 万法之本性[栏目:创古仁波切]
 禅坐修定,初学者容易散乱、被魔考,产生幻觉幻听神志意乱,请问要如何调解?[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金刚经功德颂[栏目:许止净居士]
 因果观念、六道轮回是真有其事?圣人为什么要以神道设教呢?[栏目: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对「杀」恶做弥补[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