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因果观念、六道轮回是真有其事?圣人为什么要以神道设教呢?
 
{返回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70

居士:因果观念、六道轮回是道德建设的必要前提,那么这仅仅是理论假设呢,还是真有其事?圣人为什么要以神道设教呢?

法师:善恶因果报应与六道轮回,不仅仅是道德理论的一种悬设,而是实存的事实,由五眼圆明的佛陀所现量亲证亲见到众生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广阔的时间当中,由其善恶业的这种业(karma)的力量导致种种错综复杂的生命表相。我等凡夫心量狭劣,慧眼未开,不得而知。佛以悲愍心将这一善恶轮回之事和盘托出,令众生心生敬畏,止恶修善。我们由佛慈悲宣说方知如何走上光明、走上解脱、走上自在。由此,我们戒慎惕厉,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制伏烦恼,开显佛性。由于深信轮回善恶法则,惩恶劝善才有坚实的依据。众生由此才能自律慎独,个人获福,社会由之祥和安隐。

神道设教不仅是佛教圣人,而且也是儒道两家圣人教化众生之大权。神道设教的理论依据来自《周易》。神是神妙莫测、不可思议之意。世出世间一切神妙不可思议者不出心性之外。所以神道即是本心,是诚明,是仁心,是佛性。从神妙佛心中流出的教法,即是神道设教。

天以春夏秋冬四时更迭不乱作为神道,惠及苍生;圣人以本性内具的仁义忠恕为神道,教化民众。平时事相中都蕴含着神妙的理体。孟子说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深植在每个众生内心,不是由外面施加的本有的德能。故云“万物皆备于我”,一切悉皆具足在心性中,因而“反身而诚”,回光返照契入真诚的内心,便“乐莫大焉”,就能得到无与伦比的快乐。这就是颜回之所以“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奥秘所在。

颜回那么贫穷,然而淡然安乐,这是自性的快乐,非五欲感官之乐所能比肩。一个人念佛安住在六字佛号中,便能获得身心柔软的法性乐,沐浴在弥陀光明照摄中,法喜充满。念佛法门举体是不可思议的佛果境界。释迦牟尼佛在娑婆秽土,宣说念佛往生净土一法,用种种善巧方便令我等众生生信发愿,老实持名,亦是圣人以神道设教成功之一例。神道设教的理论依据乃是感应。法界中至深邃广大的方面即是感应原理。唯信能入,唯行能证,愿共勉之。


{返回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往生的必要条件是什么?我念佛到什么程度才能往生?
下一篇:“色不异空”和“色即是空”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我们会讲“六字洪名”呢?念佛应念六字还是四字?
 学佛和做人贵在“真诚”二字,可是怎样才能算真诚呢?
 有人说,往生只是在人断气前,若断气后顶多生人天,断气之后助念还有用吗?..
 如何放下多年来的怨恨心和悔恨心?
 面对五欲六尘的干扰和诱惑,念佛同修应从哪些方面痛下功夫方有自在分?..
 如何将出离心长养成菩提心?
 年轻人如何净化心灵,克制物欲、私欲,排解各类烦恼,提出几点建议?..
 有人说,佛教不是宗教,是佛陀的教育。您如何理解?
 只要至诚了教理就会透彻?
 弟子家中供奉的佛菩萨圣像比较多,请问这些法宝需要按顺序排列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教授开示《大手印五支证道歌》第三天[栏目:狮吼音·开示集]
 宗教对缓解心里压力及社会紧张度的作用[栏目:理净法师]
 韩大伯~一兔横身[栏目:禅诗三百首]
 超渡的心要[栏目:仁焕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