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四圣谛与修行的关系 第十章 问答辑要
 
{返回 性空法师(Ven. Dhammadipa)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68
四圣谛与修行的关系

  第十章问答辑要

  问1:法师说「爱」是轮回最特别的缘,但曾在经典上看过:「无明」是轮回的根本、存在的缘,不知无明和爱那一个才是轮回最明显的缘?

  答1:无明是有因、有缘的,经中提及不如理的作意或「有漏」是无明的因、无明的缘。无明不会自己出现,它会和许多朋友一起来,无明最明显的朋友就是「爱」。在集谛中,包含了所有的烦恼,无明在这些烦恼里可以比喻是国王的角色,但必须了解无明会现起,在「有漏」中最明显的法就是「爱」。所以,佛陀是用「爱」来说明集谛。

  问2:世间慧无法断烦恼?请法师举例何谓世间慧?

  答2:我们的世界就是五蕴,除了五蕴外,没有什么世界,因此世间智慧的所缘是五蕴,所有世间的经验都在五蕴中,不能超过五蕴的境界。由于世间智慧只是关于世界、五蕴的所有智慧,并没有看到解脱的所缘——涅槃,所以它无法完全断除烦恼。

  实现见道才能产生出世智慧,由于出世智慧了知解脱的所缘,已经是超过五蕴境界的智慧,因此有力量断除烦恼。在见道后,我们不仅能运用出世智慧,也能运用世间智慧来断除烦恼。

  问3:南、北传佛教在「观灭谛」上最大的不同点为何?

  答3:灭谛只有一个,不可能有二个。不过依我们智慧程度所能了解的层面,阿毘达摩用了很多不同的分别来说明。对于佛教灭谛的看法,南北传并没有有出入,所谓的「灭」就是没有爱的境界,即是涅槃。涅槃就是无住,没有保护、没有求的境界,这个看法大家都同意,并没有差异。

  实现涅槃的境界,需要世间智慧,也要有出世智慧,单是世间智慧还不够,一定要有出世智慧。在观灭谛上,南传佛教只有一个无为,就是涅槃,而一切有部有三种无为,但只有「择灭无为」才是真正的涅槃。在灭谛的分别中,南北传佛教都承认有「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二种涅槃的分别。

  北传佛教的观很不容易了解,他们不仅和南传一样说明「有余」和「无余」二种涅槃,在《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及《中观论》等大乘经论里更提到四种涅槃⑴的分别:有余、无余、自性清净、无住;其中与南传佛教不同的即是:自性清净、无住二种涅槃的看法。

  「自性清净涅槃」⑵在原始佛教中并没有提及,依大乘的道理:解脱的境界为真如,它是出世间智慧的境界,不过它也不离开世间的法,真如并没有世间或出世间的分别。所以,无论众生知道涅槃与否,我们都已在清净的涅槃境界,因世间所有的法都是缘起,而缘起法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真如相,因此造成轮回的缘——无明等种种烦恼,在缘起法中也不是真的存在,一切众生本来就在真如境界,就在自性清净涅槃中。

  大乘佛教的目标在于实现「无住涅槃」⑶,就是实现没有住着的涅槃,涅槃本身并没有所缘,但它的范围其实就是真如。虽然它是出世境界,属无为法,因大乘佛教强调超越世间、出世间的分别,强调要悲悯众生,所以无住涅槃就是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的悲智大用。在无住涅槃里,我们才是真正实现胜义法。

  南传佛教系统里有四种胜义法:色、心、心所、涅槃。但大乘佛教认为真正的法是没有自性的,所以色、心、心所法不是胜义谛,大乘只承认一个胜义谛,就是实现真如、实现空,唯有「空」才是胜义,因它没有自性,所以能超越世间、出世间的分别。大家可看唯识论,实现大乘的解脱境界,不仅要思惟「法」——名色的无常,也要思惟所有名言概念⑷的无常。

  问4:「完全没有爱才能入涅槃」和大乘佛教强调「慈爱悲悯众生」是否有矛盾?

  答4:要了解这个问题,先要了解什么是阿罗汉?阿罗汉有很多种⑸,如果我们不是阿罗汉就会继续轮回,只有阿罗汉能不轮回;如果说阿罗汉没有慈悲,这是偏见,如阿难、舍利弗、目犍连、须菩提等都是阿罗汉,但他们没有慈悲吗?

  阿罗汉有很多种,这与他们的波罗蜜有关。所有的人要收集很多波罗蜜才能成就阿罗汉果;普通阿罗汉只要收集三世善行与智慧种子的波罗蜜,则能实现阿罗汉果;但大阿罗汉则要收集十万劫的波罗蜜种子才得成就。如果想成佛,就要收集三大阿僧只劫的善行与智慧种子的波罗蜜。一劫的时间有多久?佛以最硬的八立方公里的石头为比喻,每一百年擦一下、破坏一下,直到石头坏灭为止,就是一劫的时间。如果想成佛,就要以三大阿僧只劫的修行,收集圆满的波罗蜜种子,才能成就佛果。

  问5:佛与阿罗汉证「有余依涅槃」以后,一定要进入死亡才能证「无余涅槃」,证无余依涅槃与死亡的关系是什么?

  答5:佛有四种回答问题的方式⑹:

  (一)对于所问的问题,作肯定的回答。(二)对于所问的问题,再作一次反问。(三)对于所问的问题,先分析再作回答。(四)对于所问的问题,不予回答。

  对于所问的问题,佛有时不回答。为什么佛不回答?因为了解这些问题不是有智慧人的方向,对修行也没有帮助,只会增加许多杂念,最好是实际去修行,见道时就会知道什么是涅槃的意思。涅槃境界是不可思议的,而死亡的境界是可思议的。如果相信佛法,就应相信有爱就一定有生,有生就有死;而涅槃因为已经没有爱,所以无生也无死。如果真要回答这个问题,就方便说涅槃是没有生、没有死的境界。

  问6:四谛的因果关系,例如:苦是集的果,集是苦的因;灭是道的果,道是灭的因,它们彼此的次第概念有这么明显吗?

  答6:在见道前,四谛不会同时出现,唯有见道时,因四谛为出世智慧的所缘,所以能同时出现。实现见道前,我们要先了解什么是苦、集、灭、道,但在现观过程中并没有这么明显的次第。南传佛教以为见道只是一个心的过程,但一切有部则认为有十五个刹那,主要是以四谛十六行相为智慧的所缘。

  依《中部•大四十经》来说,我们要先了解世间正见,才能了解出世间正见。当出世智慧开启时,才能「入妙法」,也就是了解缘起法,了解四圣谛,如果没有出世正见就无法入无漏智慧的境界。因为断烦恼是「顿断」,不是「渐断」,所以见道时,无漏智慧才有力量正断烦恼;世间有漏智慧只能镇伏烦恼,不能正断。

  问7:行与业有何不同?南传佛教中「行」还有多少心所?

  答7:行(sankhāra)的范围非常广,「行」最广泛的意思叫做所有的有为法、有集法,所有有生灭的法都是「行」。sankhāra就是「放在一起」,所有有生灭的法都在一起,这是缘起法,就是「有为」的意思。缘起法,就是有「缘」的法,佛在轮回过程说明「缘」的道理:因为有行、有业,而有轮回;行、业能出现是因有爱、无明。在缘起中,无明、爱是行的缘,取是有的缘;「有」有二种:「生有」、「业有」。

  行缘识,这里的「识」是指「轮回识」,因为有「行」,所以有轮回识的出现。「行」平常叫做「行为」,轮回识的出现是靠「行为」,没有行为就没有轮回的识。另外,「行」也可以表示「动力」。什么是行的动力、行为的现起?行的动力就是「思」。所以,轮回心主要靠「思」这个动力现起。死的时候,如果有「行」就有「再生」;如果没有「行」就不会继续「再生」。

  「行」是一种行为、动力,在行法中最重要的就是「思」,「行」与「思」是相同的。南传佛教认为「名法」内有四蕴——受、想、行、识,都是属于行。「行」无法自己出现,一定和它的朋友一起出现,其中最重要的朋友就是「受」、「想」,如果没有这些朋友,行就没有作用。如识为什么能了别所有的境?主要是有「行」;而「行」是指所有的行法,在行法中最重要的是「思」。

  行的作用是累积,因有「行」,缘起法就会继续;如果没有行就没有无明,没有无明就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业,没有业就没有集法。「行」是如何累积作用?当我们的善心、不善心或不动心造作了三种行——福行、非福行、不动行,就有累积的作用。

  业,是一种力量,佛说明业是现在和过去的思。因有行为,就有业的力量而创造我们的存在,强调「业」主要是在说明存在的力量。缘起法中,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有」就是「业」,业的结果就是「生」。因此,谈到行时,特别与无明有关系,而业则特别与取、爱有关系。

  行的重点在于「行为」,它创造了轮回的识;而行的生起是靠无明,因为过去生命有无明,死时就有「行」,就会继续累积「业」。如果在这期生命的轮回中有爱、取,就会继续收集业,业就变成未来生命的缘。行说明了轮回识为什么会继续地转,也说明未来的存在,而未来的存在是靠现在的业。所以,若过去生命有行,轮回识就会不断相续。

  谁有能力收集我们的业种子?都在行里面。过去的行引导我们到此生的名色,未来不同的种子也在行里。如果有爱、取的营养,就会引导我们到未来。

  「行」是因有无明的缘而创作三行——福行、非福行、不动行,由于不了解涅槃的所缘而累积「业」。如果此生不断地爱、取,我们就会继续存在;若不继续收集业,才能不存在。我们的心中有无量的业,这些业不断地影响心的过程。假如看到可意的所缘,是因为有过去的善业;而看到不可意的所缘,是因为有过去的不善业。

  若没有无明,就不创作「行」,不创造「识」,也就能解脱;不能解脱,是因有行、识而继续轮回。假如不再继续收集烦恼,业就没有力量继续创作行的存在,如此死时,就能不收集行为及我们的识而能解脱。佛特别说明业的力量是靠爱、取,假如不靠爱、取,就没有业,也就没有生。我们死时,如果没有无明,不继续「行为」,业就没有力量。所以,有行的累积作用,就会继续收集业,结果我们就无法解脱。

  问8:何为现观?

  答8:现观,梵文为abhisamaya意为转向菩提,表示开悟的过程,就是转向解脱的境界——涅槃。世间心看不到涅槃,唯有出世心才能看见。所以严格地说,现现是指见道,此时现观就是在观我们开悟的所缘——涅槃。

  问9:「生远尘离垢之法眼」的时候,其果位为何?

  答9:「远尘离垢之法眼」的出现是因为看到解脱的所缘,以此无漏智慧而知道有结、有有漏法,但已看不到「我」、「众生」的概念;如果用有漏智慧是无法观到「无我、无众生」的境界。

  当「远尘离垢之法眼」实现时,此果位已是初果圣人,因为看过解脱的所缘——涅槃,能了知一切集法都是灭法,在集、灭中是找不到「我」、「众生」。在此无漏智慧里,了知只有有漏法、有结,但看不到「主人」的概念。

  问10:为何「安那般那」念是苦谛?用功专注「安那般那」为集谛?

  答10:这是个好问题,要彻底地了解,才能修安那般那的观。呼吸是什么?是色!色是无常或常?是无常!无常的法是苦或乐?是苦!那么,安那般那是无常或常?是无常!那它是苦或乐?是苦!假如不了解这个道理就不能解脱,所以你们要专注在安那般那的修行,要爱你们的「安那般那」念,才能实现解脱。那「爱」是什么?是苦因!所以,用功专注在「安那般那」是集谛。

  如果能用功专注在「安那般那」上,不断地精进就能实现第四禅。在第四禅定看不到呼吸,其实呼吸还是存在,只是过于微细而看不到。假如实现罗汉果,死时就不再有呼吸的出现——即色法的存在;如果有「色」,就会有其他的法生起。所以想解脱,首先要能专注在安那般那上,但是实现解脱,成为阿罗汉就不需要专注在安那般那,如此就没有集谛。此时阿罗汉的心已经没有随眠,不再需要以安那般那的专注修行来避免烦恼,虽然他还有呼吸的存在,但已经没有染,因此死时,不再有呼吸色法的生起,也就不再出生。

   问11:「灭法灭」的意思是什么?

  答11:现观的过程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什么是灭法。了解灭法前,要先了解什么是无常的逼迫?如果不了解无常的逼迫,就不能了解什么是灭法。虽然人有生、有死,但人不是真的灭法;《俱舍论)》提到所有的五蕴、十二处、名色、不同的心所、色法才是真正的灭法。它们的生起是有因有缘,是缘起法;缘灭了,它们也灭。另外,它们也是有漏法,因它们是爱、取、无明、业、行的果。如果实现「远尘离垢之法眼」时则能知:当它们的缘灭了,它们也就灭,这就是无为涅槃,是解脱的境界。

  有集法就是「取」,就是五取蕴。五取蕴是生灭法,它的生是有缘,灭也有缘。如果有无漏智慧就知道只有结、有漏法,却没有被系缚的人。比方说:被人骂而听到不好的话,会烦恼是因为没有解脱;但有清净眼的人,会知道有结、有漏法,即是知道骂人的声音,但不会生气这个人。因为,他了知有集法有灭法,却没有「众生」、「我」的概念。

  明了解脱境界,需要有清净眼。为何憍陈如知一切集法是灭法?因他能以无漏智慧知有漏法的生、灭;没有智慧的人,不知何处为一切有漏法的生起与灭去。

  要了解无常的逼迫,这不是概念的刹那生灭,而是真正看到法是刹那、刹那的生灭,能看到真正的生灭,才会远离,才会要离欲、离苦,才能实现究竟灭的境界,这就是清净眼的境界。有漏智是不能了解究竟灭的境界,唯有无漏智才能知「所有集法都是灭法」,才能实现究竟灭的境界,所以又称为离垢智。

  问12:请问用功专注「安那般那」为什么不是道谛?

  答12:用功专注「安那般那」上,因为还没有实现解脱,所以需要继续用功,因此是集谛,不是道谛。「安那般那」是苦谛,也是集谛;苦是集的「果」,集是苦的「因」,此二谛会一起出现。所以观「安那般那」即是观苦谛,也是观集谛。你们要加行、要用功,强迫自己实现「安那般那」。

  专注在「安那般那」是如法的,但还是属于爱、欲。佛法有二种欲——法欲和欲欲,修行中要用法欲去掉欲欲,但法欲也是一种烦恼。佛未解脱前,还是要用法欲勉强地用功修行;但实现解脱时,佛不再有法欲,因他本身已成为法。所以,如果我们还没有变成法,就要用法欲让我们自己变成法,当成为法时,就不需要用法欲来勉强修行。

  现在让自己勉强用功修行,是为了了解苦谛,佛说明能了解苦谛,就能了解集、灭、道谛,这就是智慧,它们都会一起出现。南传佛教认为:能彻底了解一个谛,就能了解其他的谛。因此,在未解脱前,用功专注「安那般那」上的法欲是我们修行的基础,但它仍在苦谛里,所以也在集谛中。

  注解

  ⑴「涅槃义别略有四种:一、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谓一切法相真如理,虽有客染而本性净,具无数量微妙功德,无生无灭湛若虚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离一切相一切分别,寻思路绝名言道断,唯真圣者自内所证,其性本寂故名涅槃。二、有余依涅槃:谓即真如出烦恼障,虽有微苦所依未灭,而障永寂故名涅槃。三、无余依涅槃:谓即真如出生死苦,烦恼既尽余依亦灭,众苦永寂故名涅槃。四、无住入涅槃:谓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辅翼,由其不住生死涅槃利乐有情穷未来际用而常寂故名涅槃。」《成唯识论》,《大正藏》册31,页55中。

  「论曰:诸菩萨惑灭,即是无住处涅槃。释曰:二乘与菩萨同以惑灭为灭谛,二乘惑灭一向背生死趣涅槃,菩萨惑灭不背生死不背涅槃,故异二乘。菩萨此灭于四种涅槃中,是无住处。一、本来清净涅槃;二、无住处涅槃;三有余;四无余。菩萨不见生死涅槃异,由般若不住生死,由慈悲不住涅槃。若分别生死则住生死;若分别涅槃则住涅槃。菩萨得无分别智,无所分别故无所住。」《摄大乘论释•释学果寂灭胜相》,《大正藏》册31,页247上-中。

  ⑵指一切事物的本来相就是真如、寂灭之体。

  ⑶指不住于生死、涅槃的涅槃。如菩萨因悲悯众生,为救渡众生,尽未来际不住生死,不住于涅槃。《成唯识论》并提及此为大乘最高的佛果。另,无住涅槃其体虽亦为真如,但仍须由智慧的正确判断力灭除障碍才能证得,故与自性清净涅槃不同。

  ⑷指所有能描述、言语表达的境界。

  ⑸就阿罗汉之种类而论,依其根性利钝之差别,可分为六种。据《杂阿毘昙心论》卷五、《俱舍论》卷二十五等所举,即:(一)退法阿罗汉,又作退相阿罗汉,指遭遇小恶缘即容易退失所得之果位者。(二)思法阿罗汉,又作死相阿罗汉,指由于忧惧退失果位而思自害者。(三)护法阿罗汉,又作守相阿罗汉,指能守护而不致退失果位者。(四)安住法阿罗汉,又作住相阿罗汉,指不退亦不进,而安住于果位者。(五)堪达法阿罗汉,又作可进相阿罗汉,指能迅速精进,而达于不动法者。(六)不动法阿罗汉,又作不坏相阿罗汉,指永不退失所得之法者。上述六种阿罗汉,前五种为钝根者,故得时解脱或时爱心解脱,而后者系属利根者,故得不时解脱或不动心解脱。详言之,倘若能遇善因缘而得入定之解脱,称为时解脱;随时可入定,而无须等待某种特定因缘之解脱,称为不时解脱。又善护自己所得之阿罗汉果,并解脱烦恼者,称为时爱心解脱;不再由于烦恼而退失果位之解脱者,称为不动心解脱。此外,不动法阿罗汉以其利根之形成,又分为两种,即:(一)本来生就不动种性者,称为不退法阿罗汉、不退相阿罗汉。(二)由精进修行而达不动法者,称为不动法阿罗汉。此二者合上述之五者共为七种阿罗汉。若再加缘觉、佛,则总称九种阿罗汉,又称为九无学。参阅《佛光》「阿罗汉」,页3692。⑹四问答(梵catvari parcna-vyakaranani,巴cattari pabha-vyakaranani),谓解答诸质问时,依问题之性质而将回答方式分为四种。又作四记、四答、四种答、四种问答、四种记论、四记论、四种记答。

  (一)一向记,又作直答、一定答、定答、决定答、决了答、必定论、一向论、一向记论、决定记论、应一向记。即对于所问,直接以肯定方式回答。

  (二)分别记,又作解答、分别答、解义答、分别论、分别义答、分别记论,应分别记。即对于所问一一分析解剖后,始作肯定或否定之回答。

  (三)反诘记,又作诘答、诘论、反问记、反问答、反问论,反质答、返问记、随问答、诘问论、诂问记论、应反诘记。即不直接作答,先反问对方,于反问中令其悟解,或以反问显明问意后,始给与回答。

  (四)舍置记,又作置答、置论、止论、默置记、默然记、止记论、止住记论、应舍置记。即对于所问,若属于不应答、不值得答者,则舍置不答,或告知对方此为不应答者。参阅《佛光》「四记答」,页1753。


{返回 性空法师(Ven. Dhammadipa)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已经没有了
下一篇:四圣谛与修行的关系 第九章 结说四圣谛
 四圣谛与修行的关系 推荐序 自序
 四圣谛与修行的关系 第三章 中道
 四圣谛与修行的关系 第十章 问答辑要
 禅修开示·性空法师
 四圣谛与修行的关系 第一章 绪论
 四圣谛与修行的关系 第九章 结说四圣谛
 四圣谛与修行的关系 第八章 三转*轮
 四圣谛与修行的关系 第七章 道圣谛
 四圣谛与修行的关系 第五章 集圣谛
 四圣谛与修行的关系 第六章 灭圣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栏目:印顺法师]
 或说空性非心境,非所知境,是否应理?[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身心灵的修炼[栏目:万行法师]
 现在人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疯狂的地步...我们该怎么做下去?[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中观庄严论解说 第五十三课[栏目:中观庄严论解说]
 请问师父,我念经念一半,就会放弃,不想再念。怎么办?[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五)~B 第641经(阿育王施半阿摩勒果因缘经)[栏目:界定法师]
 梦中梦因果问答 24 什么因缘让母亲从小就成为孤儿、被姨妈差遣如奴隶[栏目:梦中梦因果问答-泰国高僧]
 理解佛法 实践佛法[栏目:仁焕法师]
 不逆人意[栏目:真理的价值·迷悟之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