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法见 8 四梵住
 
{返回 向智尊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28

四梵住

  一、前言

  (一)什么是梵住

  佛陀曾教导四种崇高的心灵境界:慈( mett..)、悲(karu....)、喜(mudit..)、舍(upekkh..)。

  在巴利佛教经典中,这四者以「梵住」( Brahmavi........)的名称为人所知。「梵住」一词可解释为心超越、崇高或卓越的状态,也可为似梵、似天或其他天神的神圣住所。

  四梵住之所以超越或崇高,是因为它们以最正确、最理想的行为方式对待有情。事实上,它们为人际互动所发生的各种状况提供了答案,是压力的抒解剂、社会冲突的和平缔造者,也是生存奋斗中创伤的疗愈者。四梵住打破社会的界限,建立和谐的社群,唤醒人们所遗忘的宽容,恢复早已失落的喜悦与希望,提倡人类四海一家的精神,以对抗自私自利的力量。

  梵住与瞋心并不相容,这样的心近乎梵天(Brahm..),是传统佛教的宇宙观里更高层天界神圣却短暂的统治者。和许多东、西方其它神的概念相对照,他们的信徒认为神会表现出愤怒、嫉妒与「正义的愤慨」,而梵天没有憎恨。以持戒与禅修勤勉地培养这四种崇高境界的人,被认为等同梵天的境界( brahmasamo)。若四种崇高的心成为修行者心的最主要影响力,他就能投生到相应的世界──梵天界,因此,称这四种状态为似天、似梵的心。

  梵住之所以称为「住」( vih..ra),因为此四者应该成为心时常停留的居所,一个感觉像在「家」的地方,而不是偶尔短暂拜访而随之遗忘的地方。换句话说,要让四梵住完全充盈于心,成为不可分离的朋友,在一切日常活动中专注它们,诚如〈慈经〉所述:

  行住坐与卧,无有疲倦时,善安住此念,此即谓梵住。

  慈、悲、喜、舍四者也被称为「无量」(appama......):就其圆满与真正的本质而言,它们不该受任何局限而仅至其所遍及的众生;它们也不该具排他性、不公平性,且不被偏爱或偏见所束缚。一个已达梵住无量境界的心,对任何国家、种族、宗教与阶级将不再怀有瞋恨。

  (二)作为禅修的业处

  然而,除非与这种心态建立起稳固的自然关系,否则很难以小心翼翼的意志来运用「无量」并随时避免各种程度的偏执。若要成就这点,不仅必须在大多数的情况中以这四种特质作为行为准则与省思课题,还要以其为禅修业处,此禅修法称为「梵住修习」( Brahmavih..ra-bh..van..)。修习的目标是藉助这崇高的心,成就高层次的心灵专注──「禅那」。修习慈、悲、喜三梵住能成就前三禅,而修习舍梵住只能成就第四禅;其中,「舍」是最关键的因素。

  一般而言,持续的禅修会有两种至高的结果。首先,禅修使这四种特质深深烙印在心上,而成为不易动摇的自发态度。第二、禅修产生并确保它们的无量延伸,这是拥抱一切众生的展现。事实上,经典对这四种修法的详尽教导,明显是要逐渐展现心崇高的无量性,它们依次破除一切对于特定人或地域运用界限的限制。

  (三)修习四梵住方法

  禅修时,慈、悲或喜等心所选择散发的对象,要由浅入深。例如修「慈无量」时,先从渴望自己的幸福开始,以此作为基准点而渐渐地扩大范围:「正如我希望自己能无苦、安乐一般,愿那有情,愿一切有情也能无苦、安乐。」之后,将此慈爱的想法扩及自己敬爱的人,例如老师;再扩及到深爱的人、漠不关心的人;最后,扩及到仇敌或厌恶的人。此修法是关心活人的福祉,所以不应选择已过世者,同时也应避免选择对自己具性吸引力的人。

  当已能完成将慈心散发给厌恶者的艰难工作,就应进一步「破除界线」( s..m..-sambheda),将慈心无分别、平等地遍及以上所说的四种人。「破除界线」时,会使禅修者达到更高层次的定:随着似相( pa..ibh..ganimitta)的显现而达到近行定( upac..ra-sam..dhi),进一步将引导到初禅的安止(appan..),再进入更高的禅定。

  在「空间的扩展」上,先从身边的环境开始练习例如家庭,之后扩展到邻居、整条街,以至整个城市、国家、其他国家与全世界。在「方位的扩展」上,先向东方散发慈心,再来西方、北方、南方、介于四维居间的方向、上方与下方。

  适度地变换选择的对象,同样的修习原则皆能运用在悲、喜与舍的禅修上。修法的细节可见诸经典(见《清净道论》第九品)。

  成就梵住禅定的究竟目的是为了培养一种心的状态,作为导向解脱的「观」的稳固基础,以洞察一切现象的真实性是无常、易受痛苦与没有实体的。因梵住而成就禅定的心将是清净、寂静、坚定、镇静,没有粗相的自私自利,如此,为唯有「观」可完成的最后解脱工作做好准备。

  以上的论述显示出两种修习梵住的方法:一是藉由实际的行动与适当的思考方向,二是以禅定为目标的有系统禅修法,此两者彼此相辅相成。有方法的禅修练习有助于令慈、悲、喜、舍成为自发;在面临生活中无数苦恼挑战时,若能在身、语、意上保有这四种特质,此自发性有助于让心更加坚定与平静。

  另一方面,若实际的行为渐渐受到梵住的约束,心中的仇恨、紧张与暴躁就会减少,因为这些情绪的影响力常常狡猾地闯入禅修的时段,变成禅修中的「掉举盖」。日常的生活与思惟对禅修的心有极大的影响,只有两者间的鸿沟持续缩小,才可能有稳定的禅修进展与达到最高的修行目标。

  不断反思四梵住的本质、利益与相反特质的过患,将有助于四梵住禅修,诚如佛陀所说:「一个人所长久思惟与反省的,即是心专注、倾向之处。」

  二、经典中四梵住的基本句型

  (一)诸比丘!弟子以具慈心遍满一方而住,如是遍满第二、三、四方而住,乃至上、下、四周;他以具广大、无量、无憎与无苦的慈心,遍满一切世间平等而住。

  (二)诸比丘!弟子以具悲心遍满一方而住,如是遍满第二、三、四方而住,乃至上、下、四周;他以具广大、无量、无憎与无苦的悲心,遍满一切世间平等而住。

  (三)诸比丘!弟子以具喜心遍满一方而住,如是遍满第二、三、四方而住,乃至上、下、四周;他以具广大、无量、无憎与无苦的喜心,遍满一切世间平等而住。

  (四)诸比丘!弟子以具舍心遍满一方而住,如是遍满第二、三、四方而住,乃至上、下、四周;他以具广大、无量、无憎与无苦的舍心,遍满一切世间平等而住。(DN 13,《长部》第 6册页 268)

  三、四梵住的反思

  (一)慈( mett..)

  慈,没有拥有的欲望,清楚知道在胜义中,没有所有物与拥有者,这是最崇高的慈爱。慈,没有「我」的语言和念头,清楚知道所谓的「我」只不过是一种幻觉。慈,不会有选择与排他,清楚知道一旦如此,将会制造出与「慈」本身相反的厌恶、反感与瞋恨。慈,拥抱一切众生,不论其大小、远近、在陆地、水里或空中。慈,无私地拥抱一切有情,不只那些对我们有益或让我们欢喜、快乐的有情。

  慈,拥抱一切众生,不论其心是崇高或低下、善或恶。拥抱高贵或良善的众生,因慈爱自然地流向他们;接纳心低下与邪恶的众生,因为他们最需要慈爱。善良种子已在许多人心中枯死,只因缺少让种子成长的温暖,它在没有爱的寒冷世界中死去。

  慈,拥抱一切众生,清楚知道我们都是生命轮回中的旅伴,都受同样苦的法则所征服。

  慈,并非烧伤、烧焦、折磨人、造成更多伤害的感官之火。这火突然地燃烧,下一刻即熄灭,留下比以前更深的寒冷与孤寂。

  相反地,慈像是安慰病人的那温柔又坚实的手,从未改变其同情,没有犹豫,不在意所面对的任何反应。慈,安抚人们因苦难与烦恼之火焚烧后所感受到的寒意。慈,是将生命温暖给予那些被遗弃在孤寂、寒冷的不毛之地者,给在缺爱世界的严寒中颤抖的人,以及因深深绝望或不断向外求助而内心空虚、枯竭的人。

  慈,是一种崇高的心与智慧,知道、了解,并随时准备提供帮助。

  慈,是力量,并给予他人力量,这是最崇高的爱。

  慈,佛陀称之为「心的解脱」、「最崇高的美」,这是最崇高的爱。

  那么,慈的究竟显现是什么呢?

  向世间开显通往苦灭之道,一条世尊所指出、亲自走过并完全领悟的道路。

  (二)悲( karu....)

  世间承受着苦难,但大部分的人眼盲耳聋,看不见川流不息的泪河流过生命,听不见那持续不断遍及世界的痛苦哀号。任由自己小小的悲伤或喜悦遮蔽了视线,阻碍了双耳,心也被自私所束缚而变得僵硬、狭隘,这样的心如何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如何能体会唯有摒除自私的渴爱,才可以从苦中解脱?

  悲移除了沉重的障碍,打开通往自由的大门,使狭隘的心变得如世界之宽广。

  悲解除心中使人麻痹、难以活动的重担,给予那些依附在自我低地者得以飞翔的双翅。

  即使有时个人没有感受到苦,经由悲,苦的事实仍能鲜明地呈现在内心。悲给予苦的丰富体验,因此当苦真正降临时,人能坚强而有所准备地面对它。

  悲体现他人的生命往往比自己的更为艰苦,因而接纳了自己的命运。

  目睹着人或动物背负悲伤与苦痛的旅行队伍绵延,在无数的过去生中,我们也曾背负过其中每一众生的重担。目睹这一切,打开自我的悲心吧!

  这样的不幸很可能再度成为自己的命运!现在没有悲心的人,有一天会因此而哭泣。若缺乏对他人的悲心,则必须透过自己长久的痛苦经验来获得。这是伟大的生命定律,了解这点后,要留心看好自己!

  众生沉溺于无明、迷失于幻觉中,加速从一个痛苦到另一个痛苦,不明白苦的真正原因,也就不知如何解脱它。悲心的真正基础是洞见苦的普遍法则,而非立基于任何单一苦的事实。

  因此,悲心的对象也包括以邪恶、愚痴的心行事而获得当下快乐的人;以其现前的行为可预见其未来的苦难,人的悲心便油然而生。

  有智者的悲心,不会让自己成为苦的受害者。他的身、语、意充满怜悯,但心不受动摇,仍保持平静与镇定而不改变。他还有别的方法能帮助别人吗?

  愿如是悲于我们心中生起!悲是一种崇高的心与智慧,知道、了解并随时准备提供帮助。

  悲是力量,并给予他人力量,这是最崇高的悲悯。

  悲的究竟显现是什么呢?

  向世间开显通往苦灭之道,一条世尊所指出、亲自走过与完全领悟的道路。

  (三)喜(mudit..)

  不仅向悲心,也要向喜心打开心胸!

  快乐和喜悦的分享分配给众生的确实是十分的稀少啊!任何时候,只要他人有一丝丝的快乐,我们都应该欢喜,至少有一线喜悦的光束,穿破他们生命中的黑暗,驱散蒙蔽心灵的灰暗迷雾。

  藉由分享他人的快乐如同自己的快乐般,我们的生命将得到喜悦。难道不曾观察过,人在快乐当下的容貌因为喜悦而变得更为明亮吗?难道不曾注意到,喜悦激发人高尚的抱负与行为远超出他们平时的能力吗?这样的经验没有以喜悦的幸福感填满自己的心吗?借着为他人制造快乐,带给他人喜悦与安慰,我们就有能力来增加这样喜乐的经验。

  让我们教导他人何谓真正的喜乐!许多人从来没有学过。生命虽然充满悲伤,但也有许多快乐与喜悦的泉源,只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让我们教导他人在自己身上寻得真正的喜乐,并随喜他人的喜悦!让我们教导他人将自己的喜乐展现到更高的境界!

  就佛陀的教义而言,神圣与崇高的喜并不陌生。佛陀的教法常被误以为是传布忧郁的教义,但事实相去甚远,佛法一步步导向更清净、崇高的快乐。

  神圣与崇高的「喜」是灭苦之道上的一大助力。因悲伤而忧郁的人乃至拥有喜悦的人都会发现,平静才能使心处于反思的状态,唯有平静与专一的心,才能得到令人解脱的智慧。

  他人的喜乐愈神圣与崇高,我们就愈有随喜的理由。一个原因是,他人神圣的生活确保了今生与来世的安乐;另一个理由,则是他们对法的信仰、了解与遵循。让我们给予他们法的帮助吧!让我们努力,使自己愈来愈能够给予他人这样的帮助吧!

  喜是一种崇高的心与智慧,知道、了解,并随时准备提供帮助。

  喜是力量,并给予他人力量,这是最崇高的喜乐。

  喜的究竟显现是什么呢?

  向世间开显通往苦灭之道,一条世尊所指出、亲自走过与完全领悟的道路。

  (四)舍(upekkh..)

  舍根源于观,是一种完美、不动摇的平衡心。

  环顾周围的世界并检视自己的心,我们可以清楚明了要达到并维持心的平衡是多么地困难。

  检视生命,可以注意到生命不断地在对比之间移动,起落、成败、得失、毁誉,我们感受到心如何以苦乐、喜悲、失望与满足、希望与恐惧来响应这一切。这些情绪的波浪时而将我们推向高处,随后又将我们推落下来,才一找到片刻平静,马上又为一新的浪潮所摆布。怎能期待立足于浪峰上呢?若不是在舍的岛屿上,我们如何能在永不止息的生命流中,竖立起自己的生命呢?

  在历经很多失望、失败与挫折后,众生获得极少分享快乐的世间几乎可说是个安全之地;唯有愈挫愈勇的世间,才有光明成功的未来;缺少喜乐的世间,于病痛、分离与死亡中成长;一个充满需要随喜也需要悲悯生命的世间,需要舍。

  但是,所需要的那种舍,必须以时时保持警醒的心为基础,而非冷漠迟钝的心;它必定是经历严格审慎修习而来的成果,而非一时情绪的展现。然而,舍若必须一再地用力才能产生,那就不配称为舍,它的力量也会减弱,最后为生命的变迁所击垮。真正的舍应能面对一切严格的考验,并从严格考验的来源中使自己的力量再生。只有根植于观的舍,才有抵抗与自我更新的力量。

  那么,什么是观的本质呢?观是清楚明了一切生命的变迁如何生起,并明了自我的真实本性。必须了解,自己所经历的各种体验都源自此生或前世所造作身、语、意行为的「业」。业是我们从之而生的子宫(业胎 kamma-yoni),无论喜欢与否,我们都是自己行为不可转让的「拥有者」(自有业 kamma-ssak..)。虽说是拥有者,一旦造作了任何业,就失去了驾驭它的能力:由于是当然继承者,业永远追随我们,它终究会回到我们身上(业的相续 kamma-d..y..d..)。没有一件发生在自身的事来自于陌生的外在敌意世界,任何事都是自己心念与行为造作的结果。这样的理解能令免于恐惧,是舍心的最初基础。当每件发生在自身的事都看到源于自己时,为何还要恐惧呢?

  倘若生起恐惧或不安,我们知道自己的善业(业的所依 kamma-pa..isara....)是得以减缓的归皈处。这样的依止将使心中生起信心与勇气,相信过去所造善业的保护力量。即使现在生活倍尝艰辛,也有勇气在当下造作更多的善行,因为崇高与无私的行为就是抵抗命运重大打击的最好方法,及时行善永远不会太迟。若避恶行善时,这样的归依能深植于心,总有一天我们会说:「根植于过去的不幸与不善愈来愈减少了,而我努力使今生清净无瑕,除了更多的良善外,未来还能带来什么呢?」这样的肯定令心获得平静,得到忍耐与舍的力量,足以堪忍现前的苦难。那么,我们的行为将成为我们的朋友(由业相联 kamma-bandhu)。

  同样地,生活中各种事件即是行为的果报也将成为我们的朋友,尽管它们带来忧伤与痛苦。行为以伪装的姿态回到自己身上,常常让人无法辨认。有时以他人对待我们的方式回报,有时则以生命的重大改变回报,这些业果往往与所期待的不符或违反我们的意志。由此可知,行为造作的结果是无法事先预见的,也让以各种借口隐藏、掩饰过去行为的混乱动机明显呈现出来。倘若学会从这角度来看,并能读到自己经验所传达的讯息,那么「苦」就能变成严厉但诚实、善意的朋友,教导关于自己的知识这最困难的课题,并警示我们远离自己正盲目走向的无底深渊。由于将苦视为老师与朋友,我们能更成功地以舍来忍受苦;最后,业的教义将给予强大动力,使自己从业中解脱,从那些将我们一再掷入轮回之苦的行为中解脱。厌恶将在自己的渴爱、愚痴、习性上生起,创造出许多自我考验的力量、对抗力与舍的情境。

  舍应该以第二种观——无我( anatt..)的教义——为依据。此教法显示,从究竟的意义上,没有任何自我造作行为也没有任何自我影响它们的结果。此外,若没有「自我」,就不能说「我自己」。自我的错觉让人产生苦,并障碍或干扰舍。若自身某个特质受到责难,我们会认为:「『我』受人指责。」而动摇了舍;若某项工作没有成功,我们会认为:「『我的』工作失败了。」而动摇了舍;若失去财富或挚爱的人,我们会认为:

  「『我所拥有的』失去了。」而动摇了舍。

  要使舍成为不动摇的心,必须舍弃一切「我的」的想法。先从容易不执着的小事着手,渐渐地向自己深深执着的所有物与目标下手。同时,也必须舍弃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从自己个性的一小部分、不甚重要的特质或从自己清楚看到的些许弱点开始,渐渐地向自认为自我中心的情绪与嫌恶下手,如此修习不执着。

  舍弃「我的」或「自我」的想法到达一定程度时,舍就会成为内心的一部分。当领悟到无我时,还有什么事物会由于贪、瞋或悲伤而使我们烦乱不安呢?无我的教义因而成为通往解脱与圆满舍之道的引导。

  舍是四梵住的顶峰与极致,但不可误解为:舍否定了慈、悲、喜,或认为前三梵住较为次等。绝非如此。舍完全包容、遍及这三者,正如三者完全充满舍一般。

  四、四梵住的相互关系

  那么,四梵住如何互相遍及、弥漫?

  (一)慈的守护

  无量的慈看守着悲免于落入偏私,并防止悲因为选择或排外而造成歧视。慈如此保护悲使其不落入偏见或受到被排挤一方的仇视。

  慈将其无私、无限的本质甚至它的热情给予舍。因为经过转化与控制后的热情,也是完美舍的一部分,可以强化其敏锐的洞察力与智慧的约束力。

  (二)悲的功能

  当慈与喜正享受或给予短暂有限的快乐时,悲提醒慈与喜不要忘记此时世间仍存在着最可怕的苦难,它们的快乐与无边的痛苦同时存在,也许下一步就会发生。悲提醒慈与喜:世上的苦难比起它们能够减缓的痛苦还要更多;缓和的效果消失后,忧伤与痛苦必定再度生起,直到证入涅槃时才能完全根除。悲不让慈与喜限制自己于狭隘的一隅以封闭态度来面对宽广的世界;悲避免慈与喜因严守的小小快乐而变得志得意满;悲刺激并促使慈扩展自己的领域,刺激并促使喜寻求新的资粮,因而帮助两者成为真正的无量心(appama......)。

  悲避免舍落入冷漠无情之中,并使它远离迟缓或自私的孤立;悲敦促舍不断地进入世间的战场中,藉之坚定、强化自己,以期能经得起世间的考验,直到舍臻于圆满为止。

  (三)喜的任务

  喜阻止悲因世间苦难的景象而崩溃,避免悲被苦所吞并而排斥一切事物。喜缓和紧张的心,安抚被痛苦燃烧的悲悯心,令悲远离无意义的担忧与无益的多愁善感,因为这些只会削弱、消耗心力。喜使悲成长为积极的悲悯心。

  喜给予舍温和的宁静,软化其严厉的外表。喜是佛陀脸上的神圣微笑,虽然他深深地了解世间的苦难却仍维持脸上的笑容,一个给予人们安慰与希望、无畏与信心的微笑,向人们宣说着:「解脱之门打开了!」

  (四)舍的力量

  深植于慧观的舍,是守护与约束其他三无量心的力量舍指出它们应当遵循的方向,并看着它们如是依循。舍避免慈与喜在无谓的追寻中浪费,或在未受控制的情绪迷宫中迷失。舍是为了最终目标而警醒的自我控制,不允许喜满足于小小的成果而忘了必须奋斗的真正目标。

  舍意为平等心,它给予慈平稳、不变的坚定与忠诚,并赋予忍耐的美德。舍以平稳、坚定的勇气与无惧来滋养悲,使无量的悲能够面对一再遭遇的苦难、沮丧的恐怖深渊。从悲的积极面而言,舍是智慧所引导的平静又坚定的手,对于想练习帮助他人这困难技巧者是不可或缺的。舍在此又指忍耐、坚忍地专住于悲悯的工作。

  由于上述的理由,舍可以被称为其他三无量心的顶峰与极致。前三者若与舍与观无关,可能会因为缺乏稳定的要素而变得愈来愈微弱。孤立的美德,若缺乏其他特质给予必要的稳定或柔软支持,这类美德往往会恶化成为自己特质中的缺点。例如,缺少精进与观的慈,可能容易变成仅是具有虚弱、不实性质的情感上的良善。除此之外,这样孤立的美德常常适得其反或有违他人的福祉。一个稳定与平衡的性格,能将孤立的美德与有组织且和谐的整体结合,并于其中展现出最好的一面,而不会落入个别弱点的陷阱。这正是舍的功能,也是它对四梵住间理想关系的贡献方式。

  根植于慧观的舍,是一个圆满、不动摇、平衡的心,但舍圆满而不动摇的本质并非呆滞、无心与冷酷的。舍的圆满不是由于情绪上的空无,而是由于完全的了解,自身的完成。其不动摇的本质并非如冰冷的石头般坚硬不动,而是最高力量的显现。

  那么,舍的圆满与不动摇是如何产生的呢?

  任何导致迟钝的要被消灭,任何障碍要被移除,任何阻碍要被破坏,情绪的漩涡与理智的迷乱皆消除,无碍的平静与伟大的意识流变得清净光明。警觉的「念」(sati),以敏锐的「慧」( pa......)融入深「信」(saddh..),以心的「定」( sam..dhi)平衡「精进」(viriya);这内在的五根( indriya)已增长为不再丧失的内在五力( bala)。之所以不再丧失,是因为在轮回中、在无止尽的「扩散」( papa.ca)中,五力不再迷失自己。这五力是从世间的心与行为而产生,由于受到念的防护,它们不再捆绑自己,回到稳定的状态。慈、悲、喜相继由世间的心与行为所产生,由于舍的守护,它们不执着任何事物,回到尚未衰耗、不受染污的状态。

  因此,阿罗汉不会因为给予而短少了什么,不会因为将内心的财富赠予他人而变得贫穷。阿罗汉就像琢磨完好、无有任何瑕疪的清澈水晶,完全吸收光线的光芒,经过自己集中力强化后,再将它们反射出来。色彩绚丽的光线无法污染水晶,无法穿透它的坚硬及打乱它平衡的架构;水晶真正的清净与力量仍然不变。「正如世间所有的河川都流入海洋,天上所有的雨水都落入海中,却看不出大海有所增减。」神圣舍的本质也是如此。

  神圣的舍,或者说具有神圣舍的阿罗汉,是世间的内在中心;但这内在的中心,应与无数有限领域的外在中心(所谓的个性、管理法则等)有所区别。之所以为外在中心,是因为当它们遵循无常法则而完全改变结构时,就不再是中心,因为其物质或精神的重心产生转移。而阿罗汉「舍」的内在中心永恒不变,所以是不动摇的;之所以永恒不变,因为它不执着于任何事物。

  佛陀说:

  有执者,必有行;无执者,则无行;无有行,则得止;既得止,则无渴爱;既无渴爱,则无来去;既无来去,则无死生;既无死生,则无此世彼世,亦无二者之间。于此,则苦终尽。(Ud..na 8:3,《自说经》第 26册页 157)


{返回 向智尊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法见 9 无我与涅盘
下一篇:法见 7 三归依
 法见 3 念的力量
 什么是善根、不善根?
 古老的自由之歌
 法见 16 受念处
 无我与涅槃
 破除渴爱、我慢、贪欲
 以念与观断除不善根
 法见 15 业与业果
 心的十六种染污
 觉知、净化你的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部派佛教与杂阿含[栏目:水野弘元]
 暗示型与承受型禅病[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绪论 三、体裁与结构[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密乘五条根本戒(一)恭敬上师[栏目:达真堪布]
 火供[栏目:解惑之智·嘎玛仁波切]
 第一章 探索[栏目:生活的艺术]
 礼佛发愿忏悔文[栏目:正净法师]
 III. The Sutras[栏目:Manual of Zen Buddhism]
 弘范毗尼行愿无尽──弘澈大和尚示寂礼赞[栏目:觉真法师]
 当代佛教的社会教化责任[栏目:杨曾文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