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下士道 深信业果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520


下士道 - 深信业果
p. 117 (6)

※﹝第二、引发一切善乐根本深忍信中分三:﹞

我们再回忆一下,下士总共分三部分:一、正修下士意乐,这是质,第二、要达到什么样的量,第三、去除此中的错误。现在是在第一步正修下士意乐,也就是质的部分。下士所求的不是现世,而是求后世的安乐。前面说过等到感果已经来不及了,一定要在因地当中把握,既然说是因地,那一定是着眼于未来,而不是眼前现起的。这个概念如果了解了,平常对境的时候,就会知道这只是眼前的。我们拿当前一剎那来说是眼前的,把这一剎那积累成一生就是今世的,这都不是我们要的东西,我们真正要的是在未来。实际上这眼前跟未来无非是因果,眼前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已经感得的果,果是由之前的因来的,将来我们希望的果则是在眼前种因,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所以,从科判整体大纲的脉络依次第清楚地一步步深入,了解了以后再回过头来把整体统摄起来,然后平常可以用很多喻或者依所了解的理路,再去思惟观察,不论是什么境,一遇到自然很清楚,想要真正得到离苦得乐,必须在因地当中去把握。

正修下士意乐的第一个重点是希求后世,这一生一定要死,而且很快就死,死了以后由业决定,会堕落恶趣,而堕落是这么可怕,由于这样所以策励我们皈依。那么后世怎样才能把握得准?现在就要说明「第二、引发一切善乐根本发深忍信」,也就是说引发一切善乐的根本,是对业果发深忍信。这又分三部分:

※﹝①思总业果,②思别业果,③思已正行进止之理。初中分二:①正明思总之理,②分别思惟。今初﹞

首先对业的整体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不管什么业,善业、恶业,身、口、意诸业,只要是业,它一定有这样的特征,所以叫总业果。对业整体的特征要去思惟,这是第一部分。对业有整体的了解以后,如果能够成就一个圆具德相修一切种智所依之身,则修道的进程会很快,所以应该修求这样的身,这是第二部分思别业果。了解了以后,我们应该怎么做?这是第三部分。第一部分先说明业的总相、纲要、特征,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我们对世间的东西了解得很多,它用来辅助是可以的,如果忘掉了业,那是个颠倒。我们有很好的脑筋,如果不用在思惟业果上面,那也只是世间的机灵,这很冤枉,所以脑筋应该用在这里,再把世间其余的用来作助伴,那就对了。

【初中有四:业决定理者,谓诸异生及诸圣者,随有适悦行相乐受,下至生于有情地狱,由起凉风,所发乐受,一切皆是从先造集善业所起。从不善业发生安乐,无有是处。所有逼迫行相苦受,下至罗汉相续之苦,一切皆是,从先造集不善而起。从诸善业发生诸苦,无有是处。】

从四点来说明业,第一、业决定一切,第二、业会增长广大,第三、没有造不会碰到,第四、造了一定不会失坏。我们现在先看第一个业决定一切。

「异生」就是指我们凡夫,「圣者」就是已经超越生死的圣人,换句话说,一切有情,不管是凡夫或者圣人,只要他有快乐的感受,都是善业所感。这快乐是我们要的,天上是非常快乐,人间是苦乐参半,乃至于到了地狱里边被火烧时吹来一阵凉风,他也会感觉到快乐,虽然那是非常细微的一点点。在我们感觉当中,风吹过来好像没有什么嘛!其实不是这样的,这个还是要造集了善业才会感得。任何乐受无论大小,绝对没有偶然的。「从不善业发生安乐无有是处」,只要是安乐的,一定是善业所感,没有从不善业感乐果的道理,也不会是无因而来,这是好的方面。至于坏的方面(就是苦的),让我们感觉逼迫的痛苦,不要说凡夫,即使证得圣果的罗汉,在没有进入无余之前,他的身体还在,还会感受这个身的苦,而所有这些苦都是以前造集了不善业所感,从善业发生苦是绝对不会的。

【《宝鬘论》云:「诸苦从不善,如是诸恶趣,从善诸善趣,一切生安乐。」故诸苦乐非无因生,亦非自性、自在天等不顺因生,是为从总善不善业生总苦乐。诸苦安乐种种差别,亦从二业种种差别,无少紊乱,各别而起。】

所有大大小小的苦都从不善业而来,造了恶业会感生恶趣(恶道),造善业则可到善道得到安乐,乃至于步步增上,得到各种最快乐的果报。所以苦乐不是无因而有,也不是天生的。如果是自性有的话,那它本来就是如此,不会改变的,而事实上它是会改变的,造成它改变的就是你造的业。了解了这个道理,真正要希求的是知道正确原因的佛菩萨来指点,然后修行的时候,需要同行助伴。因此整体来说,由善业不善业生总苦乐,至于种种不同(差别)的苦乐,则是由你造的种种不同的善恶业而来。

我们的业通常是两者夹杂的,好事之中也有夹杂坏的因,坏事可能也有夹杂好的因。譬如你帮人家一个忙,可是心里面嘀嘀咕咕不大高兴,从帮忙来说是做了好事,但心里面嘀嘀咕咕,这是一个杂染,我们有太多这种情况。反过来说,做坏事可能也夹杂好的因,但是任何一点点业都不会紊乱,都会感果。

【若于业果,或决定相,或无欺罔,获定解者,是为一切内佛弟子所有正见,赞为一切白法根本。】

大师特别告诉我们,对于业决定一切、业果不欺罔,能够发生定解,这对我们最最重要。从表面来看,我们都相信了,但是离定解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假定真的对业生起定解,那么做任何行为,都会策励自己照着业的道理去做,可是我们现在并不是这样。这有两个原因:第一是了解得不清楚,我们自以为了解,实际上这里边是有错误的;还有一种,虽然了解清楚了,但是不深刻,所以说要深忍。对于业决定一切、业果不欺罔获得定解,这是作为佛弟子最重要的正见。这里提到「内佛弟子」,我们已经是皈依三宝的佛弟子,但是是不是懂得佛法的特征?遇到问题时,是依照佛指示我们的,从内心去找出问题的症结,还是在外面的形相上转?对业果的定解是真正重要的第一步正见,所以说这是一切白法的根本。

进一步来说,为什么一切都是业感果、由业来决定呢?这是正见当中的核心,这个问题到后面上士道再来谈。简单地说,因为性空故。空性不是空,这个要弄清楚,最容易误解的是讲空性就和空混为一谈。空是没有,空性是一切万事万物的特征,这两者的差别我们以后要很善巧地把它分清楚,现在不细谈。至于如此因感如此果,现在的行为上种的因就叫做业,一定会感得相应的果,善业感乐果,恶业感苦果,这就是业的特征当中我们应该了解的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业增长广大者。谓虽从其微少善业,亦能感发极大乐果,虽从微少诸不善业,亦能感发极大苦果,故如内身因果增长,诸外因果无能等者。此亦如《集法句》云:「虽造微少恶,他世大怖畏,当作大苦恼,犹如入腹毒。虽造微少福,他世引大乐,亦作诸大义,如诸谷丰熟。」】

业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特点──它会增长广大。虽然是微小的善业,但是它会感发很大的乐果,反之,恶业也是如此。增长的原因是在内身而不是在外面,内身也就是我们的内心。《集法句经》上面说:现世做了一点点恶事情,这个因到下世会感得很大的怖畏、很大的痛苦。就像被毒蛇咬了一口,伤口虽然很小,如果不马上治疗的话,跟着血液流到身体里边是会送命的。恶业是如此,善业也是这样。

【从轻微业起广大果,此复当由说宿因缘发定解者,如《阿笈摩》说:牧人喜欢,及彼手杖,所穿田蛙,五百水鹅、五百鱼龟、五百饿鬼、五百田夫及五百牛,所有因缘。并《贤愚经》说金天、金宝、牛护因缘,当从《阿笈摩》及《贤愚经》、《百业经》等,求发定解。】

从轻微的业会引起广大的果,对这个道理应该看《阿笈摩》以及《贤愚经》上说的这些因缘,以求发起定解。像《贤愚因缘经》里边说的金财因缘,那是世尊在世的时候,这个小孩生下来时手就握着拳,打开来一看,手里边有两个金子铸造的钱,把这两个金钱拿走,马上会再出现两个金钱,他一辈子都用不完,大家觉得奇怪。后来他出了家,有人去问佛,佛说在毗婆尸佛的时候,有一个人靠捡柴薪卖过活,生活非常清苦,有一次他看到佛和众僧接受王家的供养,心想:「我这么穷,应该供养佛陀!」于是就将他非常辛苦换得的两文钱供养佛陀及众僧。佛陀悲愍他就接受这两文钱。他好高兴!虽然就这么两个钱,不过这两个钱比我们现在一百块、一千块都值钱,因为是他仅有的。他心里好高兴说:「现在我懂了,种了善因就会有善果,没有种善因就没有善果。我这一生这么穷,是因为以前没有种善因,今天有因缘种善因真是好高兴!」因为这样的因缘,所以感得九十一劫中每一生出生都是手握两个钱。

这里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供养的时候,内心当中意乐很纯净。我们面对人家来要东西,有时心里面很不高兴,态度很不好,所以虽然布施的钱有功德,会增长,可是内心当中厌恶的业,也是一样地增长。这个樵夫不是这样,他供养时很殷重,供养了以后,心里一直很欢喜,所以这个业就不断地增长,后来就感得这非常大的果报,一直到释迦佛出世的时候,他手中还不断地会有钱出现。当时供养两钱,就像现在的两个铜板,但果报却是感得手中有两个金币,怎么用也用不完。《贤愚因缘经》上面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它告诉我们一个特点:内心当中的意乐很重要。

【复次尸罗、轨则、净命、正见四中,后未亏损,前三未能圆满清净,少亏损者,说生龙中。】

我们学习业果之理,真正重要的是要能如理行持而慢慢增长,所以关于业的增长广大和造业过程中很多重要的特点,这里要讲一下。特别是对于修行人,在照着世尊的教法去修行时,除了理论认识以外,最重要的就是持戒。在戒的内涵当中有几个特征:尸罗、轨则、净命、正见,这后面会说明,所以这里不作详细解释。初学时要想完完整整地做到不大容易,四个之中最重要的是正见。像我们现在到寺院来出家、受戒,整个的戒叫尸罗,里面包含重要的根本戒,以及其它的辅助戒,乃至于很多的细则,例如有很多是关于如何穿衣、吃饭、睡觉的。而正见是持戒的根本,要了解为什么要持戒?戒从哪里守起?戒并不单单是在形相上面,而是心对境的时候如法去做。内心当中自己要很清楚,有的时候你能够如法去做,例如眼前那个境界不好,应该把心挡住不要去看;有时候虽然外相上规规矩矩的,但内心当中却不能够如法去做。至于什么是如法、非法,全依正见抉择。

我们常常谈一个问题—境没有好坏,就看你内心怎么去看待这件事情。譬如布施,人家来跟你要东西,你也可以这样想:「唉!叫化子嘛!给他一点钱。」这就是世间的想法,无所谓正见不正见。还有一种想法是:「唉,真讨厌!可是如果不给他,人家看了会说我这个人真小气!」不得已就给他一点钱。这种心理都是杂染的。如果对方来的时候,你心里想:「啊!布施真是殊胜,将来会有好报。」这是比较好了。还有一种真正是慢慢地照着大乘精神来提升的,这种布施有两个特点,第一个就是净除我们内心的悭贪,以前总觉得他来跟我要,是把我的东西拿去了,现在了解实际上正是因为布施,使我内心当中的悭贪能够舍掉,真好!他是我的善知识,我就给他。另一个特点是:我所以要布施是为了要成佛。依照大乘的精神去看,这样的作法才对。所以这个正见是从内心上面去讲的,持戒也是这样,内心很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去做。

现在说明亏损、不亏损。我们对境的时候,虽然晓得这样做不好,但因为自己习气非常强,不知不觉当中被习气所转,所以不一定做得好,但内心当中这个正确的见解在。这就是正见未亏损,但是尸罗、轨则、净命不圆满。这个不圆满是少亏损,并不是戒体根本没有了,假定根本没有的话,不是堕到龙当中,一定堕地狱。虽然有的龙有很大的神通威力,真正说起来龙绝对不如人,但在六道当中除了人以外,有智能能够辨别是非而修行的只有龙,这是龙非常特别的地方。

【《海龙王请问经》云:「世尊我于劫初,住大海内,时有拘留孙如来出现世间,尔时大海之中,诸龙、龙子、龙女悉皆减少,我亦减少眷属。世尊现大海中,诸龙、龙子、龙女,悉皆如是无有限量,不能得知数量边际。世尊,有何因缘而乃如此?世尊告曰:龙王,若于善说法毗奈耶而出家已,未能清净圆满尸罗,亏损轨则,亏损净命,亏损尸罗,未能圆满,然见正直,此等不生有情地狱,死没已后,当生龙中。」】

这是《海龙王经》上面所说的,有一本现在流通的经叫做《十善业道经》,就是《海龙王经》当中的一品,是专门讲业果的。拘留孙佛就是贤劫千佛当中的第一尊佛,贤劫之初拘留孙佛在世的时候,大海里龙、龙子、龙女很少,龙的眷属也很少,现在却多得不得了,是什么原因呢?佛就告诉牠,假定有人能如法地出家,他的知见是正确的,但是在戒上稍微有一点亏损,这样他不会堕落到地狱,而是投生到龙中。如果出家受戒后,正见失坏,其它的也乱来的话,那一定要堕落到大那落迦或者其它的地狱里去,这个是非常可怕的。

【此复说于拘留孙大师教法之中,在家出家有九十八俱胝;金仙大师教法之中,有六十四俱胝;迦叶大师教法之中,有八十俱胝;吾等大师教法之中,有九十九俱胝。由其亏损轨则、净命、尸罗增上,于龙趣中已生当生。吾等大师,般涅槃后,诸行恶行,毁犯尸罗,四众弟子,亦生龙中。然亦宣说,彼等加行,虽不清净,由于圣教尚未退失深忍意乐,增上力故,从龙死殁,当生人天。除诸趣入于大乘者,一切悉当于此贤劫诸佛教中,而般涅槃。】

贤劫第一尊佛是拘留孙佛,第二尊佛是金仙大师,也就是拘那含牟尼佛,第三是迦叶佛,第四就是我们释迦世尊。在他们的教法中出家,死后堕于龙中的人,共同的特点是出了家以后虽然行为上不太清净,但是对于圣教,内心当中的正见没有退失。深忍意乐是指信心深深地忍可,而不是肤浅的信心,肤浅的信心是不可能有正见的,真正的正见必须对它有很深刻认识。有很多小沙弥,好像现在对佛法还不太了解,实际上是他们宿生曾经认真修行,这一生自然很小就到寺院来。世间上的人都追求外在的享受,他们居然愿意放弃世间到这里来,这是宿生串习所感得的。所以原则上可以推知,我们宿生岂但具有正见,而且轨则、尸罗、净命也比较好,否则这一生是会生在龙当中。但是刚刚进来寺院的时候,世间的习染还很重,大家要好好努力;现在的客观环境非常恶劣,我们很幸运在这里沾染不到这些恶习,自己要更加策励,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

所以只要出家以后真正能够如法行持(当然正见最重要),即便尸罗等少有亏损而堕落到龙当中,但是因为正见的力量,等到龙死了以后,还是会投生于人天;除了趣入大乘的行者以外,其它的一定会在贤劫千佛当中证得阿罗汉果,可见正见的威力是何等的伟大、何等了不起!而趣入大乘的人更好,大乘是生生增上一直到成佛。成佛绝对不是短时间可以成就的,必须要集无边的功德,所以大乘的行者看见在这个世界上可以修无边的深广妙行、集无边的功德,他不会对小小的得证罗汉果满意,自然不会受这个限制。就好像现在世间上面做生意的人,为了赚大钱,他就不愿意跑去休息,这是同一个道理。

【是故微细黑白诸业,如影随形,皆能发生广大苦乐。当生坚固决定解已,虽微善业应励力修,微少恶罪,应励力断。】

业的行相就是这样,哪怕非常小的黑业、白业,它都会跟着你,就像影子跟着它的形体一样。除了这个以外,还会增长广大。对这个道理要生起坚固的定解,它会产生的效果就是对于再小的善都要努力去做;再小的恶都要断除,不会马马虎虎不去管它。实际上一般来说,大恶我们不会造,大善我们一定很乐意去造,但这种机会眼前并不会太多。平常最多的就是好像不大不小的那种业,内心总是觉得无关紧要,这一点如果不改,一生就马马虎虎过去了,所以真正要去做的时候,就从这个地方去努力。如果自己能够不断从小的地方策励,将来才有可能一步一步增上。

修行需要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精进,精进就是从这种小地方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所以不管从任何一个角度都告诉我们,就算现在做不圆满,至少内心上正见要提起来,这个是根本。然后要努力去断恶修善。

在做的过程当中,还要把握一个重点,不要说:「我是想做啊!但是我力不济!」这个不但是出世的圣人,连世间的圣人也告诉我们这样是不对的。《论语》上面有一段话,冉求说:「我不是不想学夫子,我力量不够啊!」夫子就告诉他:「哪有不够的道理!是你自己限死了自己。」我们要注意!内心的东西是没有形相的,事情还没有做,内心已经觉得:「嗳呀!我是不行的,我是很差的……。」本来用功就是要用你的心,结果功还没有用就说你不行!我们最大、最严重的错误就是这样,很多人会陷在这个习气里。所以说修行没有别的,就是要改掉我们的习气。这种习气会形成一种外在的力量,还会反过来影响我们,太多人就陷死在这里头,所以被习气限制住是我们修行人最严重的致命伤。

【如《集法句》云:「如鸟在虚空,其影随俱行,作妙行恶行,随彼众生转。如诸少路粮,入路苦恼行,如是无善业,有情往恶趣。如多有路粮,入路安乐行,如是作善业,有情往善趣。」】

《集法句》上说:鸟在虚空当中,它的影子会跟着它走;人也是一样,在太阳底下,你到哪里,影子就跟到哪里。同样地,无论做了妙行或恶行,这个业就跟着做的人转。下面作个比喻,像我们上路前,如果准备了路粮就安乐,没有准备路粮就会受苦,这个就是作善业、恶业的差别,作了善业,一定会往善趣,反之,下生一定堕恶趣。

【又云:「虽有极少恶,勿轻念无损,如集诸水滴,渐当满大器。」又云:「莫思作轻恶,不随自后来,如落诸水滴,能充满大器。如是集少恶,愚夫当极满,莫思作少善,不随自后来。如落诸水滴,能充满大瓶,由略集诸善,坚勇极充满。」】

经论处处策励我们,不要以为恶小就没关系,要知道就像小水滴,虽然很少,但不知不觉当中,一个很大的容器就滴满了。好的、坏的都是这样,刚开始都是一点点,觉得无所谓,久而久之,坏的可以充满,好的也可以充满。

【《本生论》亦云:「由修善不善诸业,诸人即成惯习性,如是虽不特策励,他世现行犹如梦。若未修施尸罗等,随具种色少壮德,极大势力多富财,后世悉不获安乐。种等虽卑不着恶,具足施戒等功德,如夏江河能满海,后世安乐定增广。应善定解善非善,诸业他世生苦乐,断恶励力修善业,无信岂能如欲行。」】

第一个偈对我们最重要。这一生有的人造善,有的人造不善,变成一种习惯性,到下一生的时候,自然而然就是这样,不要努力它就会现起,就像在梦当中一样,它自然会现行。我们常常觉得:「我就是这样,我已经习惯了!」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才要来修行。无始以来就是因为习惯安于现状,所以一直轮回六道,乃至会堕落三涂,这是我们必须要策励的。所以修行人千万不要说「我已经习惯了!」如果是不对的,无论如何要改,这是修行的第一步。

对于业果的定解,是内佛弟子的第一个白法,现在很多修行人不求种因却急求现成的果报,乃至求神通、求感应,不知不觉都被这个东西卡死了。我曾经看过很多人有很神奇的感应,当初不知道也觉得蛮好,现在才了解,真正最要命的致命伤就是这个。修学佛法是如此,世间也是这样,有的人很难被劝服,因为他觉得有一套好的东西可以证明他的道理。所以我们修学佛法,如果一开始学错了,也偏重于见神见鬼这些东西,说不定也会见到什么,或者有感应,这时还以为自己很对,那就完了,这一点对我们非常重要。

我们真正应该做的就是修行,就像是布施、持戒等六度。如果不好好努力,不管现在有什么样的种姓、色相、年少、强壮等,长得非常庄严,各种条件都很好,有大势力,又有大财富,对不起!没有用!这些无法让你后世得到安乐。反过来说,眼前虽然看起来一无是处,可能长得又丑,也没有势力,又穷,但是如果能够去布施、持戒等,这个功德就能使我们后世的安乐增广。增广的程度就像夏天的江河,本来只有一点点的水,后来就能充满大海。

所以我们应该晓得从哪里取舍,真正应该善巧定解的是业果的道理,不但要认识,而且要非常地善巧,善巧是在定解以上的更深一层。了解造了善不善业,将来一定会感得苦乐果,应该努力断恶修善,这是我们眼前最重要的。要想做到这一点,需要一个根本条件──信,所以最后一句说「无信岂能如欲行」。这个信是净信心,如果真正有净信心的话,一定会产生如上所述的功效。所以佛法里面说「信为欲依」,当我们正确地相信了以后,就会愿意去做。佛告诉我们的道理,中心就是业感果,对业果的净信心能够增长的话,我们就会想去做,而且一定做得到。这个是第二部分──业增长广大。

【所未造业不会遇者,谓若未集能感苦乐正因之业,则定不受业苦乐果,诸能受用大师所集,无数资粮所有妙果,虽不必集彼一切因,然亦定须集其一分。】

如果没有造的业一定碰不到,就是说,没有造感苦乐果的正因,一定不会感得苦乐的这个果,这个特点非常重要。佛告诉我们的这些道理,我们现在好像很容易就听到了,实际上真的这么容易吗?要成佛必须经无量劫,乃至舍头目脑髓这样去努力,我们现在稍微做一点事就觉得好辛苦,觉得这样也不对,那样也不对;佛不仅不在乎辛苦,他连头目脑髓都能舍,而且不是一生,是无量生都这样努力才能够成佛,成了佛才能够告诉我们正确的法。我们能够去受用它,也一定有因,如果宿生没造这样的善因,今生一定碰不到。所以过去不一定造过遇见全部的因,但一定有造过遇见一部分的因,假定造的是遇见全部的因,我们应该生在佛世。现在至少得到了一点点,如果在这基础上努力的话,将来自然会增长,这一点对我们是非常个重要的,大师也在此处特别策励我们。

【已造之业不失坏者,谓诸已作善不善业,定能出生爱非爱果,如《超胜赞》云:「梵志说善恶,能换如取舍,尊说作不失,未作无所遇。」《三摩地王经》亦云:「此复作已非不触,余所作者亦无受。」《毗奈耶阿笈摩》亦云:「假使经百劫,诸业无失亡,若得缘会时,有情自受果。」】

已经造了这个业,一定不会失坏,也就是说,只要你造了业,善的一定感得可爱的果,不善的一定感得非可爱的果。我们都希望要可爱的、要离苦得乐,那就应该造能感得可爱果的业。佛法最珍贵的地方就是告诉我们:要有好的果,必须因地上造善的因,造了一定会碰到,不造一定碰不到;反过来说,你若造了恶业一定逃不了苦果,唯一的办法就是你不要造。有人会怀疑:造了业一定逃不了,那么造了以后忏悔有用吗?如果忏悔忏得掉,那岂不是造了以后逃掉了?我想老同学都知道,一定要忏悔,忏悔了,这个罪就会消失,后面讲到忏悔的地方再谈这个道理。正因为造了以后一定不失,所以万一造的是恶的业,果报一定是你不希望的,绝对不能等到果呈现的时候才懊悔,来不及了,必须在果还没有呈现之前去忏悔,那么这个业就不会感果了。

《超胜赞》说:「梵志说善恶,能换如取舍。」梵志就是印度的婆罗门。梵志说所做的善恶是可以换过来的。实际上不然,「尊说作不失,未作无所遇」,世尊告诉我们,做了以后不会失去,没有做一定碰不到。下面引经证成,「此复作已非不触」,做了以后不会碰不到,换句话说做了以后一定会碰到。「余所作者亦无受」余是别人,别人造的业不会由你来受,别人做的别人受,你做的你一定逃不了。戒经上面也有一首很有名的偈,是说就算经过一百劫──这个「百」在印度的习惯当中有两种解释,一个就是一百,还有一个解释是泛百,就是包括一切,也就是说造了业以后,不管多久这个业都不会消失,一旦因缘来了,造业的有情仍旧是自己要受那个果报。佛法的最极中心就是业果法则,所以说对业果法则获定解是一切白法的根本。

上面四点把业的整体说明清楚了,任何一个业都有这些特点。我们再作个总结:第一,一切都是业决定的。所以眼前一切的果报,都是看以前造什么业来决定,反过来说,眼前不管造了什么业,将来这个业一定有果报的。这样的业因决定会感这样的果,而有这个果一定是有这样的因才感得的。第二,造的业会增长广大,主要是内因果的增长,也就是我们的内心。造业有几个条件:我是能造的人,重点是我内心的意乐,然后所对的对象,还有造业的内涵或方式。譬如「我帮你」,这包含了三样东西,一个是「我」──造这个业的人,所造的是帮助别人的业,帮助的对象是你。当然,我很认真地帮你,或马马虎虎地帮你,在内涵上又有差别。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这个业的结果。

这里说到业的增长广大,被帮的对象是决定的,帮忙的事情,譬如你经济上有困难,我帮忙你伍仟块钱或伍万块钱,这是个固定的数字;那这个业的增长就看我的内心,是以什么样的心情帮的。前面我们谈过遇到乞丐,有一种心态是:「好了!拿去、拿去。」另一种是:「啊!这个人很可怜,我要帮他。」这两个内心行相不一样,这是帮时的心态。帮了以后心里面还继续想:「刚才那个乞丐真讨厌!」另外一种你觉得:「唉呀!这个人真可怜,想必有很多人像他这样。」这两个心态又不一样了。也许你不一定想到别人,还是想到这个乞丐:「啊!他今天虽然得到帮助了,明天不晓得怎么办?」内心当中又是一种想法。还有一种从自己这方面说:「我以前不知道怎么帮助别人,今天居然有这个机会,我终于懂得怎么去帮助别人了,我做了一件好事情,真高兴!」

这几个简单的例子,我想大家能够体会到。这个业就根据你的内心,受内心的影响而扩大,所以是内因果,不是外因果。外因果是外面的,譬如刚才说我给你伍仟块,你就是你,伍仟块就是伍仟块,可是增长广大是看内心而说,这是业的增长广大。业还有两个特点,就是造了一定会碰到和不造一定碰不到。所有的业都有这样的特点,所以叫「总」──整体的,我们要了解业的特征,而且从这几个角度去思惟观察。

※﹝第二、分别思惟分二:①显十业道而为上首,②决择业果。今初﹞

第二分别思惟。所有的业都具有上述四个特点,现在再分两部分来思惟,一、显十业道而为上首,二、决择业果。业有很多种,可以略分为十类,叫十业道,「上首」就是最主要的。然后下面各别地来谈每一种业会感得什么果。

【如是了知苦乐因果,各各决定及业增大,未作不会,作已无失。彼当先于何等业果所有道理发起定解而取舍耶?总能转趣妙行恶行三门决定,三门一切善不善行,虽十业道不能尽摄,然诸粗显,善不善法罪恶根本诸极大者,世尊摄其扼要而说十黑业道。若断此等,则诸极大义利扼要亦摄为十,见此故说十白业道。】

我们不是要离苦得乐吗?现在了解一切的苦乐一定有它的因果关系,主要的原则就是上面这四点。我们应该先从什么样的业以及它的果,去思惟观察而生起决定不移的、正确的认识,然后照着所知的道理,该做的去做(称为取),不该做的不要做(称为舍)呢?

总的来说,能够使我们造好的妙行或坏的恶行就是身口意三门来决定,一切的善业、不善业很多,虽不能用十种业道完全含摄,但是世尊简单扼要地把眼前我们所对一切善法、不善法,最根本、最重大的总摄为十种,恶的叫十黑业道;我们了解这个不好,想办法把它断除,就会产生最大的好处、义利,把这些含摄起来,同样也可以摄成十个白业道。因此我们了解了业的总相以后,要趣入的最明显的大要,不外乎这十种,坏的方面叫恶业感苦果,断除了以后叫善业感乐果,一切义利的根本从此而起。

【《俱舍论》云:「摄其中粗显,善不善如应,说为十业道。」《辨阿笈摩》亦云:「应护诸言善护意,身不应作诸不善,如是善净三业道,当得大仙所说道。」】

这里引两本经论,一本是《俱舍论》,一本是《戒经》。《俱舍论》说:把最粗显扼要的善跟不善业总摄起来,就是这十业道。《戒经》上面告诉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是:「应护诸言」,这就是身口意三业当中的口业,「善护意」就是意业,「身不应作诸不善」,身不要作诸不善业,这是身业,如果能够断恶修善,清净身口意三业,就能够得到佛道,大仙就是佛。能够依大仙所说的道去做,就能够证得灭谛,灭除一切烦恼,痛苦就能彻底解决。从身语意三业当中再开出来,身有杀盗淫三种,语是妄语、粗恶语、离间语、绮语四种,意业是贪瞋痴三种,总摄为十种。

【由善了知十黑业道及诸果已,于其等起亦当防护,使其三门全无彼杂。】

我们对这十种黑业道以及它所感得的果能够善巧地了解了以后,平常就要从起心动念的细微处努力去防护,使身口意不会被不善所杂染。真正的防护是从等起防起,等起就是做这件事情内心当中启发的因缘。平常我们心对境的时候,等起有两种状态,一种是自己不知道,习惯性地就做了,还有一种是自己内心很明显的欢喜或讨厌,通常不外乎这两种状态。

现在我们仔细对照内心认真去检查一下,第一种是心里并没有刻意去想就这样做了,有没有注意到自己常常有这种状态。举个简单的、实际上的例子来说,今天我在厨房看见有一个容器,上面几个字,可是这些字是上下颠倒的。或者我们拿书的时候应该端正地拿,可是有的人的习惯是随便拿,乃至拿成颠倒,他自己并没有辨别清楚。如果你去注意,太多地方就是这样,这是习惯性的,自己察觉不到,若察觉到,应该不会这样做。

察觉不到的这个,好像内心当中没什么动机,他并不是喜欢把这东西倒过来拿,也不是由于讨厌这东西而把它倒过来,可是他就会倒过来拿。请问这是什么等起?前面我们刚讲过,《本生论》云:「由修善不善诸业,诸人即成惯习性,如是虽不特策励,他世现行犹如梦。」不管善业也好,不善业也好,慢慢地久了以后,习惯就是如此,那时候不要策励,一对境自然而然就现行,就像作梦一般不由自主,习惯性地就是如此,在不知不觉当中就会去做。

这个等起就是以前你已经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所以我们现在有很多都是习惯性的动作。了解了这个特点以后,应该知道对我们不好的要努力改。可是我们有一点非常糟糕──会保护自己的习惯,因为自己也没感觉到,一遇缘它就来了。譬如打瞌睡,你注意观察,有的人说闲话的时候眼睛瞪得很大,叫他睡觉也睡不着,而该做事情的时候,他就打瞌睡了。他不会感觉到的,可是就会这样。在我们所有的生活中,这种状态都很明显,但不去注意根本不知道,因此在这里,我愿意在「等起」这两个字上面提醒大家。

今天早上就有两个例子,我在办公室里面也看见一包传真纸,有人习惯性地把它拆开来,字很明显,却放颠倒了。其实平常太多这一类的事情,我不是责备他,只是透过这个事相感觉到我们人就是这样。作为佛弟子应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注意到了,就应该努力改。人最明利的是眼睛,意根虽然非常利,但是它很难缘到现量,缘出来的往往都是非量,这点先不谈。现在眼睛瞪得大大的,这么简单的东西放在前面竟会放颠倒,请问我们要想学深细的东西做得到吗?也许有人说:「哎呀,这是小事情!」我们现在就必须在小事上练习,正因为小事,做错没太大关系,譬如一包盐虽然你拆颠倒了,它并不会因此而味道改变,咸的变成甜的;但是经论上面讲的道理,如果你弄颠倒了,会产生什么后果啊?你希望离苦得乐,能够生天乃至成佛,结果变成离乐得苦,乃至上刀山、下地狱。所以必须要从小事上注意,使我们六根非常地明利。就像练字一样,一开始当然不允许在正式的招牌上去练,随便先拿一张草稿纸,练坏了丢掉没关系。有些人脑筋好像蛮好,可是就是粗心大意,我们要记得兔子跟乌龟赛跑的公案,千万不要凭借自己的脑筋灵,最后输也输在这个上头,这一点我在此顺便一提。

【习近十种善业道者,即是成办一切三乘及其士夫二种义利,所有根本,不容缺少,故佛由其众多门中数数称赞。】

要从起心动念防护起,努力去练习我们应做的十种善业道。古人说:修行的人,熟处转生,生处转熟。熟处就是我们以前一向习惯的十恶业道,要慢慢远离,生处就是十善道。我们都不熟悉、不善巧的,要慢慢把它转熟,所以这里用一个词──习近。如果能够把它转过来,善巧了知什么是黑业以及感得什么果,从内心当中努力去防护,使身口意不要犯,这个时候就变成十种善业。十善业道是能够成就从下中上所有一切应该走的道,及我们希望得到的两种利益的根本。两种利益就是增上生和决定胜。增上生是成就佛的报身因,决定胜是成就佛的法身因,诸佛是「二足尊」,这两样东西究竟圆满了,才真的是世间最珍贵的,我们所希望、祈求的就是这个。这个义利的根本就是从十善业开始的,决不可以缺少,所以佛在很多地方数数称赞。下面是引经证明。

【《海龙王请问经》云:「诸善法者,是诸人天众生圆满根本依处,声闻独觉菩提根本依处,无上正等菩提根本依处,何等名为根本依处?谓十善业。」】

《海龙王请问经》有好几种版本,我们现在流通的《十善业道经》,就是《海龙王请问经》当中的一品。这部经说,诸善法是人天众生的圆满根本依处,它是根本而且圆满。这十样都做到了,在人天当中,你要得到的都能圆满。根本就是生到人天,但人当中也有很多长得残缺或贫穷等诸多不理想,这就是不圆满,这里是不但得到人天身,而且样样圆满。再向上,声闻、独觉的根本依处也从十善业开始,而且不但是声闻、独觉的根本依处,也是佛菩萨无上菩提的根本依处。对境的时候止住十恶业,你能够挡住它,这就是十善业。不只说出道理来,下面还用种种比喻,是表示强调,一而再、再而三地叮咛教诫。

【又云:「龙王,譬如一切聚落、都城、市埠、方邑、国土、王宫,一切草木、药物、树林,一切事业边际,一切种子集聚,生一切谷,若耕若耘,及诸大种,皆依地住,地是彼等所依处所。龙王,如是此诸十善业道,是生人天,得学无学诸沙门果,独觉菩提,及诸菩萨一切妙行,一切佛法所依止处。」】

经上面龙王问了一个问题,佛回答说:就像一切的聚落(就是普通的乡村)、都市或城邑,乃至大一点的国土、王宫,这些主要是人聚集的地方,以及所有的草木、树林,所有我们能做的一切事情(边际就是所有的一切,没有一个例外),所有种子的集聚,出生一切谷物,不管耕或耘;总之,或者是正报,就是有情,譬如人,或者是依报──无情,譬如树木、谷物,以及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做的种种事业,比如种植、收成,人无非在这样的方式当中相续下去,这些东西千变万化,各式各样,但它有共同的特点:皆依地住,统统靠着地而安住、存在,地是它们共同的依处。十善业道也是生人天、得学无学沙门果、独觉菩提及一切菩萨所有妙行等,一切佛法所依止处。就像大地是一切有情、无情以及种种事业的根本依止处是一样的。也就是特别强调,我们要想得到好处,小到人天、大的到无上菩提,根本所依就是十善业道。

【是故《十地经》中,称赞远离十不善戒所有义理。《入中论》中亦总摄云:「若诸异生诸语生,若诸自力证菩提,及诸胜子决定胜,增上生因戒非余。」】

所以《十地经》当中,特别称赞十善的戒(就是我们皈依了以后,誓愿照着世尊告诉我们的戒法,要断十恶,行十善,称为十善戒),说它有非常殊胜的义利。经上这样说,《入中论》也这样讲。这部《入中论》有非常特别的意义,简单介绍一下。佛出世所说最重要的法,就是性空缘起。可是这个道理非常深奥,所以一直到龙树菩萨,才清楚地决择外道、内道,把佛法深刻的意义写成《中论》。《中论》的内涵很深,所以后来月称菩萨就写了《入中论》来解释,透过祖师的注解,我们才可以趣入真正的中道,了解性空缘起,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论。论当中说:「若诸异生」,异生就是凡夫,凡夫当中最好的是人天。「语生」就是声闻,因为声闻是听了佛讲的种种如法之语,如法去做而出生的圣者。「自力证菩提」是指独觉,独觉有一个特点,他并不是透过听闻佛讲的法而证果,他是自己开悟的,所以叫独觉。实际上是因为他宿生已经种了善根,虽然佛不出世,可是他一对境自然触发他的善根而能够证果,所以说是「自力证菩提」。「胜子」就是菩萨,由菩萨而证得佛。真正要修行是一步步的增上,决定胜及增上生的因是「戒非余」,没别的,就是前面讲的这十善戒,这是一切戒的根本。

这里把所有的业当中最重要的纲要先列出来,所以先总说十业道是上首。正面的讲完以后,另外有一种就是防错误,乃至于反显的,本论每一个地方讲完以后,大师总是把没有说完的统摄、补充,或者是破除邪执(错误的执着),下面一段就是破除邪执。

【如是不能于一尸罗,数修防护而善守护,反自说云:「我是大乘者。」极应呵责。】

上面一再说明,所有的善法都是从防止十恶的十善戒当中开始的,这是根本,所以一般来说,这部分都列入共下士。有很多增上慢的人不了解法的次第,自己连最低的共下士都没有,甚至连一个尸罗(十善戒当中的一个戒)都不能好好地努力去做,却自己觉得:我是大乘,那些都是小乘的内涵,不需要去做。事实上,不论大小乘都应该对最细微的戒要数修防护而善守护。前面特别讲,为了防止三门造恶业,所以要从等起(内心当中)努力防护。有时候对境当下自己完全感觉不到,因为无始以来这个习气太厉害,不精进努力的话它就是挡不住,所以下士就应该好好努力断十恶、修十善。虽然是下士,但是要求中士、上士也必须通过这个,所以叫共下士。而那些增上慢人连这个都做不到,他也不去防护,反而说:「我是大乘,这是为小乘讲的。」这是错误的邪见,所以大师特别说「极应呵斥」,这应该被极力呵斥。下面马上引经证明。

【《地藏经》云:「由如是等十善业道而能成佛,若有乃至命存以来,下至不护一善业道,然作是言:我是大乘,我求无上正等菩提,此数取趣至极诡诈,说大妄语,是于一切佛世尊前欺罔世间,说断灭语此由愚蒙,而至命终,颠倒堕落。」颠倒堕落者,于一切中,应知即是恶趣异名。】

这个《地藏经》是《地藏十轮经》,单讲《地藏经》的时候,往往误解以为是《地藏本愿经》,现在这段文是出在《地藏十轮经》,地藏三经当中另外一本是《占察善恶业报经》,通常会把这三本经常放在一起说。《地藏十轮经》上说:透过修持十善业道最后能够成佛,假定有人乃至命存以来(就是在生前),连最起码的一个善业道都不曾好好地努力防护过,却说:「我是大乘,我是求无上菩提的,这个都是小乘、下士的,不要去管它。」如果这样说的话,这个人是「至极诡诈」,他是骗人,说大妄语,因为世尊很明白地交代我们必须这样努力。

如果你是外道还情有可原,人家知道你不相信佛,所以并不会因为你这样说而以为佛法就是这样。现在你自命为大乘,大乘行者是佛真正最重要的弟子,结果佛的弟子说不必护善业道,人家听了会说:「你看!这是佛的弟子说的。」如果大家都相信他,岂不是把佛法都毁掉了!所以这是最可怕的。这在戒当中叫大妄语,随便说一个普通的妄语,不一定会堕落到地狱,可是说这种话一定会堕落,非常可怕,因为所有的佛都这样说,他却把它否定掉。佛告诉我们的中道是最恰当最正确的道理,错误的见解有两种,一种叫常见,一种叫断见,现在这一类属于断见,这是见解当中最可怕、最糟糕的,所以大师特别说这个犯的是断灭语。这种人命终以后,由于他的愚痴,看不见事实真相,颠倒了,所以会堕落。大师特别解释经上说的「颠倒堕落」就是堕落三恶道,至于到哪一道去,后面的决择业果会告诉我们。

※﹝决择业果分三:一、显示黑业果,二、白业果,三、业余差别。初中分三:一、正显示黑业道,二、轻重差别,三、此等之果。今初﹞

上面是「分别思惟」业果当中的「显十业道而为上首」。下面第二部分「决择业果」,就是各别各别来说明它。这里分成三部分:第一、显示黑业果,第二、白业果,第三、业余差别。业当中有黑的、有白的,还有不能单单以黑白二者含摄的,统统放在「业余差别」中去说明它不同的特征。现在先看显示黑业果,当中又分三部分:第一个,先说明黑业道。然后同样造一个业也有轻有重,所以也说明一下业的轻重,最后才讲这个业感得的果。实际上这十个黑业道反过来就是十善业。

【云何杀生?〈摄分〉于此说为:事、想、欲乐、烦恼、究竟五相。然将中三摄入意乐,更加加行摄为四相,谓事、意乐、加行、究竟,易于解释,意趣无违。】

第一个杀生,《瑜伽师地论·摄决择分》说,任何一个业都有五个部分:事、想、欲乐、烦恼、究竟。五项当中的二、三、四项,也就是想、欲乐、烦恼,这些都是内心上的,所以将这三项含摄为「意乐」,所以五项就变成三项了,再加上「加行」,这样一来,总共就变成四项。好像项目减少了,其实内容反而增广,不但增广而且解释的时候更清楚、更明白,所以说「易于解释」,而要表达的内涵也并没有违背。下面就根据这四项来说明(实际上内容应该是六项,也就是前面的五项,再加一个加行)。

【其中杀生事者,谓具命有情。此复若是杀者自杀,有加行罪,无究竟罪。《瑜伽师地论》于此意趣,说他有情。】

这个「事」,就是我们造业所对的对象,譬如杀生,被杀的这个生命叫做事──造这个业的对境。杀生事者,就是具有生命的有情。具有生命的都是有情,如果我杀我自己──自杀,这个算不算杀业呢?算。但是下面说「此复若是杀者自杀,有加行罪,无究竟罪。」造杀罪的话,第一个要有被杀的对象,第二个是以什么心情去杀他,然后用什么方式去杀,把他杀死了。我想杀的对象叫事,而我有杀他的动机,因为有时候我并没有杀的动机,但也有可能杀,比如蚂蚁在地上,我不晓得,一脚把牠踩死了,虽然杀了,但是并没有犯杀的戒,一定要具备内心当中想去杀这个条件才算犯戒。这样虽然没有犯杀戒,那只蚂蚁不会白死,因为业决定一切,这到后面会讲。

实际上不要说蚂蚁,譬如我们伤人而犯了罪,世间判罪有两种,一种叫刑法,一种叫民法。刑法就是你有动机要去害人,被害的人就是事,你想去害人的动机就是你的意乐。单单有害人的动机而没有害的行为没有罪,人家也不知道。我有动机要去害人,也的确采取行为(加行)去伤害他了,但是他并没有受伤,或者是骗钱,结果你没有骗到,这个罪就不大。或者没杀死只是碰伤了一点,这个有一点罪;如果杀死了,这个罪就大。世间这种情况叫做刑事,你犯罪了。还有一种,我也没有想杀他,但是可能不小心把他弄死,现在有太多这种例子,经论上也常常有这种譬喻,譬如大家在一起玩,拿了石子随便丢,结果打死了一个路人,虽然杀了,但不犯罪,这个叫民事,但你得赔偿。

佛经里也是这样,从业去看是更深细,世间只是很有限的那部分,而佛法告诉我们:你所以误杀他,是因为当年他曾经误杀过你,别人有意害我跟无意害我,对我来说一样是死了,一样痛苦。所以不要认为误杀没有犯杀戒就没有关系!真正学了佛的人不可以这样想,应该知道你这样害了他,将来这果报会一点不差地回到你身上。

这是为什么我们佛弟子,从皈依开始就要断除伤害别人的任何一点加行和意乐,乃至于开玩笑都不要。我们常会开别人玩笑,觉得很好玩,但是你想想看,别人开你玩笑,你痛快不痛快?假定别人开你玩笑说:「你这个家伙像猪一样。」你会高兴吗?事实上你并不高兴。既然你自己不愿意,那为什么要开别人玩笑呢?学了佛的人这种事情就不要做。开玩笑会伤人,对别人和我们自己都不好。平常就要慢慢养成这个习惯,不要觉得很轻松,小的地方觉得无所谓,慢慢地对    大的也会轻忽,那麻烦就来了。

前面谈到自杀,这个被杀的有情是自己,为什么这样是有加行、无究竟呢?这个戒是在下士所谈论的,特别是大师在藏地,他受持的是一切有部的戒,一切有部判罪都是从形象上面判。佛陀所传的戒到后来分成很多不同的部派,藏地是用一切有部的标准去判的。假定以世间来说,就是我杀了人,人家要告我,结果这个状还没有告,我就死了,那个罪也就不成立了。同样的道理,我拿刀自杀,加行是有的,但等到我死的时候,造罪的这个人(我)已经死了,既然死了这个罪就不能成立,所以自杀没有究竟罪,不过这个是一切有部的判法。对于戒如何从根本上深入去学,因为现在不是讲戒所以不细说,但是我们要了解这个特点,所以大师根据戒说自杀只有加行罪没有究竟罪。另外《瑜伽师地论》则说杀生是杀别的有情,不是杀自己。以上是事的部分。

【意乐分三,想有四种。谓如于有情事作有情想及非情想,于非有情作非情想及有情想,初及第三是不错想,二四错误,】

内心当中分三样:想、欲乐、烦恼。想有四种情况,譬如我准备去杀张三,但因为晚上天黑,对方是不是张三看不大清楚,所以有两种情况:是张三,你也觉得他是张三而把他杀了;还有一种,不是张三,但你觉得他是张三而把他杀了。另外还有两种想法,他不是张三,你也觉得他不是;第四种是他是张三,可是你觉得他不是张三。一共有四种想,其中第一、第三是不错想:他是张三,我也觉得他是张三;或者他不是张三,我也觉得他不是张三,这个没错。二、四这两个想是错误的。所以杀生的时候,由于「想」的对或错,审罪就不太一样。

【此中等起若有差别,譬如念云:唯杀天授,若起加行误杀祠授,无根本罪,故于此中须无错想。若其等起于总事转,念加行时,任有谁来悉当杀害,是则不须无错误想。如是道理,于余九中,如其所应,皆当了知。】

他内心当中生起一个念头──我要杀天授(印度人的习惯,生了儿子就说这是天给的,或我祈祷后得到的,所以叫天授、祠授这些名字),却误杀了别人,那没有根本罪。所以克定对象时须无错想才可能结根本罪。另外一种情况是「于总事转」,就是说随便哪一个人来我都杀,因为一开头内心当中就「于总事转」,所以只要杀了就犯了,不需要错想或不错想的简择。这个道理,在其它九种业道当中也一样。

【烦恼者,谓三毒随一。等起者,谓乐杀害。】

造业的时候内心当中的烦恼有三种状态:一种因贪而作,一种因瞋而作,另一种因痴而作,我们举实际上的例子来说明。一般来说,世间人杀生(譬如吃肉)是为了营养,这是为贪而杀。认为害虫对我们有害,就把它杀死,这是因瞋而杀。很多外道认为有些生物天生是让我们人吃的,这个是错误的概念,实际上并不是这样,他并不了解事情的真相,这样去杀就是因痴而杀。「等起者谓乐杀害」,内心当中欢喜去做杀害的事。想、烦恼、等起这三种属于意乐。

【加行中能加行者,谓若自作,或教他作,二中谁作,等无差别。加行体者,谓用器杖,或用诸毒,或用明咒,随以一种起加行等。】

什么叫加行?就是这个杀的行为。能加行者包括我们自己做或教别人做。平常我们有太多的事情都会自作或教他作,杀生也是如此,自己去做固然是有杀生罪,教别人做,当别人杀的行为完成了,自己也同样地有杀生罪。加行体是指作这个行为所直接凭借的工具,比如用刀等器具或木杖、或用毒,或用咒。咒也是相当厉害的,一直到现在,民间还有用咒杀人的。随便用哪一种方式去伤害对方,这杀人的工具、方式就是加行体。

【究竟者,谓即由其加行因缘,彼尔时死,或余时死。此复如《俱舍》云:「前等死无本,已生余身故。」此中亦尔。】

什么叫究竟呢?就是我要去杀的这件事情彻底完成了。由于采取了杀这个行为,使他当场死掉了,或者当时虽然没死,后来他死掉了,只要他死了,那么杀这个行为就达到究竟圆满,杀生罪也产生了,所造的这个业也究竟圆满了。戒上面有一种说法,就像《俱舍》上所说「前等死无本」,假定我去杀人,结果被杀的人还没死,我就先死掉了,这个时候杀生的行为不究竟,所以没有根本罪,因为我这个生命已经消失掉了,我又换一个身体了。罪是以我来讲的,我还活着的时候他没死,所以就罪相来说,这个罪不究竟。这是《俱舍论》的说法,一切有部的判法也是这样。如果我们用另一种观点去衡准就不一定,戒律里有不同的派别,大乘戒的判法就不太一样,譬如宗大师所持的戒是一切有部律,但以他的见解来说是中观应成的看法,这两个是不一样的,到后面会讲。以上是说杀生,身三恶业当中第一个。

【不与取。事者,谓随一种他所摄物。意乐分三:想与烦恼俱如前说,等起者,谓虽未许令离彼欲。】

第二不与取,不与取我们称为盗,就是人家没有给你,你去拿了。不与取也是一样分事、意乐、加行、究竟。就事来讲,随便哪一样东西只要不是你的,是别人所拥有的──「他所摄物」。为什么要特别讲别人呢?因为有些东西是没有主人的,这个状况就另当别论。意乐就是内心当中的想法。「想」这跟前面一样,必须无错想,譬如我要偷某人的钱,我认为是他的钱,我去拿,但也有拿对了或拿错两种,所以实际上想也有四种。烦恼也是贪瞋痴三毒随一。

等起是他并没有允许你去拿,但是你有这样的想法。也就是说,明明晓得这是他的东西,他不会给我,我拿了是不好的,我就偷偷地去拿。这里面有一种状态,在戒里面叫亲厚想,譬如儿子内心晓得这东西是父母本来就要给他的,没有得到父母的允许而去拿,那不犯。像在家里面父母给我们的,虽然我们去拿的时候父母不知道,但我们不会心跳,父母看见了也没有关系;然而当我们拿别人的东西的时候,你就害怕他看见。不过这亲厚想是不能骗人的,自己内心要清楚,以后在戒里面再去细说。

所以等起是内心知道他并不允许,却要把这东西从他那里拿走。为什么叫离彼欲呢?本来是他的,他放在那里,我现在把它拿过来变成我的,我藏起来他也不知道,这东西离开原来的地方了,当你把那东西拿离开原来的地方,盗的业就成就了。

【加行中能加行者如前。加行体者,谓若力劫若暗窃盗,任何悉同,此复若于债及寄存,以诸矫诈欺惑方便,不与而取,或为自义,或为他义,或为令他耗损等故,所作悉同成不与取。】

能加行如同前面所说的自作、教他两者都是。加行体就是所用的方式。盗有两种,一种是偷偷的,一种是硬来的,硬来称为抢,偷偷的叫偷,不管用哪一种方式,都是他不允许,而你把他的东西拿走。如果欠人家债,赖掉了不还,或者是别人的东西寄放在我这里,明明是他的东西我却把它吞没了,这个也是不与取。凡是用种种欺诈的方法,不管是为自己或为别人,总是由于这样,使别人损失了,这样的行为都是盗,都是不与取。

【究竟者〈摄分〉中说:「移离本处。」于此义中,虽多异说,然从物处,移于余处,唯是一例,犹如田等无处可移,然亦皆须安立究竟,是故应以发起得心。此复若是教劫教盗,彼生即可,譬如遣使往杀他人,自虽不知,然他何时死,其教杀者,即生本罪。】

什么是究竟呢?〈摄决择分〉说:本来这东西放在这里,你把它从这里拿到别的地方,离开了它本来的地方,此时即盗业究竟。关于这个道理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大师的判断是──从这个地方拿到别的地方只是盗当中的一个例子,不能含括所有的盗,因为有些东西是不能搬动的。我侵占别人的钱,他的钱被我拿过来了,固然是移离本处,但若侵占别人的土地,土地是不能搬动的,「然亦皆须安立究竟」,但他还是要安立究竟。「是故应以发起得心」,就是当你觉得:「我已得到了!」的时候,就是盗业造作究竟。譬如侵占田地,你用涂改契约等种种方式,当最后你觉得:「我得到了!」那块地虽然没动,但你已犯了盗罪了。

如果不是自己做而是教别人做,当别人这件事做完成的时候,你的罪也就完成了。举个例子,譬如我派人去杀一个人或是盗一样东西,不是自己去做而是教别人做,当别人把我教他做的这件事完成的时候,这个业就完成了、究竟了。尽管我不知道对方何时死,当对方被杀死的时候,我的杀罪就完成了。盗也是如此,我派别人去拿,他生起得心的时候,我跟他一样盗罪已经究竟了。

下面欲邪行就是男女的行淫。关于这部分,我不在这里细说,重要的段落大概说一说就好。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四终

P.124

【欲邪行。事者,略有四种,谓所不应行、非支、非处、及以非时。】

欲邪行的事有四种:所不应行、非支、非处、非时。支是指女性的产门,处是处所──适当的地方,时是时间。

【此中初者,谓行不应行所有妇女及一切男、非男非女。此之初者,〈摄分〉中云:「若于母等、母等所护,如经广说名不应行。」如马鸣阿阇黎说此义云:「言非应行者,他摄具法幢,种护至王护,他已娶娼妓,诸亲及系属,此是不应行。」他所摄者,谓他妻妾,具法幢者,谓出家女,种姓护者,谓未适嫁,父母等亲,或大公姑,或守门者,或虽无此,自己守护。若王若敕而守护者,谓于其人制治罚律。于他已给价金娼妓,说为邪行,显自给价,非欲邪行,大依怙尊,亦作是说。男者俱通自他。】

首先说明不应该行淫的对象,这个只有结了婚的男女才可以,除此以外都不可以。母等所护是指她还没结婚,还在母亲所保护之下,这种情况就不可以。马鸣阿阇黎对此有比较慎重的说明。「他摄」是指他人的妻妾。「具法幢」者是指出家女众。另一种情况是她没出家,但她今天受了八关斋戒,那也不行。反正在她身上有戒,与这样的对象行淫是最严重的过失。「种护」指还没出嫁,由父母所保护的女性,或是由具有特别身份的人所保护的人。譬如以前的有钱人家,除了他的妻妾以外,还有一些女性是他家属,你也不能对她乱来。或虽无他护,自已保护也可以。王护是指王家所保护,包括宫廷里边的宫女等。乃至于娼妓,她本来卖淫,可是人家已经付钱将她订下了,这些都是不应该行淫的对象。这也显示出如果是自己给价的娼妓,不算欲邪行,大依怙尊阿底峡尊者,也同意这种说法。

【非支分者,谓除产门所有余分,马鸣阿阇黎云:「云何名非支?口、便道、婴童,腿逼、及手动。」大依怙云:「言非支者,谓口、秽道,及童男女前后孔户,并其自手。」此说亦同。非处所者,谓诸尊重所集会处,若塔庙处,若大众前,若于其境有妨害处,谓地高下及坚硬等,马鸣阿阇黎云:「此中处境者,在法塔像等,菩萨居处等,亲教及轨范,并在父母前,非境不应行。」大依怙师亦如是说。】

除了女性的产门以外,其它的统统不行,譬如同性恋等乱七八糟的行为,这都是严重的错误。秽道即大便道,自手就是一般说的手淫,这个不可以。「非处所者」,做这件事时,一定要有适当的地方,凡是这里所列出的这些地方,绝对不可以。人一定有人的行为,畜牲才随便在那里都可以乱来。这是说不可以在不适当的地方行淫。

【非其时者,谓秽下降,胎满孕妇,若饮儿乳,若受斋戒,若有疾病,匪宜习故,若道量行量谓极至经于五返。马鸣阿阇黎云:「此中非时者,秽下及孕妇,有儿非欲解,及其苦忧等,住八支非时。」大依怙尊亦复同此,稍差别者,谓昼日时,亦名非时。非支等三,虽于自妻,尚成邪行,况于他所。】

非时,这时间也有所限定,「秽下降」是女性月经来的时候,这个时候不适合行淫。孕妇怀了小孩快满胎的时候,或小孩吃奶的期间,或受斋戒,或有疾病,这些时候都不应该行淫。「若道量行量谓极至经于五返」,这也都包含在内。大依怙尊讲的也是一样,不同的是白天也是非时,一定是晚上的时候才可以。非处、非时、非支这三点,虽是自己的太太,如果犯这三点的话,也是邪淫,何况是别人,所以是很严峻的。这是欲邪行的「事」。

【意乐分三,想者〈摄分〉中说,于彼彼想,是须无误。毗奈耶中,于不净行他胜处时,说想若错不错皆同。《俱舍释》说:作自妻想而趣他妻,不成业道,若于他妻作余妻想而趣行者,有二家计,谓成不成。】

根据〈摄分〉当中说,想一定要对。没有把对方错想成是其它人才算犯。但是戒律中不这么说,戒律中说,不管想错不错只要有不净行都犯。《俱舍释》说,把他人的太太错想成自己的太太而行淫,这个不成业道。把他人的妻子错想成另一个人的妻子而行淫,成不成业道有两种说法,或者说成,或者说不成,以上是宗大师列出各宗各派的说法。实际上我们现在应该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原则上如果对初机,不妨放宽一点,可是我们现在要从严,因为生死的根本就是男女的淫欲──真正的根本是「我」,但策发生死的业当中最可怕的就是淫。

【烦恼者,三毒随一。等起者谓乐欲行诸不净行。】

贪瞋痴都有可能,一般来说是贪,有时候对敌人我们蓄意去伤害,怀着这种心情去做的,这种就是属于瞋。至于因痴而做的,我们现在不去细说它。我讲一个笑话给你们听,据说小偷到人家家里去偷东西,万一偷不到,对他来说是很不吉利的,所以万一偷不到东西,随便一样东西他都要拿一个。其实他并没有想拿这东西,可是他自己有这种禁忌,好像出去偷窃,不拿到东西是不对的,所以哪怕无关紧要的东西,他也要拿一个,这就是由于痴而引生的。的确很多地方都有这种情形,像刚才说畜生是天造来让我们杀的,这根本没什么理由。诸如此类的,十恶业当中都有这种状态。等起是内心当中想作这种事情。

【加行者〈摄分〉中说,教他邪行,教者亦生欲邪行罪;《俱舍释》说,如此则无根本业道。前或意说非根本罪,然须观察。究竟者,谓两两交会。】

加行有两种说法。〈摄分〉说教别人去做这件事情,教者也犯罪,但《俱舍》则说没有根本业道。这个必须要仔细观察,所以说「然须观察」。因为淫主要是贪欲很重,你叫别人去做,自己并没有这样的贪欲,所以就要看你以什么心情教别人。假定你以瞋心教别人去做,譬如你要杀害对方,自己虽没去做,教别人去做了,那么你本来就犯了瞋,对方去做这件事情,你觉得满足了,它是跟你的想法、烦恼相应那就犯。但是以贪的话,贪是自己去做的,若是教别人,那就要观察。以我们自己来说,这就要比较深细地在这地方去观察。不过不管我们受哪一部戒,祖师都有非常严密地判定,碰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要用我们自己的想法去想,这是要特别注意的,否则我前面说了,你们自作聪明这样去想,那不一定对,祖师通常都有他特别的用意、立意在这里。究竟就是「两两交会」。以上是邪淫。前述杀、盗、淫是身所犯的三种恶业,下面讲语四种恶业。

【妄语事者,谓见闻觉知四,及此相违四。能解之境,谓他领义。】

妄语业的「事」是我看见的说没看见,没看见的说看见;听见了说没听见,没听见的说听见;觉、知也是一样。所以妄语的事是见、闻、觉、知以及与此相违的四种,共有两大类。「他领义」就是你告诉他的话,他听懂了,也相信了,所以妄语的对象是能够领会你所要表达内涵的有情。

【意乐分三:想者谓于所见变想不见,及于未见变想见等。烦恼者谓三毒。等起者谓覆藏想乐说之欲。】

「想」是明明看见的你说没看见,反过来,没看见的你说看见;「闻、觉、知」也是如此。至于烦恼,贪嗔痴三毒都可能引起妄语。贪瞋我们容易了解,痴最容易犯,我们常常说妄语,往往无心,就随口而出。另外,在西方有一句话叫「善意的谎言」,好像你非妄语不可,本来是黑的事情却说成白的,这都是痴相所摄,非常不好。

所以由痴而引起的妄语有两种,一种是我们误解了,以为善意的谎言应该要说,一种是莫名其妙的自己的习惯性。这个习惯对我们是非常严重的伤害,正因为如此,所以对治自己的习气一定要有精进的力量。平常我们最容易犯绮语,一天到晚欢喜说笑话、聊天,还说是在研究佛法。假定你有这个习性,宁愿不要研究佛法,要把这个习性挡住,因为佛法真正的目标就是要对治习气,现在你用佛法增长习气,这是我们应该很严密地检查到的。等起是欢喜说掩盖事实、改变事实的话的这种心态。

【加行者谓或言说或默忍受或现身相,此复所求或为自利或为利他,随为何故说悉同犯。】

加行有几种,人家来问你,你不一定要开口。假定有人说你这个人很了不起,你证了什么果了,你不一定说:「是,我是!」只要你不否认,心里默然接受,人家就会认为是这样,所以没有开口,也可能犯妄语。世间上就常常有这种状态。只要内心当中有骗人的欲乐,出声是犯,不出声还是犯,这一点我们要注意。而且不论你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还是别人的利益,只要是有意骗人,你就犯了。

【此中说于妄语、离间及粗恶语,虽教他说其三亦成。《俱舍本释》,于语四业,皆说教他亦成业道。毗奈耶中,说起此等究竟犯时,要须自说。】

妄语当中还有一种情况是教别人说妄语。实际上你教别人说妄语、粗恶语、离间语,别人去做的时候,别人犯了,你也犯了。这有两家说法,有一类说,只有你自己说才犯,教别人不算;有一类说你教别人说也算。加行中有自做,有教他做这两种。

《俱舍》中说教他作语四业的话,自己也算犯。可是毗奈耶(就是戒经)说,妄语一定要自己说,教别人的不算,有这两种不同的说法。粗恶语也一样,我没有讲,我教别人去骂人,他果真去骂人了,根据戒律来说,我没有犯,因为我没有骂人;可是根据《俱舍》跟大师所判,我教他骂人,我虽然没有骂人,我也犯。妄语、粗恶语、离间语、绮语都一样这个是加行。

【究竟者,谓他领解,《俱舍释》说若他未解,仅成绮语。离间粗语,亦皆同此。】

什么是究竟呢?你骗他,他听懂了,也相信你的话,那个妄语就变成究竟。如果你骗他,把事实扭曲了,可是他不了解,就没有骗成。《俱舍》说他如果不了解的话,你是犯了绮语,因为你说的话跟事实不相应。至于离间,你要挑拨他们使他们分开,但他不懂,因此他们没有分开;还有骂人,你在骂他,可是他不懂,这都不成究竟罪。所以这个罪相、业相是非常细微的,将来学戒的时候会细说。

【离间语。事者,谓诸有情,或和不和。意乐分三,想及烦恼如前。等起者和顺有情乐乖离欲,不和有情乐不合欲。加行者随以实语若非实语,随说所说,若美不美,随其所求,为自为他而有陈说。究竟者〈摄分〉中云:「究竟者,谓所破领解。」谓他了解所说离言。】

离间语就是说各式各样的坏话来挑拨离间。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他们本来很和合,你从中挑拨;还有一种,他们本来就不和合了,你再加以中伤。所以不在他们和合不和合,而是你有意做,而且去做了,那就是犯了。等起就是你内心的动机,他们本来蛮和合的,你希望他们不和合,分开来;还有他们本来就不和合,但也有可能变成和合,可是你不希望他们和合,所以你用语言使他们不能改善。至于加行,假使你挑拨离间人家,不管你讲的话是实在的也好,不实在的也好,若是实在的,你讲了,是犯离间;假定不实在的,除了离间以外,再加一个「妄语」罪。「若美不美」也是一样,不美则除了离间还犯粗恶语。你要做的事情,不管是为自或为他,只要说了就犯,这是加行。根据〈摄分〉当中所说,什么是究竟呢?你要去离间他们两个人,双方都理解了你所讲的话的时候就究竟了。

【粗恶语。事者,谓诸有情能引恚恼。意乐中想烦恼如前。等起者谓乐粗言欲。加行者谓以若实,若非实语,或依种过,或依身过,或依业过,或依戒过,或依现行所有过失,说非爱语。究竟者〈摄分〉中说:「究竟者谓诃骂彼。」《俱舍释》说,须所说境,解所说义。】

说出让人听了以后心里会起烦恼的话,这样就是犯粗恶语。粗恶语也叫恶口,恶口是很伤人的。就像有人常常习惯性说「三字经」,那就是恶口,是非常糟糕的痴相状态。粗恶语的事是所忿恨的有情,等起是内心当中就是喜欢说骂人的话,乃至习惯性地骂人。加行就是你骂人家,无论是实在或者不实在,就算是真的事情,也是不对;不实在的,那更是糟糕。「或依种过」,「种」是指他的种姓,譬如说:「你这人真下贱、下贱胚。」在印度种姓等级分得很明显,最上面的属于王族,叫刹帝利种,然后祭司界、宗教界叫婆罗门种,第三是吠舍,就是农人阶级,最后一个叫首陀罗,那是贱民。如果他是属于贱民阶级的话,不能进入其它种姓的屋里,其它种姓住的地方他不能住,否则的话,人家会说:「你这个下贱种,你来干什么?」这就是依他的种姓来骂他、伤害他,他听了心里面也被伤害了。或者是他身上有什么缺陷,或者是造了什么恶业,或者破了戒,或是现行所有的过失,总之凡是不可爱的,人家听了会不欢喜的话,我们都不要去伤害人家。至于究竟,〈摄分〉中说,你只要骂了他,就是究竟了。《俱舍释》说,必须对方了解,伤人的粗恶语才算究竟。

【绮语。事者,谓能引发无利之义。】

绮语就是你讲这句话是没有真实意义的。论业的轻重,绮语是最轻的,但是对我们的损害却是最大的。我们平常不会无缘无故去杀人,淫我们也不大容易犯;重大的盗也不容易犯。比较起来,盗是比较难防,不是有意偷盗,而是无意之间可能会犯。语业也比较难防,尤其绮语最难,特别是修行人。经论上告诉我们一个特点:修行人只要内心当中不是依止于道、趋向于灭,所讲的话就是绮语。我先把这个比较严格的标准告诉各位,但愿我们以此作为目标,好好努力。

前面已经说过我们的习惯非常厉害,如果再不自我策励就没希望了,可是我们习惯于保护自己,总有一百万种理由说明自己是对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到现在还流落在生死当中的原因。特别是脑筋好的同学,这一点我愿意跟大家共勉,并不是我比你们强,我也是一样,我最惭愧的也就是这一点。在僧团当中本来就是互相策励,如果反而互相宽宥,僧团就会败坏了。所以虽然绮语是比较轻的罪,但愿我们也很认真去注意。

同学当中有很多人,人也蛮好,又能说善道,但就是犯这种毛病。说实在的,我内心当中最不欢喜的就是这种人,因为我自己也很容易犯这种毛病。我们既然离开了世俗到这里来,总希望同学们互相策励,一个人虽然做不到,因为互相策励,大家见了面就会劝谏:「我们要好好努力增上!」靠着这样去增上。这一点,我愿意再三申诫在座的每一位同学。

【意乐中三,想者虽仅说为于彼彼想,然于此中,是即于其所欲说义,彼想而说,此中不须能解境故。烦恼者谓三毒随一,等起者谓乐宣说无属乱语。加行者谓发勤勇宣说绮语。究竟者谓才说绮语。】

意乐里边分三,想是指自己起了说那些无意义之事的想法,因为绮语不需能了解之对境,不必论对境错误与否。实际上说绮语本来就是由于内心当中欢喜说这种话。我想起当年看过一部电影,电影中出现很有趣的一幕,有几位很有成就的人,在一个很大的宴会上面,每个人都各说各的,说得很起劲,却都不听别人在讲什么,这就是「绮语」。四种口业之中,除了绮语之外都必须对方领解才算犯,只有绮语不需要对方领解,只要你内心当中有这种想法,你说了,就犯。

我们应该发勤勇的是修行,绮语是对我们最大的伤害。所以戒上告诉我们,最小无关紧要的戒,却是我们最容易犯的,别以为这是小小的戒,如果自己不去注意,到最后就因为这样而破戒。什么是绮语的究竟呢?一说完就是,这个非常容易犯。下面说七点,并非只有这七点才是绮语,而是这七点是平常我们最常见的。

【此复七事相应,谓若宣说斗讼竞诤。若于外论或梵志咒,以爱乐心受持讽颂。若苦逼语如伤叹等。若戏笑游乐受欲等语。若乐处众宣说王论臣论国论盗贼论等,若说醉语及颠狂语,若邪命语,语无系属,无法相应,非义相应者,谓前后语无所连续,若说杂染,若歌笑等,若观舞时而发言词。】

人家吵架了,我们去宣扬。其次,我们应该学的是内明,如果对外论(世间各式各样的论著),或者其它的咒语,内心当中很欢喜而去读诵。「若乐处众宣说王论、臣论、国论、盗贼论」,眼前这点最容易犯,所以在现在这个世间持戒是非常困难的,反过来说,现在若能持戒更是功德无量。再说,出家人谈这种事情的话,人家都会笑我们。现在世间的环境中有很多这种宣传数据,所以出家的确有它的特点。家对世间人来说视为当然,但我们就看它是个牢笼,这是为什么出家能够真正离欲跳出轮回、为什么僧众对信徒来说是值得尊敬的、为什么我们称他为清净幢相的原因。我们可以信佛,但是不一定要出家,这个要分得很清楚。在这个地方应该特别是指出家人,我们尤其需要断除绮语,但是在家人愿意认真去做,那也是件好事情。

我非常赞叹在寺里的每一位同学,我们始终没报纸、没电视。现在有了电视,也只是看一些我们应该了解的内涵。通常只有在遇到法会时,才偶而看一点介绍跟我们相应的内涵的影片,譬如「生命的吶喊」,我们看了以后,对现在世间的染污会产生警策作用的。所以我们这里的同学,电视放在这里从来不会去碰,乃至于有人连电视怎么开都不会,我非常赞叹,这个宁愿不要学。即使有时候报纸来了,重要的消息看一下,其它不必多看。这样的特点,但愿我们每位同学好好放在心上,好好地警策。

【前三语过,是否绮语,虽有二家,然此所说,顺于前家。】

前面已经讲过有两家之说,一个教他说也算犯,另一个必须自说才算犯,这两家的判法不一样,照一切有部的解释,要自己说才算犯,但是其它的各宗不一定。至于宗大师应成的说法,教他说也算犯,这是我们要了解的。上面四种是语业,下面是意业──贪瞋痴。

【贪欲。事者,谓属他财产。意乐分三,想者谓于彼事作彼事想。烦恼者谓三毒随一。等起者谓欲令属我。加行者谓于所思义,正发进趣。究竟者说于彼事,定期属己谓念其财等愿成我有。】

贪的对象就是别人的东西。烦恼就是贪瞋痴任何一个。等起是心里想:这个别人的东西我希望得到它。前面的加行是我们看得见的行为,现在贪瞋痴的加行就是内心当中起念头,想着怎么得到它。至于究竟就是觉得我一定要得到它,如果有这样的心,那个贪即究竟。

【此中贪心圆满,须具五相:一、有耽着心,谓于自财所。二、有贪婪心,谓乐积财物。三、有饕餮心,谓于属他资财等事,计为华好深生爱味。四、有谋略心,谓作是念,凡彼所有何当属我。五、有覆蔽心,谓由贪欲不觉羞耻,不知过患及与出离。若此五心,随缺一种,贪欲心相即非圆满。】

具足下面五样,贪心就圆满了。一是对于自己的财物有耽着心,就是内心当中非常喜欢、非常爱护,对它很执着。第二是除了耽着原有的以外,还希望拥有更多。前面两样是对自己的东西,第三种是对别人的东西,觉得这个东西好,内心当中就对它放不下。接着就是第四个,心里想这个东西怎么使它成为我的,只要生起这样的念头那就是谋略心。

第五覆蔽心是对于自己这种心,不晓得它对我们是有伤害、有很大的过患的。对于世间来说,应该感觉惭愧、羞耻,对出家人来说更应该远离。所以由于不了解事实的真象、不明理,居然让前面这种心继续下去,这叫做「有覆蔽心」。这五样具足,贪心就圆满。如果缺了任何一种,那就不圆满。贪真正的根本我们现在虽然拿不掉,至少应该常常感到惭愧,学了佛法,乃至都出家了,为什么心里老是会这样!假定我们常常这样去想,自然犯罪的心情会比较少。其实惭愧的心对任何恶业都有这种功效。所以平常的时候,总要想办法用种种思惟让自己生起惭愧心。

我的一位老师有个很有趣的特点,我现在一直愿意效学他,这虽是无关紧要的小事,但是对我们有一种鼓励的作用。他从两方面去做,一个是他还没做到,但是他会说一定要做到。他说:「我不是说给你听,而是说给我自己听──我一定要做到,一定要做到。既然我已经讲了这个大话,做不到,很惭愧呀!所以我没有骗人的意思。有时候人家误会我,我内心当中更觉得很惭愧。」这是第一个,从内心当中策励自己。还有一个特点,他的房门一直开着,他也不准别人关,除了晚上睡觉以外,门从来不关,一起来门就打开了。平常我们总是想尽办法把不好的掩饰起来,所以为什么戒律上说,出去或在什么情况之下要两个人一起,因为我们总是想躲在后头,做那种犯罪的事情,让人家看不见,这个是覆蔽心。我们宁愿让人家看见,引发我们的惭愧,正因为我们的习气很重,所以更要在这上面特别注意。因此我愿意举一个实际上的例子来策励大家,很多大德们都有这种精神。

【《瑜伽师地论》中,于十不善,俱说加行。又非圆满贪欲之理者,谓作是念:云何当能令其家主,成我仆使,如我所欲。又于其妻子等及饮食等,诸资身具,亦如是思。又作是念:云何当能令他知我,少欲远离,勇猛精进,具足多闻,成施性等。又作是念:云何当能令诸国王及诸商主,四众弟子,供事于我,得衣食等。又作是念,起如是欲:云何令我当生天上,天妙五欲以为游戏,当生猛利,遍入世界,乃至愿生他化自在。又于父母妻子仆,等同梵行者,所有资具,发欲得者,亦是贪欲。】

《瑜伽师地论》上面对十不善都有说加行。下面说明不圆满的贪欲,论上举出的这些例子很容易懂,就不详细解释。我们内心当中一天到晚不晓得厌离生死轮回,而且还要不断地增长。乃至于修行了,还是想让人家知道我修行、我是少欲、我是精进……。修行本来是自己的事情,却想让人家知道,这都是贪欲的心。

【瞋恚心中。事想烦恼,如粗恶语。等起者,乐打等欲,云何令其遭杀缚,若由他缘,或自任运耗失财产。加行者即于所思而起加行。究竟者谓于打等,期心决定或已断决。】

瞋的等起就是内心当中想要伤害别人,或者打、杀,或者别人遇见一些不幸的事情,他已经很不好了,你还幸灾乐祸,希望他损失财产等。加行是脑筋当中不断地想这件事。究竟跟前面一样。

【此亦有五,全则圆满,缺则非圆。谓具五心:一有憎恶心,谓于能损害相,随法分别故。二有不堪耐心,谓于不饶益不堪忍故。三有怨恨心,谓于不饶益数数非理思惟随念故。四有谋略心,谓作是念何当捶挞,何当杀害。五有覆蔽心,谓于瞋恚不觉羞耻,不知过患,及与出离。】

瞋恚也有五相圆满。第一是对所瞋的对象,心里面老是钉在那上头。其次是心里老是放不下。同样地我们对于所贪的东西也是会放不下,一心想获取;瞋的东西放不下是希望他受害,两个方向正相反。第三是对于所瞋的对象心里面有怨恨,还想继续去伤害他。谋略心就是动脑筋想去伤害对方。覆蔽心也是一样,对自己的瞋心,不会感觉这是不应该做的而生起羞耻心,不晓得它的害处,这两个都是共世间的,至于出离,这是出世间的。

【仅成损害心者,谓作是念彼于我所,已作正作,诸无义事,故我于彼当作无义。尽其所有几许思惟,尔许一切皆损害心,如是愿他现法,丧失亲属资财及善法等,及愿后法往恶趣中,亦是损心。】

有一些不是圆满的瞋心,仅仅是损害心,就是说他对我做很多毫无意义的事情,伤害我,所以我也要同样地去报复他、伤害他,只要这种念头在,都是损害心,虽然不圆满,但是已经犯了。总之想要损害别人,希望对方现在或将来不好,这些都是损害心(就是不圆满的瞋恚心)。

【邪见。事者,谓实有义。意乐分三,想者谓于所谤义,作谛实想。烦恼者谓三毒随一。等起者谓乐诽谤欲。】

事就是所诽谤的事。十恶业当中的邪见,与根本烦恼当中的痴和不正见有一点不太一样,十恶业里的邪见所包含的范围比较狭,烦恼当中的痴跟不正见范围很广,三界中都有。这里的邪见就是诽谤实有义,世间有很多因果缘起的法则,这是世间真实的情况,但他把它否定掉,所以是断灭见。印度有一种外道叫断见外道,他们认为四谛、三宝、业果等,这些真实存在的事情都是没有的,这就是他所诽谤的对象。意乐跟前面一样分三部分──想、烦恼、等起。想是认为以有为无的诽谤是正确的。烦恼就是贪瞋痴三毒中随便一种;等起就是内心当中有这种好乐,欢喜诽谤。

【加行者即于所思策发加行,此复有四,谓谤因、果、作用、有事。诽谤因者谓云无有妙恶行等。诽谤果者谓云无有彼二异熟。】

这个邪见的加行就是把内心所思想的变成一种诽谤的行为,因为诽谤的对象不同而分成四种。总说起来,世间所有事实的真相就是因果,也就是造了业一定会感果,这当中又分成几个特点,一个是从因去看,一个是从果去看,一个从因果的作用内涵去看。所谓谤因,就是他不承认善行、恶行是快乐、痛苦的因,或认为根本没有因。我们晓得要去除痛苦就要避免造恶业,希望快乐就应该造善业,快乐、痛苦一定是之前造了善恶因才感得的,现在他说没有这样的事情,所以说这是谤因。反过来,诽谤果就是认为造了这个因没有这样的果报,异熟就是果报。

【诽谤作用分三,诽谤殖种、持种作用者,谓云无有若父若母;诽谤往来作用者,谓云无有前世后世;诽谤受生作用者,谓云无有化生有情。谤实有事者,谓云无有阿罗汉等。究竟者,谓诽谤决定。】

诽谤作用就是诽谤从因到果当中必然的作用。我们人是由于自己的识加上父精母血而形成的,所以父是殖种,母是持种,这个是事实,他也否定这个。或者是否定从前世到后世这个因果作用。当我们死亡以后会化生为「中有」有情,他也认为是没有的。印度的断灭见者有这种说法,他们认为这些都是没有因的,只是碰巧形成的。谤有四种,总之都是谤缘起法则当中的从因到果,因为根本上否定这一点,所以这里边的几样东西他也都否定,甚至对于对缘起法则已认识清楚,能够解决问题的真实圣者都否定掉。邪见是恶业当中最重的一种。以上是加行。当他确定以为如此的时候,就是邪见。
  科学的精神很可贵,可是也偏向于这方面。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科学都是这样,我只是特别指出学科学基本上应该有的原则──对于无法了解的事情,只能说「存而不论」;可是现在很多学科学的人犯了一个错误,简单地说,除非能证明它不存在,才能够否定它,但现在没办法证明不存在,只是没办法看见它存在而已,这并不构成足以否定的条件。就好像房子外面的东西我们看不见,只能说我没有看见,我不知道,但是我们很容易犯一个错误──认为自己看不见的东西就是不存在的。如果想法偏于这一类的话,那就是这里所说的邪见,是恶业当中最糟糕、最可怕的。

【此亦由于五相圆满,谓具五心:一有愚昧心,谓不如实了所知故。二有暴酷心,谓乐作恶故。三有越流行心,谓于诸法不如正理善观察故。四有失坏心,谓谤无布施爱养祠祀妙行等故。五有覆蔽心,谓由邪见不觉羞耻,不知过患及与出离故。此五若缺,则不圆满。】

邪见也有五相圆满,第一个愚昧心,对于所知道的事情,并不正确地了解。不但如此,还喜欢作恶。已经很笨了,又不晓得自己笨,还要去作恶,也不去善巧观察。如果我们能够好好地认真观察,是可以体会得到的。第四就是内心当中对布施、祠祀这些事情,作意地去诽谤。

贪、瞋、邪见都有五相圆满,现在我们从文字上面了解它比较容易,而实际上我们平常非常容易犯。假定我们了解了覆蔽心的行相,自己能够察觉到那最好。「不觉羞耻,不知过患,及与出离」的内心行相我们要了解。学了佛以后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学「我」,以「我」去解释,自己还觉得很对!自己一觉得对,就察觉不到其实自己对佛法这么深奥的道理是不懂的,羞耻心也就消失掉了。对佛弟子来说,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我自己一生就常常陷在这个地方,刚开始根本不知道,后来我看看很多同学,大家都是这样。我们现在学佛了,能够遇到这样好的教法,却陷在文字理论上面,怎么一步一步突破这个,这是我们眼前应该注意的一个特点。文字了解了以后,怎么样去了解文字所指的内涵;了解了文字所指的内涵,还要努力地精进对治,这是对我们眼前来说非常重要的。

【虽其邪见复有所余,然唯说此名邪见者,由此断一切善根,随顺诸恶随意所行,是为一切邪见之中极重者故。】

刚才说到六根本烦恼当中的不正见,真正说来,邪见还有其它的,它所包含的范围很广,乃至于根本烦恼当中的贪瞋痴也很广。现在这个十恶业之中的邪见为什么特别指出来呢?因为这个能够断一切善根,这是最可怕的,善根一断,恶业一定跟着来,所以这个是邪见当中最严重的,因此在下士道最粗浅的十恶业当中就提出来。下面总摄三毒跟十恶业的关系。

【其中杀生粗语瞋心,由三毒起,由瞋究竟。不与而取邪行贪欲,由三毒起,唯贪究竟。妄言离间及诸绮语,发起究竟,俱由三毒。邪见由其三毒发起,唯痴究竟。】

杀生、恶语、瞋心可能由贪瞋痴这三种烦恼所引起,而由瞋究竟,如果以瞋心去犯的话,这个恶业最严重。偷盗、邪淫、贪心,由三毒起,由贪究竟,这三种都是贪。妄语、离间、绮语由三毒发起,也由三毒究竟。邪见由痴究竟,就是对真实的事情不了解、迷糊。

【此等之中,思唯是业而非业道,身语所有七支是业亦是业道,思行处故。贪欲等三,业道非业。】

业本身是一种造作,动脑筋就是一种思想,是心里的一种造作,这个是业不是业道。身语可以造作,所以是业,也是业道。我们内心当中想要做一件事情,真正去做的时候,是不是要动身口?就像我有一部车子,但我要开的话还要有道路,这部车子本身是能动的,可是没道路它动不来,所以能动的、造作的、这个叫做业,然后它一定开在那个道路上。所以身口是业也是业道,它自己能造作,也可以由思(身口一定是由于思)透过身口去造作。贪等三是业道,真正内心启发的是思心所,思心所在贪上面走,所以它是业道,不是业。前面是「分别思惟」当中的「正显示黑业道」,下面第二个是说明它的轻重。

※﹝第二、显示轻重分二:一、十业道轻重,二、兼略显示具力业门。﹞

【初中有五,例如杀生,由意乐故重者,谓猛利三毒所作。】

除了十业道个别的轻重以外,还特别显示一些具有强盛力量的业,这些业本身就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
  十业道的轻重从五点(意乐、加行、无治、邪执、事)来看,这五点用例子来说明。譬如杀生,由意乐故重就是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他的心非常强盛、猛利。这我们可以体会得到,譬如杀一只蚂蚁跟杀一头牛,这个心就不一样;牛跟人又不一样。我们同样杀蚂蚁,心情也会不太一样,有的时候根本是不小心,这个没有犯罪,当然还是有误杀的业。有时候我们不经心地随手把牠弄死了,你心里面还是对牠有厌恶之感,那又是一种;还有一种,你对蚂蚁实在是非常厌恶,想办法要赶尽杀绝,这种情况的心就比较强了。所以我们自己可以很清楚地看得出来,这是瞋。贪也是一样,我们有时会由猛利的贪心而造业。

【由加行故重者,谓或已杀生,或正或当,具欢喜心具踊跃心,或有自作或复劝他,于彼所作称扬赞叹,见同行者意便欣庆。由其长时思量积蓄,怨恨心已,方有所作,无间所作,殷重所作,或于一时顿杀多生。或令发起猛利痛苦而行杀害。或令怖畏,作不应作而后杀害。若于孤苦贫穷哀戚悲泣等者而行杀害。】

这就是由加行故重。这文字容易懂并不难,你们自己细细地看一下就行。这里所以不讲是因为它很广泛,我鼓励大家在自己阅读研究时,这个加行倒是要细细地去揣摩观察,平常对境的时候,一比较,就晓得自己是以什么行为去做的。

【由无治故重者,谓不能日日,乃至极少时持一学处,或亦不能,半月八日十四十五,受持斋戒。于时时间,惠施修福,问讯礼拜,迎送合掌和敬业等。又亦不能,于时时间,获得增上惭愧恶作。又不能证世间离欲,或法现观。】

什么叫无治呢?造恶业是可以对治的,针对它把它改善,但我们并没有去对治,所以罪就重。造恶业应该用造善业去对治、改善它,但我们没有这么做,「不能日日乃至极少时持一学处」,哪怕很少的时间都不能持一学处。学佛以后,本来要照佛告诉我们的道理,或者皈依已应学的学处,或者持五戒、八戒;出家人则是持沙弥戒等,很认真地反省自己:「我是学佛的弟子,我是持戒的人。」但是我们没有这样。八关斋戒、优婆塞戒每个月有固定的日期,应该在半月或八日,或者十四、十五受持斋戒,认真持守,但我们也没有这样。也不能常常去布施、修福、拜佛……等等。「又亦不能,于时时间,获得增上惭愧恶作」,这是讲内心上面的,恶作就是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厌恶,所以恶作本身可善可恶,你做了善事却觉得后悔,那是坏的;做了恶事,你觉得「我怎么做这么差的事情!」那个是好的。惭愧则一定是好的,我们对「惭愧」两个字要特别注意,一切白法都从惭愧而来,我们往往对惭愧不善巧,也不容易引发,常常自己觉得我做得很好、做得很对,那个慢心一起来,「慢如高山,法水不入」。最后是特别以出世的情况来说的,证得世间的离欲或者法现观,就是以法在出离方面真实地去现观那种境界,那是专门指修行中士以上的。

【由邪执故重者,谓由依于作邪祠祀,所有邪见,执为正法,而行杀戮。又作是心,畜等乃是世主所化为资具故,虽杀无罪,诸如是等,依止邪见而行杀害。】

照理说祭祀是好事情,可是错了就很糟糕,然后错的事情又以为对的,以这样的心情去杀害。有一些恶律仪,乃至于世间的很多概念都是这样,譬如:「这个人犯法,该死、该杀!」犯了罪我们应该同情怜悯,他们很可怜,不知道法才去犯了法。所以若是因错误的见解而做的,那更是糟糕,这一点我们要了解。还有一类的邪见,就是认为畜生都是天上所化来养我们的,本来就该杀的,这种邪见很糟糕,同样的杀,这个罪就重。

【由事故重者,谓若杀害大身傍生,人或人相、父母兄弟、尊长委信、有学菩萨、罗汉独觉,及知如来不能杀害,而以恶心出其身血。违此五因,为轻杀生。】

这段说明由于所杀对象的缘故而成重业。有情众生当中,譬如傍生有小有大,杀大身傍生的业就比较重,所以杀牛、羊的罪就是重的,杀人或具人的样子的就更重。人当中如果是亲人,像兄弟、父母,或尊长、委信(委信就是堪信之处,值得我们信任的、信佛的人,通常指自己的师长、出家人,还有菩萨等等),有学菩萨、罗汉、独觉,一个比一个重,最后如来最严重。如来是我们没有办法杀害的,但是恶心出他身上的血,这就非常严重。杀害这里所说这五种就是重杀生,跟这五种相反的就是轻的。

【余九除事,如其杀生,轻重应知。由其事故重不与取者,谓若劫盗众多上妙及委信者。劫盗孤贫,出家之众及此法众。若入聚落而行劫盗,若劫有学,罗汉独觉,僧伽佛塔,所有财物。】

上面显示轻重的时候以杀生来比喻,余九业道除了由事故重的内容与杀生不同以外,其它由意乐故重等几样,都跟杀生一样。先看由其事故重不与取。「委信者」就是我们堪信仰的人。或是他本来已经很苦、很贫乏,你还去抢他。为什么提到聚落呢?因为在人多的地方偷盗,那个盗心就比较强。此外,声闻乘分四个次第:初果的圣者叫预流、二果叫一来、三果叫不还、四果叫罗汉。罗汉也叫无学,他再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学,已经究竟了,前面的三果叫有学,是没有完全证得罗汉果以前的圣人。

【由其事故重邪行者,谓行不应行中,若母母亲,委信他妻,或比丘尼,或正学女,或勤策女;非支行中谓于面门;非时行中谓受斋戒,或胎圆满,或有重病;非处行中谓塔近边,若僧伽蓝。】

委信就是真正的可信之人,他妻指别人的妻子,正学女就是式叉摩那尼。

【由其事故重妄语者,谓为诳惑多取他财而说妄语,若于父母乃至于佛,若于善贤,若于知友而说妄语,若能起重杀生等三而说妄语,为破僧故而说妄语,于一切中,此为最重。】

为了骗他很多财物而说妄语,这是重罪。为了破和合僧而说妄语,是一切妄语当中最可怕的,因为僧是宝;这里的僧是指凡夫僧,圣者的僧一般人破不了。佛法的传承靠凡夫僧,如果破了和合僧团,等于三宝都破掉了。所以破和合僧是所有妄语当中最可怕的,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由其事故重离间语者,谓破坏他长时亲爱,及善知识父母男女,若能破僧,若能引发身三重业,所有离间语。由其事故重粗恶语者,谓于父母等及余尊长,说粗恶语,若以非真非实妄语说粗恶语,现前毁骂,诃责于他。由其事故重绮语者,妄语等三,所有绮语,轻重如前。若诸依于斗讼诤竞所有绮语,若以染心,于外典籍,而读诵等。若于父母亲属尊重,调弄轻笑,现作语言,不近道理。】

这些都是业最重的。如果我们讲话所对的对象是尊长等,这个都要特别注意。

【由其事故重贪欲者,谓若贪欲僧伽、佛塔所有财宝,及于己德起增上慢,乃于王等及诸聪睿同梵行所起增上欲,贪求利敬。】

贪也是一样,自己有一点小小的功德,便觉得自己了不起,生起增上慢,这毛病我们平常非常容易现起,这一点要特别注意。「王等」包括有钱有势的人,看见了他们,由于自己内心当中的增上慢,很容易会引发重的贪欲。

【由其事故重瞋恚者,谓于父母亲属尊长,无过贫苦诸可哀愍,诸诚心悔所作过者,起损害心。】

如果瞋父母、尊长等,或贫苦应该被怜愍的人,这个业很重。或者他曾经伤害过你,可是他内心真的悔过了,如果你对他起瞋心的话,一方面由于阻止了他的悔过向善,一方面由于他心里己经向善了,你对这样的对象还起瞋,所以罪是重的。

【由其事故重邪见者,谓能转趣谤一切事,较余邪见此为最重。又谓世间无阿罗汉,正至正行,此见亦尔。与上相违是轻应知。】

前面所说的断灭见,由于它紧跟着会否定掉一切真实事相,这是所有邪见中最可怕的。乃至于说世间根本没有圣者,「正至正行」,行是正在做,至是已经到达,一个因一个果。否定没有出世的因果,这种邪见是最增上的。现在很多否定佛法的人就是犯这种黑业。

【〈本地分〉中说有六相,成极尤重。加行故者,谓由猛利三毒,或由猛利无彼三毒,发起诸业。串习故者,谓于长夜亲近修习,若多修习善恶二业。自性故者,谓属身语七支,前前重于后后;属意三支,后后重于前前。事故者,谓于佛法僧诸尊重所,为损为益。所治一类故者,谓乃至寿存,一向受行诸不善业,未曾一次受行善法。所治损害故者,谓永断除诸不善品,令诸善业离欲清净。】

前面讲的五种重业专门指十黑业,〈本地分〉的六相则并非专指黑业,善业、恶业都包括在里面。第一个由加行故重,由猛利三毒引起的是重的恶业;由猛利无彼三毒,以三个善根(无贪、无瞋、无痴)很猛利所造的业是重的善业。第二、恒长相续串习的业是比较重的。自性就是就业本身来说,十业道有不同的轻重。譬如杀生、偷盗、邪淫三种身业中,杀最重、盗其次、淫第三。因为杀会损害他人的生命。你偷他的东西,他命还在,把命害掉了,这个最严重。所以就损恼别人来说,前面重。最后面这三种意乐是对自己断善根而说的,所以愈向后愈重,这个我们要分清楚。

第四、由于所对的境故成重业。对三宝及诸尊重等处,如果损害的话,那是非常可怕的恶业,如果为益的话,那就是很大的善业。第五、所治一类,这是专门做坏事的,我们以善法去对治恶法,所对治的就是恶法。你一生所做的都是不善业,没有受行一次善法,这都是重的恶业。最后一个所治损害是专指善的,因为对治烦恼,烦恼被损害掉了,所以这是善法,能够永远断除种种不善,乃至于离欲。平常在世间有种种的贪欲杂染,离欲的话就是清净的。

【《亲友书》中亦云:「无间、贪着、无对治,从德、尊事所起业,是五重大善不善,其中应勤修善行。」其三宝等为具德事,其父母等为有恩事,开二成五。】

无间就是猛利恒常的,乃至贪着、没有对治等等,这个文字一一去对照前文就很清楚。具德是指三宝而言,父母是对我们有恩的,这里把它分开是开合的不同。以上是说明十业道的轻重。

【第二兼略开示具力业门分四。由福田门故力大者。谓于三宝、尊重、似尊、父母等所,于此虽无猛利意乐略作损益,能得大福及大罪故。】

前面是指因猛利的三毒、或者因串习的缘故,所以所造的业就很重。现在跟前面这些没关系,这四门本身就有很大的力量。第一是福田门,他本身具有强大的力量。第一个是三宝,尊重就是自己的尊长,包括世出世间的一切师长。似尊重,譬如我们在僧团当中,自己的师父叫尊重,其它与师父同辈的,他也很有学问,很有修持,虽与自己没有师徒关系,这就是似尊重。对这些人虽然没有强盛猛利的意乐,但只要你对他们稍微造作一点坏事,就有非常大的罪;反之对他们有一点利益、供养、恭敬,就有很大的福报。

【此复犹如《念住经》云:「从佛法僧,虽取少许亦成重大。若不与取佛法僧物,仍以彼等同类奉还。盗佛法者,即得清净,盗僧伽者,乃至未受不得清净,福田重故。若盗食物,当堕有情大那落迦,若非食物,则当生于诸狱间隙,无间近边极黑暗处。」】

《念住经》告诉我们,三宝的东西,哪怕只是取一点点就非常严重。假定佛法僧的东西,取了以后觉得不对,应以同样的东西奉还。但是否奉还了就清净,这其中还有差别,佛、法之物你取了,以同样东西奉还,就清净了;僧伽之物不是!你取了以后,即使去还他,要他受用了才算,如果他未受用,你还是没有清净,因为那是非常重的福田。盗僧伽物,如果偷的是食物的话,那一定堕到有情大那落迦,就是最可怕的八大地狱;不是食物的话,就堕到诸地狱的间隙,或无间地狱、近边地狱等极黑暗处。

【《日藏经》中特说犯戒,受用僧物少许,或叶或华或果,当生有情大那落迦,设经长夜而得脱离,复当生于旷野尸林,无手乏足诸旁生类,及无手足盲饿鬼中,经历多年恒受苦等极大过患。】

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日藏经》当中说如果我们出家而不好好守戒,犯戒以后受用僧物,哪怕一点点,都要堕到大有情地狱,而且时间很长、很长。等到从地狱罪毕出来以后,「复当生于旷野尸林」的旁生类,那非常可怜,或者生于饿鬼当中,这一点特别要注意。上次讲的僧护因缘当中,他看见的很多都是出家人,都是由于无知犯戒产生的罪报。

【又说已施僧众苾刍,虽诸华等,自不应用,不应转与诸居家者,诸居家者,不应受用,罪亦极重。即前经云:「宁以诸利剑,割断自支体,已施僧伽物,不与在家者。宁食热铁丸,火焰极炽猛,不应于僧中,受用僧伽业。宁取食猛火,量等须迷卢,不以居家身,受用僧财物。宁破一切体,贯诸大弗上,不以居家身,受用僧财物。宁入诸舍宅,火炭遍充满,不以居家身,夜宿僧房舍。」】

凡是人家来布施僧众的东西,自己如果不用的话,也不可以转给在家居士,在家居士也不能受用,它的罪很重,这一点我们要小心。我们常常出了家以后,人是出家了,还好像在家人一样,有什么事情就去找父母,要东西也向父母要,自己有东西也给父母,这是非常严重的罪,父母尚且不可,何况其它人!所以说出家无家,我们应以三界为家。

还有一点,就上士来说,所有一切众生无非是我们过去的父母,哪怕是蚂蚁,我们也应该怀着报恩的心来看待。讲到报恩,好像要拿好东西给父母才算是报恩,其实是要如法修行才可以报父母恩,不是拿世间的情绪来报恩,世间的东西父母已经够多了。只有一种状态是可以允许的,就是父母欠缺、需要这些东西,而我能如法地获得,这个情况可以,也应该做。那什么叫如法呢?供僧分下来给我的那一部分,我自己可以左右,而不是拿大众的东西,大众的千万不可以,这是第一个条件。其次,假定父母很有钱,也不要给他。如果父母亲的确需要这些东西,那时候我们以这样的心给与,因为需要维持他的生活。但心里要清楚,我们真正能救他的就是如法修行,修行成就了,功德回向给父母,这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做的,这点在后面有很明确的说明,这里不细谈。

《日藏经》说:宁愿拿剑割断自己的身体,施了僧伽的东西,千千万万不要给在家人;在家人宁愿吃热铁丸,乃至于火焰烧身,也不要在僧伽当中受用他们的东西。宁愿取食像须弥山这么大的猛火,也千万不要以在家身受用出家人的东西。

有一点要说明,了解了这个道理,当在家居士来寺时,我们绝对不敢动用寺里的东西给他。但有一种净人例外,就是他是在家人,今天是为做三宝的事情而来。因为的确有很多事情,出家人不应该做,也不能做,那个时候需要净信的在家居士来帮忙,出家众不能说请他们来帮忙,到了晚上还让人饿着肚子回去,从古至今都是这样,这是对净人的作法。有时候把它宽限一点,譬如大家非常好乐到寺院来,的确他内心上值得鼓舞,来了以后可能就扫个地,哪怕做一点很小的小事情,这就是开缘。他内心当中存着很善净的意乐,有心跑来帮忙,结果帮忙的人很多,以他的意乐本身并没有要侵犯僧物,那时候哪怕只是搬张凳子,多多少少随便做一点,用斋时间到了,是可以给他吃的。这个正确的认识对我们非常重要,必须要好好地学。

还有一个常有的错误概念,我曾经听见过,当时自己也糊里糊涂。有人说:「寺院的东西本来就是大家吃的,因为十方信施,十方来十方去,本来就是人家送来的,我也送了一份,为什么我不能吃?」这是非常严重的错误,非常可怕。对在家人而言,人家送来是为了供养三宝,你是不是三宝?反过来说,对出家人而言,我们不要觉得自己是僧宝就理当享用,应该反省我是不是如法地持戒,这对我们很重要。并不是我穿了这件衣服就算三宝,单单穿了这件衣服,却不知惭愧,那是最糟糕的。所以我们要从两方面了解这件事情。

【又僧伽中,若诸菩萨补特伽罗,是极大力善不善田。《能入发生信力契印经》说:「设如有一由忿恚故,禁闭十方一切有情于黑暗狱。若有忿恚背菩萨住,云不瞻视,此暴恶者,较前生罪极无数量。又较劫夺南赡部洲,一切有情一切财物,若有轻毁随一菩萨,亦如前说。又较焚毁殑伽沙数诸佛塔庙,若于胜解大乘菩萨,起损害心,发生瞋恚,说诸恶称,亦如前说。」】

出家人当中,如果他是个发心的菩萨,或者受了菩萨戒,那力量更大,最大的就是这个,对他造善就是善田,造不善就是恶田。所以经上说:假定有一个人由于发了瞋心,把十方世界所有的人都关在黑暗的牢狱里,这罪非常可怕。另外有一个人对菩萨发了瞋心,背着他、不看他,觉得这家伙真讨厌,这对我们来说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情,可是假如对方是菩萨的话,那就非常严重!这个罪比起前者要重太多、太多。

殑伽沙就是印度恒河的沙,细而白,数量无量无边。佛的塔是非常大的大福田,你去供养小小的东西,就生无量的福,如果造了一整个的塔,那福有多大!如果把它毁掉,这是何等可怕!现在不是烧掉一个,是像恒河沙数那么多,这是无法想像的大罪恶。可是如果有一位胜解大乘的菩萨,所谓胜解大乘,还不是登地菩萨,是指他已经发了世俗菩提心,或者发了世俗菩提心之后随分随力修定慧的菩萨,如果你内心当中瞋恚他,这非常严重,比焚毁殑伽沙数诸佛塔庙还严重无数倍。

现在问题来了,他是个菩萨我们并不知道,我们最可怕、最愚痴的就是这样,所以为什么要好好地学。有人说不知者无罪,请问:譬如有一张很值钱的钞票、一块黄金,或者非常值钱的金刚石,可以值上几百万、几千万,你不知道把它丢了、烧掉了,您能不能说不知道所以就不算烧掉、丢掉,有没有这样的事情?以世间犯罪来说,分民法跟刑法两部分,刑法你固然没有犯,但是依民法弄坏了就得赔,这么贵重我们怎么赔得起!想到这点,正因为我们无知,所以要赶快认真学习,在学习的过程当中,特别要防范增上慢还有宽宥自己。

【《能入定不定契印经》说:「若剜十方有情眼目,由慈心故令眼还生,及将前说一切有情,放出牢狱,悉皆安立转轮王乐或梵天乐。如次若于诸能胜解大乘菩萨,净信瞻视及由净信乐欲瞻视,称扬赞叹,较前生福极无数量。」】

前面是对胜解大乘的菩萨发瞋心,不愿意看他,背对着他。现在反过来是我相信他,因此就很欢喜地看他、称赞他、赞美他,这样会得到非常大的福德。平常我们很容易以自己凡夫的心去衡量他人,看他人不对,所以说最严重的就是「学我」。我们应该了解凡夫心的局限,要真正好好学佛,才有可能转得过来。平常很多脑筋好的人,往往就在这上面犯了非常严重、非常可怕的罪过。

【《极善寂静决定神变经》中亦说:「较诸杀害南赡部洲一切有情,或尽劫夺一切财产,若于菩萨所修善行,下至抟食施诸旁生,而作障难,能生无量罪。」故于是处,极应防慎。】

下面又有个比较。就造业来说,杀蚂蚁的罪较轻,杀狗、杀牛的罪较重,如果杀人就更严重了。现在说把南赡部洲所有的人都杀光,或者把他们所有的财物全部抢来,这是何等严重的恶业;但比起另外一种情况:菩萨在好好地修行,譬如施食,哪怕他只拿很小的东西布施给一个旁生,我们如果去障碍他,不让他做,虽然我们并没有伤害那位菩萨,只是阻碍他修善行,这个时候所犯的罪是无法衡量的,比前面杀一切有情的罪更深重。

以上是具力业门当中的第一个,由福田门故力大,福田是专门指我们所对的境来说的,是造业当中事、意乐、加行、究竟中的「事」。这里告诉我们,这几个境有特别强大的力量,所以对这种对象所造业的力量也非常大。因此凡是这种地方,我们应该非常认真,好好谨慎防止,不要去犯。第二所依门力大,原则上是讲我们的意乐方面。

【由所依门故力大者。谓如铁丸小亦沉水,即彼成器虽大上浮,说智不智所作罪恶,而有轻重。】

造罪的时候,同样以身口意造业,可是罪的轻重却有差别。就像即使很小的一粒铁丸,掉到水里马上下沉,如果把它制成器皿,比如锅子,比起那小铁丸大很多,但是它却会浮在水上。同样地,我们以身口意造业,如果有智慧的话,虽然业很大,却可以不沉下去(指堕落),乃至于可以派上用场,所以智慧是非常重要的。佛法真正讲的就是智慧,不过注意哦!智慧不是脑筋好,脑筋好可以帮助我们生起智慧,这是事实,但是脑筋好并不是智慧。

【此因相者,《经》说,诸愚痴者,如蝇粘涕不能脱离,虽于小罪不能脱离。由无悔心不能善行,由覆藏过,虽先有善为恶染污。故应现受异熟之因,变为极重那落迦因。又如少水投盐一掬,则难饮用,或如欠他一文金钱,不能还偿,渐被逼缚受诸苦恼。】

这个原因依《经》说,就像苍蝇被牠喜欢吃的涕粘住了就脱离不了,愚痴的人造了很多小罪而被小罪所牵。这是因为他虽然造罪却并不了解这样做是错误的,因此也就不会生悔,这是我们一般人最容易犯的第一个错误,由于没有悔心,所以不能行善。其次,造了罪还要覆藏,由于覆藏,虽先有善为恶染污。

关于覆藏,文字很容易懂,内涵却很不容易懂。岂但是佛法,其实儒家也是这样。《论语》上面有几句很有名的话,「小人之过也必文」,小人有过失一定要掩饰,君子则不是,「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君子有过失,人人都看见,因为他不会遮掩,遮了就看不见。这是说出理论,事实呢?我记得有这么一件事情:陈司败问孔老夫子:「昭公知礼乎?」孔子回答:「知礼。」他反问孔子:「昭公娶同姓的女子为妻(那时候的礼节是不允许的),如果昭公知礼的话,还有谁不知礼?」孔老夫子听见了,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这件事情从表面上去看,是孔老夫子犯错了,仔细去看,我觉得孔老夫子没有犯错,因为昭公是他的国君,以一个国家来说国君最尊,以家庭来说父母最大,人家说你的国君或父母的过失,当然是应该为他掩饰,所以孔夫子是有道理的。要是普通人遇见这种情况一定讲很多道理,孔老夫子不讲道理,他却说:「丘也幸(我真有幸啊)!苟有过,人必知之。」

我为什么讲这个特点?因为凡是世间、出世间的圣人皆是如此。一般凡夫没有理由,还要想尽办法掩饰,有很多人很巧妙地转了个弯来掩饰。孔老夫子的确有理由,但当别人指出他的过失时,他不会责备别人不懂礼貌,不会狡辩:我这样做才是如理行。孔老夫子这样做是有很多原因的,因为即使对方说错了,你把他挡住,以后人家就不愿意跟你说了,这就是挡住别人来向你进谏,以及自己能够学习的机会。

所以孔老夫子说他自己有几件事情是最担忧的:「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他担忧好的事情不能去做,晓得不善却不能改;而我们晓得不善,竟马上把它掩藏起来,这就是智与痴的根本原因。但愿我们好好地互相策励,只要我们能真正改过,「人皆仰之」。另一方面,就算想尽办法掩饰,人家还是看得很清楚,既然你掩饰了,人家又何必讲呢?反过来说,看见人家掩饰过错,你虽然没讲,可是你会不会因为他掩饰了,就觉得他对?还是你心里面更是觉得:「唉,这个家伙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这是我们要很认真思惟的。因为不能改过迁善,先前的善业又被恶所染污,所以本来很小的罪在此生受掉就算了,结果却因为自己非常重的愚痴,没有智慧,就变成眼前不受,可是将来堕落到最可怕的地狱里边。

【又说五相,虽是当感现轻异熟,能令熟于那落迦中,谓重愚痴、善根微薄、恶业尤重、不起追悔、先无善行。故说轻微是指智者,能悔前失、防护后过、不藏诸恶、勤修善法、诸恶对治,若不修此妄矜为智,由轻蔑门,知而故行,是为尤重。】

由于这五相,造了轻的恶业却会在地狱受苦果。这地方点出来所依门是智慧。下面五点指出真正有智慧的人的做法:首先,万一做错了,他能够追悔。实际上我们是无法避免过失的,必须要了解这个特点。不要说佛法这么深广,即使以世间法来说,《论语》告诉我们:「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犯错而不能改,这才是真正的过失。照理说我们犯了过,晓得了应该马上改,就怕自己不晓得,人家愿意告诉我,「啊,真高兴!」因为这样我们才有机会改。我们现在的致命伤,是犯了过还要想办法掩饰,人家告诉我了还不愿意听,这个是我们学不上去真正的根本原因。所以了解了以后,对以前造的恶要去追悔。前面说过业会增长广大,你追悔的话,那个业就不再增长,只要不增长,它就不一定受报。这才是我们真正学佛的佛弟子应该注意的。假定有好脑筋用在这里就对了,这时好脑筋就帮助我们增长智慧。往往是有好脑筋的人却不好好地从这地方去做,对法不重视,知道了还故犯,那是更严重。对于这点,但愿我们每一位同学好好地策励。

【《宝蕴经》亦说:「三千所有一切有情,皆入大乘,具轮王位,各以灯烛器等大海,炷如须弥,供养佛塔,其福不及出家菩萨,于小灯烛涂以油脂,持供塔前,所得福德百分之一。」此中意乐,谓菩提心及其福田俱无差别,然所供物,殊异极大,是所依力极为明显。】

这是第二种所依,《宝蕴经》说,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有情全部进入大乘,都具有转轮王这样高的地位,然后各以灯烛,量像大海水那么多,灯烛的炷像须弥山那么大,这么多的人以这么多的东西去供养佛塔,这个福大得不得了,但不及出家菩萨作小小的供养。前面是一切有情趣入大乘,他们都是菩萨哦;后面那也是位菩萨,不过是出家的菩萨,这个出家菩萨以小小的灯烛供养佛,福德比这么多的在家菩萨大。以意乐而言,出家、在家都是发了菩提心的人,福田都是佛塔,出家菩萨供很小的东西,在家菩萨这么多的人,供这么大的东西,但功德却是出家菩萨大。为什么?所依门力大──依戒。前面所讲的是依智能,第二个是依戒。

【由是道理,则无律仪与有律仪,同是有中,具一具二具三之身,修行道时,显然后后,较于前前,进趣优胜。如诸在家修施等时,受持斋戒律仪而修,与无律仪所修善根,势力大小,亦极明显。】

所以很明显的,差别在所依的戒。这个戒有三种,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一个是别解脱戒,一个是菩萨戒,一个是密乘戒;另外一种说法:一个是摄律仪戒,一, 个是摄善法戒,一个是饶益有情戒。越后面的戒越深越广,所以修道的时候,得到的功德越大,那就是所依门力大的缘故。以在家人来说,受一日一夜的八关斋戒所修的善根比起未受戒时,前者的功德也远远超过后者。

【《制罚犯戒经》说:「较诸世人,具十不善,经百岁中,恒无间缺所集众恶。若有比丘毁犯尸罗,仙幢覆身,经一日夜,受用信施,不善极多。」亦是由其所依门中,罪恶力大。《分辨阿笈摩》亦云:「宁吞热铁丸,猛焰极可畏,不以犯戒身,受用国人食。」通说犯戒及缓学处。】

上面说具戒而行善的话功德极大,但反过来说,以受戒之身造恶业的话,罪过也是一样极大,因为它是具足大力量的,造善业可感得极大的乐报,造恶业则感得极大的苦报,这是我们要了解的。戒有这么大的功德,你受了以后,小小的持守就有绝大的功德,小小的违犯也有很大的损害,此处特别是说明这一点。所以戒律上面告诉我们:宁愿吞热铁丸,千万不能以犯戒身去受用人家的供养。万一我们犯了怎么办呢?要忏悔,对初学佛法的人来说,忏悔非常重要。

看了这个可能有很多人会说:「这么严重,好可怕哦!我不敢出家,不敢受戒。」条件不够的话,的确不要;可是一般人来说,如果具足条件的话,那不要怕。经论上面告诉我们,虽然你不受戒就不会因犯戒而堕地狱,可是不受戒的话,你没有这个善根种子,要走上去是非常困难的。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佛在世的时候,凡是要出家的人,佛陀的弟子们都要观察他有没有善根。没善根是不可能出家的,因为没善根,你出了家也是不可能修行,如果做了坏事更是要堕落的。

佛经上有很多这种典型的例子,其中一例是:有人喝醉酒了,跑到祗洹精舍要求出家,寺里的大比丘乃至阿罗汉,一看,知道他喝醉酒了,看看他有没有善根,上座一个个都说没有,他就吵、哭、闹!等到佛回来了,就问他:「你有什么事?」他说要出家,佛就把他带进来,让他出家,他高高兴兴地剃了头,出了家。酒醒后,他才发现自己怎么出家了!就逃回去了。后来弟子就问佛:「世尊,你不是说出家需要条件吗?为什么你这样轻易让他出家呢?」世尊说:「这个人从来没种过善根,他今天幸好喝醉酒跑来,给他种个善根,种了善根,他将来就有很好的果报!」所以不管怎样,真正地比较起来,就算出了家下地狱,也是值得的。我绝对不是鼓励大家出了家做坏事下地狱,对我们已经出家的人来说,知道犯戒的后果这么严重,应该策励自己不要犯戒,而不是因此而不敢受戒,因为只有佛法可以救我们,世间是没有路的。

【敦巴仁波卿云:「较依正法所起罪恶,十种不善,是极少恶。」现见实尔。】

比起普通世间人造十恶业,出家人造恶的话,由于所依门力大,所造的恶是非常非常可怕,特别是现在末法的时候。反过来说,末法的时候持戒很难,但是如果认真去做的话,哪怕持小小的戒,其功德是绝对地大,比正法的时候还要大,这一点对我们是极大的鼓励,但愿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很认真地策励自己。

【由事物门故力大者。施有情中正法布施,供养佛中正行供养,较诸财施财物供养,最为超胜,此是一例,余皆应知。】

事物是指我们布施、供养的东西。所有的布施当中,以正法布施为胜;诸供养中,以正行供养为胜。正行供养前面已经说过了,法布施到后面会讲。正法布施是最最超胜的,因为正法布施是兼财施的,而财施不能兼正法布施,而且财施是有限的,法布施是无限的。现在有很多人误解法布施,认为法布施是指口头上宣讲佛法,其实不只是这样,当然,讲道理确实是法布施,布施的是教量,但还要实际上的行持才能真正帮助人家,何况讲法若要真地讲得圆满,自己也应该要有实践的经验,这一点我们要知道。否则我们嘴巴上面讲一讲,虽然有功德,实际上这样还是很遗憾。有太多这种典型的例子,有很多人能说善道,但因为自己条件不够,结果变成三世怨,这非常可惜。听的人如果如理地听,当然是会受用的,所以他的功德还是在,不过对他自己来说变成三世怨,那是很划不来的。我曾听过这么一则故事,有一个人,前世是个修行人,他讲法讲得非常好,能说善道,很多人受用,很不幸,因为积了功德,下生再来的时候,就变成条件很好的世间人,造了很多恶,死后三恶道无处不去,这样的结果实在太严重、太可怕!

【由意乐门故力大者。《宝蕴经》说:「较三千界一切有情,各建佛塔,量等须弥。于此诸塔,复经微尘沙数之劫,以一切种可供养事,承事供养。若诸菩萨不离一切智心,仅散一华,其福极多。」】

《宝蕴经》说,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有情统统各建佛塔,而且那些塔都大得像须弥山一样,而且还经微尘沙数劫这么长的时间,拿所有最好的东西去供养,这个福德是不得了的大。前面讲供养的时候说,乃至喝水,我们观想供养,都有这么大的功德,何况现在这么多有情供养这么多东西。假定菩萨以一切智心(这就是他的意乐),哪怕只散一朵花,这个福远远超过前面的。什么是不离一切智心?就是希求成佛之心。佛的功德无量无边,我们先看八地菩萨的功德。以我们的了解,修道要进入资粮位都很困难,然后加行位、见道位,到初地菩萨的功德就不得了,然后从初地到八地还要一大阿僧祇劫,到八地是彻底跟二空相应了,这时候哪怕供养一朵小花,这个福德之大,前面七地所有菩萨,乃至所有有情的一切功德全部加起来,都不如他供养一朵小花的功德。佛的功德更是无量无边,菩萨小小的供养就有这么大的福德,我们了解以后,如果能常常去思惟发菩提心的功德,就不会被眼前小小的利害所阻碍。

我们最严重的障碍是只看见自己眼前的一点利益,一般来说,讲共下士很容易,但是我们很难看见共下士应该看见的。下士是共通的,共下士是透过下士应该走上去的共道,可是我们只能看见下士,看不见共下士。换句话说,我们应该有深远的目标,才不会被眼前这种小小的利害所障碍。因此这里就是告诉我们,要想累积福德、净除罪障,理论了解了,就要多多去思惟、观察,扩大我们的心胸,没有第二条路,因为这都不是我们凭过去经验可以得到的东西。

【如是由其攀缘所得,若有胜劣,及缘自他利益事等意乐差别。此复由其强盛,微弱恒促等门,应当了知,又于恶行,若烦恼心,猛利恒长,其力则大,其中复以瞋力为大。《入行论》云:「千劫所集施,供养善逝等,此一切善行,一恚能摧坏。」】

以这个例子来说,我们内心当中,所缘的是好是坏,是为自己或是为他人,由于这个意乐的差别,结果就相差很多。通常只要是为自己,不管你做什么都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我们要把为自己扩大为为他人,而且是要把他救到成佛。我们平常很容易起心动念都是为自己,真的要为别人这就很难了,但为人着想是我们真正应该做的,而且要慢慢地扩大所缘。

除了这个以外,还有心力的强或弱、恒常跟短暂等,都会影响业力的大小。善的固然是如此,恶的也是这样,恶的当中又以瞋心为最严重。《入行论》说:我们以一千劫行布施、供养善逝等,做很多善行所积聚的功德,发一念瞋心就能够整个毁掉,瞋心就是这么可怕!

【此复若瞋同梵行者,及瞋菩萨较前尤重。《三摩地王经》云:「若互相瞋恚,非戒闻能救,非定非兰若,施供佛能救。」《入行论》中亦云:「如此胜子施主所,设若有发暴恶心,能仁说如恶心数,当住地狱经尔劫。」】

瞋普通人已经很可怕了,假定瞋同梵行就更可怕,同梵行就是我们的同行,其中如果有发了菩提心的,你瞋他就更糟糕。但我们怎么会晓得周围的人有没有发菩提心呢?至少我们所对的都是出家人,所以更应该好好地努力观功念恩,千万要注意防止观过心。眼前我们虽然不太了解,可是努力去做一定做得到;反过来说,除了努力去做没有第二条路。如果懂得了道理而不去改的话,即使经过久远劫,一对境这个习气仍然马上又现起。所以我常常以《前世今生》那些公案策励诸位,多少劫以前或者几千年以前的事情,一旦对境的时候,他那个老毛病全部现起,跟当初一样,一点都没改变。除非你对治以后它才会改变;否则只是境界不现起而已,那个习气还是在。今生既然有学习的因缘,真正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法地去正行供养,这一点我们应该了解。

《三摩地王经》中这一偈特别是指我们出家人,或者至少是修行人,假定同行当中你讨厌我,我也讨厌你,那么无论持戒、多闻、学定、在安静处修行、供佛那都救不了我们。所以不要以为做了很多事情,就很有功德,我们常常因为做了功德,骄慢心就生起来,看不起别人,接着瞋心等等就来了,这点是我们要特别注意的。

「胜子」就是胜者之子,也就是菩萨,如果我们对他发暴恶心(就是瞋恚),世尊说你发多少恶心,就会感得那么多劫的时间在地狱受苦。平常我们瞋心发过以后,好像不现起了,可是心里还在嘀咕,老放不下这件事情,这虽然不像当时很大的瞋心,可是也一直在增长恶业,这是最可怕的事情。我们常常为了一件小事情,经年累月地记在心里面,那就是不断地在增长它。前面说随喜别人做一件好事情的功德非常大,如果做了恶事情你去随喜它,或者老是去惦念它,也是一样会增长扩大,这个我们要注意。

显示黑业果当中,第一个是正显示黑业道,然后决择轻重,下面就讲果报。

【第三其果分三。异熟果者。谓十业道,一一皆依事及三毒上中下品,有三三等。〈本地分〉说,此中上品杀生等十,一一能感生那落迦,中十一一感生饿鬼,下十一一能感旁生,《十地经》说,中下二果与此相违。】

异熟果就是前面造了业以后感得的果报。为什么称它为异熟呢?因为造的因跟所感的果之间有几个相异之处。第一是造因的时候有善有恶,但是感果报的时候,这个果报体无所谓善恶;第二个时间一定不同。所以因的类别是善恶,感得无记的果报;时间是因在前面、果在后面。所以是异时、异类、变异而成熟这个果报,这就是所感得的正报。

十恶业的异熟果报,要看你造业时所依的事及内心意乐。以杀为例,所杀的对象譬如小虫最小,大的旁生是中等的,人是最大的,所以事有上、中、下;然后造恶的时候心中的三毒也有强、中、弱,所以有三个三等。「上品杀生等十」,如果是最上等的,那就会感生到那落迦(地狱)当中,中品的感生到饿鬼,下品的感生到旁生,这是〈本地分〉当中所说的。《十地经》所说的不太一样:上品下地狱是一样的,中品感得旁生,下品感得饿鬼。其实这个本质上并没太大关系,每一部经有它的宗,从不同的特征上面去说。前面曾经讲过,就所受的苦来说,畜生比饿鬼好,就智慧来说的话,饿鬼比旁生好。以上说明异熟正报,下面讲等流,分为两种。

【等流果者。谓出恶趣,次生人中,如其次第,寿量短促,资财匮乏,妻不贞良,多遭诽谤,亲友乖离,闻违意声,言不威肃,贪瞋痴三,上品猛利。】

恶趣苦报尽了以后,从恶趣出来生到人道中,「如其次第」就是根据杀、盗、淫等的次第:杀生感得寿短;盗是贫穷,钱财缺乏;淫感得家室不贞;妄语则会常被毁谤;如果离间人家,此生自己的亲友就不和合;造了恶口业的话,感得会常听人家说这种不可意的话;宿生多绮语,现在讲话就不威严,人家不听;至于贪瞋痴三种,因地当中这样,今生感得的等流果是三毒又很猛利。等流果以前翻译为「习果」,「习」就是指习惯。这跟异熟不太一样,异熟是变化的,等流是跟他以前造的因相应的,同等的情况又相续而来。前面这十种都是〈本地分〉讲的。

【〈谛者品〉及《十地经》中,于其一一说二二果,谓「设生人中,寿量短促多诸疾病;资财匮乏与他共财;眷属不调或非可信妻有匹偶;多遭诽谤受他欺诳;眷属不和眷属鄙恶;闻违意声语成斗端;语不尊严,或非堪受无定辩才;贪欲重大不知喜足,寻求无利或不求利;损害于他或遭他害;见解恶鄙谄诳为性。」】

〈谛者品〉及《十地经》当中,每一样都说两种果,杀生者不但寿短而且多病。偷盗者感得不但穷,自己拥有的财还要与他人共享,换句话说自己的钱财别人可以拿得走的。古人说「五家所共」,在古代,国王来夺取的时候你一点办法都没有,水、火及自己的不肖子孙,诸如此类。你虽然有一点钱,却无法左右它,或者别人也可以支配你的钱。当初妄语骗人家,现在被人家骗。恶口的等流果就是讲的话会引起大家吵架等等。

【诸先尊长说纵生人中,爱乐杀生等事,是造作等流果。前所说者,是领受等流果。】

上面讲的叫领受等流,就算生到人当中,还会领受跟因地当中相应的果报。还有一种叫造作等流,就是前世造作的时候是这种心情,这一生再来内心当中又会一直欢喜做这种事情。我们自己从因地上面仔细检查,看得出来前世大概从哪一道来,以上是等流果。异熟果、等流果都是正报,严格说起来,异熟果是外表的,领受等流也是外在的,造作等流主要是指内心的。除了这个以外还有主上果(或增上果),这种果是依报,就是我们生活在世间所依凭的,比如我们所住的大地、房子,以及衣服等种种受用的东西。

【诸主上果或增上果者,谓由杀生,能感外器世间所有饮食及药果等,皆少光泽,势力、异熟及与威德,并皆微劣,难于消变,生长疾病。由此因缘,无量有情,未尽寿量,而便中夭。】

如果多杀生的话,感得外面的器世间匮乏。有情叫正报,生活的凭借叫依报。造了杀生业,就感得世间的饮食、药、果等皆少光泽。势力是指吃这个东西所产生的效果,像在现代虽吃很多效果却不大。我们以为这些都是此生努力所得来的,实际上真正最重要的还是业所感的果,此生的努力当然会有影响,因为还是因果的呈现,但是影响比较少,因为实际上主要是由于以前杀生而感得的果报。

【不与取者,谓众果鲜少,果不滋长,果多变坏,果不贞实,多无雨泽,雨多淋涝,果多干枯及全无果。欲邪行者,谓多便秽,泥粪不净,臭恶迫迮,不可爱乐。】

如果犯了偷盗的话,换句话说不是经过自己努力而获得的话,这一世的环境会感得果实很少,或者根本长不出来,或者虽然长出来便坏掉了,或本来里边的内容应该很饱满,结果长出来里边没有东西;天气则是要不是雨多得不得了,把所有东西都冲掉,再不然就是根本没有雨,农作物都干死了,现在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民心非常恶劣的时候,感得的增上果就是这样,所以佛说现在是减劫,很多情况都是每况愈下,在这个时候我们更应该策励自己努力力争上游,虽然困难,但是没有退路。进一步来说,就是因为难,所以我们少少的努力就会感得更好的结果,但愿我们不要单单为了自己,还要为了众生、为了佛法。另外,如果贪欲心很强,那产生的结果处处都是污秽不净的不可意果,非常的糟糕。

【虚妄语者,谓农作行船,事业边际,不甚滋息,不相谐偶,多相欺惑,饶诸怖畏,恐惧因缘。离间语者,谓其地处丘坑间隔险阻难行,饶诸怖畏恐惧因缘。粗恶语者,谓其地所多诸株杌,刺石砾瓦,枯槁无润,无有池沼,河流泉涌,干地卤田,丘陵坑险,饶诸怖畏恐惧因缘。诸绮语者,谓诸果树不结果实,非时结实,时不结实,未熟似熟,根不坚牢,势不久停,园林池沼,可乐极少,饶诸怖畏,恐惧因缘。】

如果妄语的话,所做各式各样的事情都没有多少成就,也没多少好处,做什么事情都不和合,互相欺诳,都有怖畏、恐惧的因缘。恐怖、畏惧是语四恶业的果报当中共同的特点。因为离间是处处使人家不合,以致于感得所住的地方也是高高低低,处处不平,所走的路也困难险阻,而且有很多怖畏、恐惧的因缘。粗恶语也是这样,所住的地方树林都是枯槁的、光秃的;本来池河应该是水流泉涌,而今却感得河是干的;而且地是卤(盐分高)的,长不出东西来。这段的文字虽然容易懂,我们要仔细地好好去思惟观察。

【贪欲心者,谓一切盛事,经历一一年时月日,渐渐衰微唯减无增。瞋恚心者,谓多疫疠,灾横扰恼,怨敌惊怖,狮子虎等,蟒蛇蝮蝎,蚰蜒百足,毒暴药叉诸恶贼等。诸邪见者,谓器世间,所有第一胜妙生源悉皆隐没,诸不净物乍似清净,诸苦恼物乍似安乐,非安居所,非救护所,非皈依所。】

贪欲强的话,所有的好事情渐渐地就衰退减少。瞋恚心会感得非常恐怖的疾病、横灾,还有敌人、野兽,比如狮子、老虎等,这些都是很可怕的,还有蟒蛇、毒蛇种种毒的东西,乃至于非常暴力的夜叉非人、恶贼等,这都是瞋恚所感得的果。
  邪见最糟糕,总的来说,就是世间所有最好的东西全部隐没了。个别去看:明明是不清净的,看起来好像是清净的;明明是苦恼的,却以为是安乐的;这些都不是安居之所,不是救护所,也不是皈依所。目前的世间就说明了这一点,这都是我们因地当中邪见所感得的果,现在已经感果了,应该从这里策励自己觉醒过来,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上面是黑业道,下面白业也是这样。

※﹝思惟白业果分二:①白业,②果。今初﹞

【〈本地分〉说:「于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起过患欲解起胜善心,若于彼起静息方便,及于彼静息究竟中,所有身业语四意三,亦皆如是,其差别者,谓云语业及云意业。」】

业的轻重已经在黑业当中讲过了,因此以下说明业的因跟果就可以了。什么是白业呢?对于杀、不与取,欲邪行,能够了解这是错误的、有过患的,以前以为这些都是好的,现在了解这些是不好的。「过患欲解」就是觉得不好而要排拒它,于是生起殊胜的善心,想要把这些恶行静息、挡住,有了这个认识以后也去实践。语四意三也是这样。总之,了解了黑业道的过患,然后进一步依善法把它净除,这就是白业道。

【事及意乐,加行究竟,如应配合。例如远离杀生业道事者,谓他有情。意乐者,谓见过患,起远离欲。加行者,谓起诸行静息杀害。究竟者,谓正静息圆满身业,以此道理,余亦应知。】

前面谈十恶业时,从事、意乐、加行、究竟来说明,现在造善的时候还是拿这个一一配合。举例来说,例如远离杀生业道,事就是其它的有情,意乐是内心当中了解杀生有很大的祸害,所以对于杀生起远离欲,前面提到「过患欲解」,就是我们很清楚它的过患,当内心对一件事情起贪瞋痴时,就提醒自己千万不可以造这个恶业!就是这种心理。加行就是静息杀害,我们现在整个的修行都是在静息十恶业。究竟就是把这个修善的事情做到圆满。其它我们只要这样一一配合就对了。以上是白业,下面说明白业的果。

【果中有三,异熟者,谓由软中上品善业,感生人中、欲界天中、上二界天。诸等流果,及增上果,违于不善,如理应知。】

就异熟果来说,如同恶业是根据造业的强弱感得那落迦(就是地狱)、饿鬼、旁生,善业也是一样,依强弱来分,弱的感得在人道当中,中的感得生欲界天,最强的感得生上二界天──色界,无色界。等流果及增上果就是跟上面不善的反过来。

【《十地经》说:「以此十种,怖畏生死,离诸悲心,由随顺他言教修习,办声闻果。又诸无悲,不依止他,欲自觉悟,善修缘起,办独胜果。若心广大,具足悲心,善权方便,广发宏愿,终不弃舍一切有情,于极广大诸佛智慧,缘虑修习,成办菩萨一切诸地波罗蜜多。由善修习此一切种,则能成办一切佛法。」】

依这十善业能够从恶道感得人天的善趣,在这个基础上面,进一步了解:就算能够跳脱恶趣,但是到了善趣以后还是可能会堕落,生死本身就是件很恐怖的事,所以对生死产生恐怖。不过并没有悲心,只管自己而未考虑到别人,以这种心情,「由随顺他言教修习」,由于听闻了佛的圣教,认真去做而成就声闻果。声闻的特点就是听见了胜者佛告诉我们的言教,了解世间的真相就是苦性,而且即使生天也是一样,所以为求自利而修解脱道,这样成办的就是声闻果。

独觉行者与前面一样,感到生死的恐怖而求出离,也没有悲心,不过不同的是:声闻是听了佛陀讲的法之后去修行成就的,现在这一类不是听佛说法,而是靠他自己观修缘起而觉悟,这样成办的就是独觉果。

最后这一种是最了不起的。假定心缘得广大,具足悲心要救一切人,而且还有善权方便,晓得救人的方法;所以这里面要有几个条件,有了悲心没有方便不行,知道方便没悲心也不行。这样还不够,还要不断地广发正愿,因为我们无始以来的习气太重,只有不断地努力才能够做得到。发愿终究不舍弃任何一个有情,但发觉自己不行,知道要救众生只有成佛,于是努力修学佛道,对诸佛的智慧缘虑而修,这样的菩萨就能够照着菩萨道一地一地修上去。「波罗蜜多」就是菩萨所应修的菩萨行。由于非常善巧地修习这些,就能够成就最圆满的佛果。

【如是二聚十种业道,及彼诸果,凡余教典,未明说者,一切皆是如〈本地分〉、〈摄决择分〉意趣而说。】

「二聚」就是十种黑业道和白业道,以上对这些业道及其果的说明,凡是没有清楚说明是根据哪一本教典的,全部都是依《瑜伽师地论》中〈本地分〉跟〈摄决择分〉的意趣而说。

上面告诉我们业果的道理,这是思总业果当中的分别思惟,先是显明十业道为上首,其次是决择业果,这又分成显示黑业果、白业果、业余差别。黑业果、白业果已讲完了,这里面说明了十业道中每一个业道的特征、业的轻重,以及造了这个业以后,根据它的轻重感得什么果,这些是最重要的。业还有相关的其它部分,这就在下面「业余差别」里来说明。

【第三显示业余差别中,引满差别者。引乐趣业是诸善法,引恶趣业是诸不善。诸能满者,则无决定。于乐趣中,亦有断支,关节残根,颜貌丑陋,短寿多疾,匮乏财等是不善作。于诸旁生及饿鬼中,亦有富乐极圆满者,是善所作。】

业的其它差别当中,第一个是引业跟满业的差别。引是能够牵引下一世异熟果报的业。异熟分苦跟乐,因地当中造了善法,就牵引到乐趣,造了不善的恶法,就引到恶趣。善趣是指六道当中的天、人、修罗,或者五趣当中的天、人;恶趣指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这是引业。满业则不决定,就算引业是善业,感得的是乐趣,照理说乐趣都是好的,但是乐趣当中也有不理想的,譬如虽生为人,但却四肢残缺,或长得很丑陋,寿短多病或贫穷愚昧等。也就是说他的引业虽然善,满业却是不善,所以满业是不决定的。

反过来说,引业不善而生到旁生(就是畜生)以及饿鬼当中(地狱是纯苦之处,一定没有快乐,所以只说两种),但畜生、饿鬼当中也有很富乐、很好的。我们现在看得见,有很多动物,例如狗,我常常觉得人不如狗,当然牠的脑筋绝对比不上人,可是如果养狗的主人很有钱的话,不但给牠吃得好,还会特别为那条狗做很好的衣服给牠穿上去。当然这是以人来看牠,我想那条狗并不希望穿这件衣服。

佛世的时候也有这个公案,有人修了很大的福报,但是没有智慧,结果感得出生为象却戴璎珞。印度的象是很值钱的,所以国王的象挂了很多的璎珞,这种就是畜生当中富乐圆满的。饿鬼当中有一类叫作福德鬼,像民间信仰当中的什么公或者什么神,他们实际上是鬼道众生,由于不善业而引到恶趣,但是他的受用很好,这就是他的满业是善的。

【由如是故,共成四句:谓于能引善所引中,有由能满善所圆满及由不善圆满二类;于诸能引不善引中,有由能满不善圆满及由善法圆满二类。】

因此引业、满业之间,应该分成为四类差别:就是引业是善的当中,满业可能是善的,也可能是不善的,这是两类;另外,引业是不善的当中,也有不善的或善的满业,所以总共四种。这就是业余差别当中的引业跟满业。

【《集论》云:「应知善不善业,是能牵引及能圆满,于善恶趣受生之业,能牵引者谓能引异熟,能圆满者谓既生已,能令领纳爱与非爱。」】

善业及不善业可分成能牵引的引业跟能圆满的满业,能引的业是引生下一世的异熟果报的,能满的业则是决定下一世果报生起以后,一生当中所领受的好或不好,这是引满的差别。这也可以用总别关系来看,对整体的来说,那就是引,对它的个别来说是满。或者用简单的比喻,比如有一幢房子外表很庄严、很好,可是里面很破,脏东西一大堆,住进去很不舒服;反过来说也许外面看起来毫不起眼、很糟糕,可是里面却布置得非常好,让你感受很舒服。在这个比喻当中,房子就是整体,相当于引业所引的异熟。

佛法告诉我们业果丝毫无差,它的内容的确不是那么粗浅。学了以后要多去观察、思惟,而且这种观察、思惟并不是闭上眼睛凭空去想,必须在生活当中去感受,它是纵横交叉的。就像我们常常介绍的《了凡四训》中就说:有很多人恶心造善法,有很多人善心造恶法。以恶心造善法来说,恶心就是引业,造了善法就是满业,恶心使引业不好,造了善法所以满业是好的,诸如此类。

同样地,我们现在做很多事情之时并没有智慧,以自己的想法去做,可是倒很认真做得蛮好,这是一种。还有一种,他有智慧,可是做的内涵不好。现在世间上很多人以自己的想法去做,觉得好像尽心尽力,这种情况通常引业不一定好,满业可能好,所以真正的是非好坏,一定要以佛法来衡准。这有个根本原因,因为我们在无明当中,而无明的中心是我,平常我们总是以「我」来想事情,学了佛还是学「我」的佛,这点我们应该注意。以上是讲引满之间的关系,以下说明能引、能满的因与感来的果之间的关系。

【《俱舍论》云:「由一引一生,能满则众多。」谓由一业能引一生,非能引多,亦非众多共引一生;诸能满中,则有众多。】

《俱舍论》说,一个引业引来一生,满业则不是,一生当中有很多不同的满业,使得这一生过完,这是就领受方面来说。也就是说一个引业只引一生,「非能引多」,不能引很多生,也不是很多个引业共引一生,这是《俱舍》当中的说法。《集论》的讲法则不同。

【《集论》则说:「颇有诸业,唯由一业牵引一生;又有诸业,唯由一业牵引多生;颇有诸业,由众多业牵引一生;亦有诸业,由众多业牵引多生。」释中说云:「有由一剎那业,唯能长养一世异熟种子;及由彼业而能长养多世异熟种子;有由多剎那业,唯能数数长养一世种子;及由众多互相观待,而能数数长养展转多生种子。」】

《集论》讲的就很广了,有些业是一个业只引一生,这与《俱舍》所说相同。但除了这个以外,还有一业可以引多生和很多业只引一生的,也有很多业引多生的,变成四句。这里不谈满业,一生中一定是很多满业,满业绝对不会一个业满一生,所以就不提它,这部分跟俱舍是一样的。我们若要真正了解业,不但要知道黑白业及其轻重,以及它感得什么果,还必须了解引满之间的关系。因为佛法最重要的根本就在业果,所以对业果的深忍信是一切善乐的根本。

【定不定受业者,如〈本地分〉云:「顺定受业者,谓故思已,若作若增长业。顺不定受业者,谓故思已,作而不增长业。」作与增长所有差别者,即前论云:「云何作业,谓若思业或思惟已身语所起。」又云:「增长业者,除十种业,谓一梦所作,二无知所作,三无故思所作,四不利不数所作,五狂乱所作,六失念所作,七非乐欲所作,八自性无记,九悔所损害,十对治所损。除此十种业所余诸业。不增长业者,谓即所说十种。」】

业余差别当中,第二点是定不定受。「定受业」就是你造了以后,一定会受报的业。一定要受的是「故思已,若作若增长」的业;不定受的就是「故思已,作而不增长」的业。「作」就是造作,主宰造作业的是我们的思,就是心理作用──思惟。平常我们脑筋的动作特别多,实际上这都在造业,这一点要特别注意。脑筋灵活是非常重要的,相当于你手上有一个最好的工具,这个工具可以作坏的用途,也可以作好的用途,造作的中心就是思。「思业」就是我们动脑筋,「思惟已身语所起」就是动了脑筋以后身语跟着去做,这个叫作。如果作了以后再去增长的话,那一定受。除了此处所说的十种以外都是增长业,也就是说做了以后不一定感果的,只有这十种,其余都是会增长的,如果是增长业的话,将来一定会感果。不定受是不一定,不是不感果,不一定跟不感果是不一样的。

「无知所作」是当我们做的时候,自己不知道。譬如平常不小心踩死了蚂蚁,的确自己不知道。还有一种情况,我无意伤人,但是糊里糊涂把有毒的东西放在某处,也许我有特殊用途,别人不知道而误食或碰触到,他就受了害,我完全无心伤害他。有很多业是我们在不知道的情况下所造的,此种情形虽然业是造下了,但是它不会增长。

「无故思所作」跟「无知所作」有什么差别呢?无知是自己不知道;至于无故思,业的特征是用思心所去造作的,但有时你做事情只是直觉的反应,或者人家叫你做,你听见了就去做,这是无故思所作,在这种状态当中所造之业是不增长的,不增长不是没有业而是不一定感果。假定是帮助人,譬如我说:「你拿这东西去帮助那位乞丐。」你就拿去给他了,你脑筋里面并没有去思惟这一件事情,并没有这个想法,人家告诉你,你就去做,你内心是知道的,所以不是「无知所作」,而是「无故思所作」。

一般我们所做的事情都是对自己有利益的,然后会不断地去做;「不利不数所作」则是既没有什么利益,也不是常常去作,这种情况我们实际上自己思惟观察一下就知道。「狂乱所作」是内心狂乱、不清楚的情况下所造的业。「失念所作」跟「无故思所作」之间有差别,譬如我刚才讲的有毒物品,你晓得它是有毒的,不能任意放置,所以你很注意这件事情,放得很好。可是有的时候你为了别的事情而忘记了,这种情况说不定会伤人;同样地,好事也是如此,这是失念所作。「非乐欲所作」是你并不想做,别人叫你去做,你实在不愿意但你还是做了。「自性无记」是指这个业本身就是无记的,没有善恶的,譬如走路,走路本身不会感苦乐果,诸如此类的。「悔所损害」是指造了业以后,你后悔、追悔,如果追悔的心比较强,本来定受的业可以变成不定受。这是世间共同的,不一定要懂得佛法,以世间的理也可以知道。「对治所损」是指经过对治所损害的业。假定不善法对治了就不感果,当然反过来,你如果造了善法也是这样。圣教当中告诉我们的都是对治不善法的,但是也有一些外道是以恶法去对治善法的。除了这十种以外,其它都是增长业。不增长业就是所说的这十种。上面是〈本地分〉所说。

【〈摄决择分〉亦说四句:一作杀生而非增长,谓无识别所作,梦中所作,非故思作,自无乐欲他逼令作,若有暂作,续即发起猛利追悔及厌患心,恳责厌离,正受律仪,令彼薄弱,未与异熟,便起世间所有离欲,损彼种子及起出世永断之道,害彼种子。】

〈摄决择分〉当中说到四种情况:以杀生为例,第一是作而不增长,就是不定受业。其中第一个无识别所作,就相当于前面的无知所作,梦中所作、非故思所作、非乐欲所作跟前面提过的都一样。暂时作了以后猛利追悔,就是前面的第九种,厌患心、恳责厌离、正受律仪等等,使以前所造的业渐渐减轻,或在尚未感果之前就能够生起对世间的离欲,使原来的种子受到损害乃至于完全断除,这个是作而非增长。

【二增长而非作者,为害生故,于长夜中,数随寻伺,然未杀生。三作而增长者,谓除前二句一切杀生。四非作非增长者,谓除前三。】

第二个反过来,是增长而不作。业包括脑筋去思惟,以及思惟后身语所作。譬如杀生,行为上并没有做,但他脑筋当中不断地去想。增长就是心里去随喜,或者去想这件事情。有很多人平常欢喜胡思乱想些莫名其妙的事情,但他行为上没有造作,这就是「增长而非作」。我们很多时候身口行为不一定造善恶业,譬如走路、坐着,这都不是善业或恶业,可是脑筋会不断地动,这已经在造业了。修学佛法的佛弟子如何才能够充分利用暇满人身,重点就在如理思惟;要想如理思惟,必须要正确了解听闻正法……,如此一步一步往前推,这些前面已经说过了。第三是又作又增长,就是除了前面两种以外所有的杀生业。「非作非增长」就是既不作也不增长。

【从不与取乃至绮语,随其所应如杀应知。于意三中,无第二句,于初句中,亦无不思而作他逼令作。】

十业道当中,不与取、淫乃至于语四支的最后一支绮语,可以依杀生之例而推知。意业就不太一样,贪瞋痴当中,没有第二句「增长而非作」,因为第二句本身并没有动作,纯粹是脑筋当中去造作。假定意业不去动的话,那纯粹动脑筋的第二句当然就没有。第一句是作而不增长,作有两种,一种是脑筋作,一种是身口作,意业本来就没有身口造作,不思而作是脑筋没动,意业当然不会是不思而作。不思而作的情况,比如叫你把东西送给别人,你没有动脑筋,拿了就跑过去送他;以意业而言,这是不可能的。

至于他逼令作,别人来逼你的话,只能逼你的身口,假定是你愿意去作,这就不是别人逼的。既然心里面不愿意,你的意就不会造作,所以意业也没有他逼令作的情形。前面我们讲的是业的善恶,此处辨别的是作业的形式,这是比较粗浅的,从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细细地去思惟观察。业相非常细微,所以必须很认真地多去思惟,像我们平常多是粗心大意,这样离修学佛法还有很大的距离。平常应该尽可能多策励自己,把心用在这上面,使自己不断地净化改善。以上说明了何种业是定受,何种业是不定受。定受中还有差别,下面说明。

【决定受中,依受果时分三。其中现法受者,谓即彼果现法成熟。《本地分》说此复有八:若由增上顾恋意乐,顾恋其身,财物诸有,造作不善,于现法受。若由增上不顾意乐,不顾彼等,作诸善法。如是若于诸有情所,增上损恼增上慈悲。又于三宝尊重等所,增上憎害,及于此所,增上净信,胜解意乐。又于父母诸尊重等恩造之所,由增上品,酷暴背恩,所有意乐,所作不善,于现法受。若由增上报恩意乐所作善法,于现法受。顺生受者,谓于二世当受其果。顺后受者,谓于三世以后成熟。】

决定受依受果的时间又分三种:现法受,造的业这一生就会受;顺生受,第二生一定受;顺后受,第三生以后受,那时间就很长了,感果可能是第三生、第四、第五乃至无量生以后,这都列入顺后受当中。

现法受,就是造了这个业以后在现世就会感果。〈本地分〉中说有八种现法受。第一、有增上顾恋意乐,也就是内心当中非常强烈地贪着。有很多人只顾自己,处处以「我」为出发,这是最难以观察、最难以拔除的。其实很多人有很好的脑筋,但是他的脑筋一天到晚在「我」的身上转,这个就是顾恋其身,还有对身外财物等诸有的顾恋。如果是增上的顾恋意乐,那么一定现法受,这是恶的。增上不顾意乐就是反过来,以很强烈的无贪无瞋无痴的意乐,处处不为自己而为了利益别人。这个跟第一种恰恰相反,第一种是恶法,这是善法,这个也是现生受。

前二种是对自己来说,增上顾恋自己的身体等,或不顾自身而助人,以下是从对象来说。如果以很强盛而且不断加强的心(增上就是不断地加强)来损害别人,就会现法受,这是恶的。反过来,增上慈悲也是现法受,而这是好的。另外一种是对功德田、敬田,就是三宝和尊重(就是师长)等等,对他们猛利损害,一定会感得现世的恶报;反过来,以猛利的净信、胜解意乐而供养等等,现世一定感善报。

最后一类是对父母诸尊重,这跟三宝不同之处是,他们是我们的恩田,对我们有恩。尊重是指父母、尊长,比如叔叔、伯伯、祖父母等等。对我们有恩的人,我们应该去报答他,而现在却对他增上酷暴背恩,这种情况之下造作的业一定现法受;反过来是增上报恩意乐,这也是现法受。了解这个道理之后,看看现在的世间实在是太糟了,绝大多数的人再得人身的机会少之又少,再上升的机会更少。知道要报恩的人已经很难找了,从小不听父母的话,长大了根本不管父母,而且对此视为当然,普遍都是这种现象,那对三宝就更谈不到了。但愿各位同学好好去注意,不但是自己如果犯了要去忏悔,还要尽心尽力想办法把教法留下来,这是唯一真正能利益人、对大家有用的珍宝。

现法受不是现生受完以后就好了,来生还是要受。比如我们对三宝、父母损害了以后,现世固然是马上感果,下一世一定堕落,所以除了现生以外,下一世还会受报。前面的结论说引、满业,一个业不一定只感得一生,会感得多生,经论上很多这种特别的例子。一般来说,大概是一个业感得一个果;可是有很多的情形会一业感多果,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更何况感果之时往往又辗转地增上,造一个业的果还没有完,下面又不断地增长,所以说一堕恶道的话,要回来非常、非常难。

【于相续中,现有众多善不善业成熟理者,谓诸重业即先成熟。轻重若等,于临终时何者现前,彼即先熟。若此亦等,则何增上多串习者。若此复等,则先所作,彼即先熟。如《俱舍释》所引颂云:「诸业于生死,随重近串习,随先作其中,即前前成熟。」】

我们每个人身心相续中,都有无量无边的业,业感果的次第是这样的:重业一定最先感果,比如五无间业,在任何情况下一定先感果。假定没有重业,「轻重若等」,这时就要看临终的时候哪一个业先现起,「近」是靠近死的时候。重业比如说我们正在上课,忽然接到一通电话,告诉你发生了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此时我们心里面就被这个业绑住了,一下课你一定马上去做。平常我们做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如果不是正在上课,你一听见马上就去了。以一生来讲,我们感得的业报体,因为受到寿量的限制,所以引你到下一生的业不会马上感果,当然如果这个恶业的力量太强的话,寿命就减少了,所以我们要很清楚地重视这一点。近业例如平日下课有好几件事情可以去做,临近下课之时有人告诉你:「你下课没什么事吧?」「没有!」「跟我一起去!」你就跟着他去了。所以不但是生死如此,平常也是这样。

假定临死的时候或是下课的时候,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那就是随顺你平常的习惯,平常习惯做什么,自然而然就做这个,这点我们大概都可以感受得到。比如说下了课以后,假定你习惯背书,这时候你就背书,这个是习惯性。假定没有这个习惯,那就照着造业先后的次第来。以上就是业感果的次第。

了解了业感果的次第,就知道修行对我们极为重要。无始以来造的业,善的、恶的都不知道,不过原则上,可以确定一点──我们宿世没有造下圣人之业;假定造了,那我们现在应该不是凡夫而是圣者,即使不像佛一样,至少像罗汉、缘觉,但我们都不是!我们都在生死轮回当中,造了无量无边的业。也许我们会认为应该不那么可怕吧,这是对业不了解,真正了解的话,会知道每一个人都可能造过非常可怕的业,只是眼前没有感果而已。今天我们住在寺院,大家一本正经地谈论佛法;假定换一个环境,你回家去了,周围的亲戚朋友都在看电视、聊天,也许你第一次、第二次还挡得住,过了几天以后,你大概就会跟他们一样了。以我自己来说,尽管在寺院里好像策励得很好,跑出去有的时候也可以挡得住,但通常挡住的时间很短。我曾经有过一次经验,刚刚学佛时心很猛利,人家叫我去看电影,绝对不去看,他们硬拉我去看,我进入电影院坐着,结果坐了两个小时像白痴一样,有时闭上眼睛不去看,有的时候张开眼睛也视而不见,自己还觉得蛮好;可是挡不了多久,到后来慢慢地不但电影也看,什么坏事情都跟着他们做,这是我亲自经验到的,你们也可以自己想想看。

所以只要还在生死轮回当中,我们根本不晓得过去曾造下什么样的业。怎么办呢?修行!而且要认真地修行,最好能够出家,因为出家有僧团的保护。在僧团,再怎么放肆也放肆不到哪里,所有外面的事情都跟我们绝缘了,电视、电影、报纸都没有,有的就是三宝,大家开起口就是讨论佛法;就算我们一时做不到的,还是以佛法来互相策励。因此恶缘都拿掉了,周围的环境中只有一样东西──策励增上的,这是非常重要的。然后自己也努力地提策,就算不能一口气造很重的善净之业,假定生前不断地串习佛法,临终时道友都在旁边提策,所以感果的会是第二顺位的近业。

近是跟串习有关,假定不串习,近也没有用。比如下了课有人找你一起去做某事,若是陌生人,你会不会跟他去?不会。你平常习惯做的可能有几样事情,这几样事情当中何者在那个时候现起,你才会跟它去;如果是从来没习惯的,就算它现起,你也不会跟它去。了解这个道理以后,所以即使没有重业,我们平常在这里串习的都是与法相应的善净之业,而且周围都是三宝、善友,这个又是近又是习,一定是这个业先感果。

因为这个业先感果,所以你来生就跟这个教法、这群人有关,在这里边不断地增长,增上生的特点就是这样。这样不断地增长,一直到见道以后,你就自由了,你自己可以完全作得了主。乃至于见道以后再去偿还业债之时,不是去还人家,而是去度人家,这一点我们要了解。了解这个特点以后,会很正确地认识到这是没退路的,真的要想离苦得乐,只有一条路──修行。而且只要真正修行了,一定有好的结果。到这里为止,思总业果的道理告一段落。

在共下士当中,正修下士意乐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要发生希求后世的心,之后是依止后世安乐的方便。依止后世安乐方便包括皈依和于业果发深忍信,深信业果又分为思总业果、思别业果,以及第三个思惟了以后照着这个道理去做。第一部分思惟总业果讲完了,现在讲思别业果。这里有个问题:思总业果当中分成两大部分:第一正明思总之理,第二分别思惟。请问思总业果当中的分别思惟,跟思别业果有什么差别?显然一定有差别,所以列为两科;但既然是两科,为什么都叫分别思惟,这有非常重要的根本原则,先简单讲一下。

我们不是要求离苦得乐吗?所有的苦乐都是业来决定的,业果是佛法的根本,世间的真相就是业果,只有佛才对这个内涵有究竟彻底圆满的了解,因此首先要对业果有个整体的认识。这个整体又分总别来谈:正明思总之理、分别思惟。首先说明业的整个内涵有四个特点:第一、一切都是业决定的,也就是说有这样的因一定感这样的果;反过来说,你希望要的果报都是根据你造的因来决定。因此,假定我们希望离苦得乐,那一定要了解什么是苦乐之因,造离苦之因、得乐之因,那才会得到所要的结果。

第二是业会增长广大。万一造了恶业,不但不能增长它,还要拿掉它,而善的造完了还可以增长它,这是业的特征。然后是业造了一定不会消失;不造一定碰不到。这对我们极其重要,如果了解了这个特点,就算遇见了坏事也不会抱怨。因为没什么好抱怨,完全是自己造的,要抱怨只有抱怨自己为什么造了这个业,这很清楚。以上是业的总原则。了解了总相,然后分别谈业的个别行相。首先显示业中最粗显、重大的,摄为十黑业道;断除它们有大好处,摄为十白业道。接着决择十业道及其果,恶善业〈黑白业〉一定感得苦乐果,造的时候又有轻重差别,还有其它的差别相。所以这个分别思惟还是使我们对业的整体有所认识。

我们今天来学因为内心有一个最究竟、崇高的大目标〈或说宗旨〉──成佛。为了要达到这个目标,一定要对业的整体有正确的认识,晓得业既然是这样,就会找到自己应该走的路,这就是思别业果。所以思总业果中的分别思惟与思别业果,在内涵上面有很大的差别。就像我要到某处,需要一部汽车,所以先把各种厂牌汽车的资料搜集以后作比对一下,了解为了达到目标,我要选什么样的车。所以这个科判对我们真正的价值在这里。下面就是思别业果,我们真正重要的是要修道,修道需要暇满人身,暇满不只是一个空洞的名词,这个人身有它的内涵。

※﹝第二、思惟别者,谓由远离十种不善,虽定能获善妙所依,然若成一圆具德相,能修种智,胜所依者,修道进程,非余能比,故应成办如此所依。此中分三:①异熟功德,②异熟果报,③异熟因缘。﹞

如果能远离十黑业,一定可以获得善妙的所依之身。换句话说,这个果报体一定不是恶趣身,一定是善趣身。但我们的目标不单单如此,是要靠着这人身去修「种智」,就是指佛的智慧。走佛道所要依靠的身体要非常地好,如果有了这样圆具德相之身,修道的时候就进步得非常快,远远超过其它之身,所以我们应该要成办圆满俱足一切功德的修行人身。了解这个道理以后,就像前面说的,数据很清楚、很明白地摆在眼前以后,我们选定下述这样的一个人身。它的内涵分三部分说明:一、异熟功德,首先说明这样的果报体有什么功德。二、异熟果报,说明这样的果报体有何作用。功德指的是整个的体,果报是它的功效。三、异熟因缘,说明积了什么因才能感得这样的果报体。现在我们看这个报体整个的总相:

【初中分八:一、寿量圆满者,谓宿能引牵引长寿,如其所引,长寿久住。二、形色圆满者,谓由形色显色善故,颜容殊妙,根无阙故,众所乐见,横竖称故,形量端严。三、族姓圆满者,谓生世间,恭敬称扬,诸高贵种。四、自在圆满者,谓大财位,有亲友等广大朋翼,具大僚属。五、信言圆满者,谓诸有情信奉言教,由其身语于他无欺,堪为信委,于其一切诤讼断证,堪为量故。六、大势名称者,有大名称,有大美誉,谓于惠施,具足勇健精进等德,由此因缘,为诸大众所供养处。七、丈夫性者,谓成就男根。八、大力具足者,谓由宿业力,为性少病,或全无病,于现法缘,起大勇悍。】

第一个寿量圆满,宿生造了长寿的业,感得这一生寿长。第二个形色圆满,包括两种:形色及显色。形色就是长相,让人家一看就欢喜。显色是指肤色,如果长相很好但面色苍白,或者黑黑的,东一块、西一块,那么虽然形相很美看起来仍不好,所以不但要形相很好,还要颜色光彩;然后要根无缺,大家都喜欢看到你,这个就是形色圆满。第三个族姓圆满,现在好像不大重视人的出身,可是实际上这还是有关系。在古代的印度,如果是下贱种,不管你长得多好,永远没有机会出头。实际上,即使是现在,家世还是很重要的。

第四个自在圆满,做事必须要两个条件:第一有钱,第二有人帮忙你、拥护你,这两个条件都具足才是自在圆满。第五个信言圆满,讲起话来人家都听你的,因为你讲话实在,不会骗人,而且有真实的内涵,所以让人信服,可以很容易地解决一切的问题。第六个大势名称,对于布施等等能精勤去做,因此而成为众生的供养处。第七个丈夫性,真正要修行,身为男性是很重要的。最后一个是大力具足,由宿生的业感得少病或一点都没有病,有了这样很好的身体,才能勇悍地做很多事情。

【此复第一谓住乐趣,第二谓身,生为第三,财位僚属为四,第五谓为世间量则,第六谓彼所有名称,七谓一切功德之器,第八谓于诸所应作势力具足。】

住乐趣是指人身,这一段的文字很容易懂。异熟功德主要是讲体,下面异熟果报是说明它有什么功用,也就是平常讲的体跟用。

【异熟果报分八:初者依自他利,能于长时,积集增长,无量善根。第二者谓诸大众暂见欢喜,咸共归仰,凡所发言,无不听用。第三者谓所劝教,无违敬用。第四者谓以布施摄诸有情,令其成熟。第五者谓以爱语利行同事,摄诸有情,速令成熟。第六者谓由营助一切事业,施布恩德,为报恩故,速受劝教。第七者谓为一切胜功德器,欲乐勤勇,堪为一切事业之器,智慧广博,堪为思择所知之器。又于大众都无所畏,又与一切有情同行,言论受用,或住屏处皆无嫌碍。第八者谓于自他利,皆无厌倦,勇猛坚固,能得慧力速发神通。】

八种当中第一个是寿长,修行真正重要的是成办自他利,寿长就可以有很长的时间集聚很多善根。第二是大众一看见就欢喜,所以你讲话大家就容易接受。第三,因为他出身尊贵,通常只有人家求他,他不必求人,人家自然愿意听他的,而且对他恭敬。其实这是世间的量则,人都是这样,如果自己条件很差、不够,去求人家时,人家会怕你来找麻烦;反过来,如果条件样样够的话,人家很乐意接见你,而且你讲的话人家愿意听。第四,真正要帮人家,必须以四摄利他,有大财位就能以布施摄受有情令其成熟。第五,信言圆满的话,就能以爱语、利行、同事摄诸众生。第六就是大名称。这是由于你做了好事,所以人人都知道你。因为你营助别人的事业,做他的助伴,所以你要做某事的时候,大家都很乐意来帮忙,回报你;若是劝导人家,人家也乐意接受。

第七是大丈夫、男性。现在这世间讲男女平等,特别是西方人。在美国,通常男性聚在一起,他们有他们的话题,这先不去谈;据说女性聚在一起,最常见的题目就是争男女平等。如果碰到这种情况,自己要小心一点。不过男身的殊胜是佛讲的定量,我们对佛要有净信心。身为女性有很多不方便,比如有一些处所,对女性而言身处其中不会无畏,怕被侵犯,男的就没有任何害怕,也没有什么顾虑,诸如此类等等。最后一个是大力具足,也就是勇悍,精进需要这个条件。不管为自己、为他人,他不会疲倦,而且做事非常勇猛、非常坚固,乃至于学定慧,不管慧或神通都容易发,将来我们学上去就知道。这一点,平常就要特别注意。

在分别思惟当中,特别说明这样的果报是走佛道所依之身,有它特殊的基本条件和功用,以下说明得到这个果报的因。

【异熟因分八:初者谓于有情,不加伤害,及正依止不害意乐。又云:「善放将杀生,如是利其命,遮止害众生,则当得长寿。承事诸病人,善施诸医药,不以块杖等,害众生无病。」】

第一是长寿的因,对一切有情行为上不去伤害,内心上依止于绝对不伤害别人的意乐,这是遮止。更进一步,还要好好认真地去放生,处处地方代别人着想,利益别人。如果能够遮止害人的事,认真去做救人的事,就能得到长寿。还有对病人要好好去帮忙他。有些人动不动就欢喜虐待、伤害其它生命,这样很不好,爱护生命即使在小地方都应该注意,我们平常不会真正伤害众生,但有时候看见狗会对牠踢踢打打,这也不可以。退一步说,同学之间不要随便开人家玩笑,因为你内心当中总是不能尊重别人,觉得开别人玩笑是无关紧要的事情,实际上这对自己有很大的伤害。这些地方大家要注意。

【第二者谓能惠施灯等光明,鲜净衣物,又云:「由依止无瞋,施庄严妙色,说无嫉姤果,当感妙同分。」】

第二是形色圆满,它的因是施灯等光明,或者惠施鲜净衣物,让别人看起来很好,心里很欢喜,所以此生自己的形色也是这样。最主要、最根本的是要遮止瞋心,这个很难做,但非常重要,感得身相美妙,忍是根本。我们平常很容易犯瞋心,莫名其妙犯的不太多,通常总是因为觉得自己有道理;特别是我见很强、做事能力很强的人,在违背自己心意的时候,往往容易起瞋心,这个要小心。「施庄严妙色」是说总是和颜悦色地对人家,而且不嫉妒人家。平常我们强过别人的时候,很容易看不起人家;不如人的时候,又嫉妒人家。所以如果能够在强过别人时不骄慢,不如别人时不嫉妒,将来感得人身时的形色就是很善妙的,这就是形色圆满的因。

【第三者谓摧伏慢心,于尊长等,勤礼拜等,于他恭敬,犹如仆使。第四者谓于乞求衣食等物,悉皆施惠,设未来乞亦行利益。又于苦恼及功德田,乏资具所,应往供施。第五者谓修远离语四不善。第六者谓发宏愿,于自身中摄持当来种种功德,供养三宝,供养父母,声闻独觉,亲教轨范,及诸尊长。第七者谓乐丈夫所有功德;厌妇女身,深见过患;乐女身者,遮止欲乐;将失男根,令得脱免。第八者谓他不能作,自当代作;若共能办,则当伴助;惠施饮食。】

第三族姓高贵,在因地当中要摧伏慢心,对尊长要恭敬礼拜,就像仆人一样。骄慢的人将来可能感得畜牲或下贱种,所以千万不要骄慢。第四是财位。这个因是碰到有人来求东西,不管吃的、穿的,都尽量给他;即使他没有来求,晓得他穷,也主动帮忙他。而且对于苦恼田(悲田)和功德田(三宝),当他们资具缺少的时候,能够去供养、布施。第五是信言圆满。这是因为我们因地当中不说无意义的话,如果妄言、离间语、粗恶语、绮语等无关紧要的话不说,能感得所讲出来的话就产生这样的效应。
  第六大势名称,势力很强大,有很大的威望名称,这怎么来的?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发宏誓愿。我们学了佛以后,都会发宏誓愿,可是大多只是一句空话。我自己想想也是一样,常发愿「我一定要成佛!要救一切众生!」发完了以后,到底怎么去做却不知道。如果发的愿是要救别人,行为却是为了自己,这种愿不能说没有用,但真正说起来也很难说有用。我们现在想照着《菩提道次第广论》走上去,这种现象都应该要很正确地认识。除了这样还要摄持当来种种功德,所以不但要发大愿,而且要实际上去做,这个很重要。如果发了愿但实际上还都是为了自己,这个是摄持的功德还是非功德,我们应该要分别得出来。之所以要去供养三宝,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要满这个愿,所以行为这样去做,出世间的是供养三宝,世间的是供养父母,此外,还要供养声闻、独觉、亲教、轨范及诸尊长。
  第七丈夫性,要得到丈夫身,内心要生起对丈夫身的好乐,厌患女身,深深感到女身的不理想,这是对自己而言。万一有人对女身欢喜的话,遮止他这种欲乐,因为有可能因这样的关系,下一世会失去男根而转变成女身。告诉他这个道理,使他下一世不失去男身,这样我们就可感得丈夫身。第八是大力具足,为什么能感得这个大力量,就是因地中不但我自己去做,如果别人不能做的,还要代他做,或者像前面供养中说的,我带着别人一起共办,用种种的方法帮助别人做。如果单单供养,会感得财富,自己去做,会感得具足大力。有的时候,你出钱而由他去做,你会感得有钱,但是不具足大力;他努力去做,他会感得具足大力,每一个因果的关系要弄清楚。以上就是得到修种智所依圆满异熟的因。

【如是八因,若具三缘,能感最胜诸异熟果。于其三缘,心清净中待自有二,谓修彼因所有众善,将用回向无上菩提不希异熟;由纯厚意,修行诸因势力猛利。】

修这八个因的时候,还要几个条件──三缘,如果能够以三缘去修这八因的话,就能够感得最殊胜的异熟果。有了这个异熟果去修行,就远比一般来得快、好。这三缘是心清净、加行清净、田清净。心清净分两方面,一个从自己方面看,一个从对方去看。从自己方面看又分两点:第一是修彼因所有众善,将用回向无上菩提不希异熟,第二是由纯厚意,修行诸因势力猛利。这完全是由内心去看的。修前面的异熟八因,一定有很多善的功德,这功德要回向无上菩提,不求其它的,这是第一个。这文字很容易懂,真正要体会得到却很难,做到更难。比如说,我在常住很认真做事,不计一切辛苦愿意去做,常住有事情就找我做,有好事却轮不到我了!如果是你,你心里怎么想?辛苦了半天,好事轮不到我。诸位自己想一想,我做好事的目标是求什么?我们不知不觉当中是为了自己,会觉得做了很多努力以后,怎么没有轮到我!尽管嘴巴念功德回向无上菩提,不希异熟,但是内心要的却是这些!这里不要单单在文字上转,我们一定要了解文字所指的真正内涵,然后对境时不断地去磨炼,要多祈求、多忏悔,这对我们非常重要。还有在修的时候,「由纯厚意」,纯是内心当中非常纯净,毫无杂染,厚是力量非常猛利,不是虚虚浮浮的。修得非常猛利,然后回向无上菩提,这样自然而然内心是最清净的。以上是对自己方面,跟别人无关。

【待他有二,谓见同法者,上中下座,远离嫉姤,比较轻毁,勤修随喜。设若不能如此而行,亦应日日,多次观择所应行事。】

心清净当中,对别人应有的心态有两点:第一点,在修行过程当中,一定有修行的助伴──同法者,包括上中下座。平常我们在不知不觉当中会比较、嫉妒,应该怎么办呢?认识内心这个杂染,遮止它。通常别人做了以后,我们心里会嫉妒他,乃至嘴巴上讲「这有什么了不起!」这都是比较、嫉妒、轻毁。怎么办呢?勤修随喜。心想:真好、真好,他做到了!不管对上中下座都应如此,这要跟前面配合起来做,这是第一点。

万一做不到怎么办呢?时时去观察自己的内心,我为什么做不到?我应该做的是什么?因为你不断地去观察、注意,就晓得病在哪里,怎么去对治、改善它,这个都是在对境的时候去修。有些人说修行要关起门来,其实不对境你修什么呢?没有境根本不晓得内心有什么毛病,要对境,随眠种子才会被引发起来,这样才有机会把它净化,但并不是叫我们面对粗暴的境。所以修行过程当中,助伴是非常重要的,外面粗暴的境界要远离,但修行助伴是不能远离的。

一个人关起门来修行,一般都会习定打坐,有些人一坐下就打瞌睡也不知道;即使入定了,八万大劫以后出定,一点用处都没有,那个时间完全浪费掉了,因为你的习性一点都没有动,这在后面会详细说明。修行的中心在智慧,学定也是为了得定以后,智慧才会真正地深入。普通我们并不了解修行是要在境上修,认为自己的心很乱,要安定一下,就不去对境。这一点后面会一层一层深入地告诉我们。以上是心清净。

【加行清净中,观待自者,谓于长时无间殷重,观待他者,谓未受行赞美令受。已受行者,赞美令喜,恒无间作不弃舍作。】

行为当中也分为对自、对他,对自己方面要长时间不断地修,修的时候要很认真,不要轻忽,不要马马虎虎。对他人方面来说,与周围的人互相劝勉增上,如果他还没有接受、还没有照着去做,用种种方式去赞美,希望他们也能照着这样去做;已经做的,赞美他,使他欢喜。这跟世间不一样,世间是我做了怕别人也做,别人做了我就嫉妒。这里恰恰相反,尽量帮助别人使他做到,这也是很不一样的地方,凡是这种道理,都要衡准自己的内心。然后做这件事情要恒常无间,遇到困难不要弃舍,这是加行清净。

【田清净者,谓由彼二意乐加行,能与众多微妙果故,等同妙田。此等是如〈菩萨地〉说,以释补满而为宣说。】

田清净就是指对象。由于内心的意乐跟加行好,就等同妙田一样,结果一定是很好的,所以只要意乐加行对了,田可以不管。强调这一点有一个特别的意义,虽然这里讲的是最基础的部分,可是这是共下士,不是下士,这两个是不一样的。我们真正的目标是在上士,要发菩提心,学菩萨行。发菩提心并不是因为帮别人有什么好处,而是因为要救他,所以我要成佛,完全是从内心去讲,根本不讲田的。世间人会因为这个人是高官、有势力,所以去为他做事,否则的话就不去;或者这位法师有功德,我去供养,否则不去。然而佛法里边真正发菩提心不是这样的,完全从内心上面讲,当内心到了一定程度以后,田就不是问题。  

前面具力业门当中也特别地讲到几个特点,里边最重要的是意乐,意乐门如果达到菩提心的程度,会有无量无边的功德。既然我们要修行,应该把重点放在这个上头。所以在下士的时候,就让我们认识真正修行完全是在自己的内心,但这内心不是一个空话,还要行为跟它相应。所以平常我们就很重视动机,这非常重要。要去兑现这个动机,还必须有正确的方法,所以动机是一个总相,方法是别,然后要去做这件事情还必须要有力量,这是我们需要了解的特点,虽然这是在共下士部分,整个修行具体而微的内涵都在里头了。  

以上这些是《瑜伽师地论》〈菩萨地〉上面讲的,对于前面所讲的业的其它部分,我们修行人都应该知道。

※﹝第三、思已进止道理中分二:①总示,②特以四力净修道理。今初﹞

前面二科是从理论上面了解,建立正确的知见,下面还要去行持,该做的进,不该做的止,这个道理现在分两部分来讲。

【如《入行论》云:「苦从不善生,如何定脱此,我昼夜恒时,理应思惟此。」】

《入行论》上面告诉我们,苦是从不善所生的,这个苦当然不是我们希望的,要想从苦当中解脱出来,眼前我们真正要做的事情,就是懂得道理以后,要昼夜恒时,不管是白天或晚上,不断地去思惟这件事情。

这里有一个问题,白天固然要思惟,晚上你怎么思惟?前面四种资粮中提过,如果很认真地思惟的话,虽然睡觉了,这个相续还在继续地转,所以第二天起来,脑筋自然跟它相应。平常我们早上起来懒懒散散,就是因为睡下去的时候没有好好地思惟,假定很认真思惟,不管睡的时候,乃至于睡醒后它也会相续。平常我们很多事情,大的不谈,就以小的事情来说,例如会无心地去开玩笑,这就是因为没有认真如理思惟过。假定常常很认真地思惟的话,一对境,你所思惟的这些自然就现起来,就不会随随便便去做了,所以我们修行人平常就要努力地去如理思惟。

我们通常都是思惟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我记得刚出家的时候所依止的一位阿阇黎,他常常跟我说:「人家是不能害你的,都是自己伤害自己!」明明是人家来找我麻烦,怎么是我伤害自己?现在才懂得,如果自己努力去如理思惟的话,各人造业各人受,而且他也不一定是伤害你,可能随便看你一眼,你心里就嘀嘀咕咕想一大堆,我们常常会犯这个毛病。虽然有最好的脑筋,一天到晚就攀烦恼,愈攀愈大,还以为在谈修行。所以这里告诉我们,应该昼夜思惟这个道理。

【又云:「能仁说胜解,一切善品本,又此之根本,恒修异熟果。」】

现在我们知道应该修行,修什么呢?世尊告诉我们一切善法的根本是胜解,尤其是对业果,如是因感如是果的必然道理,要产生决定的胜解。生起胜解以后,自然而然对境的时候,知道这个境界的现起是往业所感之果,既然不欢喜这个果的话,当然不愿意再造这个恶果的因,自然就不会再去攀烦恼。所以真正伤害我们的是愚痴无明,这个道理就非常清楚了。

【谓既了知黑白业果,非唯了知即便止住,应数修习,以此是为极不现事,极难获得决定解故。】

现在了解了黑白业感果苦乐的必然道理,不是了解了就算,应该要数数修习,不断地去思惟,因为业果是很难完全深细了解的。法有三种:有一种叫显现法,比如说什么叫木头,你一看就知道了,包括眼前我们看得见的很多东西,这叫显现法,它是很明显的,乃至于就显现在你眼前。另外一种叫晦隐法,它的内涵比较晦隐,比如说关于理论上的很多抽象的东西。业果的道理是极晦隐法,这里翻成「极不现事」,非常深奥,因为它牵涉到十方三世纵横交叉的因缘,所以对这个道理是很难获得决定解的。

佛法的中心是性空缘起,要了解空性,比起业果还容易一点,因为空性可以靠推理了解,但是缘起,就不是道理能够推出来的。我们可以用事实来证明这一点,佛法讲性空跟缘起,两者是分不开的,一切法因为是缘起,所以它不是天生的,因此称它为性空。要想真正地了解性空,你只要去学罗汉就够了。佛说最快三生,第一生是下种子,第二生集资粮,第三生你就可以证果;可是要想对性空所现的法界缘起究竟圆满了解的话,要三大阿僧祗劫,两个时间差得太悬殊了。小乘利根最快三生成就,钝根的就算三生不行,大概六十劫也就成功了,可是佛道要修三大阿僧祇劫,这不能比。因此我们现在真正趣入之点,第一步应该多去思惟异熟果,不要动不动就讲空,应该在缘起上面努力地勤修、勤思惟。

【此复如《三摩地王经》云:「设月星处皆堕落,具山聚落地坏散,虚空界可变余相,然尊不说非谛语。」于如来语,应修深忍,若未于此获得真实决定信解,任于何法,悉不能得,胜者所爱,决定信解。】

《三摩地王经》说,假设月亮、星星统统掉下来了,山、聚落,乃至整个大地都散坏了,甚至虚空都可以变成其它的相貌,也就是说世间样样东西都可以变的,但是世尊绝对不会说不真实的话。这里特别是讲关于因果的道理,我们要对它生起深忍信,这个信心不是知道了就可以,要不断地修,修到深深地忍可于心,在任何境界上面不会动摇,这是我们现在要努力的第一步。

大师亲口告诉我们,对于业果的内涵,如果不能获得真实决定的信解,那不管我们学习什么法,都不会跟佛法相应,所以都不能令胜者(就是佛)欢喜。今天我跑去供养等等,但是内心当中跟佛法不相应,佛菩萨会觉得很可惜。佛菩萨真正欢喜的是我们对业果有很完整的认识,这一点我们要清楚。

【如有一类,说于空性,已获决定,然于业果无决定信,不慎重者,是乃颠倒了解空性。解空性者,谓即见为缘起之义,是于业果发生定解为助伴故。】

有些人觉得他已经对于空性得到决定了解了,但是对于业果却没有决定的信解。如果对于业果产生决定的信解,他的行为一定是非常慎重,因为他知道任何一个小小的行为都会感得深远的影响,所以绝对不会乱来。如果自以为对性空已经有了决定解,但对业果没有决定信,乱来而不慎重,那他对空性的了解一定是错误的、颠倒的。

什么是真的解空性呢?要了解正因为是空性,所以一定是缘起,真实了解空性的一定见到缘起,缘起用业果来说就是什么因感什么果,空性一定跟因果的缘起法则互为助伴,分不开的。比如两枝筷子你必定同时拿着才能夹东西,也就是说任何一样东西的存在,必然是因缘相依相待而成,因此它一定是性空。所以真正了解空性的话,一定能很清楚看见缘起。

我们眼前一切的苦乐、一切的境界,佛说这些都是果,这个果一定有因,它的因就是我们造的业。因此眼前所有的一切不是天生来的,不是必然如此、坚固不动的,它本身没有一个确定的、固定的特征,所以叫性空。所以缘起跟性空其实是一件事情的两个面,因此面对境界的时候,看见了性空,就知道它一定是缘起;看见了缘起,就知道它一定是性空。于是行为上就会非常慎重,一举一动一定是从行善去恶下手,而这件事情是从内心当中的意乐开始,要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这对我们非常重要。因此大师一再地引用经论说明,要我们对业果发定解、发深忍信。

【即彼经云:「一切诸法如水月,等于幻泡阳焰电,虽诸死已往他世,有情意生不可得。然作诸业终不失,如其黑白成熟果,如此理趣门贤妙,微细难见佛行境。」】

一切法就像水中的月,这是一个骗局,看起来明明有月,但那只是一个影子,一切法真实的情况就是如此,所以世间的一切叫缘起有,因缘具足的时候它就现出来。以佛法来说,各宗各派对缘起性空有不同的说法,宗大师所宗的应成,是强调「世俗幻有,胜义真空」,就本质来说是没有的,就像水中月,你去捞是捞不到的;但是不能说它完全没有,因为明明水中现出月亮。这个月亮怎么来的?它的因缘条件要有水、天上的月亮,还有你的眼根,它就现出来了。实际上世间万物无一例外,都是因缘和合而显现的,没有真实的本质。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我们会感觉一切都很实在?现在进一步来说,就像小孩子看见水中的月亮,他不会像我们一样清楚知道这个不是真的;同样这一切法,在佛菩萨看起来,就像水中的月亮一样,但我们不了解!以智慧的年龄来说,我们是个小孩,我们现在努力的,就是照着佛的方法让智慧增长,到某一个程度,就了解诸法的本性是空的,但并不是没有(认为没有则是断灭见,那是外道见当中最可怕的一种)。所以我们称它叫幻有或者叫假有。除了水月以外,幻、泡、阳焰、电都是比喻同样的内涵。幻是虚幻的,平常我们说的电影,那就是幻,泡是水泡,生起后一下子就消失掉了,阳焰以前讲过了,闪电也是如此。

不但外在事物如此,我们人也是一样。一般人认为死后好像有一个灵魂跑到下生去,依佛法来说没有这样东西。但是妙了,说它没有,但我们所造的业却不会失去,有情就像水中月一样,你不能说它没有,然而它就是这样的虚幻。这个道理很深,《广论》整个理论告诉我们就是这个,遵照着这个次第一步步走下去,我们终于会看清楚这个事实。前面说「诸业于生死,随重近串习」,尽管我们造了很多恶业,可是如果继续不断地修行,到后来亲自证得空性以后,你会感觉一切的缘起还在这里,但却是如幻如化。

证得缘起如幻如化有什么好处呢?当你真的证得了空性以后,就算在地狱里边,你也没有什么痛苦。证得空性本身就有一种妙乐,平常我们一谈乐就会贪着,如果以世间的乐去衡量,不知错到哪里去了。所以很多人觉得修行如果一点快乐都没有的话,有什么意思呢?不是这样的,真的拿掉我执以后,佛法当中的妙乐才会现起,那种妙乐是无与伦比的,你一旦感受过,世间最好的你都不要了,这个是它的特点。

有情虽然不可得,但业却是丝毫不爽,这个道理非常奥妙、细微,我们很难看得见,只有佛才能够彻底了解,所以说是佛所行的境界。因此我们只有对佛生起真实的净信,照着他的方法去思惟,使自己的念头跟着他转。也许大家会觉得好像有一点困难,实际上这个事情并不困难。举个实际上的例子来说明我们人人具有这个能力。一般人都相信营养,不但相信,而且很注重,这种概念并不是天生来的,是社会当中给我们的讯息,我们从小得到的讯息就是这样,自从读了「新世纪饮食」以后,晓得这是个骗局。明明是假的,会伤害我们的,我们听了它都学得会;现在真实的,对我们有利的,反而学不会,有这种道理吗?这是一个事实。所以一定要把知见改过来,真正了解了这个利害关系,而且经过很严密的理论去思辨,确立不移,到那个时候才照着去做,把我们的习惯改过来。以前我们都缘着错误的知见牢牢执着,现在要把错误的地方舍弃掉,内心当中真正第一个要做的就是对善法要把握住。

【是故应于缘起二业,及诸因果发生定解,一切昼夜观察三门,断截恶趣。若不先善因果差别,纵少知法,然将三门放逸转者,唯是开启诸恶趣门。】

所以我们对于缘起的善业、恶业以及因感果的道理,要产生定解,了解了以后,日夜都要拿这个标准来观察自己的身口意,断除恶趣的因。假定对于因果细致的内涵不能善巧地了解,就算稍微懂得一点佛法,也不会认真去做。如果对因果有确定的认识,你会感觉到自己随便一动,可怕恐怖的恶因就在里面了,那时就会从内心策励自己。也就是说你很清楚这个东西是有毒的,碰不得,乃至于像毒气一样,那你一定是想尽办法要逃出去都来不及,所以这才是我们修学的根本。假如对因果不了解,就算其它的佛法稍微了解一点,身口意三业还是放逸而转的话,你懂得的佛法对你并没有太大的帮助,所造的行为将来还是带你到恶道当中去。

【《海问经》云:「龙王,诸菩萨由一种法,能断生诸险恶恶趣,颠倒堕落。一法云何,谓于诸善法观察思择,作如是念,我今若何度诸昼夜。」】

《海问经》就是《海龙王经》,前面说过的《十善业道经》就是《海龙王经》的一品。佛回答龙王的问题,告诉他说:菩萨只要能够把握住一种法,就能够断生恶趣,能够避免颠倒堕落,这一法就是对善法不断地去思惟观察,脑筋当中时时要想:我现在应该怎么真正有意义地过日子。一天到晚把这个概念放在脑筋当中,对境的时候就晓得怎么去恶修善了。

【若能如是观相续者,诸先觉云,此因果时,校对正法,全不符顺,于此乃是我等错误,全无解脱。校对业果,是观顺否,若以法校自相续时,全无符顺,而能至心了知如是,是为智者。《集法句》云:「若愚自知愚,是名为智者。」若校法时,与法乖反,犹如负尸,自妄希为法者、智者、净者、极顶,是为下愚。《集法句》云:「若愚思为智,说彼为愚痴。」故其极下,亦莫思为于法已解。】

这样去观察会产生什么效果呢?很多祖师、先觉们说,当眼前的果报现起的时候,如果依前面学的这个正法来比对,会发现自己差得太远了。就是因为我们前面因地当中做错了,所以现在才不能得解脱,因此面对眼前不理想的情况,会反省自己造了什么业而感得这个果,以此策励自己,不会对境去抱怨。

拿法来检查自己的身心时,发现自己一无是处,若这个认识不是嘴巴上说说,而是至心了解,这样才是真正的智者。如《集法句》说:晓得自己愚痴的人,实际上才是有智慧的人。反过来,如果自己内心跟法完全相反,就像背个死尸,也就是我们说的行尸走肉,外表像人的样子,实际上一点内容都没有,还觉得自己是最了不起的、最清净的,这就是最下愚的人。如《集法句》说:愚的人如果还自己觉得有智慧,那是真正的愚痴。所以无论如何也千万不要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了。

【又博朵瓦则引此《本生论》文观察相续,如云:「虚空与地中隔远,大海彼此岸亦远,东西二山中尤远,凡与正法远于彼。」此说我等凡庸与法,二者中间,如彼诸喻,极相隔远。此颂是月菩萨从持善说婆罗门前,供千两金,所受之法。朵垄巴亦云:「若有观慧而正观察,如于险坡放掷线团,与法渐远。」】

博朵瓦就引《本生论》的内容来观察他自己的身心,论上说虚空跟大地隔得很远,大海此岸跟彼岸也隔得很远,东西两座山更是相隔极远,而我们凡夫跟正法的距离比这个还要远,所以更需要努力!这个偈是月称菩萨为了要修行,想尽办法去找教授,后来找到持善说婆罗门,供了千两金以后得到的。古人求法的精神就是这样,现在我们一点都不希求,送上门来还不愿意,这就是我们的愚痴。反过来说,我们这么愚痴居然还遇到法,什么原因这里不细说,自己可以好好地想想看。或者更进一步来说,我们的确也想修行,可是往往都在文字上面转,而不在实际生活中去努力实践,这一点是我们应该注意的。

祖师朵垄巴也说:假定我们有观察的智慧,去作真实的观察,会发现自己就像从很陡的坡上滚下来的一个线团,越滚越远,我们凡夫跟正法也是这样,差得太远太远。你不观察觉得没什么,一观察就会发现这样的现象。

【如是思已,遮止恶行之理者。如〈谛者品〉云:「大王汝莫为杀生,一切众生极爱命,由是欲护长寿命,意中永莫思杀生。」谓十不善及如前说,诸余罪恶,发起意乐,亦莫现行。应修应习,应多修习,静息之心。】

当我们这样去思惟了以后,一定会遮止自己做坏事情。就像〈谛者品〉当中说:「大王你不要杀生啊!一切众生都很爱惜生命,如果真的想要健康长命,那就不要杀生。」现在世间人都讲究营养,他也未尝不想为自己求长寿、健康,为此而去杀生,结果这是短命多病之因,这就是世间的颠倒,这是最可怕的。所以对于十不善以及前面所说的种种恶,我们内心的意乐和身口的行为,都千万不要去做,这一点要非常注意。

前面告诉我们,对于黑白业不仅仅是了解就可以,应该努力地深入,这是很难懂得的极晦隐法,要拿来校对、衡准自己的内心。这里有一点相当重要,业的第二个特点,它会增长广大,这个主要就是指内心的意乐。因为是由意乐推动而造业,造了以后,又由于意乐的关系,它会增长,因此我们真正要观察思惟的最主要的重心还在内心。基于这个原因,我们学佛要从了解业下手,不在外面的事相好坏。拿佛法来看,外面的事相根本没有好坏,完全是我们自己安立的。譬如有的地方靠左走,有的靠右走,到底哪一个对,就看你怎么安立。如果你仔细观察,世间所有的事情都是这样的,我们自己安立了以后,自己也困死在这个里头,还要跟人家讲道理。所以祖师有一个比喻:就像自己画了一个鬼,看了很害怕,然后还振振有辞要讲道理。这一点我们要很认真仔细地去了解。

所以,应该多修习静息十不善之心。修习两个字本来是一起的,这里分开来讲无非是加强策励,一再地叮咛,这个才是我们应该努力的。应该净修我们自己的内心,遮止透过贪、瞋、痴所造的十黑业。反过来说,应该努力地从内心上面无贪、无瞋、无痴地去造十善业。

【若未如是遮止恶行,虽非所欲,然须受苦,任赴何处,不能脱故。是故现前似少安乐,然果熟时,虽非所欲,泪流覆面,而须忍受,如是之业是非应作。若受果时能感受用无罪喜乐,如是之业是所应行。】

假定没有遮止自己的恶行,那么一定会感得苦果,虽然这个果不是我们所要的,但是一定会受,逃也逃不了。通常造恶业时,眼前好像是有一点好处,然而将来感果的时候,是非常痛苦的,虽然我们不希望这样,可是逃不了,只能非常痛苦地泪流满面去忍受。了解这个道理的话,眼前虽然有少少的安乐,也绝不要去做。

反过来,眼前虽然不安乐,乃至于很辛苦,但果是好的,这种事情我们应该去做。要注意哟!身的辛苦容易挡,一般人都做得到,这里说的是心。前面一再说,意乐才是真正重要的。有很多人很勤劳,不怕吃苦,我自己以前犯这个毛病,周围太多人也都是犯这个毛病。反过来说,并不是说内心把握住了,身口上面却都没有行为,这样也是空话啊!内心当中真地把握住的话,身口更是会努力地跟着去做的。

【《集法句》云:「若汝怖畏苦,汝不爱乐苦,于现或不现,莫作诸恶业。设已作恶业,或当作亦然,汝虽急起逃,然不能脱苦。任其居何处,无业不能至,非空非海内,亦非入山中。」】

假定你怕苦,那么对于种种的恶业,不管眼前或将来都千万不要做。已经做了,或者将来可能做的,不管你怎么逃都逃不了的,造了业一定会感苦果。经典上面有很多这种公案,如果仔细观察,在我们周围也可以看得见。不过因为业是极晦隐法,我们能看到的是果,深远的因都看不见,实际上往往就在眼前我们也看不见,这个愚痴就是我们的致命伤。

【又云:「诸少慧愚稚,于自如怨敌,现行诸恶业,能感辛楚果。作何能逼恼,泪覆面泣哭,别别受异熟,莫作此业善。作何无逼恼,欢喜意欣悦,别别受异熟,作此业善哉。自欲安乐故,掉举作恶业,此恶业异熟,当哭泣领受。」】

我们智慧非常地欠缺,愚痴、幼稚,虽然想找快乐,不希望痛苦,实际上却造了很多苦因,所以说「于自如怨敌」,现行当中造种种的恶业,将来一定会感得苦果,所以完全是自己伤害自己。感果的时候会令你痛苦、痛哭的,那这件事最好不要做,不做这个才是对的。反过来,将来感果的时候,内心当中不会烦恼,而且很欢喜,这种业应该去做。通常我们为了求取一点安乐,掉举(就是随顺着贪的散乱)而造种种的恶业,将来领受的时候是非常痛苦的,痛苦到我们无法忍受,乃至会痛哭。

【又云:「恶业虽现前,非定如刀割,然众生恶业,于他世现起。由其诸恶业,各受辛异熟,是故诸众生,于他世了知。如从铁起锈,锈起食其铁,如是未观作,自业感恶趣。」】

这个恶业的因,它不一定会像刀割一样痛苦,也就是说,无论如何是能够忍受的。假定不了解业果的道理,去造了恶业的话,下一世会感苦果,而且感果时还继续地造恶。继续地增长下去,会受到非常痛苦的异熟果报。我们自己造了业以后伤害自己,假定对这个道理没有观察,而任意去造不相应的恶业,将来就感到恶趣的苦果,就像铁生了锈把自己腐蚀掉一样。所以凡是真的修行人,都有一个特征──重视业果。

【康垄巴谓朴穷瓦云:「善知识说:唯有业果是极紧要。现今讲说听闻修习,皆非贵重,我念唯此极难修持。」朴穷瓦亦云:「实尔。」又敦巴云:「觉口窝 瓦心莫宽大,此缘起微细。」】

真正的善知识都告诉我们,最最重要的是业感果的道理。眼前所有的讲说等等,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并不是不要讲、听、修,而是说我们下脚第一步真正要努力的,是要对业果如理地了解,了解以后要如理地思惟,进一步要如理地去断应断的、作应作的。前面一再说,业果是非常不容易了解的极晦隐法,我们只有凭净信心,平常的时候多拿这个道理去思惟、观察。现在最遗憾的就是一般修学佛法的人,大都忽视业果,好像觉得无关紧要,尽管大家嘴巴也讲业,但真正忙的都不是这些。我们虽然了解了,平常应该多去观察自己的内心,不懂的地方大家互相讨论,但不要老停在文字上面空转,这是我们特别应该注意的。

敦巴尊者也说:觉口窝 瓦(就是平常对人家尊重的称呼),对业果不要马虎啊!心里面不要觉得无关紧要,因为这个缘起业感的道理是非常细微的,必须好好地思惟观察,才能多少对它有一点认识,真正依所学而增上。

【朴穷瓦云:「我至老时,依附《贤愚》。」霞惹瓦云:「随有何过,佛不报怨,是方所恶,宅舍所感,皆说是由作如此业,于此中生。」】

这些祖师都是把阿底峡尊者最圆满的教法在西藏传承下去最重要的大德,所以处处引这些大德的话,这都是他们亲身的体验。朴穷瓦说:「我一直到老了,都依着《贤愚经》去行持。」就是说学了一辈子,他还在修持业果。我们现在刚刚学了一点点就不要了,何等荒唐!这是我们真正学佛的人最最重要的一个下手处。《贤愚因缘经》是专门讲因果缘起,造了什么业感得什么果。就算遇到佛,你造的业还是得自己受。我只能告诉你这个道理,自己要努力去如理地忏悔。在业没忏净之前,除了去受别无他法,当然最正确的忏悔方法,下面都会告诉我们。我们世间人遇到不理想的情况,往往都会抱怨。霞惹瓦祖师告诉我们:佛不论遇到什么事,绝对不会抱怨。因为不管遇到什么境,真正重要的原因都是自己造了业,所以就会受这个业所影响,乃至来生就感得这个果报。

上面是总的特别叮嘱、策励我们几个重点,首先说明业果的道理非常深细、非常难了解;其次是说业果跟空性是不能分,互为助伴的。很多不了解的人,以为空性是什么都没有,于是认为业果也不存在,这是断灭见,是最大的错误。了解了业果的道理以后,拿法来检查自己,从起心动念上面去看,之后要努力地去修习,乃至于到老了还不停。

【第二特以四力净修道理者。如是励力,虽欲令其恶行不染,然由放逸、烦恼盛等增上力故,设有所犯,亦定不可不思放置,须励力修,大悲大师所说,还出方便。此复堕罪还出之理,应如三种律仪别说。】

对于已造的恶业,特别地要以四力来净化它。虽然我们很努力,希望不造恶,但是由于放逸──这个是无始以来的习惯,一个不小心就来了,所以修行一定要精进地念念增上,稍微不小心,毛病就来了。由于放逸以及强盛的烦恼等这些力量,万一犯了,怎么办呢?犯了以后,绝对不可以马马虎虎就算了,一定要照世尊告诉我们忏悔的方便,使自己能够重新从犯罪当中透脱出来,回复戒体的清净。

受戒后如果犯了戒(所谓堕罪就是犯了戒),每一种戒律中都有说明应该要怎么忏。三种律仪就是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怎么受、怎么忏,各有不同的仪轨,应该照着这个仪轨去忏悔。

【诸恶还出者,应由四力。《开示四法经》云:「慈氏若诸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则能映覆诸恶已作增长。何等为四?谓能破坏现行、对治现行、遮止罪恶及依止力。」作已增长业者,是顺定受,若能映此,况不定业。】

若是犯戒,则照仪轨来忏悔,除了这个以外,其它的恶统统都应由四力忏悔来还净。世尊对慈氏菩萨提示说:如果菩萨摩诃萨修行做到了这四法,就能够把以前所造已作增长的恶遮止掉。已作增长是定受的业,这样都能遮止,何况其它呢?也就是说,只要我们真正能够照着四力去忏悔的话,以往的业全部都可以遮止。四力就是破坏现行、对治现行、遮止罪恶、依止力,下面分别来说明。

【此中初力者,谓于往昔无始所作诸不善业,多起追悔,欲生此者,须多修习感异熟等,三果道理。修持之时,应由《胜金光明忏》及《三十五佛忏》二种悔除。】

第一个破现行,这个最重要,这个现行就是我们眼前造恶的内心相续。对没有修行的人来说,整天都在烦恼恶业的等流当中。如果受了戒,真正得了戒体以后,戒体有一个作用力量,它会把随顺世间的现行挡住,但如果力量不够的话,这个又会冒出来。所以我们第一步要观察的就是平常自己是什么现行,了解了道理以后,真的要去修习,不是只有讲说。平常我们就欢喜讲说,这就是跟烦恼恶业相应的现行,由于这个现行,无始以来相续地造作种种杂染的不善业,了解了这个对我们的伤害、过患,就会懊悔自己怎么这样无明呢!前面说过在十种不增长业中第九种是追悔,造了以后你生起追悔的心,那么这个业不会增长。实际上真正对治过程当中,第一就是要针对着自己所做的恶业生起追悔心,以前欢喜做,现在不欢喜,恰恰相反。

忏悔必须是针对着自己的问题去追悔。我们现代的人常常有个错误的概念,「我已经做很多好事了,造一点点恶业没关系。」这不是正对治。造很多善业,譬如供养三宝,这的确有功德,可是如果不能从内心上正对着所造的罪去忏悔的话,将来这个功德还是会感果的,下一生你会很有钱,而有钱人却最容易造罪。如果你不是财敬供养,而是做很多事情很能干,这也有功德的,但是这个功德抵不掉平常所犯的罪,下一世再来脑筋也很灵活,但脑筋灵活的人又容易造罪,这是我们必须了解的。眼前新种的因是这样,反过来看看眼前的状态,也就是以前的因所感得的,所以正对着恶业去追悔非常重要,不经过仔细的观察,我们不大容易认识这一点。

要生起追悔心,必须多思惟观察造业感果的道理。虽然讲三种果:异熟、等流、增上,实际上这三种果是同时的,造业的时候也是同时的。譬如我们用身、口、意去造业,这是分不开的;造业的时候,我帮你或我伤你,我跟你也是分不开的;我做这件事情时是什么心情、在什么情况之下做的,这都是同时的,所以感果的时候也是同时的。但是为了方便讲解,分成三种来说明。

异熟先不谈,先谈其它两种果。譬如就我们现在的状态来说,假定我想修行,可是身体、精神都不好,乃至于多病、短寿、根残缺、脑筋糊涂,这样要修行就不灵光,这是领受等流果;或者我们内心跟佛法不相应,做坏事却很起劲,这是造作等流果。外面的环境处处逼得我们简直透不过气来,这是增上果。所以我们可以从因或果仔细去观察,不断地去思惟、修习,对于如是因感如是果的道理就会获得决定胜解,如果能这样,就一定会起追悔:「啊,我怎么这么差!」所以前面说在果现起的时候,我们要依法去检查因在哪里,从眼前新种的因(起心动念)去注意。

对业果认清楚了以后,忏悔的时候有专门的忏法,可以拜三十五佛或读诵《金光明经》,这是第一追悔力。

【第二力中分六:依止甚深经者,谓受持读诵《般若波罗密多》等契经文句。胜解空性者。谓趣入无我光明法性,深极忍可本来清净。】

第二就是对治力,追悔是把现行抑制住,可是它潜在的力量还在,对治是把那潜在的力量也净化掉。这有六种方法:第一要读诵甚深契经。第二要能够胜解空性。平常我们接触的都是世间那些染污的东西,内心就跟着它转,乃至于平常我们所讲的很多道理,未检查时,觉得它好像很合理,仔细检查,会发现根本没有什么道理,真正有道理的只有佛菩萨。所以对治力第一个是受持读诵契经,那就是佛告诉我们的真正的道理。第二个是照着这个道理认真去实践,能证得空性。这两个是针对我们世间这种错误的见解去对治,这是让我们造罪的根本原因。有很多人并不一定去做坏事,可是他喜欢跟人家讲世间的道理。佛法并不是否定世间,它还是承认世间的,因此有正、倒两种世俗。第一步先以世间的标准衡量,错的拿掉,进一步才来谈这个世间标准的真象是什么,这些我们都要了解。

【依念诵者,谓如仪轨念诵百字咒等,诸殊胜陀罗尼。《妙臂请问经》云:「如春林火猛焰炽,无励遍烧诸草木,戒风吹燃念诵火,大精进焰烧诸恶。犹如日光炙雪山,不耐赫炽而消溶,若以戒日念诵光,炙照恶雪亦当尽。如黑暗中燃灯光,能遣黑暗罄无余,千生增长诸恶暗,以念诵灯能速除。」】

这是一种特别的方法,就是照着仪轨念诵百字明等殊胜陀罗尼,百字明咒是最殊胜的专门忏悔罪业的方法。《妙臂请问经》举了好几个比喻来说明念诵的功效。首先说像春天树林里边有猛火在烧一样。树木过了冬天,树叶全都枯掉了,到春天嫩叶刚刚要生长的时候,也就是最干枯的时候,如果有大火来烧的话,一下就全部烧光了。这个比喻假定我们以持戒为根本,然后如法地去念诵百字明咒等,以很大的精进,能够把所有的恶业全部去除。第二以日光照雪山来比喻。炽热的太阳光照在雪山上面,雪很快就溶掉了。同样地,持戒、念诵像太阳的光明一样,照向所积累的恶业,恶业就如雪消溶一般都清净了。第三个以灯光照黑暗来比喻。黑暗不管积了多久,哪怕一千年,灯一亮都驱除掉了。

这里提到三样东西,第一个是火,第二个是日光,第三是灯光。经论上说有一种最细微的生物叫做贪木虫,它到哪里都可以生存,碰到火就不行了,就像我们的烦恼非常厉害,哪怕在很小的地方它都会生长,只有一样东西可以对治它──智慧,智慧火一来,它一定被烧掉,这是其中一种比喻。还有,光明可以驱除黑暗,不管灯光或太阳光,只要光明出现,任何黑暗都可以驱除,我们由于被无明黑暗覆盖而造的种种恶业,透由持戒、念诵可以忏净。

【此复乃至见净罪相,应当念诵。相者《准提陀罗尼》说:「若于梦中梦吐恶食,饮酪乳等,及吐酪等,见出日月,游行虚空,见火炽然,及诸水牛,制伏黑人,见苾刍僧苾刍尼僧,见出乳树象及牛王山狮子座及微妙宫,听闻说法。」】

不是念一下就可以噢!通常一个仪轨要念很多遍,这不是以数量为准,要念到见到净罪相才可以。净罪相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你修到相应的时候,连续出现相应的梦,不是偶然做一个无关紧要的好梦,就是净罪相了。它有一定的准则,这个我们要清楚。而且经论上特别告诉我们,单单作梦不可靠,因为有时候大力鬼、恶魔也有本事让你作梦,你信了他,那就非常严重。所以除了梦以外,最主要会增长跟法相应的善根,你会感觉到自己智慧渐渐增长,烦恼渐渐减轻,对事理的认识渐渐清楚,内外相应,这个才是安全的。

现在有很多外道,他有本事让你闭上眼睛观想,然后他就来加持你、让你作梦,在这种情况下,你如果以为是做了净罪的梦,那你真是做无明大梦了。就算做梦,也有它一定的准则,要在什么情况之下、要到什么状态,经论上都有清楚的说明,如果自己有智慧可以看经论,否则都要善知识来决择才可以。至于净罪相的梦,《准提陀罗尼经》提到很多种,这些都是好的迹象。

【依形象者,谓于佛所获得信心,造立形像。依供养者,谓于佛所及佛塔庙,供养种种微妙供养。依名号者,谓听闻受持诸佛名号、诸大佛子所有名号。此等唯是《集学论》中已宣说者,余尚众多。】

对三宝起很大的恭敬,造立佛像或供养佛、佛像,这些就是营福。「受持诸佛名号」,譬如药师如来、阿弥陀佛、十方诸佛;「诸大佛子」就是诸大菩萨的名号。实际上造罪通常都是伤害别人,要对治就是要反过来做,可是要有正确的方法,所以要依经论上的方法去做。此处大师举出这六点,是依照《集学论》上面说的,实际上其它凡是为净罪而做的善行,都是对治力。

【第三力者,谓正静息十种不善。《日藏经》说,由此能摧所作一切自作、教他、见作随喜,杀生等门,三门业障,诸烦恼障及正法障。《毗奈耶广释》中说:「若无诚意防护之心,所行悔罪,唯有空言。」《阿笈摩》中是故于此密意问云:「后防护否?」故防护心后不更作,至为切要。能生此心,复赖初力。】

第三个是遮止力,发愿遮止恶业,正对着十恶业,遮止它不要再作。经典告诉我们,由于这样去做,就能摧毁一切自作、教他、见作随喜的杀生等三门业障,乃至烦恼障以及种种跟法不相应的业障,都能够遮止。《毗奈耶广释》说:要防护将来不可以再作,假定没有防护之心,这个忏悔就只是空话。所以律典中会问:「你以后会防护不再做吗?」因此防护以后不再作,这是非常重要的。

遮止是遮止它不再现行,能够生起这样的防护心,要靠第一个破现行的力量。所以以追悔力挡住现行;然后以对治拿掉它,而发愿不让它再犯,这个就叫遮止。

【第四力者,谓修皈依及菩提心。】

第四个是依止力,要修皈依跟菩提心。我们平常造业就是因为内心当中依止着烦恼,虽不是刻意的,但无始以来的串习,自然而然起来的就是烦恼。世间的人可能认为自己平常并没有粗猛的烦恼,若以佛法的标准来看的话,世间整个都在烦恼当中。以世间的标准来说,所谓粗猛的烦恼一定要大发脾气才算,其它一般的都不算;佛法的标准不是这样,这个我们要了解。同样地,世间人讲的道理,就佛法来说,都是有问题的。

做一个以世间的标准来衡量的好人,容或不一定堕落恶道,但是终究还在轮回当中,既然在轮回当中,你怎么能保证永远不堕落呢?何况现在这个世界迅速地下堕,中国的传统虽以儒家为主,注重忍让、仁爱等等,但现在已经不是这样了,现在世间的标准都向西方看齐,认为如果他打你一下,你至少还他两下,下次他才不来伤害你,以此保护自己,完全不知道这是苦因。所以我们真正要依止的是三宝,佛才是真正究竟的觉悟者,若能更深一层发菩提心,要跟佛一样,那更好。

【此中总之,胜者为初发业,虽说种种净恶之门,然具四力,即是圆满一切对治。】

总之,虽然佛对我们刚刚开始修行的人,说了很多净除罪障的方法,然而只要能依照这四力去忏悔,所有的罪障都可以对治。以我们汉地来说,天台、贤首都有它的忏悔方法,如果我们仔细去看的话,四力忏悔就可以将它全部含摄了。

【恶净之理者。谓诸能感于恶趣中极大苦因,或令变为感微苦困,或生恶趣,然不领受诸恶趣苦,或于现身稍受头痛,即得清净。如是诸应长时受者,或为短期,或全不受。】

为什么忏悔能把罪障清净呢?像前面说的,造了很多非常严重的恶因,会感得到恶趣中受极大的痛苦,经过忏悔以后,只要受很轻微的苦恼,问题就解决了;或者虽然生到恶趣当中,但是不领受恶趣的痛苦。譬如饿鬼是极端痛苦,可是有很多鬼道的众生,他是到了恶趣,可是却有很大的福报。乃至于,有一种情况叫拍球地狱,阿阇世王就是典型的例子,他虽然还是掉到阿鼻地狱去了,但是像拍球一样,一下去就弹出来,地狱里什么苦他都没感受到,只是去了一下就出来了,这就是他忏悔的结果。或者本来要下地狱,现在头痛一下就解决了。总之,本来应该长时受苦的,或者变得很短,或者全不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

【此复是由净修之人力之大小,四力对治,圆不圆具,势猛不猛,及时相续恒促等门,故无定准。】

这要看修的人修时力量的大小,四力对治圆满不圆满,势力猛不猛利,以及时间长不长,没有一定的准则。这一点我们要注意,懂得了道理以后,接着应该努力去忏悔。有一些脑筋好的同学欢喜讲道理,讲完道理觉得懂了,但是不去修,这种人下一世都是世间聪明伶俐的人,但造恶的本事也一等,修行他就是没兴趣。眼前在这么好的环境当中,尚且如此,来生因为他很伶俐、很聪明,但不欢喜修行,所以一定会远离修行的团体。我们自己想一想,就算出了家,了解了这么多,但是如果换一个环境,比如你回家去住几天,你心里会不会受环境的影响?这是非常现实的一个问题!所以千万不要被自己这种习惯所限,这是非常重要的。

【诸契经中及毗奈耶皆说:「诸业纵百劫不亡。」意谓未修四力对治;若如所说而以四力对治净修,虽顺定受,亦说能净。《八千颂大疏》中云:「谓若凡是近对治品,可损减法,彼由成就有力对治,能毕竟尽如金秽等。正法障等一切皆是如所说法,由此正理,则妄执心,所作堕处可无余尽。诸经说云,『诸业虽百劫』等者,应知是说,若不修习能对治品;若不尔者,则违正理及违多经。说顺定受,应知亦是如此所说。说不定者,虽不修习能对治品,然亦应知不定感果。」】

前面说业造了一定不会消失,诸经及律典都说「诸业纵百劫不亡」,即使经过无量劫都不会消失。这个不亡是指没有修对治,如果修对治一定可以清净。就算顺定受(一定要受的)也能清净,何况是不定受。

〈八千颂〉就是《般若》。近对治品是指我们现在的四力忏法。正对治是要修证空性智慧,四力忏悔并不是烦恼的正对治,但是跟它靠近,跟它相似,而且也是正对治之前的准备,没有这个近对治的话,正对治也修不起来。《般若八千颂大疏》说:修近对治法可以减少,或者整个去掉恶业,如果能够成就这样强而有力的对治,就能像去除金子上面的脏垢一样,全部都可以去掉。我们所造的种种障碍当中,最严重的是正法障,而所有这些重障都可以去掉。由于这样的道理,由妄执心(就是错误颠倒的邪执,这是所有的罪障当中最可怕的)所造的种种会堕落的恶业,都可以彻底净除。经上说「诸业纵百劫不亡」,要了解这个是指不修对治,如果修了对治一定可以清净的。所以反过来说,假定修对治却不能清净的话,那就与其它经论相违背了。说顺定受(一定要感果受报的业)也是指没有修对治而言。而不定受的业,是指不修对治它也不一定感果。

以上是大师先说明,然后引《八千颂大疏》来证成,处处告诉我们,修了忏悔,罪障一定能够净除。正因为前面说造了业一定不消失,请问这个「忏悔」的业消不消失?不消失。既然忏悔的业不消失,就像将木头拿在手上,本来我手一放木头会掉下来,现在我用手去托住它,如果一直托着,这块木头就不会掉下来。用手托就是比喻忏悔,用手托住则木头就不掉下来,就像忏悔的力量在就不会堕落一般,这完全是同一个道理。

【如是由悔及防护等,伤损能感异熟功能者,虽遇余缘,亦定不能感发异熟。如是由生邪见瞋恚,摧坏善根,亦复同尔。】

就像前面说的,由于修四力忏悔,就能够把已经造的,能感得果报的业的功能拿掉,这个功能拿掉以后,将来虽然还会遇到缘,但不会感果,这个是对恶业来说。反过来,假定你有善根,可是又生起邪见、瞋恚,那善根也会坏掉的。也就是说所造的业不管善恶,恶业透由忏悔可以忏掉,善业由于生邪见、起瞋心也会毁掉,这个我们要注意。

【《分别炽然论》云:「若时善法,由生邪见、瞋恚亏损;或诸不善,若由厌诃、防护悔除,是等对治,伤损其力。彼等虽得众缘会合,然由伤损若善不善种子功能,岂能有果,从彼感发。由无缘合,时亦迁谢,岂非从其根本拔除。如经说云:『受持正法,虽其所有顺定受恶,亦当变为于现法受。』又如说云:『复次诸往恶趣业,此唯能感头痛许。』设作是云:『若尚有果,唯头痛者,岂是从其根本拔耶?』诸恶业果,无余圆满,谓当感受那落迦苦,若尚不受那落迦中诸轻微苦,岂非即从根本拔除。于此略起头痛等故,岂是本来原无果报。」】

《分别炽然论》说:善法由于起了邪见、瞋恚而亏损,或不善法由于后来追悔,真实去对治,而损伤它感果的功能,在这种状态当中,所造的业已经损伤了,虽然其它的因缘还会现起,可是它不会感果。举个比喻来说,就像一颗种子如果放在泥土里,到了春天,有太阳光的照射、雨水的滋润,它一定会发芽。如果把那颗种子放在火里烧焦,然后丢在土里,即使到了春天,阳光来了,水也来了,这颗种子仍然不会发芽!由邪见、瞋恚亏损善根,或由忏悔损恶业也是这样。因为这个业感果的力量已经消失了,时间也过去了,所以这样一来,等于从根本拔除一样,这也是鼓励我们造了业一定要忏悔。

经典告诉我们,造了恶业以后,能够依照正法去做,那么这个恶业虽然是将来要受的,因为忏悔了就变为现法受。可能本来要到恶趣的,现在只要感得小小的头痛就解决了。我们总觉得修行人修行了,应该很好才对,有些人为什么反而不好呢?这可能是重罪轻报,本来要到地狱里去的,现在稍微受一点苦就好了。所以不要以为修行了就应该没事;反过来说,有时稍微感觉一点苦受,就说我重罪轻报了,这不一定噢!可能是你造了恶业以后先现法受,下一世是更麻烦。所以不是从行相上判断的,就像前面说忏悔了以后,不只是做几个梦就算清净,还要内善根有明显地增长才行,最重要的还是要正确地了解正理以后,依照经教去观察内心,拿法来校对它。以这个为主,其它的为辅,才能了解眼前到底是造恶业的现法受,将来还要堕地狱,还是真的重罪轻报。

有人说:既然还要受头痛的果报,怎么说是从根本拔除呢?要晓得本来要堕落地狱的,现在完全不受地狱之苦,只是一点头痛而已,所以这个地狱的果报可以说完全拔除掉了;反过来说,你还是有一点头痛,所以不能说没有果报,这跟原来不造业还是不一样的。

【虽未获得真能对治坏烦恼种,然由违缘令伤损故,纵遇众缘亦不感果,内外因果,多是如是。故虽勤修众多善法,若不防护瞋恚心等坏善之因,则如前说。故须励力防护瞋等,精勤修习不善还出。】

大师再特别说,四力对治不是真能对治,真对治要智慧现起,把烦恼的种子彻底破坏掉。所以前面引的经论上面说是近对治。我们刚开始能修的就是近对治品,也就是修忏悔法。这个虽然不是真的对治,但是由于它令能感果的种子损伤了,所以虽然遇缘也不感果。不管内外因果都是这样的,外因果就如一颗种子本来好好的,到时候一定会发芽,如果把种子烧焦或打碎,功能破坏了,它就不发芽了,这个是外因果;内因果就是我们造的业及其果。

所以我们虽然努力修很多的善法,如果不防护瞋心等的话,所修的善法会坏掉的,因此应该很努力地防护瞋等一切烦恼。特别说瞋是因为「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瞋心一起什么障碍都来了,而且瞋的果报是非常严重的,前面一再说,如果我们发瞋心,乃至于起了「这家伙真讨厌,不愿看他!」这样一个念头,而对方是位菩萨的话,那就非常严重了。我们没智慧,怎么晓得他是不是菩萨,这是很实在的问题,所以我们应当努力去防护,精勤修习不善还出。

《大智度论》曾经引一个故事:有两位菩萨一起修行,其中一位根很利,他知道很多方便,也了解空性,所以表面上好像行为不太严谨;另外一位持戒持得很严,他拿戒的标准去衡量对方,看对方总觉得不对劲,却不晓得这个人是已经证得空性的菩萨,最后他因为瞋这位菩萨就堕落了。诸位!他是以佛法、戒的标准来衡量别人尚且堕落,我们现在拿世间的标准去衡量别人,这会产生什么效果呢?所以但愿大家一步一步地精益求精,不要停在这里,这是我们学了这个应该注意的地方。

【若能尽净有力之业,云何经说唯除先业所有异熟?谓感盲等异熟之时,现在对治难以净除;若在因位,尚未感果,则易遮止。密意于此故如上说,无有过失。】

既然像上面所说的,经过了四力忏悔一定能够忏除干净,为什么经上又说先前造的业所感得的异熟是例外呢?大师解释说,业如果已经感果了,比如眼睛瞎了,这时再去对治的话,那就不可能净除了。忏悔对治必须在因位还没有感果的时候,就容易遮止,经中所说是指这一点而言,所以并没有错。

这里我们停下来想一想,我们无始以来造了多少罪,现在若不忏悔,等到感果就来不及了,比如我们眼睛瞎了,要看是不可能的,耳朵聋了要听闻也不可能,这还是生在人中,或者虽然生于人道却遇不到佛法,那也是感得的果了。所以不要等到堕落三恶道,这一点我们要特别警愓,了解了以后随分随力从净罪集资两方面去下手。

【《分别炽然论》云:「设作是云:若诸恶罪至极永尽,云何说除先业异熟耶?意谓已受生盲,一目缺足,颠跛及哑聋等,自性因果,故作是说。何以故?以诸业果,若已转成异熟位体,非有功能,令其遍尽。若因位思,正造作者,获得所余思差别力,能令永尽。犹如开示指鬘,未生怨,娑口缚迦,杀父及无忧等。」】

大师再引《分别炽然论》来说明,论中说:比如眼睛瞎了,或者只有一只眼睛,或者脚有问题,行动不方便,乃至于哑了、聋了,因果的本质就是业感缘起,一旦感了果,就是这样了。造了异熟的因一定会感异熟的果,除非你忏悔,否则感了果以后就这样,所以一定要在没有感果之前忏悔。「异熟」就是果的另外一个名词,以前旧的翻译叫果报,新的翻译就叫异熟。已经感果了的就没办法改变;假定还在因位当中,或者正在造作中,由于了解了正法,「获得所余思差别力」,生起与造作此恶完全相反的想法,正好能够对治它的,那就能够完全净除。就像指鬘、未生怨等人一样。这里提到的几个都是典型的例子,我只说其中的两个。

指鬘就是鸯掘摩罗,他是舍卫国一位非常有名的大力士,脑筋又好,后来受了恶师的教唆:「你去杀一千个人,把他们的指头串起来挂在脖子上,将来就可生梵天。」由于这个因缘,所以称为「指鬘」。他见人就杀,杀了九百九十九人,还差一个人,有一天他看见他的母亲,他想:既然找不到别人,没办法只好把母亲杀掉。正当他准备杀他母亲的时候,因为他宿生的善根,感得佛来摄受他、为他说法,后来他就跟佛出家,并证得了阿罗汉果。虽然证了圣果,但因为他杀了九百九十九人,所以还是要受那个果报。平时大家一听见鸯掘摩罗就害怕,哪怕是国王也不例外,有一次舍卫国波斯匿王去晋见佛陀,当时鸯掘摩罗已出家证得阿罗汉果了,可是他那杀人的果报现起,所以极端痛苦地呻吟,不过罗汉不会生烦恼;当时王骑在马上,他听见鸯掘摩罗的声音吓得从马上掉下来,佛就说:「你不要怕,他已经出家了。」后来有人去看,他还在那里受苦,这是一个例子。

另一个例子是未生怨,王舍城本来的国王是频婆娑罗王,他的儿子是阿阇世王,阿阇世王要杀他父亲,把他关起来,这是因为受到恶友提婆达多的引诱。提婆达多跟他说:「我去把佛害了,我做新佛,你把你的父亲弄死了,你做新的国王。」当然还有其它的因缘,这里不细讲。后来他就把他的父亲关起来饿死他,甚至准备要害他的母亲,净土三经当中的《十六观经》就是这个因缘而启发的。鸯掘摩罗由于遇见佛而忏悔,阿阇世王则是受到他的弟弟耆婆大医王的感化而起悔过心,虽然他最后还是堕落,不过却没受大苦。这两个人虽然造了非常可怕极其严重的恶业,但是在没感果之前就忏悔,鸯掘摩罗证果了,只是在人间受一点小小的果报;未生怨(阿阇世王)虽然也堕落阿鼻地狱,但却是「拍球地狱」,像拍球一样一下去马上又跳出来,地狱的火完全没碰到。这一段是说明净罪的道理而且举例为证。

【设作是云:未生怨王及杀母等,若已生起所余善思,何故其业未得永尽,生无间耶?是为令于所有业果,发信解故,现示感生诸无间等,非是未能,无余永尽所有诸业。如击彩球,随击而跃,生彼即脱,虽那洛迦火焰等事,亦未能触。由是则成,最极拔除诸恶根本,亦非诸业全无果报。】

假设有人问:像未生怨已经忏悔了,为什么他的业不能全部净除,还要到无间地狱呢?这是为使大家对业果产生决定信解,所以他示现感生无间地狱。虽然还是下地狱,但是他的业还是能够全部清净,一点都没剩余,所以他入无间地狱就像拍球一样,掉下去马上出来,乃至于地狱里的火一点点也没有碰到,这样岂不是全部拔除了。反过来说,并不是说他没有造,他是造了,所以他去了,可是因为忏悔了,所以并没有真正感到地狱里的痛苦。总的一句话──懂得了这个道理以后,第一件事情必须忏悔,一方面把以前造的业彻底净除,另外一方面新的恶业也绝对不能再造,这样净罪跟集资的话,就一定能达到我们希望的效果。

【补特伽罗差别一类,不决定者。《三摩地王经》说:「勇授大王,杀华月严,遂起追悔,为建塔庙,经九十五俱胝千岁,广兴供养,一日三时,悔除罪恶,善护尸罗,然寿没后,生无间中,经六十二阿庾他俱胝劫,受盲目等无边众苦。」虽则如是,然其悔罪非为唐捐。若不悔除,须受极重恒常大苦,尤过彼故。】

前面说忏悔可以完全净除恶业,可是这里边还有一些关键性的问题。补特伽罗就是指你所伤害的众生,有一类众生你杀了他,即使忏悔也不一定能清净。前面具力业门提到有很多具大力的业,假定你杀的对象是菩萨,那就非常严重了。下面举的这个例子就是非常强大的业力。假定我们真的发了菩提心,就不会去杀害菩萨,或已经证了果的圣人,造那种可怕的罪。我们的心力既不那么大,对方的心力这么大,那惨了,这个就很难忏得干净了。但是我们忏还是有用,下面就讲这个道理。

《三摩地王经》说:勇授大王杀了华月严,对方是位菩萨,这就麻烦了,杀后他就后悔,不但追悔而且马上为他建庙,经过九十五俱胝千岁那么长的时间,广兴供养,每天三次去忏悔,而且还受戒,持戒持得很好,但是很不幸对方是个大心众生,所以他还是堕到无间地狱,经过那么长的时间,出来以后变成眼睛瞎等等,受很多的痛苦,这就说明有这种轻重的差别。虽然是这样,但是他这个忏悔绝对没有白费,假定不忏悔的话那更可怕,而且受苦的时间根本无法想像的长,这一点是我们要了解的。

可是人家是不是菩萨,我们根本不知道,因此只有努力策励自己断恶修善。但怎么策励呢?就像很多同学都有这种经验,很想努力,可是对了境界却做不到,关键就是前面告诉我们的,照着次第真正要去修行的时候,正念、正知两者非常重要,如果平常不能维持正念、正知,面对境界一, 定随着习气,把握不准。所以我们修行必须要有几个基本条件,最好的时候,自己始终能够有正念正知,如果自己差一点,就要靠外面的客观环境,经常都在师友的圈子里就比较好,这是我们修行过程中内外两个最重要的关键。所以皈依三宝并不是一句空话,皈依法就是指内心在正念正知的状态,就算自己差一点,在三宝的圈子里师友都在,随时可以帮助我们。

下面再一一地把它分辨清楚,使我们知道如何层层深细地去如法行持。

【又由悔护清净无余,然从最初无罪染之清净,及由悔除清净之二,有大差殊。犹如〈菩萨地〉中所说,犯根本罪,虽可重受菩萨律仪,而能还出,然于此生,决定不能获得初地。】

造了罪以四力忏悔绝对忏得干净,不过这跟没有造的清净二者很不一样。〈菩萨地〉告诉我们,受了菩萨戒之后犯了根本罪(就是破了最严重的戒),戒体就破掉了,虽然忏悔清净了还可以重受,但是你想今生证果,获得清净初地,那是不可能的。这个是论说的,再看经说的。

【《摄研磨经》亦云:「世尊,设若有一,由近恶友增上力故,造作如此诽谤正法,世尊尔时如何能脱此罪?作是请已,世尊告妙吉祥童子云:曼殊室利,设七年中,一日三时于罪悔罪,后乃清净,其后至少须经十劫,始能得忍。」此说诸恶虽已清净,然得忍位,任如何速,须经十劫。是故无余清净之义,谓是能感非悦意果,无余永净,起道证等,极为遥远,故应励力,令初无犯。】

通常我们造罪都还有外缘,这部经说得更明白,特别指出「由近恶友增上力故」,这个恶友或者是他当面引诱你,或者你受他的言教所影响,譬如我们或者受某个人引导,或者是受世间普遍的错误知见的影响。现今世间一般的知见都是非常错误的,如《新世纪饮食》上面讲的,我们总以为肉蛋奶最营养,实际上这些对我们现生就有非常可怕的伤害,来生更须承担非常严重的后果,这是狭义和广义的恶友的力量。受了他们的影响,我们就会造种种罪,最严重的罪是诽谤正法,这是最可怕的。这种罪怎么能够得脱呢?这是文殊菩萨请问世尊的,世尊回答说:曼殊室利(就是文殊菩萨的尊号),造了这个罪以后必须七年当中,每天三次认真地忏悔才能清净。之后至少要经过十劫才能得忍,这与前面说的证菩萨地都是就功德方面来说的。所以忏悔清净跟没造罪这两个有很大的差别。从净罪方面来看,造了罪透由忏悔可以清净,和没造罪一样,但是从功德方面来看就完全不一样了。我们现在真正要的是得到功德,所以最重要的是尽量不要犯,万一犯了,一定要去忏悔。因此所谓的「无余清净」,是指造的罪不会感果这一点来说,至于功德方面,要证地道功德,需要极长远的时间。

【是故圣者,于微小罪,虽为命故,不故知转。若忏悔净,与初无犯二无差别,是则无须如是行故,即如世间,亦可现见伤手足等,虽可治疗,然终不如初未伤损。】

所以圣者对于很小的罪都不会故犯,我们既然要学圣贤,这正是我们真正要注意的。要了解忏悔清净跟原本无犯两者的差别,假定两者无差别,我们不必那么认真,但实际上不是。不但佛法是这样,就是世间我们也看得见,受了伤以后,虽然恢复了,可是受伤的地方就是跟没有受伤的不一样。经过这样说明以后,下面又引论来策励我们。

【如是励力,如《集法论》云:「若作诸恶未修福,误失正法得非法,具恶业人死怖畏,如于大海散朽船。若已修福未作恶,行诸善士妙法轨,此则终无死亡怖,如乘固船登彼岸。」莫依前作,应如后行。】

《集法论》说:我们得到了这个难得的人身,如果不愿修福而造了很多恶业,那死的时候就麻烦了;就像散朽的船驶入大海,很快就坏掉了,结果沉下去,你只有死路一条。反过来,若没有做恶,且行种种的善行,这时就不怕死亡;就像在大海中乘着非常坚固的船,不但不会破,而且可以把我们带到脱离生死苦海的彼岸。所以大师教诫我们:不要依前面那样做,应如后面所说而行。

【此复若说众多应理言辞而放逸转,义利微劣;若有仅知微少法义,然随所知正行取舍,义利殊大。】

修行的过程当中必要的条件是亲近师长、听闻正法、如理思惟、法随法行,这是一步一步的次第。刚开始是先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听闻了以后要去思辨。通常我们很可能犯的错误是懂得很多道理后就好讲说,但是不照着如法的方向去做,这样所产生的真实利益就非常少。反过来说,就算了解的道理并不多,只要能够依照所知道的道理如法去做,那这个意义就很大。非法、如法这两个文字很容易懂,真正要如法去做却很不容易。一般来说我们在行相上面比较容易去做,而且都会做得到,可是内涵才是真正重要的。这一点如果不很认真地经常在师友当中一起切磋琢磨,在对境的时候从内外去观察的话,通常都会产生很大的错误。

【《集法句》云:「若人宣多如理语,放逸而不如是行,譬如牧人数他畜,彼非能得沙门分。设虽少说如理语,然能正行法随法,及能远离贪瞋痴,此等能得沙门分。苾刍乐防慎,深畏诸放逸,自导出恶趣,如象出淤泥。苾刍乐防慎,深畏诸放逸,能抖一切恶,如风吹树叶。」】

有很多人道理讲得头头是道,而行为却放逸,不能策励自己内心如法地去做。通常我们最容易犯的过失,就是学了法以后,拿这个法去照别人。法镜本来是拿来照自己的,照别人很容易,照自己最难。以法反照自己才是真正重要的,而我们无始以来不习惯这样去做。这一点如果我们做不到的话,就像以前的人代别人放羊一样,以现在来说,就像个数钱的机器,你经手很多钞票,但都是别人的,你没份。真正的沙门是要听懂了以后如理去实践,如果只在文字上面转,不可能真正得到沙门的内涵。反过来说,你很少讲话,但是能够如法去做,远离贪瞋痴(贪瞋痴是对境的时候生起的,平常我们对境的时候,这个不容易检查得到),如果能够这样做,那就对了。

一个真正的出家人,他最好乐的是很谨慎地防备自己的放逸。我们现在看别人,觉得别人不努力,而佛告诉我们,要防备的是自己。能够防备自己的放逸的话,就能从恶趣当中跳脱出来。这里以大象出污泥比喻出离恶趣,大象陷在污泥里是死路一条,一点办法都没有。真正的出家人(就广义来说,泛指真正想修佛法的人),听懂了道理,都是很谨慎地防护自己的内心,把身心上面所沾的恶都抖落,如同风吹过秋天的树叶,把不相应的统统吹掉了。净除身心诸恶要靠精进的力量,放逸就是精进的相反。精进并不是指很勤劳地去做事情,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很多人非常勤劳,但是他善恶不分,勤劳地观别人的过失;或者自己做了很多的事情,却抱怨别人不做,这都是放逸。如果对精进的内涵不清楚的话,很容易犯这个错误。此处大师举出世尊的话,下面又再引出龙树菩萨的《亲友书》,这样多方面来策励我们。

【如是《亲友书》亦云:「若希善趣诸解脱,愿多修习于正见,若人邪见虽妙行,一切皆具苦异熟。」】

《亲友书》也说:假定我们希望得到善趣,乃至于透过善趣的共道而解脱,那么最重要的就是修习正见。正见就是正确地看见自己的起心动念是非法或如法,而不是拿法去照别人。如果对佛法的内涵不清楚,以错误的角度看事情,那是邪见;可是了解了以后,只在嘴巴上讲而不如法去做的话,这也不算正见。如果不能依照正见去做的话,忙了半天得到的还是苦的果报,因为因是错的。

【此于缘起二业因果,正观见者,乃是能成一切诸乘,及办一切士夫义利,必不容少根本依处。】

无垢经论都告诉我们,我们趣入时真正重要的,就是对业感缘起的道理起定解。先不要谈空,先谈空相应的业感缘起。因为是缘起,所以造了恶业一定得苦的果报,造善业一定会得乐的果报。对缘起善恶业的因果,如果能够如实地看到,那么我们要求的诸乘,从人天、声缘到菩萨、佛,就都能够成就,而这也是成办一切士夫真正好处必不可少的根本。此处大师一再地策励我们,因为深信业果是一切善乐的根本。现在一般人非常可怜,大家都不了解佛法的中心何在,都在外相上面转。如果稍微有点神神怪怪的事情,自己就觉得了不起。通常我们很乐意见到忙一忙、摸一摸、弄一弄就马上出现效果,这不是神通就是骗人,即使是神通,经论上也告诉我们不要重视这个,真正要重视的是如是因感如是果,这个才是最重要的,这点我们千万要注意!

【故应多阅前文所说,及《念住经》、《贤愚因缘》、《百业》、《百喻》,及《毗奈耶阿笈摩》中,诸多因缘,并诸余典,令起猛利恒常定解,应当持为极扼要义。】

所以我们除了要了解前面讲的业的内涵以外,还要多看其它的参考书,譬如《念住经》、《贤愚因缘经》、《百业经》、《百喻经》等等,这些主要都是讲因感果的道理。要在内心产生定解,也就是确定不移的信解,而且这个定解要恒常的,不是今天有明天没有了。生起定解并不容易,我们通常的情况是:了解是了解了,但对境的时候,心里面总觉得:「好像不会那么严重吧!」这种情况根本谈不到真正的定解。要产生定解,而且要保持恒常,还要非常猛利。这种猛利恒常的定解,必须如法地照着前面的内涵一步一步去思惟,才能产生非常坚固的相。一般来说要产生这个不太容易,所以常常正面讲过之后,祖师们还会反过来告诉我们一些安慰的话。乃至于我的老师,他常常讲完了以后,也会反过来说:这对世间人来说真的很难啦!不过尽管他对它怀疑,总比不相信好,听见了至少比没有听见好。这些话是宽慰人家的,绝对不能拿来宽慰自己,真正想努力向善的人,对自己应该严格,对别人即使一时没办法发菩提心,乃至难免还拿法去照人家,但是应该提醒自己设身处地为他想一想,这个是我们要了解的。至此为止,思惟业果的部分已经讲完了。

下士道部分总共分成三大科:正修下士意乐、发此意乐之量、除遣此中邪执。正修下士意乐到这里理论上告一个段落。下士意乐最主要的基本概念,就是要了解我们执着于眼前的一切,这样是在造苦因,应该要把执着现世改成希求来世。前面念死无常的部分告诉我们不要执着现世,因为现世是无常的,这个是粗相的无常,细相的无常现在不谈。理论上我们大家都懂,生命是快速地在转变着,稍微去想一想,也会实际上感受到。不管你今年只有二十岁,或者快七十岁,乃至更老,回想以前的种种,就像在梦中一样,眼前所忙的这些东西毫无意义,到了死的时候毫无凭借。

下士道中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内涵,也就是佛法的中心──业果。既然要希求后世,那要怎么样才能够得到好的来世呢?所以它就指出一个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业,如是因如是果,将来我们要的果报,完全看现在种的因。这个因就是我们眼前所有的行为,从起心动念开始,到随着心念而起的身口行为,这些就是我们的业。完完全全根据我们的业而引出将来相应的后果。世间人都希望得到好的结果,所以拼命地去追求,可是不知道正因,结果越走越远。我们希望将来得到好的结果,这完全要靠现在种正确的因,假定能把握住正确的因,将来好的果一定出现。虽然理论上知道了,但我们因为习性等等,总被眼前的东西所迷惑住,这就是我们要努力的。

如果真正要把握住佛法的话,业是一切佛法的根本,这点把握不住,其它的就不必谈。之所以从一开头的时候要依止善知识,然后要珍惜这个暇身,无非是要透过善知识的指导,让我们认识正确的道理,然后利用暇满人身如实去行持,中心都是绕着业果来谈。有了下士的意乐再增上,才谈得到中士、上士,所以下士是一个基础,这个做不到,谈后面的都是毫无意义的事情。

了解了下士的意乐以后,应该尽我们的力量照着去做。正修意乐是就它的特质来说,这点把握了仍不够,还要达到一定的量,下面就说明这个量要到什么程度。

【第二生此意乐之量者。谓先有无伪,希求现世,其求后世,唯虚言辞。即换其位,令成希求后世为主,现在为副,则为生起。然须令坚固,故此生已,仍须励力善为修习。】

我们讲了很多道理,可是平常内心当中的真实状态,还是希求现世,样样东西以现世为第一重要。现在要修的是共下士,最后是为了要成就无上菩提,眼前走的跟下士一样,所以叫共下士。理论上知道眼前不是我们所重的,将来才是重要的,可是内心当中却并非如此。初修行的人一定会这样,因为我们所习惯的都是现世。经过前面的了解以后,我们就慢慢地愿意认真去做。

简要而言,假定了解了这个道理以后,内心想的还是现世,那这只是说空话。这件事情不是文字,而是要在对境的时候去反观自己:如果我是希求后世,那应有什么状态?而我现在对这个境生了贪瞋吗?我能不能分辨得出来什么是如法的取舍(如法取舍就不是痴)?如果能够对境这样去想,尽管利害关系当头,不管是钱财或是我们想要的好东西,面对它们时都能如法去做,那就对,这是一个真正的检查标准。

后世在哪里呢?当下所做的因就是后世的果,所以对境的时候,我只辨它的义理,不辨它的得失。其实这件事情不但佛法这样说,世间的圣人也是这样,像孔老夫子就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并不是不要,他讲究义,所以「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在《论语》上面也说,富贵如果可以求得,那么「虽执鞭之士,我亦为之」。意思就是说如果能如法求得的话,什么下贱的工作我都愿意去做;「如不可求,从我所好」,如果以正当的行为求不到的话,那我不会为求富贵而做非法之事,而会照着义理去做。

佛法也是如此,自己所求的是现世或后世,要懂得在心对境的时候去检查。所以学会了这些道理以后,要真正拿来观照自己,如果自己所思所行都是为了后世,而以现世为辅,那就是希求后世之心生起来了。为什么还要现世呢?因为要修行还是要有所凭借。特别是我们出家人,譬如饮食的时候是「为成道业,方受此食」,之所以吃这个东西是为了要修行,而修行是为了后世,所以眼前也是为了将来才去做的。光是生起希求后世之心还不够,「须令坚固」,还要努力令它坚固,这点是非常重要的特点。以上是生此意乐的量。

【第三除遣于此邪分别者。谓有一类,以佛经说,悉应背弃生死所有一切圆满,为错误事。作是念云:身受用等诸圆满事,增上生者,皆是生死,发求此心不应道理。】

道理说完了以后,有一些错误的认知还要理清一下。这分两方面:一个就是大师告诉我们的;另外一个就是我们时下所面对的一些错误。等到本文讲完了,我愿意提出时下一些错误的行相跟各位同学互相策勉,以免陷于这种错误的窠臼中。

有一类人邪解经意,也就是认识错误,他们看见佛经上面说,生死当中的一切圆满都要背弃,可是并不了解它真实的意义,所以他们就觉得这些身、受用等种种好事,都还是在生死轮回当中,所以发求后世之心是不合理的。此处我们学的是共下士,后世也是我们要希求的,万一对经论有了这种误解,以为世尊告诉我们不要希求后世,那讲下士干什么?有很多人会产生这种误解。下面就是解释。

【然所求中略有二类,谓于现位,须应希求,及是究竟所应希求。生死之中身等圆满,希解脱者,于现法中,亦须希求,以由展转渐受此身,后边乃得决定胜故。非凡所有身及受用、眷属圆满,增上生事,一切皆是生死所摄。以其身等圆满究竟,即佛色身、圆满佛土、佛眷属故。】

大师辨明经论上的道理告诉我们:真正该求的有两样:眼前要求、究竟也要求,也就是眼前的增上生跟究竟的决定胜。虽然眼前的身、受用等等,都是生死轮回当中的事情,但是对求解脱的人来说,这些还是需要的,因为必须依靠着这些修行,渐渐去恶从善,最后才能够得决定胜(也就是解脱)。我们现在在苦海当中,要到彼岸需要船,渡过了就不需要,没渡过之前怎么能不要它呢?所以是以眼前增上生为究竟解脱的凭借。

《功德之本颂》中有一句是「受用无厌一切众苦门,世间满足深险罪业坑」,有的人对这点产生误解。大师在这里进一步辨别:不是所有受用圆满都是生死所摄,问题不在现象本身,而是面对这个现象时,我们内心当中是什么样的状态。假定是以贪瞋痴去相应、去执着,那是根本错了;如果是为求无上菩提、要救人而凭借这些东西,那就对了。所以我们称它为共下士,这个行持本身跟下士是一样的,但是动机并不是下士。这些眼前增上生,如果照着正确的因去做──为了救一切众生而营办,所以现在从下士做起;将来究竟圆满的时候,所成就的就是佛的报身、报土、眷属等,这些是成佛时必不可少的。

【故《庄严经论》于此密意说云:「增上生谓受用身,圆满眷属勤圆满。」此说由前四度,成办增上生。又多教典,说由此等成色身故。】

《庄严经论》有很明确的说明,不过我们不容易了解,所以说是「密意」。它说:增上生就是生死当中的受用、身、眷属,我们凭借着这个去修行,当究竟圆满的时候,就是自己圆满的色身和报土,一个是正报,一个依报,还有眷属等。所以应该努力去圆满这个因,这个因也就是上士道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这些无非是成办增上生,这个因圆满了,将来就得到圆满的果。不但是《庄严经论》,很多经典都说明这个特点。

【是故修种智者,经极长时,修诸极多,诸极殊胜,戒施忍等,亦是希求彼等妙果,最极殊胜身等胜生。】

所以真正要想修无上菩提的人,「种智」就是一切种智,也就是最究竟的智慧,要经过非常长的时间,去修很多增上生的因。这个因是殊胜的,而不是普通的,例如布施跟布施波罗蜜不一样,布施只是把东西布施出去,布施波罗蜜就不一样,后面有很详细的说明。所以此处的施、戒、忍是特别指最极殊胜的布施、持戒、忍辱等等,而且修这个要很多生。这样修行无非是希望得到无上菩提这个妙果。在这里我们不要偏执,有的人无条件地排挤它,反过来,又有人莫名奇妙地执着它,这两者都是错的。

我们在修学过程当中,往往不是偏那个就是偏这个,这一点不要害怕,刚开始的时候是难免,假定一开始就学成功的话,那么佛法就不稀罕了。真正正确的方法是佛法,其实世间的现象也都是从错误中去累积经验,才慢慢接近成功。所以我们只要能够耐着心,照着正确的方法去做,就不必怕错误。反过来,如果了解了却不去实践,这是错的,了解这本身并不是错误,了解了以后,正应该用来改善我们自己。错误不在外面的境相上面,而是在我们的习性上。譬如洗很脏的衣服,水是干净的,你把衣服泡进水里,水就黑掉了。洗衣服是没错的,洗了以后,衣服上的脏东西都到水里去了,我们只看见水是黑的,实际上这是渐渐净化的现象。同样地,实践的过程当中,做了以后渐渐呈现一些问题,我们不要把它看成是失败,其实那是真正开始见效的迹相。至此是说明增上生是我们所要求的。

【成办究竟决定胜者,谓如《入行论》云:「由依人身舟,度脱大苦海。」是须依止,以人所表善趣之身,度诸有海,趣妙种智,此复须经多生,故能办此身胜因尸罗,是道之根本。】

第二类我们要求的是究竟决定胜,就是要度脱整个生死轮回的大苦海,得到一切种智。度脱苦海需要一个凭借──人身舟,就是我们的暇满人身(暇满人身跟人身有非常大的差别),这个就是共下士部分,也就是增上生道,所以这个里边有它一定的因果关系。

最后作一个总结,修大乘道需要很多生相续努力,所以能成办此修道身的胜因尸罗是道之根本。这句话非常重要,我们常常犯一个毛病──急求果报,好像三天、五天之内就行了,就算三天、五天之内不行,至少三、五个月也就可以了,此处大师、无垢经论都告诉我们,修行是需要多生多世的。现在世间的邪见增上非常地可怕,现在的人都是第九无暇,像居士们好不容易请到几天假,跑来参加法会,总觉得几天下来好像什么都得到了,实际上修大乘道要多生哪!这点是我们非常重视的。

已经跨进凤山寺门坎的同学我们要好好珍惜,至于在家居士们,我一直鼓励他们努力去推行法人事业。因为现在是第九无暇的时候,在家人是被业所绑死,要想转变外面的大环境是不可能的。学了佛法以后,更了解已经感得的异熟,我们没有能力去改变,当那个境界现起的时候,我们的用心才是真正重要的,本来造业主要的就是意乐,所以当我们看到这个不理想的果,而感觉无奈的时候,就告诉自己:已经感果的业,我们是莫可奈何的,可是当下我内心要怎么造作,这个主权操之在我。而面对已经感得的果,再内心安立一个非常正确的意乐,这个是我们做得到的,也是应该做的。如果从这个地方策励自己追悔,然后咬紧牙关不随着世间的邪见转的话,渐渐地就有机会转过来了。

「故能办此身胜因尸罗」,前面具力业门中提到所依门,就造业所依靠的来说,再也没有比三世诸佛所制的戒法更重要的了。我们希望以有限的力量能产生最大的效果,虽然时大等等也是产生大效果的原因,可是所依的戒才是最最重要的。因此我们应当何等地珍惜自己所受的戒,哪怕是沙弥戒,比丘戒当然更珍重。万一不能出家,那至少还有五戒,我特别鼓励大家受八关斋戒。受戒时要好好发愿,问自己做这件事是为了什么原因。这个愿很重要,做任何一件事情,我们都必须要发愿说:「愿我生生世世能够值遇佛的正法;而且要能够遇见善知识,得到善知识的摄受;然后又能如法地去听闻、思惟、修行,从积聚种种福德资粮开始,步步走上成佛之道。」能够以这样正确的认识去受戒,然后这样发愿的话,渐渐地我们的业就转过来了,这是眼前对我们最重要的。

【若善趣身而不圆满一切德相,仅能成就一少分德,虽修诸道进程微少。故定须一最圆满者,此中护求寂等未圆学处,犹非满足,故须励力,护苾刍等圆满学处。】

这里所讲的,实际上也就是下士部分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大师在此特别地劝勉我们:我们已经了解真正要修行必需的条件,外在条件是依止一位善知识,内在条件是要得到暇满人身。要真正修行是很不容易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稍稍体会一下。我们很幸运,在末法的时候居然遇见这么好的法,而且出了家,但是几年下来到底进步了多少?因为无始以来所积集的惑业非常强大,我们不知不觉都陷在这个惑业之流当中,真正要依法去增上、改善是相当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只得到人身,而没有很圆满的条件的话,所产生的效果非常少。

平常我们说「学如逆水行舟」,这个逆流非常强大,如果你所凭借的工具非常地差,怎么可能真地向上!因此虽然得到了善趣身,但是还要其它圆满的条件,如果不圆满,真正能够成就、增长的功德会非常少,纵然努力修道,也是进步得非常慢,所以希望在这善趣身当中,能具备对于我们修行最有利的一个条件──比丘身。这是凡夫要修行所凭借的最圆满、最佳的条件,也可以说是一个工具。「求寂」就是沙弥。

从表相来看,只要肯修行,大家都是一样的,所以有人说只要好心就好了,何必要吃素或出家等,这都是不懂得佛法的人所讲的。反过来说,另外一个误解是认为剃了头、受了戒,或披了袈裟,就算出家了,这也是另外一个问题,所以我们两边都要把握得住。出了家如果内心不能跟法相应的话,徒然得到了这个最好的机会;却没有好好地利用,可惜之事莫甚于此!更何况如果以出家身做坏事的话,就像以最好的工具去做坏事一样,后果更是严重。没有最好的工具,做好事固然做不起来,做坏事也做不起来啊!现在你有了这样的一个工具,如果不做好事,却做坏事,那是异常地可怕,这一点我们要知道。

了解了共下士真正的内涵之后,我们真正要修行,一定要圆满的比丘相。所谓的圆满的比丘相,内心当中的意乐是极其重要的。要常常去想:到这里来学是为了什么?这个非常重要。法王在传朗忍圆满的传承时,每一堂课一定先引《广论》一开头这几句话:「此中总摄一切佛语扼要,遍摄龙猛无著二大车之道轨。往趣一切种智地位胜士法范,三种士夫一切行持所有次第无所缺少。」这就是提醒我们,我们今天来此的目是为了成佛,为了这个目的,所以必须要下面这些等等。这个才是我们真正的中心,如果把这个宗旨忘失了,要走菩提道就可能出现问题。

所以为了究竟离苦得乐,我们必须修行,要修行需要最好的工具,不但要得到人身,而且要圆满的比丘身,以上是说明正确的内涵,就是所谓的立正。有的人有一些错误的见解,所以下面提出来理清,也可以说破邪或者说破非。

【有作是说:护持尸罗,若是为办诸善趣者,则近住等亦能获得,何须艰难,义利微少,诸苾刍等。又余众云:若别解脱所有要义,是为获得阿罗汉故。然苾刍者,未满二十,则不堪受;近事之身,亦有能得阿罗汉者,应赞其身。难行少义,苾刍何为?】

有人说:持戒的目标如果是希望获得善趣身,戒有很多种,居士也有五戒、八戒,五戒是终身戒,八戒只要一天一夜,只要认真去持这样的戒,就能够得到善趣的人身。出家的沙弥跟比丘戒,远比在家的五戒、八戒来得难,如果目的是要得到人身,那持五戒、八戒就可以了,何必持这么艰难的出家戒呢?

又有其它人如此提到:若求受别解脱戒的目的,是为了要成就阿罗汉果的话,那么,比丘的别解脱戒在二十岁之前是不能受的;反倒是也有以居士身成就阿罗汉果的,所以应赞许持居士戒者才对。比丘戒既难持守而且义利又小,何必呢?

【应当知此是全未知圣教扼要,极大乱言。应以下下律仪为依,受上上者,委重护持圆满学处。已说于共下士道次,净修心讫。】

说这种道理的人,并不真正了解世尊告诉我们的内涵,那是一种错误的说法。应该以最下面的律仪作为基础,这个「下下」是指比丘戒。在别解脱戒当中比丘戒是最珍贵的,此处所以讲下下,是因为比丘戒是三乘共通的学处,声闻、缘觉、菩萨都是从这个上面起步的。我们真正重要的并不仅仅是求解脱,而是要求无上菩提,「上上」是指这个而言。就像要起高楼大厦,必须从最下面的、最坚固的基础做起,就是这个意思。应该「委重」,就是很仔细、很认真庄重地护持比丘这个圆满学处。最后这一段可以说是下士道的一个总摄,我们学到这里应该何等地庆幸,更进一步应该策励自己依法如理地去做。

关于下士部分讲完了。在正说中士之前,简单地再说明一个关于下士部分容易生的误解,因为可能我们一不小心也会岔到这里,或者周围也常常遇见这种类似的问题,假定人家来问的话,要晓得怎么把我们在《广论》上面所学的告诉他。这个实际上也就是以前我自己所犯的错误,在我学习过程当中,周围很多人也犯了类似的错误,因此我非常愿意在此供养给各位。希望你们能够看见前人的错误,跌过的筋斗,你走过去之时千万不要再犯。

不学佛的人不必谈,他根本没有机会;如果学了佛而得不到正确的方法,这是最最可惜的一点。目前在汉地学佛的人,多半是修念佛法门,或者称为净土法门,其它还有禅、律,密等等。这的确是世尊非常了不起的地方,也是佛法最广大、圆满之处,哪怕是末法,法已经衰颓了,只要你对佛法有信心,有一点很粗浅的认识,然后一心一意地归投依靠念阿弥陀佛,这样也能够把你从五浊恶世中救拔出来。因此在末法的时候,万一我们没有机会了解佛法,那就什么都不要管,一心念佛就好,可是内心至少要了解世间无常、一无是处,想到自己随时会死,那还要忙什么,赶快拼命念佛,希望到极乐世界去。

虽然是最容易的法门,可是这里面要具足两个基本的条件:一个是了解这个世界是一无是处、是苦、是要远离的;还有一个是信得过佛是能够救我们的,因此一心一意归投依靠。有了这两个条件,就会一心恳切地念阿弥陀佛,或者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就是皈依),希望到极乐世界。有的人不一定清楚内涵,只是一心希求,不愿意留在娑婆,这样念佛基本的特征还是具足的,如果真的能够这样去念,这的确是一个殊胜的方法。

现在很不幸地,有两个很普遍的错误:大家觉得现在末法了,结果还有法也不要了,这是很遗憾的。假定说念几声佛就能成佛,这个倒还可以,但并不是啊!就算到了极乐世界,还是要慢慢努力地去修,所根据的原则还是业。现在有机会学你放弃了,既然没有种将来感果的因,那你要依什么得到那个果呢?下士道我们已经学过了,大概都有了一些基本概念,建议大家去研讨的原因,就是要在这个里面不断地反复思辩探究,才能够真正把握住它的要义。还有法的时候却舍去了不学,那是第一个很大的错误。

曾经有一位祖师大德这么说:「万一遇荒年,没有什么东西好吃了,不管树皮草根,只要填饱肚子就成,先度过荒年再说!」但如果现在不是荒年,有很好的东西,我们居然也说:「啊,这些不要,你只要吃树皮、草根就好了!」那不是很荒唐吗?佛法是这么好,对我们是这么重要,却不要它,那不是非常颠倒的事情吗?世间本来是个颠倒相,也就罢了,学了佛以后还做这种颠倒事情,那是非常可惜的。

我们常常说:「我什么都不要管,只要念佛,我是学印光大师的。」印光大师非常了不起,其实他是大通家!看过他的文抄就知道,他精通三藏十二部,而且宿生就是个很了不起的修行人。他不但对佛法精通,而且对于我们中国儒、道的基本思想都非常通达。可是他从来不讲这些道理,你去问他,他说:「我什么都不知道,只有念佛。」所以他一天到晚念佛,他是真正身体力行的人,如果我们要学,应该像他这样,可是我们往往不是这样学。

我当年就犯这个毛病,老是去劝人家什么都不要学了,只要去念佛,可是我自己并没有好好念佛。我看见很多人都犯这个毛病,说是学印光大师,行为却完全相反,劝人家佛法不要学,只要念佛就好,结果自己也没有学佛法,那请问谁来学?假若是没有法可学就罢了,现在是有法却不学,所以感得末法并不是别人的错,而是我们硬生生地把法毁掉了,这是最最严重的谤法罪。经上说:「五逆十恶能救,可是谤法不能救。」我们学了佛却谤法,说要念佛也没有念,这是我们第二个可怕的颠倒。

更进一步来说,我们以为念几声佛就可以往生,那是并不了解真正佛法的中心在业,学了《广论》上面业的道理以后,拿来衡量自己就很清楚,像这样的念佛能不能往生净土;就算不能去净土,至少要能生善道,否则虽然嘴巴上面念,也是白念。有了这个基本的认识,再回过头来反照自己,不管学哪一个法门,对我们绝对都是有好处的。这是先讲错误的那一面。

同样地,其它很多的学习,我们也往往把最重要的基本道理忽略。《广论》上面告诉我们,就像去一个陌生之处,地图是极端重要的;现在居然地图不要了,想靠自己瞎摸,往往会因为不懂而受骗。最近发生了很多打着佛法招牌的奇奇怪怪的诈骗之事,都是因为大家对佛法没有了解所产生的。我们学佛的人,真正学习的第一步,也是学佛真正重要的关键所在,就是皈依、业果,这是绝对重要的基本的中心,也就是共下士道的重点。

对这个有了基本的认识以后,不管眼前为何事所困,都很明确地拿这个来衡准──我所做的跟我所期望的符合吗?这是对将来而说;针对目前的状态,也可以拿这个来衡准: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今天的这个状态?在这种状态当中,我应该如何处理?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常觉得自己的心很乱,或者定力不够,实际上真正要学佛,问题不是定力够不够,而是对业认识不认识;认识了以后,如所了解的而去行持,这个我们称之为「戒」,这才是真正重要的。如果你戒真正持得好的话,不要说念佛得到一心不乱,就算很深的定你都可以得到。

如果你能够真正在对境的时候,认清楚业相,如法持戒的话,哪怕只是一天一夜的八关斋戒,以此功德回向,都可以往生净土,而且品位不低。戒的中心在业,要了解业先从皈依开始。要一步一步反推回去,这是基本的原则。真正重要的是,我们必须透过业的基本原则,了解所求果报的正因何在,然后在这个正因上面最容易下手。从眼前一直到成就佛果,都离不开这个基本的原则。我们学了佛以后,把握不住最容易出纰漏的就是这个点,所以我简单扼要地说一下,到这里就结束了共下士的部分。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中士道 希求解脱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下士道 皈依三宝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下士道 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中士道 解脱正道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道前基础 亲近善士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上士道 入大乘门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下士道 三恶趣苦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上士道 忍波罗蜜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上士道 精进波罗蜜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上士道 四摄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上士道 仪轨受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道前基础 造者殊胜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中国佛教会整理委员会之诞生[栏目:太虚法师]
 法会的有关要求[栏目:仁焕法师]
 宗教虔诚与爱国情怀——法显西行壮举的精神动力[栏目:魏道儒教授]
 The Benefits to Taking Refuge[栏目:Master Sheng-Yen]
 第十二届夏令营 明海大和尚坐禅开示[栏目:明海法师]
 这一生要走哪一条路[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二]
 Contemplating the Four Reminders[栏目:Jetsun Khandro Rinpoche]
 大乘攻略:初学 十三、如来藏性[栏目:清净法师]
 大乘无量寿经[栏目:佛经选读]
 金刚萨埵净障法门——人生所有烦恼的解药[栏目:梭巴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