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整理feeling让心清净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90

整理feeling让心清净

梁乃崇教授

  学习一定要从feeling入手,学任何东西皆然,我们学佛也是一样。

  我一直讲大家学佛,一定要有feeling;如果没有feeling,只是念经文、名词是没有用的。要从feeling入手,把feeling唤起来,如果没办法产生feeling,就没办法学下去。

  学习的出发点是自学的,而且是自己会的。关于这一点我很早以前就讲过,我在读书的时候,就曾反省我是怎么学会这些东西的,我发觉都是我心里面早就会了;然后教的时候,老师告诉我这个公式或原理,就是我心里面的那个东西,一连起来我就知道了。很早以前我就知道这一点,如果你心里没有这个感觉,老师再高明都没办法把你教会,所以如果你对佛性没有feeling,老师要怎么教都没有用,都是学不会的。

  我们能学佛,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每个人都有佛性!你本身就具有,所以可以教会。这一个观点是跟佛法不谋而合的。为什么不谋而合?讲到教育、学习,那都是心的活动;佛法也是在讲心,心都是一样的,怎么讲都一样,所以一定会相通、相合的。

  我们修行时,说要把心清净,其实当中大部份的工作是把我们的feeling清净。我们的feeling有些是错误的,有的是模糊的,有的是扭曲的,这些都要把它清除。我们常说要往好处想、往乐观方向想、要正面思考,这些都是在帮助我们整理这个部分。当然刚开始做的时候只是整理思考的部分,再深入下去,就是整理直觉feeling的部分,要让这个地方清净。 

  感觉到清净的feeling时,大家心里就会一亮、豁然开朗——这个感觉就是智慧!有这样的感觉,就是智慧的feeling。(摘录整理自2005年4月4日共修)(莉华、满妹整理)

  关键字:心 feeling 清净 佛性 教育 学习 佛法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认知是由feeling而来
下一篇:持咒要与本来面目相连
 生死大事之13:如何实质帮助亡者(一)
 领导人要有防范未然之洞见
 努力下功夫,「返闻闻自性」
 持咒即是号令
 生死大事之14:如何实质帮助亡者(二)
 生死大事之5:出世间才不生不灭
 「愿」的本质是「菩提」
 feeling之9:检验feeling字词
 你的能知与被知的界限在哪里?
 被知世界只有相对的真相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壮观的那烂陀大学遗址[栏目:传喜法师]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七八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二章 明心见性 7 妄念与妙用[栏目:元音老人]
 观音心忍辱行[栏目:忍辱]
 No Ajahn Chah《110》[栏目:何来阿姜查 No Ajahn Chah]
 纯陀的泪水[栏目:情:日本妙语和尚佛理随想集·高田好胤]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八)~G 770经讲述八邪道与八正道的差别,所谓离八邪道而修八正道。[栏目:界定法师]
 何以说五逆十恶之人,十念成就带业往生净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栏目:临终助念问答·净空法师]
 一念慈悲生[栏目:邹相美文]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栏目:慈氏学·专题栏目]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