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23集
文章来源: 宗瀅师
{返回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78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23集

  这一集学习导师《佛法概论》“佛法以有情为本”的内容,对这部分,我理解的重点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佛法的立场。佛陀为解决老病死大患,舍家弃欲,尝试各种修行,几乎葬身于苦行林,最后他舍弃所有外道修行方法,创觉缘起法性而得解脱。所以,佛陀宣说的教法自然就不离此目标,以(人类为中心的)有情为本就成了佛法的根本立场。如果不从有情着眼,从宇宙、社会、物质、精神谈起,都不能把握佛法的真义。

  2有情发生众苦,问题在于有情本身。有情纯大苦的生命状态是由其情爱为本的特性决定的。小如蝼蚁,大到人类,乃至一切有情都时刻在情本的生命狂流中。无明盖,爱结系,处处执以为实,产生执着爱染。从我见出发,行动自然非理性,陷入迷情的倒见,不从自身体察和反省,都不能把握佛法的本质。

  3佛法是自力的。不同于他力信仰的其它宗教,那些乞求神的保佑和救度,终不能解决有情自身的问题(因为我们苦的原因不在那里)。佛陀把我们从渺茫的天国唤回到人间,引导我们回到自身,回到当下,依止自身,依止正法,观察自身的功能作用和活动形态,了解生命的真相,凭自己合法则的思想与行为,净化自己、圆成自己。

  通过这一集的学习,回观自身,更加明确那些脱离有情、把佛法当成理论去研究或当成知识去探讨,使学佛变成了佛学,都已离开了佛法的立场;或不从自身反省、体察,热心于其他人、事、物的讨论、评判等,也已偏离了佛法的本质。我们可能学佛已有数年,但不一定就明白佛法的立场,也不一定是站在佛法的立场在说法,否则也就不会有那么多脱离实际、偏离自身的幻想出的神话,也不会有那么多久远以来一直争论不休的是非论题。这一点其实非常重要,因为站错了立场,那我们的修行结果就会大相径庭。

  另外,这一集中,师父讲到:我们的他力思想非常深细。信仰、等待这些思想对自己来说,都是常有的,我们如果还有这些思想是不可能解脱的。这些都是需要观察和思考的。


{返回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24集
下一篇:《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22集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七(一○三四)
 杂宝藏经白话 天女本以莲华供养迦叶佛塔缘第四十一
 杂阿含经选集 十九、八不缘起
 《集量论》略解 五
 法句经 2 教学品
 陛宿经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八四九)
 解脱道论·分别行品第六
 《因明正理门论》讲记之一
 摄大乘论 源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七八0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八集]
 读诵佛经之心得[栏目:月悟法师]
 粉色山果[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极乐愿文》讲记(十五)[栏目:极乐愿文讲记·达真堪布]
 大悲咒句解 30、陀啰陀啰[栏目:大悲咒句解]
 人生有度才坦然[栏目:慧语禅心]
 《入行论讲记》第九册 第九品 智慧 第一百五十八节课[栏目:入行论学习]
 17.中观宗“不许自证分”的问题[栏目: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
 讲法的规矩 The Way to Speak Dharma[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贤愚经白话 鸟闻比丘说法生天缘品第五十九[栏目:贤愚因缘经白话]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