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依止上师后必须净观导师(普巴扎西仁波切)
 
{返回 择师知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18

依止上师后必须净观导师 

  我曾讲过诽谤导师有何过失,因此现前在依止导师之上应该要明智一点,再不能如往昔一般糊里糊涂地依止导师。

  这里还要铭记一点的是:往昔我们依止导师之时,由于我们当时业力沉重之故而对导师生起疑问和诽谤。如今因为你和导师之间已形成师徒关系,同样面对这些令我们生起疑问和诽谤的对境时,应时时净观为妙。知道这个理趣以后,不但要忏悔往昔的这些过失,还要补上这个缺口,时时净观。

  导师即为佛,当你和导师形成师徒关系以后,即便你眼睁睁地看着导师已堕入金刚地狱,你也必须得净观为“导师到金刚地狱度化一切正在遭受痛苦的众生,而不是堕入金刚地狱”。我们必须如此净观,因为这就是密宗的誓言。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今我们信仰佛教,并且修行教法,不就是为了达到平等吗?所以与平等相违的一切行为,我们都要以净观来树立平等,这就是修法真正的要点。从修行佛法的立场之中,我们也必须要做到这一点。当然为了能够做到这一点,可以运用不同的方便来补上这个缺口。

  相信现前很多信众都已经知道我们首先应如何观察导师;当导师一切条件具有的前提之下,又如何依止导师;并且在依止导师过程中,不能再去分别观察这个导师的好与坏,而是必须要生起净观观待一切。相信大家现在都已经清楚这些理趣。

  尤其作为密宗修行者,无论是面对自己的导师还是面对自己的道友以及自己的家人,由于时时观待内心过失的缘故,相信时时都能具备这种平等之心,我们说修行人能时时调伏内心而达到平等,原因也就在此上。因此我相信所有的信众能如是行持,以后也会做得非常好,应该这样。


{返回 择师知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亲近善知识要具有九种心要
下一篇:非具相上师之法相(普巴扎西仁波切)
 什么是抛弃导师(普巴扎西仁波切)
 简论上师善知识与藏传佛教的关系(三)
 非具相上师之法相(普巴扎西仁波切)
 简论上师善知识与藏传佛教的关系(一)
 上师与弟子之关系(朗钦加布仁波切)
 密教首重师承论(孙景风)
 如何选择明师?
 如何选择金刚阿阇黎(索南诺布仁波切)
 简论上师善知识与藏传佛教的关系(四)
 学密须知——阿阇黎(冯达庵)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17 四种马[栏目:依空法师·人间巧喻]
 当面对自己时...捕捉不到心就会有无力感,周而复始,如何解套?[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参禅法要 二、禅堂开示的修行方法 八 参禅与念佛[栏目:禅门修证指要]
 请问禅那是佛陀发现的吗?[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托兴·原道·意境——论虚云诗歌的艺术特征(陈洁)[栏目:虚云禅师思想研究与纪念文]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一0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四集]
 用因明来破除当前常见的佛学疑惑[栏目:因明学参考资料]
 Eight Great Awakenings Sutra (佛说八大人觉经)[栏目:佛教经典·中英文双语阅读 Buddhist Sutras · Bilingual Reading]
 怎样理解“自他平等”?[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相应17经 众多经[栏目:相应部 36.受相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