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神圣化与世俗化
 
{返回 本性法师·禅思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56

神圣化与世俗化

    宗教,无疑的,首先要保持神圣性,避免世俗化。神圣性,是宗教的重要特性,神圣性的丧失无异於宗教本身的丧失。神圣性是天山的雪莲,大家崇仰,却没有几个人能够攀上去得到她。甚至没有勇气想得到她,遑论攀上去。这就需要我们有一条路,既无须上天山,又能得到雪莲。以我们世俗的想象力,那就是,要么将之移植於天山之下,或直接坐直升飞机上去摘。坐直升机,多数人没有这种条件,谁有此根基呢?移植之于天山下,一、是否可以存活?二、是否会变质?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宗教,我们这里特指佛教。自从佛陀涅槃以后,他的雪莲,就逐渐被移植到了天山下——世俗化了,尤其到了中国。佛教的中国化,实际上,就是佛教的世俗化。从六祖慧能大师到近代太虚大师,莫不乃佛教世俗化的导师与旗手。佛教因他们丧失了部分神圣性,也因他们更广泛地被认识、接受,从而弘扬开来,发展壮大。这说明,雪莲下山是可以存活的。对于佛教的中国化,传统佛教国家的一些学者,认为汉传佛教非佛说,这是一种极端、偏激的说法。汉传佛教与原始佛教,在表现形式上,确有极大的不同,这是世俗化的结果。世俗化形式无非是所在国所在地传统形式的缩影。但中国佛教的世俗化,并没有抛弃佛教的核心精神,相反,是发扬这种核心精神,各宗各派皆是依相关经典或经典中的观点而确立。下山雪莲,因气候、土质等的影响,形状、颜色、大小发生了一些变化,甚至元素成份也发生微小的变化,但本质没有改变,还是天山的雪莲。中国佛教与原始佛教,是一种继承与创新兼具的关系。

  其实,佛陀的教诲已为我们如何定位神圣性与世俗化指明了方向。佛教强调理事圆融,彼岸与此岸并非不可协调。协调好了,烦恼即菩提;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真空为妙有、妙有即真空。从根本自性上看问题,必须保持神圣性;从随机逗教上看,又需要世俗化,首先,人就是世俗化的。佛教说,我们要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我想,这是很好的指导思想。确保神圣性的同时也要随一些世俗的缘;随了世俗的缘,也绝对不应改变神圣性的本质。

  万法唯心,诸法唯识。神圣性是心识的产物,世俗化也是心识的产物,都源于我们自身。因为我们自身,才影响到社会等。自身问题,自己解决。解决之道,综上所述,归结之:便是中道二字。神圣性也罢,世俗化也罢,皆应把握中道之道。否则,偏执一旁,便违反了宗教生存与发展的必然轨迹。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提倡“人间佛教”。人间佛教应介于神圣性与世俗化间的什么位置,我想,中道观能给我们诸多启示。

 


{返回 本性法师·禅思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从达磨的面壁说起
下一篇:弥勒佛的当来下生
 生存:为了尊严和拯救
 僧团的主业是什么
 工厂是道场,工作是修行
 文明的差异——心文化与身文化
 给我棒喝
 有惭有愧,无怨无悔
 我是禅花一朵
 佛陀回乡
 人生之福
 弥勒佛的当来下生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如果去帕奥禅林,家里的房产和工资、存折要舍弃吗?放在家里算私藏金钱吗?[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盛噶仁波切心得 心态100分[栏目:盛噶仁波切]
 藏传佛教教育的传统、发展及未来初探(仁青安杰)[栏目: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众生意欲不同[栏目:永海法师]
 圣者言教 第八课(七)净观非常重要[栏目:圣者言教]
 《六祖坛经》第六讲[栏目:崇慈法师]
 第五十七回 连环梦──真正的度苦法器[栏目:自然的代价]
 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三下[栏目:智者大师]
 Knowledge[栏目:Ajahn Lee Dhammadharo]
 什么是窍诀?怎样才能得到?[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