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法华特论 第二十九 普贤菩萨劝发品---同
 
{返回 冯达庵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08

法华特论
达庵居士 冯宝瑛著

  第二十九 普贤菩萨劝发品---同

  药王菩萨固以护持法华为本愿,累施功德;然行人若未能开展普贤心,成效亦寡。普贤菩萨特现身劝发,更出陀罗尼以加持之;俾植一乘大本焉。
  普贤菩萨威德名闻,以自在神通力,率领无量无边大菩萨天龙八部人非人等,从东方来;所经诸国,普皆震动;雨宝莲华;作无量百千万亿种伎乐;到娑婆世界耆阇崛山已,礼遶释迦牟尼佛,白言,世尊,我于宝威德上王佛国遥闻此土说法华经,率众前来听受。所欲问者,善男子、善女人于如来灭后云何能得是经?
  普贤菩萨为普摄一切众生隐趋佛道之大士;其威德详《华严经》中,凡修一乘者莫不闻其大名。释尊宣说法华,在座亲闻者自能接受法流,永成道种。释尊灭后,徒然读诵其经,未必有效。普贤菩萨知其要领所在,而欲释尊金口亲宣;故特现身佛前,以重其事。本是无相法身;加持力故,会众遂见化身。循俗谛习惯,觉其自东方化土而来;因普贤乃东方宝幢佛行门魁首也。宝幢佛密印,原名“大威德生”;故应身有宝威德上王佛之名。随从有无量无边大菩萨等,乃至所经诸国普皆震动者,威德自在神通使然也。说经垂终,方来听受,究何所闻?若明“无边偈语一念顿说”之理,则知甫到耆阇崛山之顷,即无所不闻。更穷究之,普贤法身恒常与法华全部相应;岂待现身佛前而后能闻!必谓前来听受,随俗而说耳。得法华者,非获得经书之谓;乃与一乘法流相应之义。
  佛告普贤菩萨:欲与法华经相应,须具四法:一者得佛护念;二者植众德本;三者入正定聚;四者发大悲心;善男子、善女人,若能成就如是四法;于如来灭后必得是经。
  释尊因普贤之问,遂楷定四种道行,为得法华之条件。其一得佛护念,即蒙诸佛加持。如何方得此道?则须入坛灌顶,以三密开通诸佛法流而把握之。若夙生已熟习诸佛三密法门;今生虽不再灌顶,亦恒蒙诸佛护念也。其二植众德本,即修普贤心。诸佛原皆万德庄严;菩萨上求佛道,众德无不当习;却以普贤性德为根本。根本未植,无由发展大菩提心故。其三入正定聚,即法界三昧。小乘以见道后为正定;权大乘以破颠倒为正定;实大乘以十住后为正定;其在一乘,必须融归法界乃称正定。聚者,汇集之义;为拣别不定邪定二聚,名正定聚。其四发大悲心,即救一切众生之心。依上文三条件,虽获得法界妙体;若非运行不息,尚失法界妙用;不足以称真正菩提心。恒起大悲,救度一切;庶乎体用齐彰。佛云:成就如是四法,于如来灭后必得是经。反言之,若与此四法不相应,必不能获得法华实益,后人徒然讲解读诵,于加持等义未尝或知;对于法华,终在门外。
  普贤闻已,复白佛言:世尊,如来灭后五百岁,浊恶世中,有能如法得是法华经而受持者,我当恒常守护,除其衰患,令得安稳;一切魔类及诸恶鬼,皆不能伺求其便而恼乱之。是人若行若立,读诵此经;我当乘六牙白象王,率大菩萨众俱诣其所,现身供养守护,安慰其心;亦为供养法华故。是人若坐而思维经义,我亦乘象王现前。其人若于经文有所忘失;我当与共读诵,还令通利。
  普贤闻释尊所说四条件,皆已所专长;自应有守护行人之责。因行人能依如是四法而受持法华者,当未成功之前,或不免魔鬼恼乱;不得安稳修习。然若精进不懈,自能密感普贤菩萨以金刚剑驱除诸障,免罹衰患也。六牙,表无漏六通。约清净,曰白;约安和,曰象;行者若与普贤心相应,当感一段洁白安和之境,为六神通本;现诸色相,则见菩萨乘六牙白象矣。定中偶扰,经文不无忘失之处;得菩萨加护,复归澄静,所忘遂亦复原;形诸色相,如见菩萨与共读诵,引令通利焉。
  尔时受持读诵法华经者,得见我身,甚大欢喜;转复精进;以见我故,即得三昧,及陀罗尼,旋陀罗尼,百千万亿旋陀罗尼,法音方便陀罗尼。
  旋陀罗尼者,字字互摄,宣说无尽义;例如准提九字真言,任一字义能摄其它八字,旋转无碍也。百千万亿旋陀罗尼者,由一陀罗尼得转入他陀罗尼,旋转不穷;如由普贤得转入药王,由药王得转入妙音,由妙音得转入观音等等。法音方便陀罗尼者,随众生音讯,施以相当*轮也。
  世尊,后五百岁浊恶世中,四众欲修习是法华经,求索受持,读诵书写,应一心精进;满三七日已,我当乘六牙白象,率无量菩萨,以一切众生所喜见身,现其人前,而为说法;示教利喜;亦授与陀罗尼。得是陀罗尼故,无有非人能破坏之;无有女人能惑乱之;我身亦常自护是人。
  世尊灭后,正法时期,有善知识传承一乘正法;得法华妙旨,固有其所。正法五百年后,善知识或有或无;但能专心向慕,乃至读诵书写此经,冀得有效之修习者,于三七日精进求之,必有感应。然精进之中,须专注普贤菩萨特性,庶易发见其相当化身;若亲闻说法,乃至授与陀罗尼,法验尤大矣。得此陀罗尼加持身心,所有非人魔障,女人情障,皆当不行;以普贤恒来拥护故。
  世尊,愿听我说此陀罗尼;即说真言曰:
  阿难妳(一)难拏跛底韈帝(二)难拏韈帝(三)难拏韈怛宁(四)难拏俱舍理(五)难拏苏驮哩(六)苏驮哩苏驮啰跛底(七)勃驮跛舍宁(八)萨嚩驮啰抳(九)阿韈怛宁(十)萨嚩婆洒韈多宁(十一)素阿韈怛宁(十二)僧伽跛哩乞史帝(十三)僧伽涅具洒抳(十四)萨嚩达磨素跛哩乞史帝(十五)阿僧契(十六)僧伽跛誐帝(十七)底哩遏跢吠(十八)僧伽咄里野钵啰没帝(十九)萨嚩僧伽(二十)三么底讫赖帝(二一)萨嚩达磨素跛哩乞史帝(二二)萨嚩萨怛嚩噜多(二三)矫舍哩也弩誐帝(二四)僧诃尾讫哩腻帝(二五)阿弩韈帝韈底宁哆哩(二六)娑嚩诃(二七)
  真言分二十七句:一、二句,密指“于本不生际显护持性” ;三、四、五句,密指“具诸护持相,无非方便善巧” ;六至九句,密指“妙得护持极致,是佛知见所行之陀罗尼总体” ;十至十四句,密指“兴诸行,播诸语,所行入妙,密察众音” ;十五至二一句,密指“妙观一切法,无央数众趣三世如一,大众无所系缚,全在三昧中活跃” ;二二至二六句,密指“复妙观一切法,随一切有情音讯,善巧引入无上趣,作师子吼,具备无上救度力” ;二七句,密指“圆成就” 。此中妙理,可作四段参究:
  (1)开法性 即普贤护持性;于本不生中以慈力显出之;随方便善巧,示种种护持相。妙极护持,即一切陀罗尼所依;佛知见所行境界也。
  (2)修法身 依护持性而修诸行,一一以言音志之。于妙行中密察众音理致,而融归于大空。
  (3)证法界 自心居法界主位;诸余分位种子,重重围绕,形成无央数众趣;皆常住不变,无所系缚。唯于三昧中随缘活跃。
  (4)转*轮 随一切有情音讯,密运法流;以相当言行引入无上趣。威力如师子吼,是救度中之至上者。
  世尊,若有菩萨闻是陀罗尼者,当知是普贤神通之力。若法华经行于阎浮提,有能受持者,应念普贤威神所赐。若受持读诵,得正忆念,解其义趣,如说实行;是人则名行普贤行,曾于无量无边佛所深种善根,为诸如来手摩其头。若但书写,命终犹得往生忉利天上,八万四千天女作众伎乐而欢迎之;其人即变天身,御七宝冠,于采女中快乐自娱。其受持读诵兼解义趣者,命终则为千佛授手;离诸恶道,无所恐怖,往生兜率天弥勒菩萨所。是经功德如是;智者应当一心书写受持读诵;正忆念;实修行。世尊,我今以神通力故守护是经;于如来灭后,阎浮提内广令流布,不使断绝。
  必蒙普贤菩萨隐相加持,乃能与闻此陀罗尼者,内根得其性,外迹乃显其音也。《法华经》得行于阎浮提亦隐仗普贤神通力;以闻经应闻此陀罗尼故。是故行者对于普贤威神,须殷重注念。若如法修行,解其义趣,日渐与普贤心相应;则名普贤行。此必夙根甚深,乃能若是。其伹由深信而书写者,福德力故,命终得生忉利天,受诸快乐。若由受持而解义,福智并行;命终往生兜率天,得亲近弥勒菩萨焉。末云流布此经不绝,独言阎浮提者,就法会所在地言之;非阎浮提外威神不行也。
  尔是释迦牟尼佛赞言:善哉!善哉!普贤,汝已成就不可思议功德,慈悲深大;从久远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能作是神通大愿,护助是经,广利众生。我对能持普贤名号之人,亦当以神通力守护之。
  普贤心虽众生本来具有;而能发展至极,以神通大愿密令众生建立法华基础者,非圆成普贤行之人不足当之。众生欲发菩提心者,对于此位菩萨,应常持其名号,以密接其威神。果能至心持念普贤,定为诸佛所赞叹。释尊于此方缘力较厚,更以神通力守护之。
  普贤,若有如法受持读诵忆念修习书写是法华经者,当知是人已供养释迦牟尼佛;亲见佛面;亲闻佛说;得佛赞善;受佛摩顶;蒙佛覆衣。如是之人,不复贪著世乐;不好外道经书;不暱邪见徒侣;更不亲近屠儿猎师,以及豢养牲畜之家,衒卖女色之所。当知是人少欲知足;心意质直;具正忆念;具大福德;不为贪瞋痴嫉诸慢所恼;是真能修普贤行者。
  能如法受持乃至书写《法华》,必属恒念普贤之人。以蒙释尊神通守护,得与释尊法身感通;而顿接佛之功德。常途广事供养,无非欲植功德;今已顿接,与已修供养无异。亲见佛面,亲闻佛说,不必形诸外相;乃至赞善摩顶覆衣等等,亦许于无形法身中会之。然无形密益,有何征验?可从行者表德上观之。如不复贪著世乐,乃至不近衒卖女色之所,皆明证也。世乐,指一切不必要之娱乐。外道指一切不正当之教道。真会法身者,虽入俗无碍;但有关化度大事,乃置身其间。不因化度,而与外道恶人相往来;于理无取。其未到不退转之位者,反被不善之气所熏,增益恶劣种子也。少欲知足,自不为世乐所诱。心意质直,自不为烦恼所乱。正忆念者,念此法华也。大福德者,莲花开敷,无限庄严也。
  普贤,如来灭后五百岁,若有见此等持经之人,应念:此人不久当诣道场,破诸魔众,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转*轮,击法鼓,吹法螺,雨法雨,坐于天人大众中师子法座上。应知:此人现世不复贪衣服卧具饮食资生之物,而福报自然,所需无缺;若有毁谤侵犯之者,得诸恶果;若有供养赞叹之者,得诸善果。是故得见此人,当起座远迎,敬之如佛。
  持经之人,普贤心炽盛故,虽如来灭后,正法已过,仍能随时得证菩提,广行化度。未成佛前,虽于一切世法无所贪求;而资生之物,如衣服饮食卧具等,自然有善人供给所需。对此等行者,若以恶意毁谤侵犯之,必得恶报。若以善意供养赞叹之,必得善报。故得见其人,如遇佛无异;当加迎敬。
  佛说是劝发品时,恒河沙等菩萨,得百千万亿旋陀罗尼;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菩萨,具普贤道。
  此品在劝行者发菩提心,俾与普贤菩萨威神相接,以通法华之路。闻而大通者,当下得百千万亿旋陀罗尼;此类当机,多如恒河沙数。小通者,当下具普贤道;此类当机,更多如三千大世界微尘数也。
  论曰:普贤心为一乘根本。此心不彰,一切种性莫由开豁;法华真实境界,难与言焉。欲彰此心,略则虔持普贤名号;详则密修普贤真言;俱蒙威神加护,法益浅深不同。依真言而修,至于三昧告成;复自慈悲无量,恒见菩萨现身其前;所谓与法华相应之四条件,无不成就。以读《法华》,句句若从胸襟流出;斯名实得是经。真言未易遽闻,许由持名辗转感得;是则持名可入一乘初门,宜为释尊之所守护也。真言捷效,首重会其旨趣。参究精熟,普贤心体用并耀;以学任何一乘妙法,莫不迎刃而解;岂惟法华而已哉!然境界真伪,显有分辨:使对于世乐犹未放舍,乃至亲近邪恶者流;而诩通达法华,无有是处!
 


{返回 冯达庵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法华特论 第三十 嘱累品---同
下一篇:法华特论 第二十八 华德菩萨因缘品---妙庄严王本事品
 学密须知 二、唐密
 佛教源流
 法华特论 第十八 菩萨从地涌出品---从地涌出品
 佛教真面目 第二章 传译 第四节 复兴时代
 禅海塔灯题句
 佛教真面目 第三章 研究 第二节 三论宗
 心经广义 第三章 般若妙用
 法华特论 第二十四 陀罗尼品---同
 法华特论 第十一 阿难等授记品---授学无学人记品
 法华特论 第十五 龙女成佛品---见宝塔品(下)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古代印度释迦时代的社会性质新探(根睿)[栏目:其它法师]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三十一[栏目: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内心痛苦是因为还不够爱[栏目:好婚姻·靠修行]
 平常心 Normality - 了悟人人本具 Knowing that it exists in e..[栏目:平常心 Normality]
 《楞严经》轻松学 卷一(之八)[栏目:楞严经轻松学·超然法师]
 降伏其心 三 修行过程与荷花开放[栏目:万行法师]
 唯识二十论述记讲记 第廿七讲[栏目:智敏上师]
 深信业果 依法行持 3[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印度因明之著作[栏目:因明简介]
 金刚礼一本[栏目:达照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