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前行讲记 第九十三讲 前行备忘录-寿命无常-思维各种喻意而修无常3
 
{返回 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72
  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普贤上师言教》与《前行备忘录》合讲

  蒋阳龙朵加参尊者 传授
  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 传讲

  第九十三讲 2013年4月27日

  【原文】

  (修行正法包括三种:)小士道行人了知三恶趣是痛苦的本性,以追求增上生人天果位的心态修行三种福德事,如此一来,尽管成就了小士道自宗对死亡有益的法,却不是成就中士道、大士道对死亡有益的法。中士道行人认识到三有三界轮回是痛苦以后在渴求自我解脱的出离心驱使下,以想获得解脱的意乐实修三学,如此这般虽然能成就中士道对死亡有益的法,却并非能成就大士道对死亡有益的法。大士道以利他菩提心驱使,由经远道因相乘或者近道金刚乘、捷径光明大圆满其中任何一条道修成对死亡有益的法,那么真正成就了大士道自宗对死亡有益的清净法。尤其是,如果通过光明大圆满道修成对死亡有益的清净法,那么就要以“宁死也要修行了脱生死、达到无死本来坚地的法要”和“不舍此誓言”这两个誓愿铁钩钩住。修行时分为入座和座间,在入座的正行中,观察、安住轮番交替来修。根本的理念[1],就是在后得阶段(指座间)观修。

  尽管无常的死亡会到来,但如果死后就像火灭、水干一样一了百了那倒也罢,可事实上,死亡以后并不会化为乌有,而必须要受生。命终之后除了这个轮回以外别无去处,为此必须要思维轮回的过患。轮回就是三界,它的过患即是三苦。纵然获得了具足如此十八暇满的珍宝人身,也终将走向无常的死亡。实际上,今世生老病死的痛苦正追赶着我们,中阴的痛苦在迎接着我们,后世的痛苦接踵而至。当神识到了中阴,从昏厥中苏醒过来,开始并不知道自己真正已死,当发现自己的亲友们在嚎啕大哭,便对他们说“我没有死,我还在这儿”,但他们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于是心想:我现在到底是不是真的死了。接着观察太阳下有没有影子、沙子里有没有脚印、水里有没有影像,结果以上这些一无所有,由此认为我一定是死了。随后,感到十分害怕,以此为缘而出现四大恐怖声音和令人毛骨悚然的三险地。四大恐怖声是指,如同整个大地同时震动般的声音、如同三千大千世界被烈火燃烧的声音、如同三千大千世界被狂风猛吹的声音、如同三千大千世界被洪水冲击的声音。三险地,当黑沉沉的时候,出现贪心自相,无论看哪里都是红彤彤一片;嗔心的自相,无论看哪里都是白茫茫一片;痴心的自相,无论看哪里都是黑乎乎一片,当显现此情此景时,对于业力清净者来说,就会呈现出勇士、空行相迎而直趋上方的景象,造无间罪者,会浮现出密宗所说的业卒、显宗所讲的成群阎罗卒的情景而径直下堕。除此之外的亡者,在中阴停留七七四十九天,或者三七、四七等等没有限期。如果在中阴停留七七四十九天,那么前一半时间见到的俨然是前世的身体,后一半时间所见的似乎是后世的身体。假设转生到地狱和饿鬼界,那就会感觉好像大头朝下在行走;倘若投生为畜类,那就觉得头上有角、横着行走;如果转生为天人和人类,会感到头朝上在走,身体沐浴在日月光辉中。如此中阴痛苦作为衔接,随之便是后世痛苦的起点。在其他引导法中先讲业因果引导,然而在这里按照如来最初宣讲四谛法时说“当知痛苦”,先当知苦谛——轮回过患,然后再讲当断集谛——业因果的引导,接下来相续依于正道,是用思维解脱功德利益和依止善知识两个引导作为道的连接纽带,再从皈依到上师瑜伽之间。当现前灭谛,就是传授光明大圆满正行引导——懈怠者无勤解脱的本来清净直断引导和精进者有勤解脱的任运自成顿超引导。

  ——《前行备忘录》

  【正文讲解】

  顶礼大恩根本上师!

  祈祷大恩根本上师赐予意心相融之加持!

  愿尽虚空之际有情父母即生证得四身五智之金刚持果位,为此结合《大圆满龙钦心滴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与《前行备忘录》而宣讲。

  此前行分三:首义、论义和结义。首义已宣完,今天所宣的是论义。论义乃大圆满龙钦心滴共与不共之前行,由吾等殊胜上师无谬口传所著之备忘录。此论义分为三:共同外前行、不共内前行、正行之支分捷径往生法,今天所宣的是“第一、共同外前行”。共同外前行分为:暇满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业之因果、解脱利益和依止上师六个科判。第一个科判暇满难得引导已宣讲完毕,今天宣讲第二个科判——寿命无常。

  寿命无常分为闻法的方式和所宣之法之次第,闻法的方式与暇满难得一样,所宣之法之次第分为七个科判:思维外器世界而修无常、思维内情众生而修无常、思维殊胜正士而修无常、思维世间尊主而修无常、思维各种喻义而修无常、思维死缘无定而修无常和思维猛厉希求而修无常。此等科判在《普贤上师言教》中的内容已宣讲完毕,今天宣讲《前行备忘录》中相关法义内容。《普贤上师言教》所宣内容为论义,堪布昂琼所著述的《前行备忘录》中详细讲解如何实践与实修,大家应如是奉行。

  昨天宣讲内容为《前行备忘录》中寿命无常之科判五——思维死缘无定而修无常,宣讲内容为“死期无定。死亡之时,衣食、财物、受用、眷属或者亲朋好友,无济于事。临终之时,对死亡有益的唯有正法。”今天继续宣讲。

  修持正法的方式分为三种:小士道的修持方式、中士道的修持方式和大士道的修持方式。小士道修行人修行之方式如下所述:

  (修行正法包括三种:)小士道行人了知三恶趣是痛苦的本性,以追求增上生人天果位的心态修行三种福德事,如此一来,尽管成就了小士道自宗对死亡有益的法,却不是成就中士道、大士道对死亡有益的法。

  什么是小士道行人?所谓小士道关键取决于补特伽罗的意乐。什么是小士道行人的意乐呢?修行人相续具有一定的出离心,他知道三恶趣是痛苦之自性,因此畏惧地狱、饿鬼和旁生道等三恶趣,以出离三恶趣为动机独自一人追求人天果位而修持三种福德事(布施、持戒和禅定),具足这样意乐的修行人,称之为小士道行人。小士道行人能修成自宗教派对死亡有益的法之外,无法修成中士道和大士道对死亡有益的法。

  中士道行人认识到三有三界轮回是痛苦以后在渴求自我解脱的出离心驱使下,以想获得解脱的意乐实修三学,如此这般虽然能成就中士道对死亡有益的法,却并非能成就大士道对死亡有益的法。

  中士道行人既不是大士道,也不是小士道,是处于两者之间的修行人,称之为中士道行人。中士道行人的意乐和出离心如何?中士道行人已经知道三界轮回皆为痛苦,渴望自己一人从三界轮回中脱离而追求得到声闻缘觉的果位,以这样的出离心动机所摄而实修三学,虽然能成就中士道对死亡有益的法,却不能修成大士道对死亡有益的法。

  小士道、中士道和大士道以何而区分?主要以出离心而区分,再者以自私心而区分。

  大士道以利他菩提心驱使,由经远道因相乘或者近道金刚乘、捷径光明大圆满其中任何一条道修成对死亡有益的法,那么真正成就了大士道自宗对死亡有益的清净法。

  大士道行人的出离心是怎样的呢?

  大士道行人不仅远离三界之痛苦,而且远离有寂两边,为了自他一切众生都能得到究竟佛的果位,以这样的菩提心动机所摄,称之为大士道行人。大士道分为远道因法相乘、近道金刚乘和捷径光明大圆满法。其中修成任何一道对死亡有益的法,就真正修成了大士道自宗对死亡有益的清净法。

  要认识死亡是无常的,死亡之时,唯有正法有益。什么样的正法才能有益呢?是小士道之法、中士道之法还是大士道之法能对死亡有益?还是远道因法相乘、近道金刚乘,或者捷径光明之道对死亡有益?大家要详细观察与辨别。

  现今大家所修之法是光明大圆满法。光明大圆满法的修行人应该具有精进修法这样一种意乐,不应该被懈怠懒惰所缚,相续一定要生起这样一种定解。

  尤其是,如果通过光明大圆满道修成对死亡有益的清净法,那么就要以“宁死也要修行了脱生死、达到无死本来坚地的法要”和“不舍此誓言”这两个誓愿铁钩钩住。修行时分为入座和座间,在入座的正行中,观察、安住轮番交替来修。

  在座的大众都在修持对死亡有益的清净之法,比如说小士道、中士道或大士道之法,大士道之法分为远道因法相乘、近道金刚乘和捷径之道光明大圆满法。现今大家所修之法为光明大圆满法,修行之时,自己必须要做到了脱生死、生死自在,达到无死之坚地的法要。无死之坚地指的是什么?无死之坚地指的是:认识死亡的本性或性相,死亡与大圆满见解没有分离,连微尘许的死亡也不存在。

  若想获得无死之坚地,应该立下两种誓言——“宁死也要修行了脱生死、达到无死本来坚地的法要”和“不舍此誓言”,以此两个誓言钩住。

  观修寿命无常之时,首先分清座与座间,入座正行以观察修、安住修和祈祷上师三者结合交替而修非常关要,希望大家依教奉行。观修之时应如是思维:自己贪恋今生的安乐、名誉、财富或者亲朋好友等等,有益还是无益?观修之时,并非一次两次观修就可以了,达到无死之坚地之前应该时常观修无常。观修以后,就能明白,此等世间一切对死亡无益,对死亡最有益的只有正法。此时反观自心,现今自己所修之法是小士道、中士道还是大士道呢?如果是大士道之法,是远道因法相乘、近道金刚乘、还是捷径之道光明大圆满法?

  在座的大众都认为现今自己所修之法是捷径之道光明大圆满法。但是否真正成为捷径光明大圆满法,关键要取决于自己的意乐之上,因此要反观自相续修法的意乐如何。

  区分修行人关键在于修法的意乐之上,自认为的所修之法和修行意乐很难相符或相应。区分小士道行人、中士道行人和大士道行人的关键在于何处呢?此关键区分在于补特伽罗或者修行人的意乐。在座的大众虽然认为自己在实修光明大圆满法,如果发心为了“我一人得到究竟佛的果位”而修行,这样的动机没有超越小士道的动机,虽然所修之法为大圆满法,则无法修成大圆满法,所修之法也无法超越小士道之法,因此所修之法应与补特伽罗或修行人及其动机三者相应而修。

  根本的理念,就是在后得阶段(指座间)观修。

  根本的理念指的是:并非是入座观修,而是在座间应如是思维。

  尽管无常的死亡会到来,但如果死后就像火灭、水干一样一了百了那倒也罢,可事实上,死亡以后并不会化为乌有,而必须要受生。命终之后除了这个轮回以外别无去处,为此必须要思维轮回的过患。

  此处法义所宣为何义呢?如果死后如同火灭或者水干一样,那倒无事。但事实并非如此,死亡以后并非根本什么都没有,而是必须要受生。命终之后除了这个轮回以外别无去处,因此必须思维轮回过患。

  轮回就是三界,它的过患即是三苦。纵然获得了具足如此十八暇满的珍宝人身,也终将走向无常的死亡。实际上,今世生老病死的痛苦正追赶着我们,中阴的痛苦在迎接着我们,后世的痛苦接踵而至。当神识到了中阴,从昏厥中苏醒过来,开始并不知道自己真正已死,当发现自己的亲友们在嚎啕大哭,便对他们说“我没有死,我还在这儿”,但他们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于是心想:我现在到底是不是真的死了。接着观察太阳下有没有影子、沙子里有没有脚印、水里有没有影像,结果以上这些一无所有,由此认为我一定是死了。随后,感到十分害怕,以此为缘而出现四大恐怖声音和令人毛骨悚然的三险地。四大恐怖声是指,如同整个大地同时震动般的声音、如同三千大千世界被烈火燃烧的声音、如同三千大千世界被狂风猛吹的声音、如同三千大千世界被洪水冲击的声音。三险地,当黑沉沉的时候,出现贪心自相,无论看哪里都是红彤彤一片;嗔心的自相,无论看哪里都是白茫茫一片;痴心的自相,无论看哪里都是黑乎乎一片,当显现此情此景时,对于业力清净者来说,就会呈现出勇士、空行相迎而直趋上方的景象,造无间罪者,会浮现出密宗所说的业卒、显宗所讲的成群阎罗卒的情景而径直下堕。

  此处法义中的情景在死亡后会如是显现。

  现今你们已经得到十八种珍宝人身之时,应精进修持清净之法。如果没有修成清净之法而示现死亡无常,今生的生老病死等痛苦会追赶着你,中阴的痛苦在迎接着你,后世的痛苦也会接踵而至。

  死亡以后,先处于三、四天的昏厥之中;从昏厥中苏醒过来以后,自己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亡,此时的中阴神识能看见外面的境界。当发现自己的亲朋好友痛哭时,会对亲朋好友说:“我没有死,我在这里。”但是此时亲朋好友无法见到中阴神识,也听不到中阴神识所说的话,此中阴神识会观察自己有没有死亡。中阴身的众生没有身体,因此亡者到太阳下照射,看看自己有没有影子;中阴身的众生没有脚印,因此他到沙子中,看看自己有没有脚印;或者到水中观察,自己有没有倒影;这样观察以后,就能知道自己真的死了。此时自己没有修成法,会对死亡感到恐惧和害怕。以此为缘,中阴界会出现四种恐怖的声音——如同整个大地震动的声音,如同三千大千世界被烈火燃烧的声音,如同三千大千世界被狂风猛吹的声音,如同三千大千世界被洪水冲击的声音。而且此时会出现令人毛骨悚然、黑沉沉的三险地,比如说出现贪心之自相,无论看到什么,都是红彤彤的一片;显现嗔心的自相时,无论看哪里都是白茫茫一片;显现痴心的自相时,无论看到什么都是黑乎乎一片。此时会显现此情此景,如果业力清净者,会出现勇士和空行前来迎接,直接前往上方的刹土。

  因此从现在开始,就要观想无常、修持清净之法。观想无常之时应祈祷上师。祈祷上师之时,于上师与本尊、上师与观世音菩萨、上师与阿弥陀佛无二之中而祈祷。当显现中阴三险地——黑相、白相或者红相之时,一有恐惧就能忆念上师,一有恐惧就能依赖上师所赐的窍诀,一有恐惧就能忆念自己所修的见解。因此,现今就要观修无常。否则临终中阴显现之时,此时无法做到忆念上师和窍诀,也无法做到忆念本尊和见解。

  若要断除中阴的恐惧,现今应如上师教授般如是奉行而祈祷。现今出现痛苦、病痛或者恐惧之时,或者在行住坐卧之中,应时时祈祷上师,时时忆念见解,时时安住于上师与自心无二中,应时时奉行。若能如是依教奉行,呈现中阴之时,你就有把握面对中阴,否则你很难做到平静面对中阴。

  中阴之时,对于业力清净者,自然会出现勇士和空行直接接引而趋入刹土,直接成佛。若未修成清净之法,且造下无间罪,此时会出现成群的阎罗狱卒用绳索套住你的脖子、用种种的器具刺杀你,嘴里喊着“打打杀杀”,你会直接向下堕落,甚至堕入金刚地狱。

  除此之外的亡者,在中阴停留七七四十九天,或者三七、四七等等没有限期。如果在中阴停留七七四十九天,那么前一半时间见到的俨然是前世的身体,后一半时间所见的似乎是后世的身体。假设转生到地狱和饿鬼界,那就会感觉好像大头朝下在行走;倘若投生为畜类,那就觉得头上有角、横着行走;如果转生为天人和人类,会感到头朝上在走,身体沐浴在日月光辉中。如此中阴痛苦作为衔接,随之便是后世痛苦的起点。在其他引导法中先讲业因果引导,然而在这里按照如来最初宣讲四谛法时说“当知痛苦”,先当知苦谛——轮回过患,然后再讲当断集谛——业因果的引导,接下来相续依于正道,是用思维解脱功德利益和依止善知识两个引导作为道的连接纽带,再从皈依到上师瑜伽之间。当现前灭谛,就是传授光明大圆满正行引导——懈怠者无勤解脱的本来清净直断引导和精进者有勤解脱的任运自成顿超引导。

  以上内容为今天所宣之法。

  回 向

  【备注】
  此为弟子根据大恩上师讲法记录略作整理,更详细的内容请参考闻法录音。因时间仓促,恐有错谬。故于大恩上师及道友面前忏悔!
  愿大恩上师*轮常转!信众法喜充满!早证菩提!

  --------------------------------------------------------------------------------

  [1]根本的理念:指根第一个誓言“宁死也要修行了脱生死、达到无死本来坚地的法要”。


{返回 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前行讲记 第九十二讲 前行备忘录-寿命无常-思维死缘无定而修无常2
下一篇:前行讲记 第九十四讲 普贤上师言教-轮回过患-总的思维轮回痛苦
 前行讲记 第一百零八讲 普贤上师言教-轮回过患-旁生之苦
 前行讲记 第二百〇三讲 普贤上师言教-皈依之学处-三同分
 前行讲记 第一百九十讲 前行备忘录-皈依-分类-佛宝-智-亚青法规..
 前行讲记 第二讲 开篇顶礼偈颂
 前行讲记 第一百五十六讲 前行备忘录-业因果-所取修法-一切为业之自性..
 前行讲记 第五十七讲 普贤上师言教-暂生缘八无暇之五六
 前行讲记 第十八讲 前行备忘录-菩提心两要义
 前行讲记 第一百四十三讲 前行备忘录-业因果-彼法因缘尽-小士道灭因的..
 前行讲记 第一百七十七讲 普贤上师言教-皈依-皈依之分类-清净信..
 前行讲记 第九十二讲 前行备忘录-寿命无常-思维死缘无定而修无常2..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陀为何制定戒律?[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第三部 僧团之父 马哈咖沙巴 第二章 阿拉汉比库尼—拔陀迦比罗[栏目:佛陀的圣弟子传]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