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孔子的恕道
 
{返回 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62
190、孔子的恕道
  孔子在《论语》里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子说明:“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子贡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答复:“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中国儒家所传习的忠恕之道,或单提一个恕字,称为“恕道”。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一种宽容精神。伏尔泰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八个字,称为“人类的法典”。这句话不仅被写入了1793年的法国宪法,也被写进了1993年的《全球伦理宣言》。
  “欲”字即是“愿”的意思,《中庸》说:“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论语》中子贡说:“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这里的“加”是强加之意,意思就是:我不想别人强加给我的,我也不会强加于别人。
    孔子把“恕道”当作人们和睦共处的指导。孔子的恕道,是中国人应对公共生活的方法,更是一门艺术。它意味着人们不再是勾心斗角、机心巧算,而是儒雅谦和、道法自然;它意味着我们能容忍不同声音,而不用担心诽谤、迫害和压制;它意味着强势者行为不再淫威大棒、盛气凌人,而是更富有人性和温情,与弱势者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它意味着个体与个体、团队与团队能共同相融共济,每个人都可以在工作生活中体会到个人的尊严和安定。这便是孔子追求的“仁”的境界。
  作为圣贤后人的我们,应从内心真正理解和信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以包容、宽恕、博爱和慈悲之心对待生命中相遇的每一个人。

{返回 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基督的恕道
下一篇:让谁去死呢
 沉迷游戏
 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到底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
 让谁去死呢
 解脱就是硬道理
 自制净生活
 发心捐献器官是否影响往生
 那个和你吵的人,才是真疼你
 修行的动力来源
 佛陀的常随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解说第十四讲[栏目:慧祥法师]
 脚跟着地 农禅寺禅修干部营讨论题纲 5.观念的提升[栏目:果煜法师]
 在这里深深忏悔我邪淫的灰暗人生[栏目:戒邪淫·悔过励志篇]
 法句经要义 第九品 恶品 猎人可卡 伤害贤者自食恶果[栏目:法句经要义]
 参禅要旨 八、随缘开示 (3)小参法语[栏目:参禅要旨·虚云禅师]
 漫说《中阿含》(卷十二)~A 一、鞞婆陵耆经[栏目:界定法师]
 不还果─声闻三果[栏目:佛学名相杂集]
 大乘涅槃思想之展开(张曼涛)[栏目:涅槃思想研究]
 后记[栏目: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盲从[栏目:生活的层次·迷悟之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